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味,唐河涼粉只屬於我

2021-02-17 唐河人網


圖 獨樹一枝  文 夏天

唐河地處河南南陽盆地東部邊緣,擁有二百多萬畝耕地,境內土地肥沃,四季分明,特別適宜綠豆生長,是全國綠豆主產區。較長的日照時間使唐河綠豆澱粉含量豐富,而且土壤中富含的矽、鐵、錳、硒等微量元素及礦物質賦予了唐河綠豆的保健特質,這些優勢造就了唐河綠豆涼粉的獨特品質。

唐河涼粉的獨特風味:粉子細、白,辣味足,口感勁道、滑溜,吃起來誘人爽口。我們平時見到的吃到的涼粉,大多以豌豆作為原料,唐河涼粉則是選用綠豆作原料。

世上有多少種小吃,就有多少種風味。記得看過賈平凹的一篇文章,說的是他對西安名吃——「羊肉泡饃」情有獨鍾。看後,有所感,就想到了自己。酸、甜、苦、鹹,我都能吃點,唯獨不擅吃辣的。每每鼓足勇氣吃上一次,直辣得眼淚一把、鼻涕一把、欲喊不能、欲哭無淚,只好望辣卻步,自認無此能耐。所以,賈平凹的「羊肉泡饃」再好吃,我也沒有勇氣吃,那是他的風味,屬於他,就像我家鄉唐河的涼粉屬於我一樣。 

唐河縣位於南陽盆地東南部,接近盆地邊緣,有山地、有丘陵,也有大片大片的平地。改革開放後,很多地方的發展速度一日千裡、日新月異,唐河也在發展、也在變,只是發展的速度不像工業城市那麼快。

這裡是全國商品糧基地,農業是這裡的根本,所以,它至今也沒有搭上發展的快車,它如同一輛古老的馬車,馱著厚重的貨物,嘆息著、喘息著,在高速公路旁邊的土路上,很努力地向前走著。它不太開放、不太發達,以至於店鋪林立的大街上,看不到「麥當勞」「肯德基」的影子,隨處可見的仍然是古老的涼粉店和散亂的涼粉攤位。 

說唐河涼粉好吃,山西人會有意見。山西的涼粉也很有名氣的,粉子細、白,辣味足,口感勁道、滑溜,吃起來,和唐河涼粉大相逕庭。唐河涼粉是用豌豆粉做的,顏色微黃油亮,口感溫和綿軟。

主調料是蒜汁、薑汁、霍香汁、香椿汁,外淋芝麻醬和芝麻油,辣椒不是主要調料,可根據個人喜好自由取捨。這是涼調的,適合在春、夏、秋三季吃。冬天吃的涼粉一般是熱炒的。

架一口大大的平底鋁鍋,用煤火加熱,蔥姜各色調味品備全,一定要大油、大熱地炒透,直炒到涼粉失去形狀,直炒到涼粉焦、嫩、香為止。盛碗前放上紅辣椒和白綠相間的蒜苗。 

說到涼粉,自然要說到童年。將近不惑之年的我,終於明白,我的一生中,只有童年時代是完完全全屬於家鄉的,不像現在,對家鄉只有一些情愫、一些牽掛。 

童年時,粗糧淡飯以外最誘人的小吃,就是涼粉。每年春天的三月三趕會,是家鄉的習慣。這是吃涼粉最香、最有滋味的時候。會上,來的是十裡八鄉的人,吃的是十裡八鄉的小吃。最多的是涼粉。

賣涼粉的人,挑一個大挑子,挑子的一頭是調料以及吃涼粉用的物什,另一頭是一層層摞起來、一盆盆等待賣出的涼粉,找一個平整、惹人眼的地方,放下挑子,這臨時攤位就算搞定。然後,賣涼粉的人就開始忙起來。先拿出一塊白抹布,擦一下簡易菜板,用專門切涼粉用的薄薄的刀,把整塊涼粉片成大薄片,再切成寬窄不等的條,整齊地碼放著。

吃涼粉的人,也不用找地方坐下,有的站,有的蹲,吱吱溜溜、有聲有響、有滋有味、毫不費力地就把一碗涼粉吃完。他們沒有過多地稱讚涼粉的味道,似乎還沒有來得及品出味道,涼粉就已經全然落肚。

沒有吃的人,早被四處亂飄的調料味道吸引,更被那些敢於花錢買涼粉吃的人感染,他們目不斜視地走過來,輕描淡寫地說,來一碗。在這些喊著「來一碗」的人群中,有童年的我和我的朋友。我們手中握著經過千辛萬苦從父母那裡要來的錢,在會場上東跑西串,看到那些好吃的、好玩的,我們就停下來,毫不掩飾自己貪婪的目光。只可惜,我們的活動經費太少,最後,我們只好忍痛割愛,選擇最愛的涼粉,學著大人們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吃起來。 

童年吃涼粉最愜意的時候,是夏天的午後。那時的夏天不像現在這麼熱,午飯後,和家人一起坐在樹蔭下,聽著蟬的叫聲,吃著剛剛拌好的涼粉,這是那時最奢侈、最幸福的生活。 

20多年過去了,童年涼粉的香味一直飄在我的記憶裡。 

如今,我和家人分居兩地,童年的朋友們早已各奔東西,生活的軌跡不停地變幻著圖案,唯一沒有改變的是童年的涼粉,只有這涼粉的味道依然還是童年的。 

所不同的是,現在的唐河涼粉不僅僅只是街頭小吃了,它已經上了大臺面。在南陽市的一些高級飯店裡,它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一道地方名餚。 

有一次,老公從南陽出差回來,剛進家門就急不可待地對我說,你愛吃的唐河涼粉現在名氣大了,已經寫在飯店的菜譜上了。我聽後自然高興,問:好吃嗎?他說,好吃,大家都是外地人,第一次吃,都說好吃,我們一連要了四份,飯店的服務員還偷笑我們呢。 

但是,我一般不吃大飯店裡的,我依然吃街頭的、小小涼粉店裡的,我感覺,這才是屬於我的涼粉


相關焦點

  • 唐河涼粉兒,小磨油 黃瓜絲,芝麻醬 澆蒜汁,清清香香迷死人兒...
    唐河涼粉是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特色小吃。唐河綠豆涼粉特徵,顏色微黃,細嫩清爽,到嘴綿綿爽口。  綠豆能製成涼粉,是唐河民間的一大創舉。早在四百多年前,唐河民間即用碗豆粉、薯乾等製作涼粉,由於這些原料製成的涼粉質脆,不宜長時間存放,故而許多人萌生了這樣一個念頭:能不能用其他原糧替代豌豆、薯幹做成涼粉?經過多次試驗,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一位姓段的老師傅在一次試製過程中發現用綠豆製成涼粉不僅質軟、彈性強,經涼拌、炒制後口感更佳。這一製作工藝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唐河興起了綠豆涼粉,人們食之不厭。
  • 舌尖上的民勤:沙米涼粉
    我走在路上,突然,我看見了一個小攤。「賣涼粉了。」小攤上的阿姨朝我招手:「小姑娘,來吃一碗涼粉吧,正宗的沙米涼粉。」我眼睛一亮,不由得用力的咽了一下口水。記憶中,是小學六年級時,媽媽給我用面做的涼粉,雖然沒有沙米涼粉那麼好,但也是風味獨具,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記得那是一個夏天,太陽照在地上,像快要燒起來一般。
  • 家鄉美食|丁豐民:沙米涼粉
    □丁豐民涼粉,在家鄉民勤歷史悠久,多少年來,流傳至今。涼粉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麥麵涼粉,蕎麥麵涼粉,黃豆面涼粉,沙米涼粉等等。都是家鄉的特色食品。使用的材質的不同,涼粉的品種也不一樣,味道也各不相同。沙米涼粉,更是特色中的特色食品。
  • 【尋找萬州味道】風味小吃之涼粉、涼麵
    萬州風味小吃之——涼粉、涼麵——熊瑞成
  • 【原創】南陽最牛掰的20大美食,你吃過幾個,小編表示只吃過3樣!
    南陽市唐河縣有一種地方名吃——綠豆涼粉,由於製作工藝講究、配料獨特,所以到過唐河的遊客,在遊玩唐河名山麗水的同時,不親自品嘗一下這一名品覺得是一種憾事。綠豆能製成涼粉,是唐河民間的一大創舉。早在四百多年前,唐河民間即用碗豆粉、薯乾等製作涼粉,由於這些原料製成的涼粉質脆,不宜長時間存放,故而一位姓段的老師傅在一次試製過程中發現用綠豆製成涼粉不僅質軟、彈性強,經涼拌、炒制後口感更佳。這一製作工藝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唐河興起了綠豆涼粉,人們食之不厭。
  • 焦姍姍-記憶中的蕎麥涼粉-原創
    蕎麥粉與其它麵粉一樣,可製成麵條、烙餅、麵包、糕點、涼粉等民間風味食品。我的家鄉-彬縣人民用一雙巧手將這可口的蕎麥變成了涼爽可口的特色小吃-蕎麥涼粉。清明節那天,當人們祭拜完畢,掃墓歸來時,就會坐居家中一起吃蕎麥涼粉,遵循古人吃寒食的習俗。
  • 家鄉的味道|《重慶小面含鄉情》《雞蛋餃子》《苦蕎涼粉》《鐵鍋燉魚》《家鄉的羊肉粉》《潮汕牛肉丸》
    重慶小面是家鄉的味道,是舌尖的記憶,它帶給我味覺上的享受,是我與生永伴的美食,是我對家鄉的思念。指導老師:林新發就讀學校: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龍騰學校三年級一班  劉思妍我的家鄉在汕頭。俗話說:「潮汕出美食。」
  • 遠在他鄉的遊子,你對遠在千裡的家鄉唐河縣了解有多少?
    唐河涼粉是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特色小吃。唐河綠豆涼粉特徵,顏色微黃,細嫩清爽,到嘴綿綿爽口。由於日照時間長,導致綠豆澱粉含量高,再加上唐河的土壤中富含矽、鐵、錳、硒等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為唐河綠豆涼粉的內在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綠豆能製成涼粉,是唐河民間的一大創舉。早在四百多年前,唐河民間即用碗豆粉、薯乾等製作涼粉,由於這些原料製成的涼粉質脆,不宜長時間存放,故而許多人萌生了這樣一個念頭:能不能用其他原糧替代豌豆、薯幹做成涼粉?
  • 全國涼粉哪家強,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
    涼粉,夏季風味食品,是一道消暑的絕好佳品,調以醬油、醋、辣椒油而食,十分爽滑適口。
  • 湖南小吃——刮涼粉
  • 四川美食川北涼粉
    川北涼粉是採用優質豌豆去殼,用水浸泡後,磨成細漿,然後過濾去渣,沉澱脫水,製成豆粉。再經加熱攪拌成糊狀,裝入盆、盤待用。涼粉製作法有很多種,可也用綠豆、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的涼粉區別,及營養價值與涼粉的影響。歷史文化川北涼粉發源於清末民初的四川省南充市,原為農舍小食,現已成為川菜代表性著名小吃。自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調味多變並濃重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
  • 【美食記憶】涼粉如何最「傷心」 訪安嶽縣周禮鎮姚記「傷心涼粉」
    她們忙活著,只顧著切涼粉、盛涼粉、拌涼粉、上涼粉,忙得不可開交,全然顧不上搭理我們這「添亂」傢伙。沒奈何,只好任由她們忙活,咱悄悄欣賞起這百年老店內的「涼粉攤」來。大疊大疊的綠釉碗,大盆大盆的坯涼粉,大缽大缽的調味料,大堆大堆的涼粉條……黃色的涼粉條不斷地被切出,又不斷地被抓走,不斷地循環往復著。就這樣,數十盆涼粉坯子變成涼粉,最終進了「好吃嘴」的口腹。
  • 刮涼粉——長沙著名小吃
    刮涼粉是湖南地區傳統風味名小吃,屬湖南湘菜系。
  • 陶華碧:我的一生只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辣椒醬!
    但老乾媽卻以40年不變的品質,佔據了風味醬市場的半壁江山,同時也成為了當地政府的第一納稅企業。為什麼?因為老乾媽的背後,是一個真實的女性——陶華碧。有人說:陶華碧不僅是當年實惠餐廳裡的老闆娘,也是90年貴州外出務工人群的家鄉胃,更是全中國人民的老乾媽。而陶華碧自己卻說:「以誠待人」就是我悟出的幸福之道。
  • 地道的民勤味道:沙米涼粉
    之後,丁雪峰將沙米汁入鍋,加適量的澱粉攪勻,就開始生火熬製涼粉,隨著鍋內溫度升高,同一個方向勻速不停的攪動,以免沙米麵汁沉底炕糊,直到沙米涼粉做熟。涼粉做熟後出鍋,盛於盆或其它器具中,涼冷。第二天一大早,在丁雪峰的沙米涼粉店,不斷有客人過來吃沙米涼粉,丁雪峰麻利的將沙米涼粉切成條狀,裝盤後端給客人,白白嫩嫩沙米涼粉的配上醋、醬油、蒜泥、芥末、油炸蔥花和辣子,鮮豔的色澤,使人垂涎欲滴。
  • 義大利風味:勿忘家鄉的味道
    義大利風味:勿忘家鄉的味道明亮的水彩,生動的線條,打開瓦萊麗·洛薩創作的《義大利風味》,撲面而來的義大利風味,一次普通的家庭聚會,一幅幅溫暖的畫面,還有各種不同的食物從畫中飄了出來剛來瑞士的時候,我想:我是不會留在這裡的……日子實在不好過!離開義大利的時候,我落淚了……我出生在瑞士。我父母經營了一家店,如今是我在經營,店裡有很多地道的義大利特產。
  • 川北涼粉和傷心涼粉__美麗的傳說競與這位川北大將軍一品商人有緣
    說起「川北涼粉」與「傷心涼粉」。不同的地方和不同人們有著不同的回答。它也隨著近代飲食文化的傳播譽滿華夏和四川各地。有人說「川北涼粉」與張飛將軍有關。也有人說「傷心涼粉」與客家人思鄉有關。四川涼粉風味獨特,目前其中首屈可數的代表性,就是位於川北南充市和閬中市的川北涼粉。川北涼粉一個多世紀以來,憑藉其獨特的麻辣滋味享譽全國,是不折不扣的當今四川涼粉的一張響亮的名片。但是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一文化的歷史原由。
  • 湖南小吃「刮涼粉」
    ,每天下午五六點鐘,小區附近就會出現賣刮涼粉和涼麵的攤販,你道一聲「來碗刮涼粉!」,攤主便會麻利地拿出刮取刮涼粉的工具,刮出一條條細長白嫩而且光滑的涼粉來,裝進碗裡後配上紅紅的辣椒油、翠綠的蔥花和香噴噴的花生碎等,那就是夏日裡最大的滿足了。      刮涼粉是湖南地區傳統風味名小吃。
  • 唐河歷史文化:唐河古城牆探究
    唐河古稱唐州、泌洲,歷史悠久,是荊襄九郡北部重要要衝之地。唐河縣古城牆經過歷朝歷代重建,到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唐河縣城池基本修築完備,城池質量也得以逐步鞏固提高,有些地段輔以磚石加固。其範圍呈東西長,南北較窄的矩形,面積1.36平方公裡。北城牆在今飛鳳路南邊(飛鳳路即原護城河位置)。西城牆在今唐河第一小學(原城關一小)西院牆向南一線。
  • 送你一碗留壩的橡子涼粉.
    橡子涼粉也叫橡子粉,是通過提取大山中一種橡樹的果實——橡子的澱粉烹製而成。在陝南漢中地區,橡子涼粉歷史悠久,人們將成熟的橡子打回來,剝去外殼,晾曬乾後,就可以打成澱粉,經過加工後用澱粉製作成涼粉。橡果是人類早期最主要的食物之一,每公斤橡果可以做2公斤涼粉,也可製成橡子面。橡果製成的涼粉不單可以涼吃,幹制後還可配以臘肉或是其他食材烹製菜餚,更具特色,以橡果為原料製作的橡子涼粉炒臘肉等菜還接待過中央和省市等領導,得到了極大的認可。好吃不貴,解暑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