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於醃製食物的熱愛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不少地區都以醃製食物為當地特色,而別有風味的醃肉、臘肉、臘腸、香腸等,也俘獲了很多朋友的味蕾。在過去,人們之所以用醃製的手法來製作這些食物,主要是為了延長食物的食用期限,畢竟不是每家都有冰箱的。
但即便是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們也沒有改掉愛吃這類食物的習慣,因為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醃製食物與新鮮食物風格迥異的味道才是我們選擇它們的主要原因。不過這些食物也不能長時間放在常溫狀態下,尤其是在氣溫較高的夏天,很容易變質和腐壞,所以大家也會將這些食物放進冰箱的冰凍層保存。
每次想吃的時候,只要拿出來解凍一下就能吃了,但是很多朋友卻誤以為只要放進冰箱裡,這些臘肉、香腸等醃製食物就能最大限度地延長其保質期了,甚至有的人還在吃一年前冷凍的臘肉,這對健康會造成影響嗎?
臘肉、香腸等食物,在冰箱裡能放多久?
眾所周知,冰箱是一種能極大地延長食物保質期的電器,很多在常溫狀態下放不了幾天的食物,在冰箱裡可以存放十天半個月以上,冰箱的出現,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減少了浪費,但即便是冰箱,也不能無限延長食物的保質期,冰箱裡的食物也有發生變質的一天。
相信很多朋友也嘗試過吃在冰箱裡放了一年以上的臘肉或香腸,確實,口感好像也沒什麼變化,但你知道嗎?在這一年裡,食物中的亞硝酸鹽的含量是穩步上漲的,放得越久,亞硝酸鹽的量越多,對人體的危害越大。
而亞硝酸鹽這種物質,主要常見於各種醃製食物中,長期攝入亞硝酸鹽超標的食物,不僅會增加身體的代謝負擔,還會誘發疾病。所以,對於在冰箱裡放久了的腊味,大家還是應當「忍痛割愛」,要麼儘快吃完,要麼就及時扔掉,別因為節儉而置身體健康於不顧。
其實大部分腊味最多能在冰箱裡放半年,超過半年的,建議大家別吃,為了健康,這點食物要捨得「浪費」。
腊味雖好,但不宜多吃
相信很多朋友平時吃飯的時候,都喜歡把臘腸、臘肉、燻肉等食物當作配菜,既能嘗到美味,又能促進食慾。但是這類食物也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缺點,那就是鹽分含量較高。在製作過程中,為了讓食物不變質、不腐壞,人們往往會加入大量的鹽分,我們常吃的鹹魚、鹹肉、臘腸等,其實都是「鹽罐子」。
過量攝入食用鹽,對人體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尤其是腎臟,腎最怕的就是鹹味食物,長期食用偏鹹口的食物,除了會讓我們一天到晚感到口乾舌燥之外,還會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影響腎功能。而吃得太鹹的飲食習慣,對血壓較高的朋友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造成血壓飆升,引起不良後果。
所以,不論大家多麼愛吃腊味、醃製食物,為了健康,還是要克制一下,一個月最多吃兩次,若經常吃,身體首先「不答應」。美食是為生活增添色彩的,我們不要求它們有多少營養價值,但至少不能傷害人體健康。
總結:相信大家即便是知道了多吃腊味對身體不好,也無法拒絕腊味的「誘惑」,在這裡,也教給大家一個小技巧,在吃腊味的時候,一定要搭配蔬菜和水果「中和」一下,吃完後記得多喝白開水,促進有害物質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