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送友入蜀,這首五律渾然神秀,充滿詩情畫意

2020-12-23 品詩賞詞

猿啼的意象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其實詩人不一定聽見了這種悲鳴,只是用來渲染一種孤悽、悲楚的氛圍。比如南北朝的吳均的《與朱元思書》裡就曾寫道,「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杜甫的《登高》也有描繪,「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下面介紹的是王維送友入蜀,這首五律渾然神秀,充滿詩情畫意。

送楊長史赴果州

唐代:王維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裡,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詩的大意是:斜道狹窄,容不下車輛,問君離京將去哪裡?險絕鳥道、綿延千裡,兩岸猿啼、晝夜不息!官橋邊有款待行人的祭酒巫客,林麓中也掩映著神女廟祠。分手之後,我們只能同看明月,你卻能聽到子規的鳴叫而生歸思!

王維晚年安居故裡,由於身體不好,基本上不出遠門。偶爾有些朋友來看望他,詩人也非常高興,臨別時更是依依不捨。這首詩就是王維送別友人楊濟入蜀而作,當時詩人已經花甲之年,身體瘦弱,記憶力減退,但依然能寫詩作畫,令人敬佩。

楊長史,即楊濟,後來曾任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果州,在今四川南充。朋友要入蜀,經此一別不知何時再會,而且路途遙遠,又崎嶇不平。王維心中充滿了擔憂,「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通道中山勢險峻,歷代鑿山架木,於絕壁修成棧道。幰(xiǎn),車幔,這裡代指車輛。

王維為朋友擔心,但又不願影響他的情緒,所以首聯非常含蓄,接下來就具體地寫出友人行程之遠、離別之久,「鳥道一千裡,猿聲十二時。」這兩句是作者懸想朋友行走在蜀道上,一路上孤單寂寞。「一千裡、十二時」,分別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描寫。而「鳥道」則代表道路崎嶇,「猿聲」更是經常用於表達悲戚的氛圍。

詩人雖然久不出遠門,但是他年輕時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知道蜀道難行,希望朋友一路小心謹慎。「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官橋,指驛路上的橋梁;祭酒,指出行的餞別酒。女郎祠,在陝西褒城縣女郎山上,此處泛指女神祠廟。作者通過對旅途情景的想像,表達了對友人入蜀旅途的關切。

最後詩人不忘再囑託幾句,「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子規,相傳是魂魄的化身,是一種象徵悲傷的意象。王維委婉地說,雖然這一路非常孤寂,而且也會遇到比較悲涼的環境,但山河異域、明月同天,我雖然無法和你相伴,卻一直牽掛著你,希望此去一帆風順,不要顧念太多。

縱觀王維的這首五律,不僅感情真摯、言辭委婉,而且虛實結合,充滿詩情畫意。首聯故意設問,委婉地表達心中的擔憂;頷聯對仗工整、意象鮮明,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頸聯想像豐富、充滿溫情,最後的一番叮囑更是讓朋友熱血沸騰。全文毫無拖泥帶水,寥寥40個字,具有超俗的畫意和詩情,展現出詩人兼畫師的王維極其卓越的才華。

相關焦點

  • 【唐詩薦讀】王維五律122首
    王維五律122首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寄荊州張丞相》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 王維登高遠眺,這首五律格調清新,僅是頷聯就驚豔了世人千年
    盛唐大詩人王維就非常善於描繪各種場景,有時在月下竹林,有時於河畔柳蔭,他不喜歡用典,但詩行中清新明朗的意境,卻更適於描繪迷人的景色。在王維的筆下,既有空山新雨後的清秀,也有大漠孤煙的雄渾;既有朝雨浥輕塵給人的依戀,也有人閒桂花落帶來的恬淡。正所謂,摩詰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王維隱居山中,這首五律情趣盎然,最後10字不遜於王勃的名句
    盛唐詩人王維喜歡抒寫山水田園詩篇,他的思想有積極上進的一面,所以其山水田園詩注重描寫景物之美,在淡泊自然中寓有活力。但詩人又感覺仕途受阻、才不經用,也在詩行中流露出厭倦紅塵、淡泊名利的思想。下面介紹的是王維隱居山中,這首五律情趣盎然,最後10字不遜於王勃的名句。
  • 王維的一首五律,描寫春日裡欣欣向榮的景物,驚豔了整個鄉村
    王維是盛唐傑出詩人,他年少聰慧,十幾歲就有詩名。晚年投身到大自然中,從當時渾濁的仕途中清醒過來,使得其後期詩歌得以從玄言禪意的低調中一振而起,寫出了一些具有獨特藝術特色的作品。大自然和田園之美,也在他的詩作中獲得了生動、新鮮的反映。
  •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不愛格律,五律卻寫得這麼好?
    然後再仔細讀李白的《渡荊門送別》,發現確實草蛇灰線,脈絡暗合,也就有了下筆寫這首詩賞析文章的角度。眾所周知李白的古風成就最高,而格律詩中則以七絕成就最高,五律也不錯。相對而言,七律就比杜甫要遜色些,排律就更不要講了。而我們今天來賞析李白、杜甫的作品,實際上是把古風和格律詩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來考察他們的思緒、意境。
  • 懂得不用看了,從李白王維韋應物的三首詩,說說五古與五律的區別
    我們看看韋應物的這首詩。1、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一首詩是不是律詩,首先看押韻,其次看是否使用律句。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出句明顯是古體詩的句式,對句是律句。這兩句其實有合掌之嫌。
  • 王維最豪放的一首詩,鍊字造句堪稱完美,為「唐人五律範本」!
    之前,小編在《王維最不像詩的一首詩,僅20個字,一問一答寫出無數人的心結!》等文章中分享了王維的詩作。透過他純淨平和、充滿禪理的文字,我們看到的王維寧靜如水、纖塵不染。今天這首詩中,我們將看到另一個王維,熱情似火,豪氣幹雲。
  • 王維流傳最廣的經典唐詩,每個字都是一幅畫,唐詩三百首絕世名篇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每個人都佔領著一個高峰。尤其是盛唐的王維,雖然是盛唐文化的結晶,但他的詩歌卻像是超越了時代一般,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詩,從盛唐那個風華絕代的時代流出,和今天的時代產生共鳴。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王維這首詩情景交融,真正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北宋大文豪蘇軾對於王維極為推崇,認為他的詩歌,那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作為盛唐時期最負盛名的詩人,王維不僅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造詣,另外在繪畫和音樂方面,也是有著過人的才華,他的詩歌清新優雅,看似寫得很簡練,但是卻充滿了詩情畫意。
  • 王維的一首五律,畫面鮮明生動,氣氛歡快活潑,令人拍案叫絕
    唐代詩人王維曾經半官半隱,他嘯傲林泉、縱情山水,並借山水以化其鬱結,又借歌詠自然以表現其孤潔人格。詩人在謳歌田園之美的同時,也彰顯了作家品格之美。王維之所以要歸隱山林、寄情山水,一方面是因為他對功名感到絕望,另一方面又對現實感到灰心。他以高超的藝術手段,創造出很多優美的山水詩篇,這些山水詩不僅詩中有畫,而且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 王維這首代表作,其中兩句被嘲諷是抄襲,但最後兩句卻折服所有人
    王維這首代表作,其中兩句被嘲諷是抄襲而來,但最後兩句卻折服所有人!王維,一個參禪悟道的傳奇詩人,代表山水派給整個唐朝的詩文注入了一股清流。唐文化因為有了王維便有了詩情畫意、有了令人嚮往的自然淳樸;王維的《山居秋暝》、《竹裡館》等著名詩篇都為我們呈現了「詩中有畫」的美妙意境;而今天這裡要跟大家分享一首王維比較特別的七律,它就是詩佛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積雨輞川莊作 》。這首《積雨輞川莊作 》是王維後期隱居終南山所作,主要描寫田園生活的至真樂趣。
  • 王維的《鳥鳴澗》膾炙人口,但是有人說,這首詩的格律有問題
    而王維的《鳥鳴澗》,就是這種律化的古絕句。一、《鳥鳴澗》有一處出律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詩的第2句是」三平尾「:春山空。結尾三個字都是平聲的現象被稱為三平尾或者三平調。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這也是他自身的感悟吧!王維寫的山水詩,大多是五律五絕,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是一首描寫空山深林幽靜的詩,以動寫靜就給人留下了一種十分幽寧的意境了,這是他五絕中的一首很典型的代表作,而《山居秋暝》就是他五言律詩中的一首經典了:「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王維不愧是山水田園詩人,一首經典的五律,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卷
    古代的詩人對於風景的描寫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美得令人驚豔,儘管只是普通的風景,可是由於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新意,從而使得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尤其是像陶淵明和王維那種偉大的詩人,寫過很多優美的作品,他們的詩清新脫俗,短短的幾句,但是美得猶如一幅畫。
  • 王維這首送別詩情感細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王維是唐朝詩中知名度僅次於李白和杜甫,穩坐第三把交椅,而且他也是屬於那種天才詩人,還在少年時代就寫過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唐朝的詩人大部分都與眾不同,另外又是才華橫溢,王維的詩自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卻充滿了無限的憂愁,每一句都足以令人驚豔。
  • 這首冷門的宋詩,僅三個字就寫活了江南美景,意境唯美堪比王維!
    王維這首少見的田園詩,冷門至極,但是每讀一遍都感到一種意境美今天小赫赫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戴復古的《江村晚眺》。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而這首詩他在一個傍晚,在一個江南小村莊遠眺之下,看到色彩斑斕的江邊景色,有感而發所作的。
  • 唐詩三百首 | 113王維《過香積寺》
    過香積寺【唐】王維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這首詩描寫深山古寺的環境:古木、雲峰、渺無人跡的山徑、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聲、照在深蒼松林上的悽冷日色,還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麼蕭瑟暗淡、幽冷闐寂,給人以遠離世間塵囂之感。這既是詩人赴寺途中實見實聞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極出世的禪寂心境的寫照。詩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領讀者進入他所企求的無煩擾的寂靜禪境。
  • 王維
    思想內容王維的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王維從中年以後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 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飯覆釜山僧》)。
  • 王維這首詩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只要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是什麼
    晚年時期的王維效仿很多的古人,選擇在終南山隱居,這樣的一種決定,也使得他最終在文學上大放異彩,創作出了一系列充滿哲理的詩。雖然唐詩它並不是宋詩一樣,只是一味地側重於哲理,更多的還是以抒情為主,不過王維到晚年由於思想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刻度,所以在這一時期他的詩作更多的還是以哲理為主。譬如這首《酌酒與裴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同時也充滿哲理的作品。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也是很深刻。詩人正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著細膩的觀察,並且再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詩也是別具一格。
  • 王維這首詩寫得很唯美,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其實除了上面所介紹的那幾首之外,還不應該忽略掉這首《書事》,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詩,通篇也是寫得很美,有著一種獨特的美,真正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所以讀一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怡情,從中去感受唐詩不一樣的美。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