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華文苑】總414期丨夏敏作品《一件鼎式硯探討》

2021-02-17 三華文苑

作者簡介:夏敏,男,一九五八年一月生,生肖:雞。簡歷:從小讀書至一九七五年高中畢業,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八年下鄉在繁昌縣五,七幹校務農,一九七八年三月至一九八一年十月在海軍工程兵三七三九九部隊服役,一九八二年退伍,同年三月分配在繁昌縣公安局工作至二O一八年二月退休。先後在獲港派出所,公安局一科,二科,峨橋茶市民警辦,克山民警辦,新林派出所,新準派出所,拘留所,看守所,政工室,戰訓中心等地工作過,任過派出所所長,民警辦主任等職。

    最喜歡的花,梅花。

    最喜歡的一句話:人生有無限的歡樂和煩惱,唯有健康最重要。

一件鼎式硯探討

文/夏敏

庚子年金秋,筆者在一古玩店老闆手中購得一方精巧的小型硯,現披露於世,供收藏愛好者雅俗共賞。

該硯園形鼎式。徑9.5釐米,底面弧形規整稜狀叉口的三足,使之擺放穩固。材質如歙硯。硯蓋上浮雕鐫刻著五隻鳥雀,花卉和一圈絞絲紋,神態靈動,精緻細膩,凸起的弧形蓋園鈕,蓋之硯上嚴絲合縫,擺放案上古色古香。(如圖)揭開硯蓋,硯池上豐富的湔墨點,就好象一棵棵閃爍在水裡的星星飄浮,顯現在硯石當中,使人看到這樣的紋理,就立馬能聯想到一些景致和詩情畫意而產生一種天人合一的陶醉。並使其具有濃鬱的書卷氣息與藝術魅力,而博得文人雅士的評價和喜愛。器物出土跡象明顯,硯石間尚有殘存的珠砂紅跡,從成色和自然的包漿上來看可以排除現代作假的偽品。

硯亦稱為研,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是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千百年來,凝聚在硯上的文化內涵使它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見證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


筆者對古硯的收藏系門外漢,更談不上研究,通過觀看硯池上剩餘的硃砂痕跡,足以證明是先人使用過;再觸摸硯石,細膩滋潤,緻密堅實,如嬰兒肌膚柔嫩,如熱臘黏手,底部從中心向邊緣的深遂條紋如橫撫刀鋒,加之鼎足固立,古樸端莊讓人愛不釋手。品賞硯蓋上的花 紋圖案,讓人感覺到這件器物的原始主人或許是公子,或許是小姐,或許是有品位的文人墨客。

筆者雖能看好這件鼎式硯是一方古硯,但沒有確切的出土地點或收藏的來歷和記述,無銘文款識或其他重要特徵,又無明顯的地方特點或能代表一個地區作坊和著名硯雕工匠的印款,因此難以作為準確斷代的標準,只是在網上查閱形狀圖案比對,應與唐宋時期的硯較為接近。

儘管年代的長短對於一件藏品的價值有一定的影響,但硯臺卻非常獨特,年代是否久遠並不是影響其價值的唯一一個重因素。而眾多藏家古玩收藏未必一定可以全部都買到真品,但只要是收藏到了好的藏品就應該好好去研究。

以上乃本人之愚見,請考古工作者,文博老師,收藏愛好者和尊敬的讀者斧正。

投稿須知

tou gao xu zhi 

這裡是文學愛好者的天地,是夢想起航的地方。古今文字,雅俗共賞,激揚人生。歡迎原創格律詩詞、現代詩、散文、小小說投稿。散文投稿1400字以內;小小說投稿1000字以內。在微信平臺首發,附個人簡介一份及高清近照一張。音頻朗誦投稿優先發表。一個月內沒有發表的作品,請自行留底,不負責退稿。作者發表作品後,即成為三華文苑會員。會員享有本公眾號永久發表作品的權力。

投稿微信:Lj520Zdyy   

 QQ:811847457

所有投稿由編輯部審核通過後發表,文責自負。

本平臺不負任何責任。

「三華文苑」是安徽省蕪湖市三山區三山初中首屆(原三華山中學初三50屆)「晚晴文學社」5位同學發起創立的。2018年8月10日註冊「三華文苑」公眾號,8月18日建立「三華文苑」微信群,8月24日,公眾號發表第一幅作品《士兵頌》

「三華文苑」骨幹成員

負責人:松風竹韻    編輯:松風竹韻

秘書長:清風    組織委員:芳姐

宣傳委員:綠色   美術策劃:江邊垂柳

三華文苑

相關焦點

  • 【西樓文苑】2021年總(66)期【悠閒音頻作品展播】
    《西樓文苑》致力於傳承與發揚中國文化,定時推送,分享經典,領略中華文化之瑰麗。西樓文苑長期等待有愛心的老師加入  ,主編, 群管, 顧問 , 虛位以待,共同創造一個純文學的平臺,感謝您的支持。目前西樓文苑全面升級,旗下有西樓文苑網絡文化傳媒,西樓文苑品詩閣網絡文化傳媒,西樓雅苑網絡文化傳媒。1:作品必須本人原創,不可一稿多投。一個月未見播發,可自行處理。文責自負。2:本平臺可發詩詞,詩歌、散文、隨筆、雜文、小說、字數不限。
  • 西清硯譜,百硯千姿丨一眼千年,這些皇家典藏名硯美翻了
    丨青瓷三熊足硯 西晉文人與硯朝夕相處,咫尺距離,不免觸景生情,詠懷感嘆,魏晉文人留下了多首詠硯的辭賦,不僅顯現了硯臺的文人情結,還為人們研究早期硯臺保留了史料。文人(這裡的文人包括因才學推薦為官和通過科舉考試為官的各級官吏也是現臺最大的消費群體,文人對硯的品質論形直接影響視臺的發展和美學風尚,他們的品硯心得是後人研究硯史的寶貴資料。
  • 錫悟 春燕 詠梅丨硯是硯字是字,各有前緣各安今途
    藝術野瘋狂特別推薦講座 | 宋代緙絲中的絕美復古風錫悟 春燕 詠梅硯是硯字是字,各有前緣各安今途作者丨謝禮恆 黃瑞 部分圖片丨宣品書房 設計丨張涵董橋先生寫賞硯尋硯藏硯很好看,一篇老文寫那年冬天沈茵開車帶他到永和鎮看幾塊古硯
  • 學硯與學硯十年/附:全國制硯人(聯合)實名實價作品【第55期
    打打雕雕鏟鏟,三五年,只一下便糊塗混過。一年,戰戰兢兢的我,試著在龍尾石上刻了一醉酒李白。松鷹,蕉牛,時也刻。雲紋也是。又一年,躲起,學陳端友,亦步亦趨刻了一竹節硯。 彼時,一併都在硯廠的我的好幾個同學,和廠裡絕大部分硯工如是,刻硯,學取的是正刻法。即正兒八經的開池起線打硯堂,正兒八經的取硯石描圖案營造把握,正兒八經的刻雕圖案。
  • 【三華文苑】總412期丨《喜迎新春》會員格律詩詞作品合輯
    靈娥振羽美篇呈,織就田園三百首。立春隨筆文/俞日毅高山積雪化溪流,凜冽西風勁勢休。蒲柳枝頭芽點點,墨蘭筆下韻悠悠。喜聞春信長空寄,笑看魚鷹碧水遊。一歲寒冬終過去,半壺老酒解懷愁。春雪文/鵬歌(內蒙古)冷蕊瓊英落歲華,堆香積玉逐銀沙。柔姿帶霧寒煙秀,倩影搖風古道霞。瀲灩瑤光依九陌,蹁躚瑞色映千家。常懷破臘凌雲志,化作春泥澤嫩芽。春節文/鵬歌(內蒙古)春回大地柳生煙,瑞氣祥和繞北天。
  • 第96期論壇丨全球臨床研發失敗與成功案例分析
    主  辦丨同寫意新藥英才俱樂部協  辦丨成都高新區管委會     頤申藥業(成都)有限公司     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專家聯合會承  辦丨同寫意(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大會主席丨申華瓊博士時  間丨2019年9月6日-7日地  點丨成都市青城(豪生)國際酒店支持單位丨嘉興太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春天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方恩醫藥發展有限公司
  • 很多硯,都藏有說不清的好/附:全國制硯人(聯合)實名實價作品【第62期
    硯一般,意象畫面興許不一般。工藝一般,但石品稀珍,石材、質地非比尋常。 上海博物館,館藏有一硯。硯,端石。造於大清雍正年間。硯雕荷葉三。三荷葉,兩大一小。硯額處,依硯石色彩雕荷葉兩。一略高,稍稍傾向左;另一,右向。小片荷葉,就雕在右向荷葉下。其時,時令或已逼近晚秋,風熙熙來,冷一下,緊一陣。
  • 硯丨不寫字,你也會供養一塊!
    硯者,心之田也;硯,幾乎就是中國文脈的總發源地。自造紙術發明以後,硯就應運而生了,而肇慶,婺源等地之異材,更因文人對硯文化之介入,使之成為文人藝術品格與生命狀態的象徵。當你有福,有運與硯同喜同樂,因硯而產生的智慧靈光溫暖在手,啟迪在心的時侯,生命被放大,延展,時空被壓縮,穿越…硯,就是文明,文化,文人歷久彌新的永動機硯,如如不動硯,吉祥止止硯,高情雅重——歲在丙申之春,新惠於逸齋以上文字摘錄自劉新惠先生《硯說》
  • 近現代制硯大師陳端友作品賞
    ,並步入到中國制硯史的高峰期。這期間湧現出諸多制硯高手,如「清代制硯第一人」顧二娘、「清初江南第一者」王岫君、「近現代最傑出的制硯大師」陳端友等。其中陳端友大師的制硯,體現了近現代硯雕的文人意趣、審美追求和藝術風格。他一生制硯的精品俱為館藏,當中上海博物館還珍藏有大師的35方制硯佳作。
  • 硯,不寫字也要供養一塊!
    硯者,心之田也;  硯,幾乎就是中國文脈的總發源地。自造紙術發明以後,硯就應運而生了,而肇慶,婺源等地之異材,更因文人對硯文化之介入,使之成為文人藝術品格與生命狀態的象徵。  丨明版《燕閒清賞》善本 局部丨
  • 【丁香文苑】第13期同題詩文:後來
    【丁香文苑】第13期同題詩文:後來【本期作者】佩英、丁香、小洛克、徐宗佑、靜水深流、阿新、袁好、
  • 硯賞——清宮制硯和藏硯
    從乾隆四十一年(1776)始,山西每年恭呈澄泥硯材若干,歷經十年積累二百餘塊,發交三地(蘇、寧、杭)織造處研製燒造。乾隆還仿製一批漢、唐、宋式硯,如「仿漢石渠閣瓦硯」、「仿漢未央磚瓦海天初月硯」、「仿八稜澄泥硯」、「仿宋德壽殿犀紋硯」、「仿宋天成風字硯」、「仿宋玉兔朝元硯」等。並將這些仿古硯式樣發往端州、歙州,令當地以端、歙石製成仿古硯供宮廷使用,由蘇州織造呈入宮中。
  • 【上海文苑】No.21718期A版| 七律三首 文/山東臨清張成周
    上 海 文 苑 歡迎閱讀 《上海文苑》秉持建設華語文學新高地的理念,聚集了全國各地的文學愛好者;《上海文苑》的作家詩人們都熱愛生活
  • 你以為脂硯齋只是個評書人?你看紅樓夢原名是啥?
    題:你以為脂硯齋只是個評書人?你看紅樓夢原名是啥?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注意,《石頭記》是原有的現成的真相,並不是哪個文學大家的作品。《石頭記》三個字,本身就是「某朝朝代史」的變相說法。石兄的遭際,就是時代的際遇,就是朝代更替的歷史。至於情僧、吳玉峰、孔梅溪、曹雪芹、脂硯齋等人,不過都是異史氏群體裡的一員罷了!
  • 超級硯賞——歷代名硯
    整硯作鵝造型,硯面及硯池位於鵝背,旁邊附以羽毛,硯下承三足,似二腳一腹。配紅木硯盒。沈昭 [明]字秋萼,長洲(今江蘇蘇州)人,鼎弟。善山水,所作大劈斧著青綠者尤佳。漢花斑研磨器一套(兩件)說明:硯為斑石材質,紅黃相間,猶如散花,高雅古樸,正面坦平,鼎形,下承三足,粗腿外撇。配有研墨器,下方上圓。此硯為一套,實為難得。
  • 【復州文苑】總334期沉痛悼念詩友譚業祥先生
    英年早逝仙歸去,文苑哀吟友斷腸。三悼文友譚業祥 文/李友權思君筆墨令名欽,植樹流潭公益心。逸趣雅聲猶在耳,復州文苑木成林。問渠何故今而古,拋妻別兒忍為尋。無再同題翻複韻,巧裁奇制為新吟。沉痛悼念譚業祥先生文/王文君(哈爾濱)猝然長逝仙遊去,曉夢難成總憶君。詞賦詩章召日月,一身清譽醒後人。
  • 淺說「四海昇平」硯
    硯臺之家,傳承和推廣硯文化!
  • 從硯銘看硯文化
    硯與硯銘硯與硯銘是一種相互關係,硯是載體,硯銘則是賦予硯的生命,硯與硯銘共同形成了硯文化。硯臺最早的雛形稱作研磨器。「文房四寶」中最早出現的應該就是硯臺,經過對早期巖畫的研究發現,當時研磨顏料的工具「磨盤」和「磨棒」,應該是最早的「硯臺」。
  • 【手機微報】2020年第41期總第414期
    12月4日,統戰、民宗、佛協等相關部門組成三個工作隊分別到9座寺廟開展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的憲法法治宣傳活動。 三、對策建議周內需切實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高海拔地區要防範降溫、降雪天氣過程可能給牲畜越冬、牧民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建築施工單位、交通運輸部門及相關從業人員應防範低溫、霜凍及道路結冰帶來的不利影響。
  • 水墨荷韻 || 攝影/筱晴作品《文藝百花》第304期
    (一)微刊簡介《世界華語文苑》綜合性文藝微刊創刊於2019年,主要刊發詩歌(詩詞)類、散文類、小小說、書畫類、攝影類、詩文評論等原創首發作品。(三)發刊原則1.《世界華語文苑》每日出刊一期;各子刊視稿源情況不定期排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