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杭州市陸續出臺《縣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關於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佔補平衡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耕地保護監督政策,加強耕地的後期管護與利用,強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完善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制,在全市各地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在,讓我們走進杭州市主城區唯一的農業大鎮——西湖區雙浦鎮一起去看看,該鎮緊扣政策紅利,將杜絕耕地撂荒作為抓手,從源頭上加強了對違法違規侵佔耕地問題的管理,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以「補償激勵」為「方向舵」,確保全面複種。按照「誰保護、誰受益」要求,按一般農田200元/畝年、永久基本農田600元/畝年的標準下發耕地保護補償資金,並對遭到破壞的耕地按照面積予以扣發。同時,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與鎮村幹部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加大宣傳,教育農戶特別是承包戶,愛土惜地,做到耕地不撂荒。
以「土地整治」為「助推器」,提升耕地質量。充分發揮全域土地整治基礎平臺作用,對撂荒土地一併實施除雜清障、土方調配及原土層的平整夯實、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田埂修築和排水渠等附屬工程,恢復耕種,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農田防護、生產條件,提高耕地質量等級。2017-2019年,共實施旱改水和耕地等級提升3032畝。
以「規模流轉」為「動力源」,力推現代農業。鼓勵引導農戶採取轉包、出租或入股的方式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實現農業產業鏈現代化,確保應種盡種。截止目前,連片耕地總數從677個降至170個,平均單塊面積從1.71公頃增加到12.95公頃。
嚴格保護耕地,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是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根基,杭州市一直高度重視耕地保護與監督工作,通過政策管控、資金激勵、專項行動多措並舉實現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夯實了基礎。
(耕保處、西湖分局)
【來源: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