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08:雲岡石窟裡的悲劇藝術

2021-01-09 騰訊網

雲岡石窟在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也稱武周山)南麓。從大同到雲岡石窟坐車只要二三十分鐘。

排隊進景區,進門是售票大廳,大廳門口有保安人員檢查戴口罩和綠碼,沒帶口罩的不許進景區。進入大廳,一座十幾米高的佛像引人注目,慈詳肅穆。買了來回電瓶車票,從售票大廳的邊門轉到景區檢票口,過檢票口到了「曇曜廣場」,廣場中間樹立一座曇曜的雕像。雕像後是景區大門。

從景區大門進去,走上「佛光大道」,一條松樹簇擁的路通向湖邊,路兩邊是石雕的大象馱著雕滿佛像的石柱陣,石柱十幾米高,很是氣派。石柱陣盡頭是「佛教雕塑牆」。走完「佛光大道」到湖邊,到了電瓶車起點,上電瓶車不到幾分鐘到石窟群。其實步行也不遠,從湖邊的石橋穿過湖中的靈巖寺廟宇建築群,不到十分鐘就到石窟群。

最先看到一面石壁《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據說是1956年11月間雲岡文物保管所在整修曇曜五窟之一的第二十窟窟前積土時出土的。看不懂題記,只覺得字很美。

進山門,看到石窟。五州山,一座小山丘,數十米高,山頂平禿,山上寸草不生。雲岡石窟就開鑿在五州山山壁上。

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窟區自東而西依自然山勢分為東、中、西三區。據說現存主要洞窟45個,附屬洞窟209個,雕刻面積達18000餘平方米。造像最高為17米,最小為2釐米,佛龕約計1100多個,大小造像59000餘尊。

最早開鑿的石窟是曇曜五窟,位於石窟群中部,即我們看到的第16至20窟,由北魏僧人曇曜主持完成。

據史書記載,曇曜,家世、生平不詳。自小出家,早年修行於北涼。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後,曇曜亦被北魏所虜押往平城大同。在平城,曇曜與北魏太子拓跋晃結為莫逆之交。

與篤信道教的父親拓跋燾截然不同,拓跋晃生性向佛。故而,當太武帝詔令滅佛之時,拓跋晃有意延遲宣布並故意走露風聲,使一批僧侶逃脫,曇曜即為其中之一。但拓跋晃卻為父親的滅佛之舉痛心疾首,終致抑鬱而死。

拓跋晃之子拓跋濬即文成帝即位後,下詔復法,並請父親的好友曇曜出任沙門統。曇曜繼任沙門統後,深感責任重大,在經歷了慘烈悲壯的滅佛劫難之後,他在找尋一種能夠更好地弘揚佛法的形式,避免像以往的經像法物那樣,在遭遇政治勢力的摧殘時蕩然無存。開鑿雲岡石窟的動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萌發的。

為警示後人能夠遵循祖訓,避免滅佛悲劇再演,文成帝專門要求曇曜以太祖以下五位皇帝為原型,塑五尊巨像。這就是第16至20窟即「曇曜五窟」中,每窟都有一尊巨大佛像的由來。

早期的曇曜五窟是雲岡石窟最高的五尊佛像,造像風格勁健質樸,樸實厚重。

中期開鑿的石窟是雲岡石窟雕鑿的鼎盛階段,位於石窟群的東部,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這一時期(471-494年),是北魏遷洛以前的孝文時期,是北魏最穩定、最興盛的時期,雲岡石窟是集中了全國的優秀人才,以其國力為保證,雕鑿出繁華精美的大窟大像。

中期的佛像已有漢化特徵,它所呈現的內容繁複,雕飾精美,佛像上色,窟龕四壁有了彩繪壁畫,窟洞口修了遮陽避雨的木閣樓。中期的佛像是雲岡石窟最美的佛像。

晚期的石窟主要位於石窟群的西部,是北魏遷都洛陽後(494年),雲岡石窟大規模的開鑿活動雖然停止了,但鑿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蔓延起來,親貴、中下層官吏以及邑人信眾充分利用平城舊有的技藝在雲岡開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這種小窟小龕的鐫建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那時平城作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這時大窟減少,中、小型窟龕從東往西布滿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還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龕,約有200餘座中小型洞窟。

晚期的佛像與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出現一種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藝術形象。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是佛教藝術東傳中國後,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風範的佛教藝術寶庫,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亦與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並稱為世界三大石雕藝術寶庫。

看雲岡石窟,看到千年前的佛像,看到對信仰的堅守,和這種堅守帶來的永恆的美感。(文/獨行俠 攝影/獨行俠)

相關焦點

  • 大美山西-雲岡石窟藝術的聖地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武周川北岸以西16公裡的武周山麓。石窟依山開鑿,從東到西綿延一公裡。有45個主要洞窟,1100多個小龕和51000多個雕像。它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習近平山西行丨走進大同雲岡石窟
    5月11日下午,來到山西考察調研的習近平走進大同雲岡石窟,實地了解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石窟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餘尊,代表著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山西遊 • 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是佛教藝術東傳中國後,由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朝廷出資開鑿的石窟,其雕具有皇家風範,也是中國最早的大型佛教石雕石窟群,是公元5世紀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見證。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
  • 中國三大石窟,山西雲岡石窟,卻有著「帝王的石窟」美稱
    要讓外界人知道山西不只是有煤炭,還有許多美麗山水風景。「海外人士對山西的旅遊資源很感興趣」。這是新加坡華鼎集團董事長在一次會議上說的。下面我要介紹的就是山西省內最著名的一個景觀——雲岡石窟。它坐落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在距離16公裡外的武周山南麓,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大約1500年歷史底蘊。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在山西大同西邊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五十三個,造像五萬一千餘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石窟始鑿於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遷都洛陽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來山西旅遊必打卡的景點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國家首批五A級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名錄,來這裡感受一波氣勢宏偉的雲岡群吧!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這裡凝聚了古代佛教藝術的高峰,作為北魏的國家工程,整個石窟群恢弘壯觀,氣勢雄偉,大山中雕刻的佛像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好多歷史文化,可以請一位導遊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每處石窟的歷史由來。
  • 雕飾奇偉 冠於一世——漫話雲岡石窟藝術
    雲岡石窟始建於1500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藝術與石刻藝術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藝術寶庫。在人稱「塞上名城」的山西大同市西16公裡的武周山北崖(又名雲岡),由東向西排列著53個洞窟,綿延一公裡長,這些洞窟依山而鑿,竟佔據了半壁高山。整個窟群內共有大小造像51000餘尊,大小佛龕1100多個。
  • 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大同召開
    研討會現場 (圖片源自山西省文物局)日前,由山西省政府、北京大學聯合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政府、中國文物報社、山西大學、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致賀信,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
  • 雲岡石窟,寂靜無聲的佛國世界
    ——冰心▲民國時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銀鹽老照片原件尺寸:7.5×6.2cm現收藏地:北京價格:點擊上圖雲岡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開鑿於北魏文成帝時期,前後歷經64年。民間亦有鑿刻不下百年。它的形成,晚於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和天水的麥積石窟。
  • 王南導覽雲岡石窟:千年一窟看雲岡
    山西之行:追溯先賢的足跡梁思成先生的弟子、著名古建築專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曾回憶,梁思成當年教導學生時曾談及,「讀跋千篇,不如得原畫一瞥。秉斯旨研究建築,始庶幾得其門徑」,因而研究中國的建築,田野調查是非常重要的。
  • 雲岡石窟研究院與大同藝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南麗江)近日,雲岡石窟研究院與大同藝校強強聯手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共建人才培養基地,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彌補景區講解專業人才缺口,為文旅現代化、信息化、專業化建設輸送高質量專業性人才,加快大同市的文旅融合。  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是著名的旅遊聖地,雲岡石窟研究院是大同旅遊行業的龍頭。
  • 雲岡石窟「行走世界」走到上海
    雲岡石窟,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12月25日,「大美之頌——雲岡石窟的千年記憶與對話」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盛大開幕,120件雲岡文物與世界首個3D列印的可移動石窟、雲岡第12窟「音樂窟」驚豔亮相,與10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展開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對話。
  • 雲岡石窟的雪景
    攝影師簡介:                      張偉   別署(雲佛兿)                      80後自由職業攝影師                      山西懷仁人       清晨驅車20來公路前往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拍攝雲岡石窟景區雪景。雖然之前在雲岡石窟做了幾年臨時攝影,但是雪景類的照片卻寥寥無幾,估計是上蒼眷顧,那幾年的冬天不冷下雪也少,以至於拍攝過程沒有太冷。
  • 最近,好多遊客反映: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門票預約不了。原因在這裡
    山西各旅遊景區預約門票的方法都及時地公布到網上了。最近,好多遊客向我反映: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門票預約不了。今天,我在這裡告訴大家雲岡石窟門票到底如何預約。雲岡石窟門票預約時間跟其它景區不同,雲岡石窟門票只能在遊覽當天預約,不像五臺山、平遙古城、王家大院等其它景區可以在提前一天預約。
  • 山西懸空寺、雲岡石窟,人生當去一次!
    作者|寒江雪 (一)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去雲岡石窟需先經佛光大道。雲岡石窟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 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代表——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圖源網絡 侵刪)山西省大同市武州山南麓,這裡有著中國的一顆千年遺珠——雲岡石窟。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起建於北魏文成帝時期,大致開鑿了六十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目前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
  • 雲岡石窟是什麼?
    大美雲岡  雲岡石窟研究院提供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裡的武周山南麓公元5—6世紀的北魏時期開始建造擁有1600餘年歷史這是中國第一座開鑿於首都的皇家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它是公元5世紀 世界佛教石窟雕刻藝術的巔峰之作
  • 這就是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五華洞前石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悠悠流淌的武州川水見過很多人的身影行過然而有一段見證與眾不同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供圖融匯於此,也定格於此無數種奇想有了共同的名字:「雲岡石窟」 初見雲岡石窟的人總會生出這樣的好奇:佛像身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小洞?
  • 雲岡石窟,曾經有個木鼻子大佛
    ▲1973年9月15日,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雲岡石窟雲岡「三年保護工程」,由周恩來總理指示完成。1973年9月15日,周恩來總理抱病陪同首次訪華的法國總統蓬皮杜來到山西大同市參觀雲岡石窟,並指示國家文物局「雲岡石窟要在三年內修好」。那麼,蓬皮杜總統為什麼會選擇參觀雲岡呢?
  • 【中秋】 山西 北嶽恆山 懸空寺 雲岡石窟 平遙古城 喬家 王家大院
    隨令狐衝走進中國四大石窟の雲岡石窟,五嶽の北嶽恆山,懸空寺。平遙古城。喬家大院。感受不一樣的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