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食品從業人員執證上崗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是餐飲行業的基本要求。
那麼,從食品安全的角度看,從業人員體檢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呢?不按時體檢或者無證上崗會有哪些危害呢?
因為餐飲人員從事的是一份較為特殊的工作,會和人們的食物直接打交道,所以也就構成了人類傳染病傳染途徑的一部分。如果從業人員身體患有某種傳染疾病(比如A肝、化膿性皮膚病等),在生產加工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將病毒帶入食品中,從而引發風險。
所以為了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從源頭杜絕食品汙染,飲食從業人員體檢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從業人員應當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凡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應當將其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第十一條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建立每日晨檢制度。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礙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員應立即離開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並將有礙食品安全的病症治癒後方可重新上崗。
既然體檢是為了排除消化道傳染疾病、化膿滲出性皮膚病等,那麼,它們對於食品安全具有哪些危害性呢?
消化道傳染病
又叫腸道傳染病,夏秋季節高發;通過被病原體所汙染的飲用水及食物而感染,經口進入胃腸道;一般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胃腸道症狀,有些伴有發熱、頭痛、肢體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狀,治療不及時,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
皮膚傷口或者疾病會使身體組織或體液通過直接接觸傳遞到食品中,造成細菌病毒的傳播,從而造成食品汙染。
人體對化膿性細菌無先天的永久性免疫,故可反覆感染,又因系接觸傳染,在群體內部都可互相傳染,還可引起多種併發症。
通過本期的食安課堂學習,你是否對體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歡迎聯繫我們,共築食品安全屏障!
金秋時節,體檢重磅優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