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柳氏民居丨屋脊簷角上的神獸,龍、鳳、狻猊、獬豸......長姿勢了!
中國古建的簷角屋脊上常常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動物作為裝飾,這些美麗的裝飾品是中國建築裝飾的一大特點。這些小動物一般叫做屋脊走獸、簷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古建行內部也稱為小跑或「走投無路」。它們已經「走」到了簷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會掉下去,真的是走投無路的。
在小仙人之後,坐姿排列著一隊小動物,根據建築規模和等級不同而數目有所不同,多為一、三、五、七、九等單數。在不同的建築物上小動物的數目不等,用九個來舉例,它們依次是:鴟吻(龍的九子之一)、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故宮太和殿在最後增加了一個行什。數目越多,表示級別越高。這些小獸代表的意義分別為:
騎鳳仙人 祈願吉祥
仙人走獸最早出現於漢朝的明器上,開始並沒有固定的使用規則,元朝以前多為武將。清朝開始出現官方定製,位於最前端的是仙人,即騎鳳仙人,又名仙人騎鳳,後面多為走獸。
鴟吻 避除火災
屋脊兩端高高聳起的裝飾構件,其形狀為龍頭魚尾,頭朝內,張嘴朝向屋脊,尾部上翹做捲曲狀。相傳龍生九子,「鴟」是其中之一,海中神獸,能噴浪降雨,人們相信將鴟置於屋頂上可以鎮火(因為中國古代建築多為木結構,最怕的就是火災)。
龍 至高無上
龍與鳳代表至高無上的尊貴,龍的角似鹿、鱗似魚、爪似鷹。唐宋兩朝視為祥瑞的象徵。明清將之象徵帝王,皇帝稱自己為真龍天子,由此這龍是皇權的象徵。龍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於屋簷上。
鳳:百鳥之王
鳳是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稱凰,通稱為鳳凰,是祥瑞的象徵,在舊時還比喻有聖德的人。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它是一種仁鳥,是祥瑞的象徵,它的出現預兆天下太平,人們生活幸福美滿。
獅子 勇猛威嚴
獅子作吼,群獸懾服,乃鎮山之王,寓意勇猛威嚴,在寺院中又有護法意,寓示佛法威力無窮。唐虞世南《獅子賦》描繪其:「筋骨纖維,殊恣異制,闊臆修尾,勁豪柔毛。釵爪鋸牙,藏鋒蓄銳,彌耳宛足,伺間借勢……遂感德以仁。」在這裡,獅子是「猛」、「仁」兼具的瑞獸。在佛教中為護法王,是勇猛威嚴的象徵。《傳燈錄》記載:「……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天馬 傲視群雄
天馬意為神馬,與海馬均為古代神話中吉祥的化身,漢朝時,對西域的良馬稱為天馬,天馬又是尊貴的象徵。「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將其形象用於殿脊之上,有種傲視群雄,開拓疆土的氣勢。《山海經·北次三經》:「馬成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訆。」
海馬 忠勇吉祥
海馬亦稱落龍子,象徵忠勇吉祥,智慧與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前者天馬追風逐日,凌空照地,後者海馬入海入淵,逢兇化吉,在我國古代神話中都是忠勇之獸。
狻猊Suān ní 護佑平安
狻猊在古籍記載中是接近獅子的猛獸,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獸的率從。一說它日行五百裡,性好焰火,故香爐上面的龍首形裝飾為狻猊,有護佑平安意。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它頭披長長的鬃毛,因此又名「披頭」,兇猛殘暴,吃虎,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
狎魚 興風作雨
押魚是海中的異獸,說它能噴出水柱,寓其興風作雨,滅火防火。
獬豸xiè zhi 示善斷邪
獬豸有神羊之稱,為獨角,又稱一角羊。《神異經》云:「東北荒中有獸如羊,一角,毛青,四足,性忠直。見人鬥則觸不直,聞人論則咋不正。」因善於辨別是非曲直,力大無比,古時的法官曾戴獬豸冠,以示善斷邪正。將它用在殿脊上裝飾,象徵公正無私,又有壓邪之意。《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鬥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
鬥牛 鎮邪護宅
鬥牛為傳說中的虯龍,無角,與押魚作用相同,一說其為鎮水獸,古時曾在發生水患之地。多以牛鎮之。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虯螭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旁及金鰲玉蝀坊之上。」故它是祥瑞的動物。立於殿脊之上意有鎮邪、護宅之功用。
行什 降魔防雷
行什因排行第十,故得此名。是一種帶翅膀猴面孔的壓尾獸。造型象只猴子,但背有雙翼,手持金剛杵有降魔功效,又因其形狀很象傳說中的雷公或雷震子,放在屋頂,是為了防雷。古代建築上的脊獸,可見的行什僅一處,就是在太和殿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