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IMO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合作啟動了一個新的全球項目,稱為「 GloLitter夥伴關係項目」,目的是防止和減少航運和漁業中產生的海洋塑料垃圾。
具體而言,GloLitter將幫助發展中國家找到預防和減少塑料垃圾等海洋垃圾的新機會,同時還促使公司能夠減少這些行業中塑料的使用,並提出重複利用和回收塑料的理念。
該項目最初由挪威政府資助,將:
考慮港口接收的可用性和充足性;
著眼於提高包括海員和漁民在內的航運和漁業部門對海洋塑料問題的認識;
鼓勵對漁具進行標記,以便丟棄時可以追溯到其所有者。
此外,該項目將實施指導文件,培訓材料和工具包,以執行有關塑料垃圾的現行法規,以及IMO的《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汙染公約》(MARPOL)附則V。
該項目的另一個目標是促進遵守糧農組織的文書,即《關於漁具標記的自願準則》,同時還要更加注意港口的廢物管理問題。此外,GloLitter項目還將側重於實施和執行IMO的《關於海上傾倒廢物的倫敦公約/倫敦議定書》制度,該制度要求在授予傾倒許可之前對廢物(例如來自疏浚的廢物)進行評估。
鑑於新項目,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林基澤評論說,國際海事組織一直站在從海上運輸和傾倒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全球項目將進一步加強漁業和海上運輸部門的努力,以試點、示範和測試處理海洋塑料垃圾的最佳做法。
糧農組織捕魚業務和技術處處長Matthew Camilleri博士補充說,該項目將使發展中國家能夠制定減少捕魚活動造成的海洋廢棄物物的戰略,並將執行《漁具標識自願準則》。
Camilleri博士說,漁業部門在減少塑料垃圾,特別是廢棄物,丟失或以其他方式丟棄的漁具造成的海洋環境汙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應尋求發展漁港設施和計劃,以可持續地處理、回收和再利用。
國際海事組織稱來自五個高度優先區域的十個國家;亞洲,非洲,加勒比海,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區將被選擇領導該項目。
該項目的初始資金來自挪威政府,金額為4000萬挪威克朗(約合450萬美元),由IMO與糧農組織合作執行,為期3.5年。
該項目有助於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14中的特定目標,以「到2025年預防並顯著減少各種海洋汙染,特別是陸上活動所產生的各種海洋汙染,包括海洋垃圾和營養物汙染」 。
計劃中的全球產業聯盟(GIA)將與聯合國全球契約建立聯繫,該契約採用負責任的商業慣例的可持續海洋原則。
GloLitter合作夥伴項目遵循其他合作項目的模式,例如GloBallast,GloMEEP和GloFouling項目,均稱為「 Glo-X」模型,該模型結合了國家、地區和全球的努力,並結合了公私夥伴關係來推動研發和能力建設。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林基澤先生與挪威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Wegger Chr Strømmen閣下簽署了GloLitter夥伴關係項目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