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開:85歲院士,從重度骨疏鬆到骨量正常,只因常做2件事

2020-12-11 國醫視野

骨疏鬆的經歷是非常痛苦的,凡是經過骨疏鬆困擾的人們,是決計不想再經歷第二次的。骨疏鬆除了會導致骨痛頻發之外,還會影響正常的骨量狀況,容易誘發嚴重的骨折狀況。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在成年人中骨疏鬆的發生率大約在20%左右,而65歲以上老人中骨疏鬆的發生機率則更是提升到了40%以上,嚴重困擾著人們的骨骼狀況和身體健康。

鄧院士,今年已經85歲高齡了,雖然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是同時也早早被骨疏鬆所纏身。雖然骨疏鬆是一種比較難以治癒的慢性骨病,但是鄧院士卻通過自己總結和摸索出的一套改善和扭轉骨疏鬆的方法,而逐漸走出了這種骨病陰影。如今的鄧院士不僅骨量正常了,走起路來也是如足下帶風,精神頭和氣色都非常好。

首次公開:85歲院士,從重度骨疏鬆到骨量正常,只因常做2件事

鄧院士成功克服骨疏鬆,擺脫骨病困擾的秘訣就在於,養成了一系列健康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從而能夠更好提升骨密度和增強骨量,有助於骨骼的正常發育,從而真正扭轉了骨疏鬆的不利態勢。

1、常吃1物—kd多素

對於骨疏鬆的患者而言,雖然平時補充鈣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鈣質並不能直接被骨骼細胞所吸收,從骨骼鈣到血液鈣,再到腸道鈣,需要經常比較複雜的轉化作用。而kd多素裡面所含的營養物質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於骨鈣的利用和轉化發揮著關鍵的影響作用。

所以平時經常食補kd多素,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骨發育作用,而且其中都是一些對於身體發育和臟腑功能運轉有益的營養素,就算每天堅持補充,也不會對於身體健康有任何危害性。在促進骨骼發育的同時,還能提升臟腑機能運轉,更有助於身體內環境的穩定。

2、堅持運動

運動鍛鍊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加成骨細胞活性,提高骨密度,促進骨形成,從而達到防治骨質疏鬆症的目的。同時運動可以提高肌肉的質量,穩定關節,加強靈活性,提高機體抗骨折能力。

同時,在鄧院士看來,為了更好的促進骨骼發育,以下3種食物也不能碰的:

1.可樂

可樂含有磷酸。磷酸會從我們的骨骼中濾出鈣,增加鈣通過腎臟的流失。磷元素的過量攝入一旦遠遠超過鈣的攝入,就會導致體內鈣、磷的平衡被打破,影響鈣的吸收,幹擾骨質形成。

2.酒水

酒類飲品中乙醇成分會在體內代謝轉化為乙醛,對於成骨細胞的功能發揮會起到明顯抑制性,從而更不利於骨骼正常的生長發育,容易造成骨量丟失和下滑。

3.肥肉

肥肉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根據臨床研究發現,飽和脂肪酸也是導致骨疏鬆的一種重要食物誘因,不僅會引起血脂升高,更會導致骨疏鬆提前降臨。

相關焦點

  • 從嚴重骨疏鬆到骨量正常,51歲大媽分享:常食1酸,多做2事
    這是因為絕經後女性因為自身雌激素分泌量的迅速減少,從而使得成骨細胞的功能活性受到抑制,不利正常的骨量增長和維持,會出現明顯的骨疏鬆狀況。因此,對於45~55歲之間的圍絕經期女性來講,防範骨質疏鬆也應該成為這部分群體女性的關注重點。鄭大媽,今年51歲,是在2年前停掉的月經。
  • 48歲女子從重度骨疏鬆到骨量正常,只用3月,專家:全在吃1素
    章女士,今年48歲,是一家IT公司的從業人員。其實在IT領域,女性員工還是比較少的,而章女士一幹就是20多年,其中的付出與艱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平時章女士不太愛喝水,經常會喝一些奶茶或者碳酸飲品。深感健康危機的章女士也開始重視起日常的骨骼養護措施,不僅戒掉了一些會誘發骨疏鬆的壞習慣,還每天堅持服用一種營養素,經過3個月左右的調理和恢復,等到再次進行骨量檢查時,章女士的自身骨狀況已經完全恢復到了正常範圍內。不僅骨骼不疏鬆了,而且就連一些關節炎的老毛病也都消失不見。
  • 首次公開:97歲院士,從血脂黏稠到血液清澈,只因常做2件事
    97歲的魏院士前些年是身體最硬朗的,馬上100歲了都能獨立生活,思想也很順暢,但是就在去年突然感覺頭暈乏力,身體大不如前,自覺不妙就去醫院檢查了一圈,結果顯示血脂高了,沒想到自己研究血脂研究了半輩子自己最終也換上了此病,於是調整了生活習慣,隔三差五還要出去運動,1年後複查血脂就降下來了,同事都說他研究到了精髓,他笑笑,實際上降血脂很簡單
  • 首次公開:91歲院士,5個重孫從不積食生病,只因常做2件事
    肖院士,91歲高齡了,研究小兒積食50餘年,發表過數十篇關於小兒養護的文章,但卻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到積食的困擾,他深知要讓更多的父母了解到積食對孩子的影響。雖然小兒積食比較難以預防,但是肖院士卻通過自己總結和摸索出一套化解小兒積食的方法,讓孩子在生活中能夠大大降低積食的概率。
  • 從重度「骨疏鬆」到骨密度正常,醫生分享:常服1物,多做2事
    我們都知道骨質疏鬆是一種高發性的老年慢性病,不過現在隨著飲食條件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在青中年群體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攀升,以至於嚴重困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工作。在骨疏鬆發展後期,發生意外骨折的機率也會相應提升,對於骨骼的健康狀況保養十分不利。
  • 42歲男子,從重度骨疏鬆到行走如風,醫生稱讚:1事做得對!
    很多人往往認為骨質疏鬆是一種老年人才會有的骨病類型,甚至把骨疏鬆視為了是一種不可阻止的骨退化過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骨質疏鬆的發病群體並不僅僅局限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廣大的中青年群體也是骨疏鬆發病的受眾群體。
  • 首次公開:69歲院士,從脆性骨折到走路帶風,只因每天做對3件事
    肖院士,今年69歲,雖然為我國農業科技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同時肖院士自己也是一名重度骨質疏鬆患者,曾發生過兩次骨質疏鬆脆性骨折。從步入50歲開始,肖院士每次體檢都會被醫生告誡,他有骨質疏鬆症,平時飲食和生活習慣一定要注意。
  • 忠告更年期女性:不想被骨疏鬆折磨,可常吃1「素」,助骨量提升
    2、牙齒鬆動如果經常有牙床不穩、牙齒鬆動的情況發生,若不是因為曾遭受外力撞擊的原因,多半跟體內的骨疏鬆狀況有直接關係。因為骨鈣過度流失,導致牙齒的基本構造成分遭遇破壞,因此就更容易出現晃動不穩的表現。3、胸口發悶因為胸部畸形,骨骼出現異常導致肺活量減少,進而影響到患者的心肺功能,患者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胸口悶等症狀。更年期女性若是經常出現上述症狀表現,更應及時引起重視,本身就是骨疏鬆的高危發病群體,才有骨質疏鬆的幾種典型症狀之一,則更預示著這種慢性骨病的發生。
  • 93歲院士研究骨病60年:骨疏鬆莫慌張,謹記3句話,少往病房跑
    93歲的高院士,對於骨骼維護有著自己獨到且專業的理解,憑藉60年的從醫經驗,高院士曾治癒了無數的骨疏鬆病症患者。不僅被患者稱頌不已,在業內同行中,也有著極高的聲望和地位。殊不知高院士本人也曾是一位骨質疏鬆的患者,在一次骨病測量中被查出骨骼密度僅為-3.4,經過半年多的調理,骨骼狀況才恢復如初。如今的高院士身體狀況並不亞於一些中老年人,而且這麼多年來從未出現過骨折狀況,全賴骨骼保養得當。根據高院士本人所說,若想防範骨質疏鬆病情出現,首先就要找到骨疏鬆的原因,然後對號入座,謹慎避免,才能更好改善骨骼狀況、降低骨病發作機率。
  • 62歲大爺骨疏鬆已重度,沒吃藥2個月後恢復正常,他是這麼做的
    62歲的安大爺,最近起床的時候經常感覺有氣無力,時常有腰酸背痛的情況出現。有的時候走不了幾步路,就會感覺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在一次小區遛狗的時候,不慎摔倒在地,孰料卻再也直不起身來。等到送醫診治後,才發現是因為體內嚴重的骨疏鬆狀況誘發了意外骨折的發生,正常的骨量相對值應該在-1~+1之間,而安大爺的骨量則僅為-3.5。醫生提醒安大爺,這麼嚴重的骨質疏鬆,如果不及時控制和改善,還會導致類似的骨折意外狀況反覆發生,或給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 53歲女子,骨疏鬆到骨正常,只用3月,醫生:用對1物你也可以
    53歲的葛大媽,自從停經那一年開始,就經常感覺到腰背骨痛的情況發生。備受困擾的葛大媽來到當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是因為罹患了骨疏鬆的原因。當時檢測的骨量值僅為-3.2,醫生更是直言,如果長期處於這種骨量狀況下,骨折將會頻頻來襲。
  • 百歲老人,骨骼年齡僅50歲,長壽秘訣不是邁開腿,而是3件事
    我國目前有超過1億群體的骨疏鬆患者,骨骼的受損狀況已經成為影響人們壽命和身體情況的重要因素。人與骨骼同壽我國知名骨病專家丁兆忠院士曾經提出了一個有名的論斷,「人與骨骼同壽」,也就是說人體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骨骼的健康程度和骨病的發生情況。
  • 73歲老人,骨骼健壯如小夥,主任醫師:做好3件事,你也可以
    在小區組織的老年人骨骼檢測中,劉大爺的骨量測試結果更是讓很多人信服。不僅沒有老年人常見的骨疏鬆表現,而且劉大爺的骨骼狀況還出奇的好,甚至骨密度相對值比一些年輕小夥子的都高。正是這樣優質的骨骼狀況,才使得劉大爺有了更多自信投入到運動中來。骨疏鬆雖然跟年齡有一定相關性,但是其患病原因主要還是在一些日常的飲食和生活細節方面。
  • 三位院士忠告:此物是養骨「專家」,平時多補充,預防骨疏鬆
    導語:對於很多人來講,骨疏鬆這個病症可能並不陌生,就算沒有親身經歷過,多半周圍老人或者同事朋友中,也會有些罹患骨疏鬆的患者。在現代社會中,骨疏鬆患者數量已經突破了1.6億人,成為一種社會的共性病症難題。
  • 98歲老人身體年輕如40,秘訣就是骨骼結實不疏鬆,只因吃1素
    雖然骨質疏鬆在老年性群體中的發病率很高,但也不是每位老年人都會出現這種慢性骨病的狀況,一些老年人因為對於骨骼的養護工作做得相當不錯,不僅不會出現骨疏鬆的表現,反而還會讓骨骼呈現「逆生長」的態勢。98歲老人身體年輕如40,秘訣就是骨骼結實不疏鬆,只因吃1素安爺爺今年98歲,年輕那會是一位小學老師,從很早以前開始,安爺爺就非常注重對於骨骼的日常養護工作,因此儘管現在已經98歲高齡,自身的身體情況卻非常好。每當問起安爺爺的養生經驗,他總會笑著回答,「也就是骨頭結實點唄」。
  • 骨科主任:堅持1個方法,一個月內,可以把骨量提升上來
    骨疏鬆的發生與人們日常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存在密切關聯的,因為一些錯誤的行為方式,導致骨小梁和一些骨微細結構的異常改變,而引起骨量的過度丟失,是誘發骨疏鬆的本質原因。   2、經常熬夜  經常熬夜的情況下,機體的內分泌機能會出現相應的紊亂狀況,從而影響成骨細胞的功能發育和鈣質的正常吸收及轉運。
  • 79歲院士研究骨疏鬆30年,提醒:3種飲料是「爛骨王」,儘量少喝
    說到骨質疏鬆,很多年輕人會覺得,這是老了之後才會有的困擾;不少老年人也覺得骨質疏鬆症是小病,無需小題大做。其實不然,骨質疏鬆症平時不止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發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髖部骨折,導致長期臥床,死亡率甚高。
  • 89歲院士研究骨疏鬆5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骨王,儘量少吃
    相關骨科曾做過統計,平常來骨骼問診的女性中,70%以上是因為骨疏鬆病症,其中有23%的人都出現了意外骨折的狀況。因為老年人受骨骼退化的影響,所以更容易出現骨疏鬆的症狀。除了跟這種生理因素有關之外,日常的飲食狀況跟骨疏鬆的發病關聯性也很強。
  • 國醫院士:2種飲料可能比酒還傷骨,喝的越多,骨質會變松
    國醫院士:2種飲料比酒還傷骨,多喝一口,骨或癱瘓,趕緊丟掉(一)碳酸飲料像可樂、雪碧這種碳酸飲料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碳酸成分,還含有一定量的磷酸成分,能夠中和掉骨骼中的正常鈣質,造成鈣成分的過度流失。同時也會抑制成骨細胞活性,不利於骨骼的正常發育。
  • 39歲男子骨疏鬆離世,醫生嘆息:都是此物惹得禍,趕緊撤下餐桌
    溫州一位趙姓男子,今年39歲,在前段時間一場車禍事故中,因為全身性骨骼斷裂而導致搶救無效不幸離世。那場事故中,其實有多人受傷,但唯獨趙先生的受損狀況最為嚴重,其誘因就在自身的骨疏鬆狀況上。因為趙先生的骨量已經遠遠低於成年男子的正常骨量範圍,導致骨脆性過高,失去了正常應對外界刺激和外力入侵的防禦能力,從而才引發了如此嚴重的骨折狀況,甚至因此而丟掉了生命,令人不由扼腕嘆息。骨疏鬆是一種老年人高發的慢性骨病,趙先生之所以會罹患如此嚴重的骨疏鬆狀況,跟其平時生活中一些不良的行為飲食,特別是飲食方式,是具有緊密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