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男子天團——竹林七賢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瞬間火爆網絡,火的一塌糊塗,引起無數人的追捧。羨慕她們年齡已大,但是依然青春靚麗,活力無限。巧的是在一千七百當年前的魏晉時期也有一個偶像天團,那也是一群老大不小,但是實力不凡的小哥哥們,受到當時和未來無數人的追捧與喜愛。他們分別是門面擔當嵇康;思想擔當向秀;智商擔當王戎;權力擔當山濤;詩壇大哥阮籍;音樂擔當阮鹹;酒鬼擔當劉伶。上一期我們講了詩壇大哥阮籍,我們來講講門面擔當嵇康。
嵇康之死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的一天,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首嵇康被殺。這一天,洛陽城東市上烏泱泱擠滿了人。人群之中,有前來請命,要求釋放嵇康的太學生;有嵇康的親朋摯友;有和嵇康不相識,但傾慕他人品才華的豪傑名士;也有一些聽說今兒個大名人要被斬首、趕來湊熱鬧的。中國人自古就喜歡看熱鬧。時辰未到,嵇康向兄長嵇喜要來古琴一把,面向黑壓壓的人群,從容彈奏起名曲《廣陵散》,琴音浩然不屈,聽得眾人悵然垂淚。一曲終了,時辰已到。嵇康嘆息:《廣陵散》於今絕矣!這一年,嵇康四十歲。
因何而死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嵇康的好友呂安的妻子徐氏被呂安的兄長呂巽迷奸。呂安憤恨之下,欲狀告呂巽。嵇康與呂巽、呂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勸呂安不要揭發家醜,以保全門第清譽。但呂巽害怕報復,於是先發制人,反而誣告呂安不孝,使得呂安被官府收捕。嵇康非常憤怒,出面為呂安作證,因而觸怒了司馬昭。此時,與嵇康素有恩怨的鐘會,趁機向司馬昭進言,以陷害嵇康。司馬昭一怒之下,下令處死嵇康與呂安。
嵇康門面擔當
《晉書》記載,嵇康自幼聰穎、博覽群書,精通不少實用技藝,長得也是又高又帥。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形容他醒時如孤松傲立、醉後似玉山傾倒。因才貌出眾,嵇康被沛王曹林看中,在25歲這一年娶了曹林的孫女長樂亭主。這位曹林不是別人,正是魏武帝曹操的第十子,嵇康就這樣成為了曹家女婿。
拒絕出仕
甘露五年(260年),高貴鄉公曹髦不滿司馬昭擅權,帶兵討伐,卻在路上被司馬昭買兇殺害。司馬氏擁立曹奐,改號景元,實際上不過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昭本人任大將軍,主理內外事務。景元初年,司馬昭向嵇康拋出了橄欖枝,以厚禮招募他當自己的幕僚。嵇康向來崇尚老莊,愛好養生,主張清靜無為,做官這種勞心費神的活他不樂意接,何況還是在這種汙糟世道、為奸臣司馬氏服務。其實,司馬昭這時是真的求才心切。送禮不行,他又派心腹鍾會去請。鍾會碰了一鼻子灰回來,司馬昭已經有點生氣了。正巧這時,嵇康的摯友山濤要升遷了。他寫了一封引薦信給朝廷,舉薦嵇康接替自己的職位。嵇康一看,氣不打一處來,洋洋灑灑揮筆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表明自己不肯出仕的決心。與山濤絕交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司馬昭也看清了嵇康的心意,明白他不可能為己所用,暗中記恨上了嵇康。
不過嵇康並不是真正的要和自己的好兄弟山濤絕交,《與山巨源絕交書》主要是寫給司馬昭看得,以此表明自己不肯出仕的決心,也保全自己的好兄弟。比如在嵇康死前,沒有把自己的一雙兒女託付給自己的哥哥嵇喜,沒有託付給他敬重的阮籍,也沒有交給向秀,而是託付給了山濤,並對自己的兒子嵇紹說:「巨源(山濤字)在,你不會成為孤兒了。」在嵇康死後,山濤沒有辜負嵇康的重託,一直把嵇紹養大成才。山濤和王戎,在嵇康被殺害之後,對嵇紹一直都特別的照顧。他們盡到了朋友應盡的道義與責任,使得這個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親,卻還擁有他們慈父般的關懷與教導,不再那麼無依無靠,這是成語「嵇紹不孤」的由來。十八年後,嵇紹也在山濤的大力舉薦下,被晉武帝「發詔徵之」,後來還成為晉朝的忠臣。竹林七賢不僅僅是天團,也是真正的好兄弟。
人物成就
嵇康確有大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詩歌: 嵇康詩的風格,劉勰《文心雕龍》評為:「嵇志清峻。」又說: 「叔夜俊俠,故興高而採烈。」突出了嵇康詩風與其人格性情之間的密切關係。書畫:嵇康擅長書法,工於草書。其墨跡「精光照人,氣格凌雲」 ,被列為草書妙品。嵇康善丹青,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其時有嵇康的《巢由洗耳圖》《獅子擊象圖》傳世,後已佚失。音樂:音樂方面嵇康更不必說,嵇康通曉音律,尤愛彈琴,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聲無哀樂論》。一曲廣陵散放到今日依然可以打動無數人。思想:嵇康繼承了老莊的養生思想,進行實踐頗有心得,他的《養生論》是中國養生學史上第一篇較全面、較系統的養生專論。後世養生大家如陶弘景、孫思邈等對他的養生思想都有借鑑。《嵇康集》中,篇篇含養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養生看法。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中真正離官場最遠的,他的思想和才華也可以稱為竹林七賢之最,嵇康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是竹林七賢思想上的代表。
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長按點讚一鍵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