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巨頭Costco於8月27日在中國上海閔行開設首家門店,這就預示著這個全球排名第二的零售商正式向中國食品零售領域進軍。作為全球首家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Costco以「量大、質優、價格低」為特色受到廣泛消費者追捧。
在開業第一天,Costco就受到了中國買家的熱情光顧,才營業半天就被洶湧而來的人潮給擠爆了,停車場停滿了車,等待車位就需要3小時。11點半開啟控管,到了下午直接暫停營業。Costco想要在中國食品零售領域駐紮成功,顯然面臨著一條艱難的道路要走。
此次暫停營業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討論。針對中國消費市場情況,Costco似乎沒有意識到商場基礎設施科學合理建設的重要性。由於Costco美名在外,首次在華開業便激起了中國消費者的熱情,過大的客流量致使停車場承載能力變弱,傳統的停車場形式顯然不能正常運營。在此基礎上,Costco可以換種思維,從目前受到政府及資本扶持的智慧停車解決方案中找到破解點,對傳統停車場進行優化升級,適應國內複雜的消費環境。
針對Costco的停車難問題,其實國內同類業態企業率先引入的智慧停車已經取得了不錯成效,常去萬達等商圈的消費者也會體驗到ETCP為代表的智慧停車服務。可以說,ETCP為代表的智慧停車模式下,提供的無人收費解決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現象。目前ETCP的無人收費運用自建伺服器+雲服務模式,提高車場停車效率及周轉率效果可謂立竿見影。據官方數據了解,其通行效率相比傳統車場可提高200%。如果此次開業,早先引入智慧化的停車方案,不僅能為Costco迅速適應中國本土市場環境提供幫助,還有利於實現消費者與市場的利益共贏。
拿國內不輸於Costco熱度的商超綜合體上海寶山萬達廣場來說,除去零售購物,還集社交、娛樂、美食等功能於一體,日常接待的客流量一樣龐大,與Costco現在所面臨的情形相似。不過,寶山萬達廣場在早期引入智慧停車模式,經由ETCP智慧化升級過後,採用無人收費的運轉模式,通行效率提升,車位周轉率和使用率得到了明顯改觀。
智慧停車化解巨大停車壓力背後的因素,究其原因,莫過於眼下火熱的智能大數據運用。寶山萬達廣場的停車場運用的是ETCP的一套智慧停車系統模式,其雲平臺建立在數據的聯結及運用上,通過對寶山萬達廣場停車場的車位數據採集分析,形成停車場的可視化數據化管理,停車供需在數據互通的情況下得到平衡,存量車位也被盤活利用,停車壓力因此減小。在拆除人工崗亭後,之前的5人值守勞動力得以解放,按每人每月5000工資計算的話,5個人1年就能省下30萬,人力成本投入得到大幅縮減。再加上實時的停車問題聯網反饋,其停車管理變得更加合理高效。與此同時,世紀聯華花木店及其他一些商業綜合體均有進行ETCP的無人收費停車場改造,且成效可觀,口碑不錯。
無論Costco會不會像網上分析的那樣,初入中國會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就眼下首日開業的停車難問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不合理的情況,已成為目前的首要任務。針對停車壓力,智慧停車領域的ETCP很明顯給出了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無人收費。Costco若想進一步紮根中國食品零售領域,不妨考慮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