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食物」,近日,韓國網友因李子柒的一段視頻又喊上了。
1月9日,李子柒在其Youtube個人帳號發布了其「一生系列(Life Series)」產品的最後一段視頻,介紹了各種類型的蘿蔔從成長到成為食物的「一生」,其中製作泡菜的部分遭到了韓國網友的攻擊。
Li Ziqi, a famous Chinese food and rural-life vlogger with 14 million followers on YouTube, recently found herself sucked into this cultural battle after posting a several-minute-long cooking video on Saturday in which a dish that appears very similar to Korean pickled vegetables appeared.
中國美食和鄉村生活博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擁有1400萬粉絲,近期因其1月9日上傳的一段視頻陷入「文化爭論」中。該視頻中出現的一道菜與韓國泡菜較為相似。
Since Li Ziqi tends to remain quiet during her videos to allow the visuals speak for themselves, viewers began debating what type of picked vegetables she had made, with some saying it was South Korean pickled vegetables and others saying it was a variety of Sichuan pickled vegetables.
帶著自己的一貫風格,李子柒在視頻的全程中話很少,因此觀眾們開始爭論她製作的是哪種泡菜,有人說這是韓國泡菜,而有些則說是四川泡菜。
目前,李子柒的這條視頻已經達到370多萬次觀看。然而,韓國網友們卻因為這條視頻中出現了泡菜而喊上了。
據韓媒《韓國先驅報》報導,韓國網友湧入評論區,有人批評起李子柒沒有聲明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無法忍受泡菜的醃製過程。
Shortly after her video was uploaded on Saturday, Koreans flooded the comments section on YouTube and Facebook, criticizing her for misrepresenting the traditional Korean dish as Chinese.
視頻9日上傳後不久,韓國網民就湧入了YouTube和Facebook的評論區,批評李子柒把傳統的韓國菜誤傳為中國菜。
「I’m not saying anything about making it, but shouldn’t you at least write that it’s a traditional Korean food? When I saw the cabbage split in half I thought, 『no way,』 but after seeing it being seasoned, I couldn’t believe my eyes,」 read one Korean comment.
「做泡菜我沒意見,但你是不是至少該寫明這是一道韓國傳統食物?當我看到白菜被劈成兩半的時候,我在想『不能啊』,但看到她給白菜加作料後,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位韓國人這樣說。
還有一些韓國網友思路清奇,認為「視頻中沒有泡菜冰箱」,由此可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
《韓國先驅報》聲稱,儘管中國擁有自己的泡菜,但李子柒視頻中所用到的泡菜配料和製作方法卻與韓國泡菜極為相似。
While China has its own pickled vegetable dish—pao cai—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ingredient selection differs from kimchi. The choice of ingredients and method shown in Li’s video were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kimchi.
這件事也引起了中國網民的注意,有人在知乎創建了「如何看待李子柒視頻因製作泡菜,被韓國網友圍攻一事」這一討論。
一位朝鮮族網友這樣說:
「As a Chinese from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when I see a Sichuan person (Li Ziqi) making pickled vegetables, I wouldn’t care about who invented this dish, but would just be surprised, 『Huh? You eat cabbage like this too!』 This feeling increases my closeness to people in Sichuan province without any hostility. However, the situation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or South Koreans,」 another netizen posted on Zhihu.
「我是朝鮮族中國人,我在看四川人(李子柒)在做泡菜時,不會在意這道菜是誰發明的,只會驚訝,『嗯?你也這樣吃大白菜!』這種感覺增加了我和四川人的親密感,沒有敵意。不過,韓國人可能不這麼想。」
不可否認的是,泡菜文化在韓國屬於獨樹一幟的存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韓國泡菜已經成為韓國飲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不少粉絲。
但是,如果僅憑這個就認為「泡菜是韓國的文化」,那實在讓人貽笑大方。
從人類發現鹽漬有利於食物保存開始,泡菜的雛形就已經形成了。
時至今日,泡菜文化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個民族和地區,中國有佐餐、調味的酸菜榨菜,歐美也有時常出現在漢堡裡的酸黃瓜。
不過,公認的世界上最早記錄泡菜的文獻,是中國的《詩經》:
「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
這裡的「菹」指的就是酸菜(鹽漬菜)。
大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巴蜀地區的流民才將泡菜的醃製方法傳到遼東與朝鮮半島。
彼時距高麗王朝建立還有六百餘年的時光。
如果說單純文獻記載還不足以說明韓國泡菜起源於中國,那麼泡菜的原料將會堵死「韓國起源說」的最後一絲可能。
熟悉kimchi(韓國泡菜)的人都知道,辣白菜是韓國泡菜中最具代表性、影響力最大的菜式。
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作為辣白菜主原料的大白菜,卻是貨真價實的「中國造」。
白菜這個品種其實並非與生俱來,而是中國南方與北方兩種代表性蔬菜:菘菜與蕪菁雜交演化的結果。
白菜的誕生,是中國南北方人口流動、民族融合的重要見證。
早在白菜傳入朝鮮半島之前,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廣泛地用白菜來製作酸菜(泡菜)與梅乾菜了。
最有趣的是韓國時至今日,大白菜的主要進口國依舊是中國。
我很好奇:到底是誰給了那些韓國網民囂張的資本?又是一種怎樣的心理驅使著他們對真相視而不見?
過去這近二十年來,韓國人想要把中國文化變成韓國文化的嘗試,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比如都是端午,韓國的申遺成功的「江陵端午祭」,是他們在江原道端午節期間的祭祀活動。
場面大概是這樣的:
而我們中國的端午節習俗,如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和他們根本沒關係。
可是申遺成功後,他們的網友就自動默認所有和端午節有關的都是他們的。
就連李子柒發個做粽子的視頻,都被他們瘋狂舉報到下架。
這種鬧劇真已經不是一次兩次。
小國寡民,為了增加民族自信心,自然是要想方設法增加自己的歷史縱深。
自己沒有歷史縱深,那就要把別的國家的歷史嫁接到自己身上來。
中韓兩國的文化熱論正體現出中華文化的無限生命力,我們在面臨有關侵犯中華文化,爭奪文化源頭,撼動文化地位的事件,也一定不會把「祖宗」的心血拋之腦後,更不會讓中國再遭欺壓。
我國因為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才有強大的文化力量,更有屹立不倒的文化精神與豪邁的文化骨氣。在新媒體時代下,加之全球化時代,文化不僅僅是在本國傳播,更重要的是在國際上的交流與傳播。
一種文化代表著國家的歷史,也彰顯著國家的軟實力。
我們有權更有責任捍衛、保護我們的文化。在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我們應該堅持文化自信,使文化走向世界與各國交流,但並不代表著拱手相讓,正如華春瑩所說中韓之間更多的是合作與共享。
同時也代表著中國與各個國家都應當是合作共享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