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鄉篤馬河下遊一帶,人們把除夕守歲叫「熬年」。這一傳統的地方年俗,由來已久,很有特色。
大年三十上午,家族中輩份最高的年長者便把又珍藏了一年的祖譜拿出來,鄭重地懸掛於中堂。然後,家族中的男丁皆去請「爺爺娘娘」(逝去的祖上和親人)。他們來到村頭跪對祖墳方向,燒紙磕頭,燃放鞭炮,最後點燃三柱香拿回家,插於祖譜下面供桌上的香爐內。這樣,「爺爺娘娘」就請回家歸位過年了。
除夕夜吃過年夜飯,家族中的每個小家庭的成員都要到祖譜前,守著「爺爺娘娘」一起過年,且通宵不眠,故謂之「熬年」。
熬年開始,首先由家族中有威望的長輩帶領全體族人給「爺爺娘娘」三叩首,然後為後輩們具體介紹本家族的發展繁衍史和先祖們的姓名及生平概況。
接下來,「一家人」圍坐一起,同歡共樂。有的吃水果瓜子,有的開懷暢飲,還有的講故事猜謎語打牌。
此刻,「全家人」沒有職位權勢的高低和物質財富的多寡,都談笑風生,暢所欲言,講工作,說學習,交流致富經驗,沉浸在家族親情的溫馨氛圍中,其樂融融,即使曾有過矛盾者,這時也怒氣煙消雲散,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人們就這樣一直歡聚到翌日凌晨5點左右,才意猶未盡地散去,結束了一年一度辭舊迎新的「熬年」活動。
熬年習俗是對逝去親人在天之靈的告慰,更表達了家鄉人尊祖敬宗、感恩緬懷先人的一種情懷,富於正能量,願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