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度「骨疏鬆」到骨密度正常,醫生分享:常服1物,多做2事

2020-12-23 韋醫生健康講堂

我們都知道骨質疏鬆是一種高發性的老年慢性病,不過現在隨著飲食條件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在青中年群體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攀升,以至於嚴重困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工作。在骨疏鬆發展後期,發生意外骨折的機率也會相應提升,對於骨骼的健康狀況保養十分不利。

陳阿姨,今年53歲,前段時間經常感覺腰背酸痛、腿腳抽筋,但是卻沒有過多在意。直到一次外出摔倒後引發了脛骨的嚴重骨折斷裂,才意識到自己的骨骼早就出現了某種問題。經過雙能X射線掃描發現,陳阿姨的骨密度T值僅為-3.2,已經屬於嚴重骨疏鬆的範疇。若是再不注意相應的保養和調理,就會讓骨折的發作頻率越來越高,以至於接近一種生活常態。

骨質疏鬆作為一種慢性骨病類型,雖然跟年齡因素有一定關係,但人們平時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對於骨健康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誘發骨疏鬆出現。

骨疏鬆通常是由哪些因素誘發的呢?

1、錯誤飲食

經常吃些高鹽或高糖分的食物,容易造成體內骨鈣的流失,從而誘發骨疏鬆。而不愛喝水,經常喝一些碳酸飲品,也會在碳酸和磷酸的刺激下,造成骨鈣的丟失率提升,進而不利於成骨發育,降低骨密度。

2、不愛運動

經常缺乏運動鍛鍊的人,骨骼的退化速率會更快,因此也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表現。如果不想讓自己骨骼早早受損,在平時就要儘量減少久坐時間。

3、經常熬夜

經常熬夜的情況下,體內骨骼的發育速度會相應減慢,同時骨的吸收速度則會相應提升,由此導致骨量下降,容易誘發骨疏鬆表現。

對於這些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遠離和避開,最好一個也別沾身,才能更好避免骨骼的受損和骨質疏鬆的出現。

從重度「骨疏鬆」到骨密度正常,專家分享:常服1物,多做2事

常服1物

這裡指的「1物」並不是我們常說的鈣片,因為很多食材中其實都包括鈣元素,我們的身體一般來講是不缺鈣的。而維生素D也是可以通過一些體內合成方法自主產生的,這1物指的其實是維生素K。

維生素K是實現鈣質被骨骼吸收最後一步的關鍵誘導因子,在維生素K的幫助下,鈣質才能真正被骨骼細胞所俘獲利用,進而起到幫助骨發育的效果。

做2事

1、多做運動

雖然骨疏鬆患者不建議進行一些過於劇烈的運動,但是像慢跑、遊泳、騎單車一類的有氧運動方式,還是可以多多堅持的。在這些運動習慣的保持下,骨骼狀況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2、多曬太陽

經常外出曬太陽,可以在紫外線的刺激下,自發性合成維生素D營養素,從而有助於促進骨發育,防範骨疏鬆發作。

相關焦點

  • 從嚴重骨疏鬆到骨量正常,51歲大媽分享:常食1酸,多做2事
    這是因為絕經後女性因為自身雌激素分泌量的迅速減少,從而使得成骨細胞的功能活性受到抑制,不利正常的骨量增長和維持,會出現明顯的骨疏鬆狀況。因此,對於45~55歲之間的圍絕經期女性來講,防範骨質疏鬆也應該成為這部分群體女性的關注重點。鄭大媽,今年51歲,是在2年前停掉的月經。
  • 首次公開:85歲院士,從重度骨疏鬆到骨量正常,只因常做2件事
    雖然骨疏鬆是一種比較難以治癒的慢性骨病,但是鄧院士卻通過自己總結和摸索出的一套改善和扭轉骨疏鬆的方法,而逐漸走出了這種骨病陰影。如今的鄧院士不僅骨量正常了,走起路來也是如足下帶風,精神頭和氣色都非常好。
  • 42歲男子,骨密度-2.6,戒掉3物,常服1素,增至0.5
    案列分享:42歲男子,骨密度-2.6,戒掉3物,常服1物,增至0.542歲的徐先生,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敢進行稍微劇烈一點的戶外運動,連走路都是小心翼翼,整個人也都變得缺乏自信。這一切都要歸咎於徐先生平時嚴重的骨疏鬆狀況上,因為骨量相對值僅為-2.6,結果導致自身的骨骼硬度很差而脆性較高,導致骨折意外頻頻發生。不僅增加了家庭負擔,也讓徐先生的身心健康備受煎熬。後來在一位老中醫的幫助下,徐先生才順利擺脫了骨質疏鬆的陰影,重新「擁抱」了健康的骨骼狀況。
  • 53歲女子,骨疏鬆到骨正常,只用3月,醫生:用對1物你也可以
    備受困擾的葛大媽來到當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是因為罹患了骨疏鬆的原因。當時檢測的骨量值僅為-3.2,醫生更是直言,如果長期處於這種骨量狀況下,骨折將會頻頻來襲。出院之後,意識到危險的葛大媽不僅積極配合醫師治療,而且對於平時一些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進行了及時糾正。
  • 62歲大爺骨疏鬆已重度,沒吃藥2個月後恢復正常,他是這麼做的
    等到送醫診治後,才發現是因為體內嚴重的骨疏鬆狀況誘發了意外骨折的發生,正常的骨量相對值應該在-1~+1之間,而安大爺的骨量則僅為-3.5。醫生提醒安大爺,這麼嚴重的骨質疏鬆,如果不及時控制和改善,還會導致類似的骨折意外狀況反覆發生,或給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 42歲男子,從重度骨疏鬆到行走如風,醫生稱讚:1事做得對!
    趙先生,今年42歲,在1年前被查出來患有重度骨疏鬆的表現,這也導致了在過去的2年時間內,趙先生意外出現骨折的次數多達6次。可以說前腳剛邁出醫院病房,後腳又被人給送了進去。不僅給趙先生自身造成了莫大痛苦,也嚴重製約著其事業和生活的進展。而且治療費用不菲,也增加了沉重的家庭負擔。
  • 48歲女子從重度骨疏鬆到骨量正常,只用3月,專家:全在吃1素
    沒想到,自從前段時間開始,就經常有腰酸背痛的情況出現,有的時候還會疼得晚上睡不著覺,就醫檢查之後才得知,是因為罹患了重度骨質疏鬆的緣故。在骨密度太低的情況下,發生骨折意外的機率也將大幅提升。深感健康危機的章女士也開始重視起日常的骨骼養護措施,不僅戒掉了一些會誘發骨疏鬆的壞習慣,還每天堅持服用一種營養素,經過3個月左右的調理和恢復,等到再次進行骨量檢查時,章女士的自身骨狀況已經完全恢復到了正常範圍內。不僅骨骼不疏鬆了,而且就連一些關節炎的老毛病也都消失不見。
  • 39歲男子,從骨疏鬆到骨密度正常,醫生:常吃1酸,值得學習
    說到「骨質疏鬆」,人們往往會認為它是機體衰老不可抗拒的必然結果,對它的防治及宣傳教育遠遠不像對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那麼重視,因此,老百姓存在許多人士誤區,甚至許多基層醫生對此病也有不少誤解。但是最近的一段時間,蘇先生發現自己腰背經常酸疼,尤其是每次活動時加班後,腰背部的疼痛能蔓延到全身,感覺身上哪哪都痛。剛開始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可能是不小心閃到腰了,還專門去按摩店做了推拿,但是沒啥效果,後來疼得厲害吃過止痛藥也沒有任何的改善,為此沒有辦法,他只能去醫院進行了檢查。
  • 39歲男子骨疏鬆離世,醫生嘆息:都是此物惹得禍,趕緊撤下餐桌
    那場事故中,其實有多人受傷,但唯獨趙先生的受損狀況最為嚴重,其誘因就在自身的骨疏鬆狀況上。因為趙先生的骨量已經遠遠低於成年男子的正常骨量範圍,導致骨脆性過高,失去了正常應對外界刺激和外力入侵的防禦能力,從而才引發了如此嚴重的骨折狀況,甚至因此而丟掉了生命,令人不由扼腕嘆息。
  • 忠告更年期女性:不想被骨疏鬆折磨,可常吃1「素」,助骨量提升
    對於更年期女性而言,如果不想讓自己經常承受骨折意外的痛苦,骨疏鬆發作時的3種跡象應該引起重視1、疼痛、乏力疼痛和乏力是骨質疏鬆患者較容易出現的症狀。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疼痛或者某一部位的疼痛,當增加一定負荷時會導致疼痛加重或者活動不方便,在骨疏鬆發病初期多以腰背部位的骨痛特徵為主。
  • 骨疏鬆「禍根」被揪出,不是菸酒,此物天天吃,骨頭會「脆如沙」
    說到骨質疏鬆,很多人都對它不陌生了。其被稱為"寂靜的殺手",是一種靜悄悄的流行病。根據去年發布的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90%以上的骨質疏鬆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50歲以上人群中,接受過骨密度檢測的比例僅為3.7%。
  • 國醫院士:2種飲料可能比酒還傷骨,喝的越多,骨質會變松
    國醫院士:2種飲料比酒還傷骨,多喝一口,骨或癱瘓,趕緊丟掉(一)碳酸飲料像可樂、雪碧這種碳酸飲料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碳酸成分,還含有一定量的磷酸成分,能夠中和掉骨骼中的正常鈣質,造成鈣成分的過度流失。同時也會抑制成骨細胞活性,不利於骨骼的正常發育。
  • 醫生建議:做好3事,骨質不丟失,骨密度蹭蹭長
    骨質疏鬆,常發於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它是一種全身性骨代謝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骨強度下降,骨脆性增加,骨折的風險升高。近年來,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增加,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數量增加,骨質疏鬆導致骨折的高齡患者也越來越多。
  • 30歲上班族,皺紋早顯,醫生:1物常吃,1事常做,逆襲少女
    30多歲的妮妮,最近一直在煩惱一件事,那就是臉上出現的皺紋,肌膚狀態也是一天比一天的差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原因,另妮妮最近很是煩惱,畢竟這是長皺紋,直接影響著自己的顏值。每天用化妝品來遮蓋的時候,肌膚就能明顯的感覺出肌膚浮粉,卡粉,結果是越遮蓋越差,人也會越看越顯老態,去看了醫生,結果就是最近加班熬夜,生活不規律所導致的肌膚早衰。
  • 醫生提醒:改掉3習,做好2事,常吃1物,肌膚怎能不好
    每個女人都不想眼睜睜看著自己肌膚衰老,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會在臉上塗抹各式各樣的護膚產品,甚至有的女性還會到美容院做一些微整形。這些方式都無法從根源解決衰老問題,這是一種簡單的逃避方式。像延緩皮膚的衰老,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一些對肌膚有幫助的食物。
  • 62歲老人,骨密度從-2.7升到-1.2,快趨於正常人,經驗是常吃1酸
    -2.7,屬於中度骨質疏鬆的水平,所以才會感覺到腰酸背痛,李奶奶很是鬱悶,這個骨密度是做什麼的啊,怎麼就憑這個判定骨質疏鬆了呢?相信很多人對於骨密度的概念很模糊,其實骨密度指的就是一個單位體積中營養物質含量,是目前醫學上面判斷骨質疏鬆的一個重要依據,因為骨質疏鬆是骨量流失導致的,流失的就是骨骼中的營養物質,骨密度經過X光片或者是雙線檢測都可以檢查出來,可以把骨密度理解為我們骨骼的強度,一般是由T值來表示的:當T值大於-1時,我們的骨骼強度屬於正常人水平
  • 骨密度同是-2.5,為啥有人造成脆性骨折,有人卻能恢復正常呢?
    骨密度是現在醫學上判斷是否是骨質疏鬆的一個重要依據,正常人的骨密度T值應該是大於-1的,骨密度小於-1大於-2.5屬於骨質流失的區間,當骨質流失開始的時候就應該注意了,T值一旦小於-2.5就屬於骨質疏鬆的範疇了,如果伴有骨折的現象出現就屬於重度骨質疏鬆了,還有可能會造成一系列威脅到我們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的併發症
  • 93歲院士研究骨病60年:骨疏鬆莫慌張,謹記3句話,少往病房跑
    殊不知高院士本人也曾是一位骨質疏鬆的患者,在一次骨病測量中被查出骨骼密度僅為-3.4,經過半年多的調理,骨骼狀況才恢復如初。如今的高院士身體狀況並不亞於一些中老年人,而且這麼多年來從未出現過骨折狀況,全賴骨骼保養得當。根據高院士本人所說,若想防範骨質疏鬆病情出現,首先就要找到骨疏鬆的原因,然後對號入座,謹慎避免,才能更好改善骨骼狀況、降低骨病發作機率。
  • 三位院士忠告:此物是養骨「專家」,平時多補充,預防骨疏鬆
    導語:對於很多人來講,骨疏鬆這個病症可能並不陌生,就算沒有親身經歷過,多半周圍老人或者同事朋友中,也會有些罹患骨疏鬆的患者。在現代社會中,骨疏鬆患者數量已經突破了1.6億人,成為一種社會的共性病症難題。
  • 身體罹患骨疏鬆後,3處會有「預警」信號,骨折即將趕來
    身體罹患骨疏鬆後,3處會有「預警」信號,骨折即將趕來1、腰背疼痛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為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很多患者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腰背痛,疼痛沿脊柱兩側瀰漫性分布,直立後仰、久站久坐後疼痛明顯,平臥休息後疼痛可稍緩解;做某些特殊動作,如彎腰、搬提重物、用力咳嗽等亦可加重疼痛症狀。2、呼吸功能下降當我們的胸椎、腰椎收到擠壓時,便會導致脊椎彎曲、胸腔變小,肺也會受到擠壓,由此出現胸口悶、呼吸短、急促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