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賈大爺家門,陣陣黃豆香味就飄了過來,靠牆的大鍋裡煮著豆漿,賈大爺正把柴火填進灶膛,大娘在旁邊將壓豆腐用的屜子洗的乾乾淨淨。
多年前的一場車禍,讓丁裡鎮張山頭村村民賈敬中少了半塊頭蓋骨,每逢陰天下雨,他的頭陣陣發痛。2013年,賈敬中的妻子突發心臟病住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花了10萬多元錢,手術掏光了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的家底,還欠了外債,生活質量。
得知賈敬中的狀況後,駐村工作隊、包村幹部主動上門,幫助他申請貧困戶,為他申請國家幫扶政策。在一次下戶走訪摸排時,駐村工作隊幹部發現賈大爺家裡有一個大磨盤,通過和賈大爺嘮嗑了解到,這是他年輕時候磨豆腐用的,之前還養了一頭牛,專門用來拉磨,後來因為精力不夠,既要種地又要供孩子上學,自己出去打工,把牛也賣了,這個大磨盤也閒了下來。
駐村工作隊、包村幹部和村幹部召開專門的會議,對那些有勞動能力和有勞動意願的貧困戶制定專門的幫扶計劃。通過上網查資料、摸清貧困戶將要從事產業的市場情況,以及後期幫助貧困戶購買原材料、幫助貧困戶售賣產品等。在精準幫扶政策下,村裡幫助賈大爺購買了一臺專門磨豆子的機器,還幫助賈大爺重新排了家裡的自來水管道,方便賈大爺洗豆子、清洗用具等。不僅賈大爺這一戶,村裡還有其他的貧困戶在精準幫扶政策下,順利的實現脫貧。
就這樣,賈大爺和老伴重新拾起磨豆腐的老行當,每天,經過泡發、磨碎、燒開、點滷、壓制和切塊等步驟,20斤左右的黃豆被加工成一塊塊豆腐。賈大爺每天早起到集市上去賣,由於是手工做的豆腐,味道吃起來相當不錯,在集市上很早就賣完了。就這樣每天磨20斤左右的黃豆,可以出40斤左右的豆腐,刨去生產成本,每天可以有50元錢左右的純收入,一個月下來約有1800元到2000元左右的收入,遠遠超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黃豆加水磨好,通過塑料管導入大鍋中,用柴火煮沸
村幹部們也囑咐賈大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一天也不用磨太多,累了就休息休息,時間自由,最重要還是保重身體。
就這樣,經過約兩年的時間,賈大爺在2016年順利實現脫貧。現在,賈大爺的子女孝順,自己每月也有一定收入,再加上國家政策幫扶,生活蒸蒸日上,生活過的既充實又開心。大爺和大娘總是三句不離共產黨好,總是說道:「在我做完手術之後,家裡借了那麼多錢,要不是共產黨幫助我們,給我們好政策,我們都不知道咋過日子,說著說著大娘感激的眼淚就不自覺流了下來。
精準扶貧、精準幫扶,政策因人而異,貧困戶的致貧原因不一樣,就要通過不同的幫扶措施幫助貧困戶順利脫貧,堅決避免政策的「大水漫灌」,力求提高脫貧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