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簷角上的走獸知多少?我們常常能看到在古建築的簷角屋脊上,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動物作為裝飾,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構件是什麼?又有什麼用?
近日,我們有幸採訪到了國內一線文旅規劃設計機構華採堂,他們在古建築設計、仿古建築設計、古建設計、古鎮設計等方面都有非常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建築設計、施工經驗。此次,由華採堂的資深古建築設計師來為我們揭曉答案。
華採堂設計效果圖
「其實這些構件除了裝飾作用和美好的寓意外,有些還承載了實際的功能,」蘇州華採堂的設計師解答道,「例如屋脊的坡度,會使脊瓦下滑,交梁上需要鐵釘固定。它們有保護鐵釘免受雨雪侵蝕的作用。」
華採堂設計師認為非常有趣的一點在於,中國古建築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這些走獸數目越多,表示級別越高,多為單數,因為古代人認為「陽卦奇,陰卦偶」大家都有負陰抱陽的思想。
而屋脊上小動物們的排序也有著一定的規律。垂脊最前端的是騎鳳仙人,騎鳳仙人後面依次排列著10個小獸:
第一個神獸是龍:身體長,有鱗,有角,有爪,能走,能飛,能遊泳,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是皇權神聖的象徵)。
第二個神獸是鳳:一種仁鳥,祥瑞的象徵,預兆天下太平,生活幸福 美滿; 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這裡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亦是皇后的代稱。
第三個神獸是獅子:佛教中的護法王,勇猛威嚴的象徵。《傳燈錄》記載:「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第四個神獸是天馬:忠勇之獸,追風逐日,凌空照地;
第五個神獸是海馬:忠勇之獸,入海入淵,逢兇化吉;
第六個神獸是狎魚:海中異獸,興雲作雨,滅火防災;
第七個神獸是狻猊:又稱「披頭」,龍生九子之一, 傳說能食虎豹,有率從百獸之意。
第八個神獸是獬豸:獨角,性忠,能辨曲直,勇猛、公正的象徵。
第九個神獸是鬥牛:又稱「虯螭」,除禍滅災,吉祥鎮物; 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它是一種興雲作雨、鎮火防災的吉祥物。
第十個神獸是行什:雙翼猴,降魔、防雷。它只在太和殿出現,它是舉世無雙的第十隻角獸,大家不知道給它起什麼名字,看它排行第十,就叫它:行什。
蘇州華採堂總結道,作為中國古建築的代表性標誌,屋頂的造型、色彩和裝飾都是中華經典文化經數千年演變後的價值體現,凝聚的是多個民族共同擁有的高超技藝。古建築簷角屋脊的神獸構件,其實只是中國古建築精髓中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的文化需要我們去探索。去探尋更多的古建築設計知識,去追溯古建築細節所表達的豐富的歷史和人文內涵,去真正領略中國建築智慧的博大精深。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