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地石華▪濟寧漢魏石刻書法大展亮相濟寧市美術館
聖地石華▪濟寧漢魏石刻書法大展亮相濟寧市美術館 2020年12月19日21:04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馮斌 李統帥 屈勇
-
《中國書法報》2020年第49期(總299期)預覽
1版 封面 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 第五屆正體書法展明年1月8日開幕 墨海弄潮——新時期河南書法四十年巡展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
-
昭陵石刻書法
收藏昭陵碑誌的昭陵博物館素來有「小碑林」之稱,現存石刻一百餘件。近百通的碑誌均出於名家之手,堪稱初唐書法藝術之薈萃,僅次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居全國第二位。昭陵碑林形成於一九七五年,共收集碑石四十二通,展示墓誌四十餘件,其精品、名品率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書法藝術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來,其中大部為自然石刻,少量為碑碣。泰山石刻源遠流長,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現存碑刻500餘座、摩崖題刻800餘處,碑刻題名之多冠中國名山之首,成為一處天然的書法展覽,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史料價值。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中國古代石刻是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枝奇葩,如果用「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來形容,也毫不過分,而泰山的石刻又是其突出的代表。
-
《中國石刻書法精粹》8卷出版完畢
2020年7月,由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賴非、楊勇、原旭東等專家和業務人員編著的《中國石刻書法精粹》第二輯出版,包括《鄭文公下碑》《論經書詩》《文殊般若波羅蜜經碑》《陳思王廟碑》等4卷,加上2019年出版的《泰山經石峪金剛經》《鐵山石頌》《岡山入楞伽經》《鐵山大集經》等4卷,此套書出版完畢。
-
用拓片解秘漢畫像石藝術 嘉祥舉辦第一屆金石拓片展
「天下漢碑半濟寧,濟寧漢畫甲天下」,10月16日至20日,嘉祥第一屆金石拓片展在文化館二樓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共嘉祥縣委宣傳部、嘉祥縣文化和旅遊局、嘉祥縣旅遊文物服務中心主辦,嘉祥縣文化館、嘉祥縣圖書館協辦,嘉祥漢畫學會承辦。
-
烏石山、於山摩崖石刻及造像:書法和石刻藝術的寶庫
當人們徜徉在烏石山、於山時,就會發現從唐代至今的各種石刻,數量眾多,種類齊全。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俱臻其妙。難得的是大部分石刻紀年明晰、書法遒勁、雕刻精湛,是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寶庫,也是研究摩崖石刻、石雕造像以及福州歷史人物事件重要的實物資料。
-
漢隸碑刻與摩崖石刻書法的風格特點
摩崖石刻相比較刻碑而言,比較自然隨意。之所以稱之為摩崖石刻是因為將需要的內容直接刻在山崖石壁上,而且形式多變,幾乎沒有固定的形制於模式。其內容多為碑文、經文、佛像、詩賦名言警句以及有紀念意義的內容,多以文字書法為主等。由於碑刻和摩崖石刻的形制不同,其藝術性有非常大的區別與不同。
-
逐鹿中原 | 第五屆全國書法名家提名展——孫戰生
二、隸書的辨析 縱觀隸書的發展與演變,就隸書的存世形態而論,可歸為兩大類: 一是石刻類。石刻類又可分為摩崖刻石類和碑刻類兩種。最著名的,如東漢《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石門頌》、《郙閣頌》、《西狹頌》漢"三頌"摩崖石刻、北齊《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摩崖石刻、濟寧《岡山摩崖石刻》、《鐵山摩崖石刻》等等。碑刻類是指在經過加工的十分規矩的石板上鐫刻的碑文。如西漢《漢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五鳳二年刻石》,東漢《孔廟碑》、《衡方碑》、《張遷碑》、《禮器碑》、《史晨碑》、《乙瑛碑》、《華山碑》等等。
-
大空王佛——安道一書法石刻
先上一圖,書"大空王佛"四字,用筆縱情豪放,氣勢磅礴。書體是隸篆草皆有,典型的書寫風格是隸中帶楷、楷中帶隸,這是我國文字進化從隸到楷的重要特徵,突出的表現出隸的拙樸遒勁,楷的工整嚴謹。本人喜歡它的豪放氣勢。這只是一幅拓片作品。
-
中國書法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青島雲峰山摩崖石刻
今天帶大家了解的是位於山東省青島市的市雲峰山摩崖石刻。雲峰山,又名文峰山、筆架山,位於萊州市區東南7.5公裡處。其主峰東西兩側各有一峰,形同筆架,當地人稱筆架山。其西連高望山,東接寒同山,北望滄海,南眺群峰。雖海拔僅300餘米,卻山巖聳秀,林壑優美。
-
稀有的書法石刻藝術瑰寶,山東省平度市天柱山摩崖刻石刻
天柱山摩崖刻石刻,位於山東省平度市北25公裡處,山名為北魏光州刺史鄭道昭所稱:"以其孤上千雲,傍無溪鹿,因以名之"。"孤峰秀峙,高冠霄星",孤峰拔地於群山中。天柱山遍布東漢、北魏、東魏、北齊及金、元等歷代摩崖刻石,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3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雲洞巖摩崖石刻|文辭爾雅 書法奇麗
整座山從峰顛到山麓,可見各種各樣形態的石頭,有的碩大無朋,以水平節理髮育的片石、孤石,如風動石;有的如擎天大柱直插雲霄,以垂直節理較發育的花崗巖構成許多夾縫式形態為特徵的景色,如得朋石;有重重疊疊構成幽深的洞室,有狹小的石隙也有開敞的大洞廳,還有突兀的山巖明暗相連和迷宮式的石洞。
-
探秘福壽山摩崖石刻
平川文旅公眾號 ID: gh_fe0ba9ff83af隨著小黃灣至903道路的建成,鸇陰古渡景區福壽山摩崖石刻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石影墨香憶華年——大運河書法及石刻藝術展」開展
該項目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崇賢館主辦,北京九州延墨承辦,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學術支持。北京文化藝術界相關領導和部分學者專家出席《石影墨香憶華年—大運河書法及石刻藝術展》北京文化藝術界相關領導和部分學者專家出席《石影墨香憶華年—大運河書法及石刻藝術展》,並與現場的觀眾一同參觀了展覽。
-
書法第一山:逍遙遊、能成其大、山輝川媚、氣象萬千的泰山石刻
泰山如書,石刻是其中最直觀顯現的一部分,是泰山重要文化。歷代刻石有2500多處,絕對堪稱中國書法第一山。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登封泰山的記錄,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佛教經文,對泰山的頌歌,令人目不暇接。泰山石刻傳達著東嶽泰山生發之意。
-
「儒韻華芳·大美鄉村」第四屆濟寧市女書畫家作品展與你相約濟寧...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2日訊 12月22日上午,「儒韻華芳·大美鄉村」第四屆濟寧市女書畫家作品展開幕式暨媒體見面會在濟寧市博物館舉辦。展覽共徵集本地女書畫家作品300餘件,經評選,123件優秀作品入展。
-
泰山之遊最震撼的是登山路邊巍峨的巨型書法石刻
但是,要問我對遊泰山最震撼的,還是攀登泰山途中的巍峨的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書法石刻。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書法藝術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來,其中大部分為自然石刻,少量為碑碣。泰山石刻源遠流長,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現存碑刻500餘座、摩崖題刻800餘處,碑刻題名之多冠中國名山之首,成為一處天然的書法展覽。
-
漢魏風骨—鍾鏑書法作品在西安美術館展出
日前,漢魏風骨——鍾鏑書法作品展暨開幕酒會在西安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共展出鍾鏑近年來創作的以漢魏為基調的篆書、隸書和楷書書法作品60多件。鍾鏑書法秉承漢魏風骨,書體老辣生澀中不失生機和時代的氣息,其線質豐富、充滿張力,在當代青年書法家中,個性鮮明,獨具特色。
-
濟寧廣播電視臺藝術培訓中心少兒書法微課堂精彩回顧
濟寧廣播電視臺藝術培訓中心少兒書法微課堂精彩回顧 2020年12月23日10:42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陳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