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院士研究骨疏鬆30年,提醒:3種飲料是「爛骨王」,儘量少喝

2020-12-16 李主任談健康

說到骨質疏鬆,很多年輕人會覺得,這是老了之後才會有的困擾;不少老年人也覺得骨質疏鬆症是小病,無需小題大做。其實不然,骨質疏鬆症平時不止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發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髖部骨折,導致長期臥床,死亡率甚高。

骨質疏鬆即骨質疏鬆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

今年已經79歲的孫院士,研究骨疏鬆已經有30年的經驗。在孫院士看來,骨質疏鬆之所以這麼高發,跟現代人們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脫不了干係。雖然骨質疏鬆發病不像其他疾病那樣會產生直接的危害,但是會在身體埋下了個極大的隱患,若身體受到一點外力刺激,可能就會直接導致脆性骨折的後果,使人們喪失勞動能力。

孫院士提醒:3種飲料是爛骨王,儘量少喝

1、碳酸飲料

相較平淡無味的白開水,碳酸飲料的口感和口味更刺激,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孫院士表示:正常人的骨骼中除了含大量鈣以外,也含有一定量的磷,而碳酸飲料中含有磷酸鹽成分,由於磷更易被人體吸收而更難被人體排除,當人在長期大量攝入磷酸後,身體對鈣的吸收就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容易導致鈣、磷比例失衡,進而會影響鈣鹽在骨質中的沉積,導致骨質疏鬆。

2、咖啡飲品

咖啡可謂是上班族的寵兒,累了困了喝杯咖啡提提神。但是有研究顯示,咖啡喝多了會導致骨量丟失,尤其是對於35~60歲的人影響較大,因為日積月累的過量飲用,確實會增加骨折的機會。

3、酒精飲品

孫院士解釋,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人體的酒精過量,酒精就會抑制成骨細胞,破壞的骨質大於形成的骨質,骨質開始流失,骨頭就會過早地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

身體出現這幾種現象,說明骨質已經流失了,要注意!

1、腰背疼痛、渾身乏力

2、身高變矮、駝背

3、腿腳抽筋

4、脆性骨折

5、呼吸困難

骨骼的"修復器"被找到,睡前吃點,增骨密度,改善骨質疏鬆

孫院士在給患者調理和改善骨質疏鬆時,經常用到一種叫硫酸補骨脂的營養物。硫酸補骨脂中含有的中草藥補骨脂以淫羊藿提取物,對於增骨量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本草備要》中就提到了關於中醫壯骨,完全是可以幫助補腎陽,強筋健骨,而且中藥成分也不傷身體!補骨脂可以促進軟骨素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加速骨骼生長,防止骨質流失,還可以促進成骨細胞活性,抑制骨吸收,調節體內雌激素分泌,加速骨骼的再生與重建。

硫酸補骨脂具有雙重抗骨質疏鬆作用,同時淫羊藿的加入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抗氧化和骨骼肌肉老化,延緩骨量流失的速度,還可以補腎陽,起到強筋健骨的效果,有效防治骨質疏鬆!

孫院士提醒:除了飲食補充營養以外,還可以多曬曬太陽補維D。維生素D是維護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90%的維生素D需要依靠紫外線照射後由人體皮膚合成,所以,曬太陽也成了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手段。建議每天曬20分鐘左右的太陽,這樣既促進了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 又不會對皮膚產生太大的刺激。

相關焦點

  • 89歲院士研究骨疏鬆5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骨王,儘量少吃
    今年已經89歲的路院士,研究骨質疏鬆已有50逾年的經驗。在路院士看來,骨質疏鬆之所以在現代人群中頻頻發生,都是跟人們管不住自己的嘴有很大關係。雖然骨疏鬆不像其他骨病那樣發病起來會產生直接的危害性,但是無異於在體內埋下了一個不小的隱患,若是受到一些輕微的外力刺激,就可能造成嚴重骨質的後果,使得人們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 國醫院士:2種飲料可能比酒還傷骨,喝的越多,骨質會變松
    追根究底,還是因為他們一家人錯誤的飲品選擇,因為都不喜歡喝白開水,而選擇了一些含有各種添加劑的飲品,所以才導致骨流失速率加快,抑制了正常的骨形成,從而誘發骨質疏鬆出現。國醫院士:2種飲料比酒還傷骨,多喝一口,骨或癱瘓,趕緊丟掉(一)碳酸飲料像可樂、雪碧這種碳酸飲料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碳酸成分,還含有一定量的磷酸成分,能夠中和掉骨骼中的正常鈣質,造成鈣成分的過度流失。同時也會抑制成骨細胞活性,不利於骨骼的正常發育。
  • 91歲孫燕院士,從事癌症研究60年,提醒:儘量少吃3種致癌食物
    孫燕院士是我國腫瘤方面的頂級專家,他今年已經91歲了,同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已經60多年,雖然現在已經91歲的高齡,但是身子骨依然非常的硬朗,走起路來也風風火火的,精神狀態非常好,一點都看不出年近百歲的樣子。
  • 93歲院士研究骨病60年:骨疏鬆莫慌張,謹記3句話,少往病房跑
    93歲的高院士,對於骨骼維護有著自己獨到且專業的理解,憑藉60年的從醫經驗,高院士曾治癒了無數的骨疏鬆病症患者。不僅被患者稱頌不已,在業內同行中,也有著極高的聲望和地位。殊不知高院士本人也曾是一位骨質疏鬆的患者,在一次骨病測量中被查出骨骼密度僅為-3.4,經過半年多的調理,骨骼狀況才恢復如初。如今的高院士身體狀況並不亞於一些中老年人,而且這麼多年來從未出現過骨折狀況,全賴骨骼保養得當。根據高院士本人所說,若想防範骨質疏鬆病情出現,首先就要找到骨疏鬆的原因,然後對號入座,謹慎避免,才能更好改善骨骼狀況、降低骨病發作機率。
  • 身體2處「疼痛」,或是骨疏鬆「到訪」!提醒:3種食物勸你少吃
    提醒:3種食物勸你少吃1,高草酸食物補鈣期間要儘量不吃含草酸過多的食物,諸如菠菜、芹菜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的草酸會與鈣質結合形成草酸鈣,如果沉積下來,很容易形成結石。2,高植酸食物植酸廣泛存在於豆類、植物種子、穀物的麩皮中,由於植酸會與鈣離子結合形成沉澱不利於人體吸收,所以建議大家在補鈣期間儘量不吃植酸含量高的食物,如果一定要吃,可以先行浸泡1小時。
  • 89歲院士研究黃褐斑5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臉王,儘量少吃
    89歲的張院士,對女性黃褐斑已經研究了50多年了,大小論文,出版的相關黃褐斑的書籍也不計其數。對於黃褐斑的形成、影響、防治等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針對不同類型的黃褐斑,張院士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改善方法。
  • 89歲院士,研究肝病50年,提醒:3種食物升轉氨酶太快,要少吃
    89歲吳院士,對臨床肝病研究已有50餘年,發表過不下百篇文章,並出版了關於肝病研究的書籍,對肝病的形成、影響、措施都有許多有價值的見解和經驗。 他提醒:3種食物升轉氨酶太快,要少吃 1、 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一般是肥肉、煎炸食物、奶油、甜品等的脂肪量會比較高,很多人常說"一口胖三斤",這些食物不僅會讓人長胖,脂肪堆積過多,還會讓肝臟出現代謝障礙,易形成脂肪肝。
  • 首次公開:85歲院士,從重度骨疏鬆到骨量正常,只因常做2件事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在成年人中骨疏鬆的發生率大約在20%左右,而65歲以上老人中骨疏鬆的發生機率則更是提升到了40%以上,嚴重困擾著人們的骨骼狀況和身體健康。鄧院士,今年已經85歲高齡了,雖然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是同時也早早被骨疏鬆所纏身。
  • 91歲孫燕院士,研究血脂60年,提醒:3種食物升血脂太強,要少吃
    孫燕院士,今年91歲,從30歲時便開始研究心血管疾病,至今已有60餘年。平時十分注重對於高血脂的研究,包括但不限於高血脂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雖然孫燕院士今年已經91雖高齡,可是若不說,根本看不出來他的年齡,走路帶風,精神抖擻,精神狀態好極了。
  • 三個院士忠言:3種「食物」天天吃,堅持1個月,骨質好了人年輕
    周先生,雖然今年只有32歲,但是走起路來卻顯得有些步履蹣跚,而形體方面也是彎腰駝背,佝僂的體態完全不似一個30出頭的中年男子,而像一個人已暮年的老年男性。之所以周先生歲數不大就會出現這樣的異常表現,跟他身體的骨疏鬆狀況是有直接關係的。
  • 孫燕院士91歲了,研究癌症超60年!這3種食物,少吃點比較好
    導語:孫燕院士現在已91歲高齡。但對肝癌的研究從未停止,早就從30歲就開始對肝癌的研究,這幾十年來一直默默在肝臟健康領域深耕,毫不停歇,孫燕院士對肝癌領域的研究做有著無與倫比的貢獻,受千萬人的敬重。別看孫院士現在是90多歲的老人,但依舊精神抖擻,身體健朗。還有人問孫院士關於養生的秘籍,"你是怎麼保持健康長壽的,有什麼秘訣嗎呢?"孫院士開心一笑,"哪有秘訣呀,我只是合理控制飲食,不吃對傷害身體的東西,從源頭上防止細菌罷了。"
  • 91歲孫燕院士,研究癌症60年,提醒:3種食物致癌性太強,要少吃
    孫燕院士,今年91歲,從30歲時便開始研究癌症,至今已有60餘年。平時十分注重如何防癌、抗癌,是我國著名的腫瘤學專家。雖然孫燕院士今年已經91雖高齡,可是若不說,根本看不出來他的年齡,走路帶風,精神抖擻,精神狀態好極了。
  • 90歲院士,研究肝病60年,告誡:3種食物升轉氨酶太快,勸少吃
    其中,已經90歲的湯釗猷院士,他在臨床肝病方面已經研究了60餘載,發表過的文獻不下百篇,對於肝病的形成以及預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關於轉氨酶,它可以說是肝臟的"晴雨表",因其生存於肝細胞中,當肝細胞受到損傷時,轉氨酶會有升高現象,一定要注意這個指標。
  • 91歲孫燕院士,從事癌症研究60年,忠告:3種致癌食物,要少吃
    孫燕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癌症研究專家,他從事癌症研究已經60多年,他十分注重防癌抗癌在腫瘤方面是我國頂級的專家,雖然已經90多歲的年齡,但身子骨非常的硬朗,精神狀態也非常好。據孫燕院士講,近幾年我國肝病患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發展。其實這與我們一些生活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
  • 89歲院士,研究肝病10年,提醒:3種食物升轉氨酶太快,要少吃
    89歲吳院士,對臨床肝病研究已有50餘年,發表過不下百篇文章,並出版了關於肝病研究的書籍,對肝病的形成、影響、措施都有許多有價值的見解和經驗。轉氨酶不過是肝細胞裡面的一種成分而已,相比較而言這種成分在肝細胞中的含量比較高,肝細胞一旦遭到打擊和破壞,轉氨酶就被釋放到了血液。
  • 研究癌症60年的91歲老院士,誠心提醒:3種食物有致癌風險
    在對人體的研究上,孫燕院士已經潛心研究了60年。對於腫瘤的研究有很多的成果。而這位老院士今年已經91歲了,為很多癌症患者找到一線生機。而經過他的總結後發現,癌症的預防應該重於治療。從日常的飲食習慣中做好預防顯得更加重要。
  • 高尿酸的出現,不只是海鮮,提醒:這3種水,再喜歡,也儘量少喝
    特別是海鮮可以說是高尿酸的催化劑,多數的痛風都是因為吃過多海鮮從而引起的,所以說我們在平時要少吃海鮮,才能夠更好的預防痛風。生活當中除了像海鮮肉類食物是高尿酸的催化劑之外,還有其他的飲料會導致高尿酸的情況發生。
  • 48歲女子從重度骨疏鬆到骨量正常,只用3月,專家:全在吃1素
    章女士,今年48歲,是一家IT公司的從業人員。其實在IT領域,女性員工還是比較少的,而章女士一幹就是20多年,其中的付出與艱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平時章女士不太愛喝水,經常會喝一些奶茶或者碳酸飲品。深感健康危機的章女士也開始重視起日常的骨骼養護措施,不僅戒掉了一些會誘發骨疏鬆的壞習慣,還每天堅持服用一種營養素,經過3個月左右的調理和恢復,等到再次進行骨量檢查時,章女士的自身骨狀況已經完全恢復到了正常範圍內。不僅骨骼不疏鬆了,而且就連一些關節炎的老毛病也都消失不見。
  • 91歲孫燕院士:60年經驗總結,3種食物堪稱「致癌王」
    孫燕,我國知名的中醫專家,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他從事中醫研究已經60餘載,在孫院士30歲的時候便開始研究癌症,這種生活一堅持就是60年,在這60年裡,孫院士也有很多自己的忠告和經驗總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91歲腫瘤科孫燕院士,提醒:3種食物致癌性高,生活中一定要少吃
    我國肝病領域的資深院士,孫燕院士如今已經91歲高齡了,雖說孫院士已經近百歲,但是卻精神矍鑠,神清氣爽。孫燕院士有著資深的肝病研究經歷,從30歲起便致力於對肝臟疾病的探索,這一做就是60多年,就連現在都還不停地為肝病研究貢獻力量,孫燕院士曾經在公開場合提到過肝臟防範大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