小時候常聽老人們說「月餅有營養」。這句話在當時也許是正確的,因為在不同的時期與社會背景下,「營養」的含義不盡相同。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體力活動量較大,而飲食供應不足,那個時候「營養」就意味著「熱量」,高熱量的食物被視為是有營養價值的。月餅的主要成分是油、糖與麵粉等,這些都是高熱量食材。當然,很多款式月餅還含有高膽固醇的蛋黃。所以當時認為月餅有營養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在當今條件下,我國居民在膳食方面的最大問題是熱量過剩,並因此導致了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健康問題,所以月餅便從「有營養」的食品變為「不健康」食品。
熱量這個詞比較抽象,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簡單數據粗略了解月餅所含熱量的情況:
1)健康成年人每天所需熱量約2000大卡;
2)每100克(即2兩)月餅所含熱量>400大卡,目前市售的月餅每塊2-4兩不等,即所含熱量為400-900大卡;
3)一碗米飯所含熱量約為200大卡,一個饅頭約250大卡,一個雞蛋約80大卡。
由上述數據來看,每塊月餅所含熱量相當於2-4碗米飯。
我國現行膳食指南所提出的健康膳食的定義包括食物多樣化、控制總熱量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奶類與大豆、少鹽少油低糖等。作為所含熱量非常高的食品,月餅當然屬於不健康食品了。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闔家歡聚吃月餅是千百年來的傳統習俗,節日期間少量食用月餅未嘗不可,但吃得太多則不宜提倡。對於肥胖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腦血管病的患者,更不應該多吃。基於我國居民目前的飲食狀況,多吃月餅不僅不會給人們提供有用的營養,反而會增加熱量負擔,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