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訓練:跑步界頂級選手的訓練秘訣!

2021-02-13 56民族行馬拉松系列賽

跑步的交叉訓練(Cross-training),是一項在跑步之外穿插其他運動的訓練方式,包括力量、有氧和靈活性訓練。目的在於提高跑者身體的整體性能,補充跑步之外身體需要具備的機能屬性。

為什麼在跑步之外,還要進行交叉訓練呢?

用跑步指南主編老王的話來說,就是「跑步時,只用到了相同的幾塊肌肉,光靠跑步,這些肌群的肌力達到了飽和期,趨於固定,心肺功能也是如此。」想進一步的提升,就需要「進行一些肌力的訓練或與跑步不同的有氧運動(如遊泳、騎自行車)。」

作為特定部位肌肉的強化訓練

舉個例子:如果是想強化在上下起伏路面上的跑力,就要鍛鍊擺臂和體乾等上半身肌肉,那麼越野滑雪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交叉訓練項目。

當然了,一般的肌肉訓練(比如器械力量訓練等),也可以認為是廣義上的交叉訓練。

為專業的訓練

具體來說,就是執行和低強度/長時間訓練有同等效果的短時間/高強度訓練,進而改善肌肉的機能,提高乳酸閥值LT。

實際結果跑步的LT也的確提高了。這也證明了,除了做配速跑等專業跑步訓練,通過合適的交叉訓練,也可能改善馬拉松所必要的體力因素。

疲勞恢復和補充訓練

一般的想法是:主要的訓練用跑步,作為疲勞恢復和補充,再來附加其他運動。

比如在兩次強度訓練之間,為了調整狀態,插入慢跑,也是一種交叉訓練。

注意:要帶著「避免傷痛,放鬆精神」的心情來導入交叉訓練。

對於跑者來說,諸如騎行、遊泳、橢圓機、力量訓練、划船、滑雪等都是比較推薦的交叉訓練項目。

在進行交叉訓練時,請遵循以下原則:

☀每周完成1-3種交叉訓練。

☀在選擇項目時,首要條件是能夠享受其中的運動,但切忌演變成「比起跑步更喜歡做交叉訓練」。

☀建議選擇可以訓練到不同部位肌肉的運動,讓全身肌肉都能均衡鍛鍊。

☀非賽季的恢復期可以多做一些交叉訓練。

☀如果交叉訓練讓你肌肉酸痛到不想練跑,應趕緊停止。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近代我國一些地方流傳,小年「官三民四船五」。

圖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56民族行體育致力於做中國民族特色賽事的先行者,傾心打造56民族行馬拉松系列賽、56民族行線上跑系列活動,圍繞民族特色文化生態體驗式馬拉松、路跑活動,將民族特色的、綠色健康的賽事帶給廣大跑者。

相關焦點

  • 交叉訓練丨爬樓梯對跑步的好處以及訓練方法
    糟糕的天氣,是不是打斷了你的訓練?是不是不出去跑步的每一天,時刻都覺得自己的心肺功能在下降,肌肉在萎縮?不能到戶外跑步,除了去健身房,我們還可以利用很多身邊的元素進行交叉訓練,比如,爬樓梯。爬樓梯可以很好的強化腿部肌肉,還可以使肺部功能得到最大的鍛鍊。爬樓梯你需要對抗重力,這個過程有助於建立跑者的力量環節,對你的5公裡或馬拉松的最後幾公裡十分有幫助。
  • 電競選手的艱辛:訓練手臂拉傷留下恐怖疤痕
     提示:點擊上方"電子競技"↑免費訂閱本刊電競選手的艱辛
  • 柔術Vlog | ATOS訓練的一天
    睫毛哥上周發布了一段Vlog,帶大家參觀ATOS總部的訓練場景。視頻中的這節課是ATOS總部的一節備賽課,來參加訓練的大都是有備賽任務的選手。所以實戰會更多。這場訓練從X—Guard的Drills開始,然後就是10輪的實戰。Tye Routolo等人因為在周末有比賽(上周,已結束),所以得打7分鐘一組。
  • 實拍日本相撲手的訓練日常:吃喝拉撒不出屋 每天被圍攻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有記者深入日本相撲訓練場所,實拍相撲手們的日常訓練生活,揭開日本「國技」相撲的神秘面紗。現今,日本很多地方都還保留有傳統的相撲訓練場所,其中東京居多,約47所。在那裡,相撲手們每天都會接受很長時間的訓練,學習相關技能,備戰比賽。
  • 數獨提升訓練:六宮格數獨90題
    前段時間看了第7季《最強大腦》收官之戰,選手們還是厲害的一塌糊塗,讓我看的還是一臉懵:哇,他們的腦袋到底是怎麼練就的?
  • 室內訓練有這兩款神器!
    面對爆表的空氣汙染,鐵人訓練應該何去何從?空氣汙染對運動人群的危害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瑪麗伍德大學人體機能實驗所負責人肯尼斯·朗得爾博士表示,研究標明,耐力運動員每次吸入的空氣,其中包括汙染物,是長期靜坐者的10-20倍。
  • 訓練營專訪劉曉雨——了解訓練營背後的故事
    訓練營專訪——了解訓練營背後的故事大家好!我們的人體30天訓練營結束啦!
  • 【周末班】探營王非籃球訓練營——用友體育館校區
    學員們提前到達場館,準時整隊集合,開始訓練!在任指導的嚴格要求下,小學員們的紀律性和注意力表現有了較大進步,在訓練中也比較投入。大學員們在王指導的悉心指導下,進行基礎運球和上籃練習。課後王指導鼓勵各位學員一定堅持訓練,每堂課都要認真投入,不要輕易缺席訓練,相信大家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之後會有煥然一新的面貌。分組
  • 第二屆巫師訓練營正式來襲!
    第二屆哈迷有求必應屋巫師訓練營正式來襲!
  • 彈跳力訓練技巧:4個彈跳力訓練的誤區!
    4個彈跳力訓練的誤區!  不少人問到了彈跳力訓練:「是否不斷的跳就可以增加跳躍力高度」、「只要練腿就好了吧」、「打球到最後,落地時膝蓋會痛,怎麼辦!」  四個關於垂直跳躍訓練的誤區,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 誤區1:只要專注在跳躍訓練上。  跳躍的動作是你施力到地上,有一個反作用力讓你離開地面。你身體越強壯,拖於地面的力量就越大,讓你能跳的更高。這需要三管齊下的方式,注重在「上半身及下半身的增強式訓練」、「速度發展」及「肌力訓練」。
  • 健身不傷身:4個糟糕的訓練動作!
    我們常說訓練動作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之分。每個動作都是一樣,有鍛鍊效益,也就會有一定的風險存在。
  • "戰繩"基礎訓練用法:抖大繩來咯--專業體能訓練繩 健身繩
    電影《激戰》中,梁家輝也使用戰繩來鍛鍊。  戰繩直徑一般有1.5寸、2寸同2.5寸,整條長12-30尺都有,當然越長個難度就越高,戰繩訓練又系利用震動時的離心力造成不穩定去鍛鍊鍛鍊者穩定性,訓練時可用不同節奏的音樂配合不同的動作,令戰繩製造出不優美的波浪,增加樂趣同視覺享受。
  • 周期訓練:肌耐力周期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有寫過周期訓練,對於大多數健身者來說,都離不開周期訓練,這就好像是一種圍繞計劃而展開的戰略規劃圖,在各個階段分別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策略
  • 胸部訓練:跪姿伏地挺身
    訓練強度:10個/組,3組/次。
  • 科學訓練:單槓怎麼練
    知道為什麼每天晚上伏地挺身200個的用意嗎,你只要堅持住,每天堅持按標準坐,要是一次做不完可以多次,十次都行,二十次都行,但是每一個都要坐標準,不標準的訓練幾乎對你提高臂力一無用處,而伏地挺身訓練是提高單杆訓練成績最直接的訓練科目。伏地挺身標準動作:身體必須保持從肩膀到腳踝成一條直線,雙臂放在胸部位置,兩手相距略寬於肩膀。
  • 運動會訓練——跳高組
    每天早上操場隨處都可以看到運動員訓練的身影,他們的汗水灑遍了操場的每一個角落,他們很累但重來都沒有放棄過,吶喊的聲音迴蕩在操場上空,久久不能散去。誰說女子不如男——回望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裡,有無數的女中豪傑,人中之鳳,脫穎而出。我們跳高組就有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孩,她的努力會使自己獲得屬於自己的獨特回報。
  • 爆發力訓練:啞鈴挺舉教學
    挺舉是舉重運動員的專屬動作,因為難度較高,在普通的健身房你很難看到有人在進行訓練,挺舉訓練對於增加爆發力是非常棒的練習。
  • 核心力量訓練:弓箭步蹲
    弓箭步就是跑者力量訓練和拉伸中必不可少的動作之一,因為弓箭步比深蹲更接近跑步,所以弓箭步是一種接近跑步的特殊訓練方法。
  • 骨科時間:前交叉韌帶損傷如何治療及手術的費用問題
    ,據統計,膝關節扭傷伴有關節內血腫, 前交叉韌帶損傷的發生率會高達70%。如果用四個關鍵字來總結前交叉韌帶損傷後急性期的臨床表現,那就是「響、痛、腫、限」。前交叉韌帶損傷還可能伴有半月板和/或側副韌帶損傷,也就會有其他合併的臨床表現。       前交叉韌帶斷裂後,如果超過3周且沒有得到治療,就會逐漸轉入慢性期,慢性期的症狀是膝關節不穩,打軟腿,運動中關節錯動感。長期得不到治療會導致半月板撕裂,出現關節交鎖症狀。
  • 肩部訓練:全範圍側平舉
    肩部訓練:全範圍側平舉側平舉是肩部訓練必不可少的動作之一,他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鍛鍊肩部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