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震顫湯:帕金森的這些症狀你一定要知道

2021-02-12 震顫麻痺PD

帕金森多見於60歲以後發病,偶見於20多歲。起病隱襲,緩慢發展。症狀出現孰先孰後,因人而異。初發症狀以震顫最多(60%~70%),其次為步行障礙(12%)、肌強直(10%)和運動遲緩(10%)。症狀常自一側上肢開始,逐漸波及同側下肢、對側上肢及下肢。

帕金森的症狀具體是什麼樣的情況
1、顫抖——靜止性震顫
靜止性震顫是帕金森病早期的主要症狀之一,意思就是患者在靜止的時候,會有顫抖的情況發生。這種顫抖往往先發生在手指,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為主,就像在搓丸子一樣。靜止性震顫會慢慢蔓延至下肢,晚期還有可能波及下顎、唇、舌和頭部。靜止性震顫是在肢體靜止時出現的,稍微轉換姿勢、變換位置或者運動的時候,這種顫抖會減輕或停止,而在情緒激動或者精神緊張的時候則會加劇。


2、動作變少、變緩慢、動作遲緩
動作遲緩,僵硬是帕金森病患者的早期明顯症狀之一。動作遲緩指的是動作變量,尤其在進行重複運動的時候,運動幅度會變小。


3、伴有非運動症狀主要是指神經、精神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和睡眠障礙等。主要包括、焦慮、抑鬱、幻覺、失眠、常常無端地情緒激動、大發脾氣或是情緒低落、流眼淚。由於帕金森病在晚期會導致大腦額葉功能損害,會有大約15%的患者出現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和痴呆症狀等認知功能障。


等等這些都是帕金森病在精神方面的主要症狀。如果能夠掌握這些主要症狀,早發現、早治療,對於帕金森病的恢復是非常有好處的。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那麼簡單
    帕金森病並不罕見。在 65 歲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為 1.7%,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比例逐漸增高,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類疾病,僅次於老年痴呆症。目前全球估計有帕金森病患者 500 萬,中國佔了將近一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中國或許將成為帕金森病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國。如此眾多的患病人口,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負擔是難以想像的。
  • 帕金森氏症可能是腸道微生物「惹的禍」
    帕金森氏症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大腦疾病,但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細胞》雜誌上發表的動物研究顯示,這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可能與腸道裡的微生物變化有關。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先培育出了兩組過多生成阿爾法-突觸核蛋白的實驗鼠,這種蛋白被認為是帕金森氏症的「罪魁禍首」之一。兩組實驗鼠的唯一區別是一組擁有完整的腸道菌群,另一組是無菌實驗鼠。結果發現,無菌實驗鼠不僅沒有表現出帕金森氏症症狀,而且在跑步、爬杆等運動機能測試中的表現要明顯好得多。
  • 帕金森病體位性低血壓:患者須知
    帕金森病中常見嗎?血壓 (BP) 是最重要的生命體徵之一。血壓有正常生理波動。例如,白天往往比晚上高一點。應激時血壓也可能升高。起身站立時,血壓可能會稍微下降幾秒鐘,但通常很快恢復正常。當站起後血壓不能迅速恢復正常時,稱為直立性或體位性低血壓 (OH)。這種形式的低血壓發生在約三分之一的帕金森病 (PD) 患者中。在疾病早期較少見,但隨著疾病進展更常發生。
  • 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簡化太極運動可緩解輕度至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狀
    太極是一種體育鍛鍊,可以作為一種非藥物方法來減輕帕金森病的症狀。
  • 大話降龍:史上最大鼠妖是個「萌妹」?降龍刷個馬桶都能撞蘿莉!
    十二歲那年,熊貓老爹終於把羅漢的真實身世告訴了他,囑咐他去挑戰神龍洞成為降龍大俠,並用十年的時間為羅漢集齊了挑戰降龍大俠的參賽資格。陰差陽錯下,羅漢誤打誤撞的居然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莫名其妙當上了降龍大俠。挑戰成功後的羅漢回到田螺島,遇到了掌管田螺島的田螺大仙。
  • Science子刊:我們找到了帕金森病和阿茲海默病的共同元兇
    >不過,兩者的病理特徵、影響的大腦部位和臨床症狀有很大的區別。而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由α-synuclein蛋白形成的路易氏體主要影響中腦的黑質部分,導致患者的運動功能受損。在這些不同的表面現象背後,兩種疾病都是由於蛋白非正常摺疊導致聚積,從而影響神經細胞功能甚至死亡。那麼這之間是否會有一些共同的機制呢?
  • 9歲男童血尿半年,檢查確診為膀胱癌,專家:這些症狀一定要注意
    膀胱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又可以通過哪些檢查進行早期篩查呢?但是要告訴大家,膀胱癌的治癒率非常的高,但是它的早期症狀也是不容忽視的哦!在臨床上,大約70%以上的膀胱癌患者早期都有血尿的症狀, 多呈無痛性或間歇性。但是也有10%左右的膀胱癌患者沒有血尿,比如患者的膀胱癌屬於浸潤性,不易出血,一旦出血就是晚期了。
  • 「化骨綿掌」「降龍十八掌」誰厲害?這個大會上有群人幫你砍……
    「化骨綿掌」「降龍十八掌」誰厲害,他們差點幹上了,也是醉了……  到底是虎虎生風,至純至剛的降龍十八掌厲害,還是綿柔輕軟
  • 美國最新突破性研究:巴金森氏症的真正元兇不在腦部,而在你的腸胃!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他們將兩組實驗鼠區別為一組擁有完整的腸道菌群,另一組是無菌實驗鼠,結果發現,無菌實驗鼠不僅沒有表現出帕金森氏症症狀,而且在跑步、爬杆等運動機能測試中的表現要明顯好得多研究人員隨後餵食由腸道菌分解食物纖維時產生的短鏈脂肪酸給無菌實驗鼠,並為另一部分無菌實驗鼠移植從帕金森氏症患者糞便中獲得的腸道菌群,結果這些實驗鼠都出現帕金森氏症症狀。
  • 擴散丨平安過春節,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注意哦,佔用消防通道這樣的糊塗事千萬做不得取暖設備一定要遠離可燃物使用完,及時關閉電源,拔下插頭不要在電暖器上烘烤衣物提醒車主春節自駕出行,出發前,一定要對車輛進行「體檢」,查看汽車車油路各部位有無滴漏現象,對破舊的輪胎和老化的線路及時更換掉,保證汽車供油、制動系統的正常運行。
  • 臺灣東森新聞報導:美國最新突破性研究,巴金森氏症的真正元兇不在腦部,而在你的腸胃!
    ,而且在跑步、爬杆等運動機能測試中的表現要明顯好得多。研究人員隨後餵食由腸道菌分解食物纖維時產生的短鏈脂肪酸給無菌實驗鼠,並為另一部分無菌實驗鼠移植從帕金森氏症患者糞便中獲得的腸道菌群,結果這些實驗鼠都出現帕金森氏症症狀。
  • 新發現:帕金森病可能源於腸道的又一有力證據!
    研究人員使用了瑞典的註冊資料庫比較了9430名40歲以上的進行迷走神經切斷術的病人和377200名正常人的情況,他們發現進行迷走神經切斷術的病人患帕金森的比例為1.07%(101人),普通人群患帕金森的比例為1.28%(4829人),二者無顯著性差異。
  • 小撇步|上班前,這些防護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明天就要上班了小浦浦給大家準備了如下幾個小撇步請大家查收~(*╹▽╹*)上班前,這些防護知識你一定要知道!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
  • 2月須知:人得了癌症後會有什麼症狀?5個常見的癌症症狀,你知道幾個?
    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得了癌症之後到底什麼樣的症狀?特別是關於早期的症狀一定要清楚,這樣也可以做到早點治療。
  • 注意:耳朵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看醫生……
    那知道耳朵長這麼個東西。接診醫生劉利民介紹,這還不個個案,一上午已經來了三個人,都是耳朵裡長了不同的黴菌。通過耳道的內鏡下檢查,可以看到有大大的團塊白色物,這其實就是黴菌群。為什麼會產生這些黴菌?醫生仔細詢問,發現這些患者,都有掏耳朵的習慣。
  • [精選] 帕金森病"比薩症候群"怎麼治療?
    ,從背部看有些類似於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的形狀,國際帕金森病專家稱之為比薩(Pisa)症候群。它是帕金森病的一種常見和經常致殘的併發症,不典型帕金森症患者也可能出現這種表現。雖然帕金森病專家對Pisa綜合症沒有一致的診斷標準,但大多數醫生將脊柱向外側彎曲約10度以上定義為脊柱側彎。需要在站立和仰臥位進行放射治療才能對Pisa症候群進行診斷。
  • 肝癌早期:請注意皮膚上的這些症狀
    直至肝癌到了中晚期才會出現症狀。但是,從肝臟開始病變癌變到肝癌慢慢發展到晚期,其實是有跡可循的。你可能不知道,如果皮膚上出現了這些小細節,很可能就是肝癌已經悄然襲來了。因此,關注這些皮膚症狀有利於及早發現肝癌。那麼,肝癌早期皮膚都有哪些症狀呢?
  • 別自己嚇自己:這些才是愛滋病的症狀!
    對於愛滋病相信多數人都不陌生,跟癌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到目前為止,醫療上還沒有逆轉愛滋病、治療愛滋病的有效方法,而且疾病還具有明顯的傳染性,因此患者一定要認識愛滋病的早期症狀
  • 還有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不是說隨便買一個頭盔騎乘時戴上就萬事大吉了頭盔也分很多種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那麼該如何選擇呢?首先你要了解它!另外無論選擇哪種頭盔一定要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品並且一定要系好帶子按照說明書去佩戴頭盔不系帶子等錯戴方法你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 這些乘機和入境攻略你一定要知道
    別急,主頁君今天就為即將人生地不熟的你來一一講解。From ICON Union微信號:ICONUNION美國入境攜帶物品限制:以下物品都不準帶入境內,如果被查到的話,輕者會被沒收,重者則要收到處分。1.新鮮、脫水或罐裝的肉類、肉製品。2.植物種子、蔬菜、水果及土壤。3.昆蟲及其它對植物有害之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