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學習上,牛娃和普娃的分水嶺在哪裡?一文看懂大語文怎麼學!

2020-12-16 什麼值得買

大語文,是這幾年來一個越來越火的概念,也有不少媽媽在後臺問我娃的大語文怎麼雞。

但是,你們知道嗎?牛校和牛娃從來都不把大語文放在嘴邊。像海澱六小強和人大附早培,早就用大語文在選拔學生了。

這是5年前人大附早培的語文卷子,這道題比較簡單。

答案是C,《論語》不是孔子編的,是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的。

下面兩道小升初的語文題略難一些,我居然在國考(公務員考試)裡也看到類似的題。

其實,人大附早培對數學的要求較高,語文卷子是相對簡單的,還不如六小強海選的難度。只是,這些學校對孩子語文的最基本要求,早就是大語文的標準了。

從這些題目也可以看出,大語文不局限於課本,更在意課外的拓展,包括文學常識、歷史知識、通過平時海量積累形成的素養以及融匯貫通。

這也就是目前中考和高考改革的方向,不管什麼學科,都是以語文的閱讀為基礎,出題越來越靈活,更重視孩子的跨學科素養。

課外機構都在提大語文的概念,這是因為大語文不僅成為個人素養的一部分,更是成為考試的一部分,而很多學校還僅僅停留在語文課本的學習,所以在課外補大語文才成為了一種日益迫切的需要。

牛校和牛娃卻從來不提大語文,正是因為,他們教的和學的,一直以來就是大語文。

那麼娃的大語文怎麼雞呢?

我們先來看看語文學習的能力框架。

中文也是語言,和國際上要求的語言能力是一樣的,也分為4個維度的能力,也就是:聽、說、讀、寫

這四種能力就像大語文的骨架,必須均衡構建,哪項太弱就會垮掉。對這種四種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做到符合大綱的要求,這是起點和基礎。

只不過,僅僅跟著大綱,這只是小語文,大語文和小語文的區別就在這個「大」上,必須建立在一定的量上,這個量有廣度、也有深度。

也就是說,聽說讀寫這個四大能力框架是需要內容去填充的,就像有了骨骼也必須有血肉,這個內容的密度和強度,才是決定聽說讀寫語文能力的關鍵。

我做過一張4-12歲語文學習路線圖,普娃和牛娃的差距就在於這個量,也就是這個「大」上。

量的差別起初看起來不大,但是日積月累,量變就成了質變,差距就也變得難以追趕。

但是,現在娃的時間有限,又不是只學語文這一門學科,要是聽說讀寫一起抓,大多數家庭也有一定難度。

如果必須有取捨的話,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抓手去突破。這個抓手就是課外閱讀。牛娃和普娃語文學習的重要分水嶺,就在這個閱讀上。

如果我們再細化點,在閱讀這個維度再往下細分,還有個重要分水嶺就是孩子虛構類閱讀和非虛構類閱讀的比例。

關於普娃、牛娃和超牛娃的課外閱讀,我也做過一張表格,也做了虛構類和非虛構類的比較。

一般來說,學齡前的小娃更偏好虛構類閱讀,比如繪本故事、童話、神話等等。虛構故事可以拓寬孩子的想像力,也可以讓他們移情到主人公身上,獲得情感上的慰藉和價值觀的成長,同時也學習到好的習慣和行為。

虛構類故事裡,這個主人公可能是非人類,只是一個兔子、一隻青蛙或一隻小熊,孩子在情感和心智上都是很弱小的,需要找到一些更弱小的對象才有親切感,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它們身上。

等到孩子大一些,比如說小學一到三年級,他們會越來越喜歡以人類為主角的故事,特別是和自己的年齡差不多或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比如哈利波特或者小飛俠。

只是非虛構的偏好還會延續,男孩會熱衷追英雄人物,女孩更愛讀關於公主的故事,因為他們需要一個榜樣和偶像,寄託自己想要變得強大美麗的理想。

到了這一步,大約50%的孩子就止步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發現,身邊很多大人會喜歡看爽劇或爽文——漫威超級英雄、穿越劇或小說、講述「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唯美韓劇…… 其實,這是人們想在文學藝術中實現日常無法實現的幻想和渴望。

這當然也沒什麼問題,只是,如果你想讓孩子在語文水準和格局上達到一定高度,一定是要衝破這個關口的,那就是要從虛構類閱讀過渡到非虛構類閱讀。

也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進入了非虛構閱讀的海洋,比如科學類繪本。有個媽媽對我說娃才4歲,就痴迷於一本又厚又大的DK《萬物運轉的秘密》,這本書我家裡也有,要知道這是「給青少年的物理世界入門」,所以我聽了還是挺震撼的。

我小時候家裡書品種不多,我就看大人的書,幾乎全看完了,包括整套《十萬個為什麼》。這滿足了我的好奇心,也擴大了我的知識面,給我後來的各科均衡奠定了不錯的基礎。

只是,在大語文學習上,光看科普類的書還不夠,我在語文上的突破,在於讀史。那時候,歷史類的書籍也很少,小學我最愛看的是《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還有蔡志忠漫畫版的《史記》,都看得滾瓜爛熟。

花生從小也特別鍾愛歷史以及傳記,小學很早就看了兩部「五千年」,六年級前還看完了《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毛澤東傳》、《二戰史》。剛過去的那個寒假又看了《槍炮、病菌和鋼鐵》、《中國通史》和《中國近代史》。

花生看過的部分歷史和傳記類書籍

除了直接看歷史類書籍,花生喜歡現實題材的作品遠甚於虛構類題材,比如說,他有時也會看我買給自己的《讀庫》,看電影也總挑選貼近現實的作品。

《讀庫》是張立憲(老六)編輯的紀實類作品的精選合集,涉及各個領域,我已經追了十來年了

我以前分享過花生的幾篇作文,很多媽媽說他比起同齡人,思想比較成熟和深刻,我覺得這和花生大量的非虛構類閱讀有很大關係。

孩子看歷史,也是在學習社會運行的規律,能夠幫助孩子提升心智,具備一定的思想和判斷力,分析和看待事物不會走極端,而是比較辯證,也講究邏輯。

讀史,更是在學人性,對孩子的人際交往也是很有幫助的。因為他能從眾多歷史人物身上學到,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在好和壞之間還有很多層的灰色,和利益有關,和處境有關。這讓他不會輕信別人,同時又很會理解和體諒他人。

回到語文學習上,整個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也是一部歷史,只有很好地去了解作者的時代背景和切身經歷,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作品。

其實,人大附早培和六小強海選對語文文學常識的考察,也是讓孩子去學習歷史。把文學放在歷史體系裡去學習,會讓孩子有更宏觀的視野,遠遠超過死記硬背。

北大碩士,世界500強經理,雞娃10年上岸六小強,階段性成功的海澱老母親,從過來人角度帶你科學雞娃。

相關焦點

  • 盧姍小時候,我是怎麼教她學習語文的?
    結合這個表格以及盧姍的學習情況,我發現了兩件事:第一件,走在前面,增加了成為牛娃的可能性。這個「走在前面」,指的並不是走在其他同齡小朋友的前面,而是走在自己的前面。拿表格的第一豎列為例,這裡的小學一、二年級的內容,我基本上在盧姍上小學前都已經給她搞定了。
  • 牛娃和普娃寒假計劃表曝光:這3位家長的做法,令大多數父母深思
    為了讓大家更有思路,我分別跟三位牛媽要了她們制定的寒假計劃表,讓我們分別來看看普娃、牛娃和超級牛娃家,都是如何規劃的!普娃:先看給普娃制定的假期作息時間表: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寒假確實是個放鬆的好機會,但咱也不想因為寒假,孩子就落後於人。
  • 學而思大語文、豆神大語文、明兮大語文等10家線上語文課一文詳解
    今年線上大語文課程動作不斷,明兮倒閉再被豆神教育救活,各家大機構相繼推出了語文AI課,如猿輔導斑馬語文、學而思小猴語文,還有後來居上的小狸語文,字節跳動試水的瓜瓜龍系列—瓜瓜龍語文,更有這段時間持續吃瓜的豆神VS滬江,豆神VS學而思大戰等等。可以說,自今年以來各家機構之間暗潮湧動,在大語文這片藍海下,誰與爭鋒呢?
  • 學前語文學習乾貨,總結這一篇我用了三個月!
    我知道目前的情況是都在給孩子學英語,0歲開始啟蒙的大有人在,畢竟身處非英語母語國家,早點學,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效果翻倍,比以後費很大功夫的學語法、背單詞要節約太多時間。但,語文也很重要啊!!而且排除功利性的應試教育來說,我能感受到我孩子的閱讀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非常強。所以儘管他比起很多語文牛娃還差一些,但目前我不太擔心未來的語文學習。在規劃我孩子的語文學習時,大概前面已經有英語學習做鋪墊,我的思路很清晰。
  • 所謂大語文,到底要怎麼學習?
    其實你現在就可以這六層都學習,你現在也可以評價一首詩寫得好不好,也可以創作自己的詩歌。只是你學得越多,你這六層就學得越好,也就能寫出更好的詩。後來,當我把這段對話說給其他人的時候,其他媽媽感嘆:你這六層總結得可真好啊!我笑道:這哪裡是我總結的啊,這是著名的布魯姆學習金字塔啊。
  • 可以聽的「大語文」,娃的眼睛就靠你啦!
    因為這學期壓根兒就沒開過學呀~ 最近家長們相互之間打招呼,又多了一句問候語,你們眼睛怎麼樣了?然後就聊起來,誰家內小誰也近視了,哪家醫院的眼科大夫好,OK鏡到底效果怎麼樣... 唉,這半年來學習全靠網課,眼睛壓力太大了。我一直在想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線上學習中用眼的時間。
  • 牛娃跟普娃的差距不在智商,關鍵還是這3個字決定!(父母必讀)
    看著人家曬的孩子履歷表,很多寶媽感嘆:這麼多牛娃!讓我們這些智商平平的普娃怎麼過?昨天跟朋友一起約吃飯,吃著吃著她就唉聲嘆氣,哭喪著臉跟我開啟吐槽模式。「好煩啊!我發現兒子現在好笨,一道題我講三遍他都聽不懂。"「鄰居孩子學習特別好,人家今年小升初,聽說競爭特別激烈,一點都不敢鬆懈。我們這都四年級了還這樣,我都要崩潰了。」
  • 顧之川:為什麼要學語文、學語文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
    第二是語言文字,學語言是語文課的首要任務。這些年來在知識界和理論界,很多老師對人文性、工具性這個問題有困惑,其實從課標的這個定義來看,學習語言文字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也就是說,語文課不是教孩子背什麼叫名詞、什麼叫比喻、李白是哪裡人、魯迅的代表作是什麼,不是背這些,而是主要學如何運用語言文字。
  • 美國高中生的語文卷子,難倒不少中國娃:我學的語文是假的?
    而外國人學習的中文,可一點都不比咱們學英語簡單,網上這一套外國學生的語文卷子,難倒了不少中國的娃。看看這套卷子,說不定連你都不會做,懷疑自己上了假學,學習了這麼多年的假語文呢!王老師是一個國際學校的老師,他們班上的孩子,成天都在抱怨學習英語真的是太難了。為了給這些熊孩子們做好心理這關,王老師就找到了國外孩子的語文卷子,給孩子們瞧瞧。
  • 初中語文怎麼學?八大方法保你好!
    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特別是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大語文時代已經來臨,為此有了這樣的一個段子,「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一說,是非常有說服力的。語文的學習不僅為促進初中學生身心健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語文更是初中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更是其它學科學習基礎的基礎,還是學生將來學業有成,邁入高中,考取好大學和邁入社會,尋求發展的有力工具。因為語文幫助人們互相交流、溝通,在人類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學好語文,對任何一名初中生來說尤為重要。
  • 孩子二年級語文逆襲到班級第一,這是我們的5個學習方法
    然而,通過一年半的努力,現在上二年級的娃,語文成績能穩定在班級前列,最近還考了語文第一!花友感到非常欣慰,這證明了:現在進行的這一套語文學習方法很有效果。這一過程,可以說是有舍有得吧:花友讓娃放棄了書法課,但是進行了大量閱讀輸入、還利用看圖寫話這一題型給娃進行了邏輯思維啟蒙.....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花友的經驗分享!
  • 自考大學語文怎麼學?
    自考大學語文怎麼學?關於這個問題中國教育在線自學平臺小編就簡單為大家說一下。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分水嶺,三年級的語文的學習卻往往被忽略?
    按照一般的劃分來看,小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低年級階段(一二年級)、中年級階段(三四年級)和高年級階段(五六年級)。作為重要的分水嶺,三年級的語文學習顯得尤為關鍵。這個階段的語文無論從內容還是從難度上,都有明顯的變化。
  • 學齡前英語學習,有必要費那麼大勁兒嗎?
    很多學前媽媽開始雞娃都是從英語開始的。據說北京海澱的媽媽90%都是如此。很多家長對英語的重視和膜拜程度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我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也受此影響,拋棄了語文和數學,all in 英語,泡在各種英語學習論壇和公眾號,看別人怎麼雞娃英語。還買了很多參考書、學習書,總之,沉迷英語啟蒙不可自拔。
  • 央視拍的大語文紀錄片真是絕了!強推!
    有這7部紀錄片,娃連動畫都不看了!這8部神仙紀錄片太香了,快給孩子安排上!亮家底:是時候讓你們看看老母親的私藏了!贊爆!這6部歷史紀錄片,值得孩子刷N遍!有了這6部紀錄片,還怕孩子學不好語文?今天,米粒媽繼續發力,給大家推薦一部央視出的、跟娃語文學習相關的片子:《跟著書本去旅行》。找這部片子,我是「夾帶」不少私心的。進入高年級後,語文真的特別讓人發愁,雞都不知道往哪裡雞?
  • 新課改啟動,「大語文」究竟怎麼學?來聽特級教師公益直播
    大語文時代已經來臨:高考不斷加大對語言建構、審美鑑賞、邏輯思維等的深度考查,而這些恰恰是學生的短板:「不能使用準確的語言進行完整表意」,「缺少必要的嚴密邏輯,不能自圓其說」……傳統語文學習缺乏理性的弊端日漸明顯。那麼,新課改啟動以後,大語文到底應該怎麼學?怎麼教?由山東人民出版社等推出的「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語文可以這樣學」系列訪談正在進行中。
  • 測評兩個月,14款大語文APP,到底哪些是坑,哪些是真好?
    1大語文是什麼和語文有什麼區別我們查閱了不少資料,從中得出:以前的語文學習主要集中在語文課本上,注重聽說讀寫和語言文字的表達,比如看拼音寫詞語,寫近義詞、反義詞,解釋詞語,看圖寫作等,更注重但語文是由漢語和文學(文字、文化)組成,如果語文沒有了文,語文學習就失去了很多趣味,更難概覽博觀,興起對文字、經典文學、傳統文化的興趣。而大語文,是包括了語言文字認知、文學常識、傳統文化素養、閱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綜合素質,說白了,是人文和工具統一的綜合性能力培養。
  • 對比同樣主打閱讀的KaDa語文、荷小魚大語文!
    小學語文重要嗎?和數學英語比呢?儘管語文在小初高語數英中佔比很大,但不少家長們依然覺得孩子語文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轉頭就在那死命給數學英語打雞血。但小學語文真的可以先放鬆不管嗎?並不!為什麼現在線上大語文機構越來越受歡迎?
  • 小學語文網課怎麼學?黑龍江省語文名師們給你支招
    疫情之下,可愛的小學生們都體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居家學習方式。一周線上學習之後,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孩子不適應,家長擔憂、焦慮等問題。針對目前小學生們的學習狀況,3月9日,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小學語文教研員楊修寶老師邀請了黑龍江小學語文學科的四位名師,針對小學生怎麼更好地上好網課,給出了具體而貼心的建議。
  • 語文,因閱讀而精彩(下)——山東推進語文主題學習紀實
    一是以評促改,反覆聽課、評課,看教師的課堂到底改了沒有,改了多少;二是骨幹示範,讓走得好、走得快的教師上公開課、示範課,大家都來看一看、學一學、議一議,好的做法可以模仿、推廣,發現了問題和困難也不用怕,可以一起討論,想辦法改進;三是鑽研課標,教學上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在課標中找答案,以前教師們死盯著教材,教材與課標脫節,現在要學會用課標闡釋教材,用教材演繹課標;四是專家引領,請語文主題學習的專家為教師們作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