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姍小時候,我是怎麼教她學習語文的?

2020-12-12 遇見寶寶姐

文|寶寶姐

一直以來,都有小夥伴問我,有沒有開中文補習班?也有小夥伴私下找我,想請我給她們的孩子上私教課。但我都沒有答應。

我沒答應的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因為實在沒有時間。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非常清楚,想要把語文學好,不是一件短期內能做到的事情,那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而以我現在的情況,真的是力不從心。

於是,大家就建議我寫篇文章,從一個老師和媽媽的角度,分享一下語文學習的心得和經驗。特別是分享一下盧姍小時候,在語文學習這一塊,我是怎麼做的。

我們所說的語文,在國際上被稱作「中文」,它和其他國家的語言能力一樣,被分為四個維度,即:聽、說、讀、寫。

而這四個維度,也是我們以中文為母語的孩子,學習語文的框架。

如果把語文比作一個巨人,那麼這四種能力就是它的骨架。其中哪一項太弱的話,這個巨人都很難保持平衡,甚至垮掉。

這四項能力的均衡度,決定了孩子手中這個巨人的身體素質。換言之,也決定了我們的孩子是「普娃」還是「牛娃」。

有人做過一張4—12歲關於語文學習的表格,普娃和牛娃的差異,一目了然。

這個表格,是我前不久才看到的。是一個北大的碩士媽媽,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之後,總結出來的。

看完這個表格之後,我驚出了一身冷汗。為什麼呢?因為表格裡的內容,是我15、20年前就在盧姍身上做過的——我驚異於自己的前瞻性。

結合這個表格以及盧姍的學習情況,我發現了兩件事:

第一件,走在前面,增加了成為牛娃的可能性。這個「走在前面」,指的並不是走在其他同齡小朋友的前面,而是走在自己的前面。

拿表格的第一豎列為例,這裡的小學一、二年級的內容,我基本上在盧姍上小學前都已經給她搞定了。只不過我那個時候腦子裡並不是抱著讓盧姍「走在其他小朋友之前」的想法。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只是想教盧姍一些東西,她有這個能力學,而我也有能力教。

簡單看上去,盧姍和其他小朋友在量上的差異似乎不大。但是根據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日積月累,量變轉變成質變,而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闢了道路。長期下來,差距就變得難以追趕。

這就是從小學到中學,盧姍的中文成績都難以被超越的原因。

第二件,縱觀整個表格,我發現了「閱讀」部分佔了很大的比例。這也與當初我的側重點不謀而合——在盧姍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學齡前到初中這段時間,閱讀都是盧姍學習中的重中之重,她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用來閱讀。

事實上,牛蛙和普娃在語文學習、以及語文成績上的重要分水嶺,也就是在這個閱讀上。

上面這張圖,是「人大附早培」5年前的語文卷子,這個題目比較簡單。

上面這兩道題,是小升初的試題,略難一些。

從這幾道試題可以看出,其實,人大附早培這類的學校,在語文教學上,早就不局限於識文斷字、閱讀理解和寫作這些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和內容了。他們更側重的是文學常識、歷史文化等課外知識的拓展。

這也是目前中考和高考改革的方向,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大語文」。

可是,牛校和牛蛙從來不提什麼大語文,因為他們教的和學的,一直以來就是大語文。

關於普娃和牛蛙和超牛蛙的課外閱讀,也有人做過一張表格:

虛構類的讀物,指的是繪本故事、童話和神話等等。一般來說,學齡前的孩子更偏好虛構類讀物。這類讀物可以拓寬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寄情於主人公身上,獲得情感上的慰藉和價值觀的成長,同時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等到孩子大一些,小學一到三年級,他們會慢慢喜歡上以人為主角的故事,比如哈利波特、小飛俠、公主和一些虛幻的英雄人物等等。(盧姍在一年級的時候,讀完了《西遊記》。《西遊記》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她唯一閱讀過的一部,因為她喜歡。)

但是,如果你希望孩子的語文水平和文學素養,能達到一定的高度,就不能讓他們停留在閱讀虛構類讀物上,就一定是要衝破這個關口,那就是要從虛構類讀物過渡到非虛構類讀物。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非虛構類讀物的閱讀,比如盧姍。

20年前,市面上能找到的適合學齡前兒童閱讀的非虛構類讀物並不多。我給盧姍買了整套的《十萬個為什麼》。這套書滿足了她好奇心的同時,也擴大了她的知識面。為她後來的各科成績的均衡,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除了科普類的讀物,盧姍大概上三年級的時候,我開始讓她接觸歷史類的讀物。包括《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還有漫畫版的《史記》等等。

事實證明我的做法是正確的,讀史,大大擴展了盧姍的語文知識面和文學素養,從而在語文學習上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

小學畢業之前,盧姍就已經讀完了《中國近代史》和《二戰史》。

初中開始,我又讓盧姍閱讀了大量的名著和傳記文學。

在從小學到中學的整個學習階段,盧姍的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且始終處於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高中時撰寫的劇本,更是被老師拿去排演話劇,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高考時,盧姍的中國語文和中國文學成績取得了5**的好成績(香港高考的最高成績)。作為一名中文老師,我非常清楚,這都得益於她廣泛而有深度的閱讀。

而無論是思維能力、邏輯能力,還是判斷力,盧姍都比同齡人成熟和深刻很多。這跟她大量深度閱讀有直接的關係。

你的轉發便是最大支持

作者簡介:高寶寶15歲寫小說,38歲考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經驗。一手把女兒培養成港大一級榮譽學士及倫敦大學教育碩士。讓她溫暖而有力量的文字,陪伴你一路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小時候寫作文,被我們用濫了的故事情節,語文老師:我都要看吐了
    從入小學上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光榮的成為了一名小學生,為獲得知識而每日努力學習。認拼音、識漢字、學算術,語文和數學兩科,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可能就是語文更難了。今天我們一起回顧曾經少年的我們,細說下小時候寫作文,「編故事」被我們用濫了的故事情節,語文老師:我都要看吐了!
  • 所謂大語文,到底要怎麼學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年了沒,ID:A-qingnianleme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本期的文章,來自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她的文章很有深度,我特別喜歡讀。在這篇裡她給出的詳細並具有可操作性的步驟,也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她會告訴大家她是如何把語文教學融入遊戲,融入每日的親子時光的。
  • 學前語文學習乾貨,總結這一篇我用了三個月!
    所以一旦感到學有餘力,我還是要把我孩子的語文學習放在首位(數學上則更多靠孩子的自驅力)。目前我孩子的語文水平是:識字2500+、可以自由閱讀《卡梅拉》這類的書籍、背誦古詩100首。雖然說不上我孩子是滿腹經綸,但是應對一二年級已經不成問題。而且排除功利性的應試教育來說,我能感受到我孩子的閱讀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非常強。所以儘管他比起很多語文牛娃還差一些,但目前我不太擔心未來的語文學習。在規劃我孩子的語文學習時,大概前面已經有英語學習做鋪墊,我的思路很清晰。
  • 語文,因閱讀而精彩(下)——山東推進語文主題學習紀實
    教師、家長都要明白,閱讀不僅僅是語文學科的事,各個學科都要閱讀;閱讀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而是一生的追求。」 樸實的韓秋良說得非常懇切。臨朐一小的袁麗從音樂教師「改行」教語文,本來壓力挺大,語文主題學習課堂讓她嘗到了教學的輕鬆和快樂。她說:「原來,我就像個針線陀螺,講得累,教得累。
  • 談岑學區:平江縣語文主題學習名師團隊在華中小學開展送教活動
    紅網嶽陽5月28日訊(通訊員 李細波)5月28日,對餘坪鎮華中小學的全體語文老師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平江縣名師工作室首席講師張榮華老師帶領團隊來華中小學送教了!為了更好地學習名師團隊的寶貴經驗,華中小學的所有語文老師都提前換好了當天的語文課,共盼這場教學盛宴。岑川鎮中心小學、餘坪鎮新莊小學的部分語文老師也參加了這次的活動。首先,語文主題學習團隊的袁孟春老師帶來了識字課《「貝」的故事》。
  • 身為英語老師的我,被逼上了教女兒寫語文作文的路
    前兩天去給孩子們上課,有一個學生問我,蒙老師,你之前不是說要寫一篇怎麼樣教女兒寫語文作文的文章嗎? 哎呀,看來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啊,要不然時時刻刻被自己的小粉絲pia pia打臉了。 今天剛忙完一點,我就趕緊抽點時間把這篇文章給寫了。
  • 大語文學習上,牛娃和普娃的分水嶺在哪裡?一文看懂大語文怎麼學!
    課外機構都在提大語文的概念,這是因為大語文不僅成為個人素養的一部分,更是成為考試的一部分,而很多學校還僅僅停留在語文課本的學習,所以在課外補大語文才成為了一種日益迫切的需要。 牛校和牛娃卻從來不提大語文,正是因為,他們教的和學的,一直以來就是大語文。
  • 語文基礎差,上課如何聽講?提高學習效率,我們需教給孩子3件事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我們都知道,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認真聽講四個字。語文成績好的同學,上課不光認真聽講,課後還會認真複習。成績差的學生,更需要認真聽講。可是成績差,學習習慣也差,心有餘力不足,學生會認為,語文課沒啥意思,老師也不喜歡我,到底怎麼聽講呢?反正我也聽不懂。家長每天強調,要認真聽講,聽老師的話,上課別開小差。可是怎樣的聽講才叫認真聽講呢?上課不說話,不做小動作,老師讓畫線就畫線,讓朗讀課文就朗讀,這樣是認真聽講嗎?小島老師想說,這也不是認真聽講,學會聽課,是要動腦筋,思考問題。語文基礎差,學習習慣也不好的同學,上課該如何聽講呢?
  •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關於「理想」的作文,相信同學們不會陌生,是我們語文作文寫作常見的作文題目。那麼,我們怎麼來寫好關於理想的作文呢?一般來說,我們的寫作格式是先介紹自己的理想,然後說明為什麼自己有這個理想,之後可以敘述自己如何去實現這個理想。
  • 語文學習「靈魂三問」權威解讀...
    語文學習「靈魂三問」權威解讀,老師家長一定要看 | 關注民小編說語文是學生最早接觸的學科之一,從咿呀學語、識字認字起,語文就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正是因為語文與生活緊密結合,以致大家有時會忽視它的存在。上周我們刊發了溫儒敏教授在2020未名語文教育論壇上的報告(統編語文教材怎麼用?閱讀書目怎麼選?
  • 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學不會,語文老師:先把語文學好
    數學總是學不好,語文老師來支招:先把閱讀理解做好,數學就會了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然學不會,語文老師:先把語文學好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不光是為了孩子的學習,輔導作業時的崩潰是每個小學生家長必經的心態。往往是認真負責的家長,對孩子有所期望的家長才會越焦慮。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然學不會。家長的耐心到了極限,崩潰了。這大概是我們大部分家長的日常,為什麼我耐著性子陪你寫作業,給你講題,到頭來還是不會?上課幹嘛去了?腦子是不是太笨?最後究其原因,就是孩子沒有學習數學的天賦。
  • 她是2013年北京高考冠軍,語文148分,教你怎麼學中文
    語文一直是一門與識字無關、與考試無關的學科。--婧妍湖北省女冠軍唐楚引起廣泛關注,他不僅高考得了725分,語文也得了146分,這在湖北省內很難達到。我相信很多人無法想像中文成績達到140分以上是什麼感覺,但女性學霸比唐楚高2分,她是高考2013北京中婧妍的孫子!
  • 一年級語文有多難?語文老師:學生壓根學不會,專家們,你來教吧
    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也是從一年級慢慢打基礎學成的,所以小學階段的教育非常重要,不僅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幫助孩子積累知識儲備,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礎。那麼,作為開始基礎教育的一年級語文學習難度怎麼樣呢?陳萍去年從某師範大學畢業,在一所公立小學教書,今年校長讓她教一年級的語文並當班主任,陳萍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
  • 他們的語文、數學、英語,都是體育老師教的...
    他們的語文、數學、英語,都是體育老師教的......為了讓她安心支教,我決定來到她的家鄉。一來可以照顧她的父母;二來我也想像她一樣為山區的孩子做點事情。」
  • 武漢高考狀元725並不稀奇,震撼的是語文能考146,她是怎麼做到的
    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下,學生們迎來最長寒假,因此今年的高考也備受大家關注,然而,學霸就是學霸,他們的超強的自制力、靈活地頭腦和獨有的學習方法足以讓他們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出類拔萃,保持優勢。而隨著各省高考成績的公布,各省的高考狀元也浮出水面,在令人們唏噓感嘆的狀元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來自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武漢的理科狀元——唐楚玥。說她格外引人注目,可不僅是總分725的高分,更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她的語文成績,150分的語文高考卷,她竟然拿下了146分,據她自己稱:全篇僅錯了一道選擇題。
  •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教了20年咋錯了?老師解釋家長無奈
    那天朋友要倒班不在家,就把兒子送到奶奶那,奶奶盯著學習。做完數學,語文有個古詩打卡,要求孩子上傳背誦古詩的視頻。學到了《山行》這首古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奶奶教孩子「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孩子背會奶奶傳到群裡。
  • 語文難學?那是因為不了解語文的學習規律,9成家長都不清楚!
    然而現實情況是,無數學生談語文「色變」,語文學習讓學生們苦不堪言。在語文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廣大學生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此情此景,我們不禁要問:語文真的那麼難學嗎?語文究竟該怎麼學習?在談語文學習方法前,我們有必要先來重新理解什麼是語文,以及學習語文的規律。語文就是語言和文章的學科,即教我們應該如何說話、如何寫文章,語文的學習呈現出以下規律:規律一:高度涵蓋低度。
  • 小時候對算數有點不敏感,不管爺爺怎麼教,就是不記得……
    1.哥哥小時候對算數有點不敏感,不管爺爺怎麼教,就是不記得。爺爺拍打小孫子,並嘆氣的說:「我不知道該如何教了,這麼簡單的算數都不懂,長大後不被媳婦坑才怪呢?」哥哥含著淚答道:「我可以放羊啊,」爺爺說,「放羊?你知道羊到底是不是丟了,這也是個算數問題。」兄弟一臉不滿地看著祖父:「我難道不能養一隻嘛!」
  • 語文70分,奇葩小學生造句火了!老師:別說我教的你!
    語文70分,奇葩小學生造句火了!老師:別說我教的你!現在的學生一點都不讓人省心。每天就除了吃就是打遊戲,自己的學習成績已經一落千丈了,還不上心努力學習!讓老師都不知道怎麼管,最近一位小學生語文考了70分,他的奇葩造句老師看了哭笑不得。讓我們一起來看到孩子寫的奇葩造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