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端午節與男孩節同日 尚武成社會主流(圖)

2021-01-07 中國網

日本以陽曆5月5日作為端午節。端午節與男孩節同日。

·日本端午節的起源

日本的端午節最早開始於奈良時代(710~794年),起初並不僅限於5月5日。在日語中端午的「午(go)」和「五(go)」的發音相同,所以端午即指每月的5日,後來逐漸演變為每年的5月5日。

早在公元834年,日本的<<靈義解>>中,就把從中國傳來的1月1日(元旦),3月3日(上已),5月5日(端午)定為節日。江戶時代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就會在家中擺上「鎧甲」和「頭盔」,還要懸掛鯉魚旗來祈求男孩健康成長。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表達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的武士的願望。這一天有男孩的家庭要懸掛「鯉魚旗」,為孩子祈福。

·端午節演變為男孩節

隨著日本社會進入武士時代,崇尚武士精神的「尚武」成為社會的主流。

當時為了驅除惡魔,端午節的時候會擺放菖蒲。「菖蒲」和「尚武」在日語裡諧音,所以,江戶時代以後,端午演變為尚武的節日,深受武士階層的喜愛。德川家康統治的幕府時代,5月5日成了當時重要的節日,「大名」及「旗本」等人都要穿上「式服(禮服)」前往江戶城向將軍致以節日的祝賀。當將軍家有男孩出生時,都要在將軍府前擺上馬印以表祝賀。

就這樣隨著時代的變遷,端午節演變成祝賀男孩誕生並祈求男孩健康成長的節日,期望他將來能夠武藝高超,做個出人頭地的英雄。

·現在的日本男孩節

以前每到男孩節都要由父親或者爺爺在家中擺放「鎧甲」和「頭盔」,到了現在已經不拘泥於某種形式了。每年一進入4月,有男孩的家庭就開始在家中準備裝飾物,男孩節當天或前一天晚上,親戚朋友在一起聚餐以表慶祝,晚上不分男女老少,都要洗「菖蒲浴」,據說菖蒲的芳香能驅走惡魔。

在日本,一到男孩節這天,由七色彩旗和紅黑兩色的「真鯉」「緋鯉」組成的鯉魚旗,就會在蔚藍的天空裡迎風飄動。「鯉魚旗」表示鯉魚跳龍門。鯉魚旗是用布或綢做成的空心鯉魚,分為黑、紅和青藍三種顏色,黑代表父親、紅代表母親、青藍代表男孩,青藍旗的個數代表男孩人數。

雖然端午節成了男孩節,但粽子還是要吃的。日本的粽子是平安時代(794~1192年)從中國傳入的,當時的粽子只在皇宮中舉行端午節時作為供品的,後來才得以普及。日本的粽子皮多種多樣,有白茅、竹葉、蒿葉等等。所以,日語裡又稱粽子為「茅卷」。

(資料、圖片由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提供)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為什麼在日本成了「男孩節」?
    一時間,讓我聯想起,小時候看的《哆啦A夢》動畫片,是呀,又一年的「男孩節」到了!作為一枚歪果仁,我最近才知道,原來,日本「男孩節」竟然跟咱們中國的端午節有著很深的聯繫。那麼,日本的「男孩節」有什麼來歷?日本的男孩節又是怎麼過的?今天,且聽我來說一說。日本的「男孩節」竟源自「端午節」?
  • 日本的端午節竟然是兒童節!
    國內的端午節年年都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將原來中國的一些節日放在了新曆,這樣農曆的五月初五就被固定在每年的新曆五月五號,這一天也是日本的兒童節?!也就是男孩節,日語叫「子供之日」。所以5月5日既是日本國民的端午節,又是孩子們喜愛的「兒童節」(こどもの日)。
  • 日本男孩節和女孩節——孩子們的祈福節
    中國網新聞9月28日訊 據綜合報導,傳統節日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載體,彰顯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以及國家民眾的價值觀。各個國家都有其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在日本,每年的5月5日是傳統節日男孩節,人們在這一天祈禱男孩們茁壯成長。最初,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於飛鳥時代傳入日本,並演變成為獨具大和民族特色的節日之一。
  • 日本男孩節:一項起源於中國的當地特色歷史傳統
    雖然現在有很多地方專門選擇一天作為祝福男孩的節日,但是真正意義上重視起來的是每年5月5日的日本男孩節。日本男孩節的起源其實日本男孩節跟中國還是有很大淵源的(好像很多都是哎)。早在公元834年,中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就被傳到了日本,雖然現在端午節比較流行的是划龍舟以及吃粽子,但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是放鯉魚形狀的風箏,這樣的風俗也就傳到了日本。
  • 明天,日本的男孩們又將迎來專屬的「男孩節」
    當全球兒童都在期盼著六一兒童節之時日本的女孩已經過完了專屬於她們的「女孩節」明天,日本的男孩們又將迎來專屬的「男孩節」男孩節同時也是日本的兒童節,所以不管男孩女孩,都可以在這一天享受到父母說起男孩節,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說到必掛的鯉魚旗,想必都會說認識!沒錯,在這一天,日本家家戶戶都會掛起鯉魚旗,期盼孩子健康成長。說起來,男孩節竟是源於中國呢!早在公元834年,中國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也被日本定為節日之一。和我們一樣,日本端午節也有吃粽子、掛菖蒲的習俗。後來這一天慢慢演變成男孩節,在1948年5月5日,男孩節被正式定為日本的國家法定節日。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日本是否有端午節呢?其實,日本最開始同我國一樣,會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
  • 【日本祝日】五月五·日本的男孩節
    5月5日,是日本的男孩節,也是兒童節。根據日本祝日法規定,這一節日旨在尊重兒童人格,祈求孩童們的幸福,同時向母親表達感謝之意。 從鎌倉時代起,由於「菖蒲」與「尚武」發音相同,又加上菖蒲葉形狀很像劍,因此端午漸漸演變成了男孩節,祈禱男孩健康成長。在1948年的日本國民祝日法中5月5日被定為了兒童節,使得這一節日被推廣開來。 兒童節也是日本五月黃金周中的最後一個節日,在日語中一般寫為「こどもの日」。為什麼要用平假名表示而非漢字呢?
  • 萬萬沒想到,在日本端午節竟然是「男孩節」
    と言うのも日本では明治時代までは5月5日は「端午の節句」と呼ばれてきましたが、今は5月5日を「子供の日」と呼び、「端午の節句」という名稱はあまり使われなくなりました。我對「端午節」這個名字不太熟悉的原因是,在日本「端午節」和「兒童節」這兩個節日的名字有點兒混亂。
  • 中國的端午節,被日本人過成了兒童節,看看日本端午節幹什麼
    就連起源於印度的佛教,都是通過中國才傳到了日本。唐朝時期,日本經常派留學僧到大唐進行學習,「端午節」也是那個時候開始傳入日本。不過日本有「五月祭」的民俗,久而久之,他們的端午節就與中華大地上「正統」的端午節大相逕庭。日本的「端午節」叫什麼?
  • 日本從什麼時候開始過端午節的,是誰傳過去的?你可能想不到
    日本端午節的習俗。 最初,日本的端午節主要是在皇宮裡和貴族府邸裡過,日本民間並沒有過端午節的習俗。這些處在最上流社會的人,會組織上山採藥、練習騎射和賽馬的活動。上山所採之藥,都是祛暑的藥,這個習俗當然是受中國的影響,在中國,端午節時人們也會採藥以攘解暑氣。練習騎射和賽馬是為了強身健體,是為了在多雨、潮溼、害蟲滋生、物品發黴的五月免受「毒氣」的侵害。 到後來,日本民間也開始過端午節,端午節的內容也與中國相似。日本人開始用菖蒲、艾草擺放在家中,以「驅邪求福」。
  • 納尼,日本竟然有3個兒童節!
    2.子どもの日 另外,就是5月5日的子どもの日(こどものひ ko do mo no hi)男孩節。 而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說說5月5日的子どもの日(こどものひ ko do mo no hi)男孩節,看看日本人在這一天都有什麼習俗呢~ 鯉のぼり (こいのぼり ko i no bo ri)
  • 中日端午民俗中的菖蒲
    在日語語義中,「端」為發端起始,「午」則與「五」諧音,因此,端午也被稱為「重五」,與「重三」「重七」和「重九」相對應。這其中的重三即三月三,為女兒節,五月五後來也因與「菖蒲」諧音的「尚武」而被稱作男兒節,七月七既是七夕,九月九則還是傳統的重陽節。
  • 【日本祝日】五月五·日本的男孩節【4】
    【日本祝日】五月五·日本的男孩節【4】 2015年05月05日08:1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5月5日,是日本的男孩節,也是兒童節。根據日本祝日法規定,這一節日旨在尊重兒童人格,祈求孩童們的幸福,同時向母親表達感謝之意。
  • 來圍觀日本的5月
    、第一次聽說日本「男孩節」是來自「蠟筆小新」,最後小新掛上了媽媽的長筒絲襪……5月5日的「男孩節」,其實稍微挖一下,原來是日本古民俗的「端午節」。 雖然日本逐步初步淡化了「端午節」這一節日,但是很多習俗還是能看到「端午節」的文化影響的。 當然日本現在很多傳統都和中國傳統節日有相似之處。
  • 中日端午節小知識——端午節日本吃什麼?
    在端午時節,人們以吃柏餅(柏餅)和粽子(ちまき)來祈願男孩的健康成長,已經是日本自古以來的傳統了。本期,言吉君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端午節吃柏餅和粽子的歷史由來,以及各地的差異。<日本為什麼在端午節吃柏餅呢?>橡樹葉子在新芽長出來之前,老葉子是不會脫落的,所以傳說能帶來「子孫繁茂(家系不絕)」的好運。此外,由於橡樹自古以來被認為是神靈居住的神樹,所以在皇宮中也經常被當作御器來使用。
  • 龍舟粽情——走向世界的中國端午節
    兩千多年來,端午節逐步流傳到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隨著中華文化的魅力日益滲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節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國的視線,賽龍舟在西方很流行也很受歡迎,還有一些國家儘管不過端午節,也都對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等傳統習俗也成為這些國家慶祝端午節的「保留項目」。
  • 中日端午民俗中的菖蒲文化
    在日語語義中,「端」為發端起始,「午」則與「五」諧音,因此,端午也被稱為「重五」,與「重三」「重七」和「重九」相對應。其中的重三即三月三,為女兒節,五月五後來也因與「菖蒲」諧音的「尚武」而被稱作男兒節,七月七既是七夕,九月九則還是傳統的重陽節。
  • 實際上,日本有三個「兒童節」
    5月5日本來也屬於日本「五節句」之一,為「端午節」(端午の節句、菖蒲の節句),曾是發源於中國的消災消難的傳統活動,那時中國5月被視作不好的月份,所以有使用藥草祛病消災的活動。認為氣味強烈的菖蒲有避邪作用。這個時期剛好迎來雨季,使用菖蒲(菖蒲/しょうぶ)和艾蒿(蓬/よもぎ)驅除邪氣,用艾蒿做成的人偶裝飾在房簷上,還有喝菖蒲酒,使用菖蒲泡澡等。
  • 中日端午民俗中的菖蒲文化-光明日報-光明網
    其中的重三即三月三,為女兒節,五月五後來也因與「菖蒲」諧音的「尚武」而被稱作男兒節,七月七既是七夕,九月九則還是傳統的重陽節。在古代日本,櫻花的飄零散落標誌著古都城京都將迎來梅雨季節,溽溼的天氣很容易帶來疫病,因此隨中國的端午風俗傳到日本的菖蒲,在京都五月的梅雨季節裡便被用來驅邪安神。
  • 除了中國,全世界還有多少國家過端午節?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如今,端午節並非只有中國人在過,受中華文化影響,世界其他地區的不少國家也有自己的端午活動。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在過端午節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