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聯陞的博雅 | 韓石山

2021-02-07 朝花時文

 楊聯陞這個人,可謂博學風雅。他的學問不像是使了勁做出來的,而是不經意間偶有所得,輕輕鬆鬆就寫出來了。且凡有所論,必有高見。

  

       海外對中國史專家有個特定的稱呼,叫漢學家。近世以來,聲名顯赫的華人漢學家裡,我最敬重的,還要數楊聯陞先生。


  楊先生是河北保定人,1914年出生,1990年去世。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他的畢業論文《東漢的豪族》至今仍是史學名著。近年來,商務印書館印行的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就收有此書。本科畢業論文成為學術經典,在中外學術史上是不多見的。


  他的一生中,最為蹊蹺的是那個哈佛大學的博士來得太容易了。古人對那些輕易當上大官的叫「拾青紫如草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當大官如繫鞋帶,彎一下腰的事。楊先生這個哈佛大學的歷史學博士,得來真跟繫鞋帶差不了多少。


  1937年夏天,楊聯陞清華畢業,正趕上抗戰爆發,在家裡閒待了一年。到了1938年,哈佛大學遠東語文系有個助教授,中文名字叫賈德納,有一年休假和進修,率全家來到中國,在北平的南池子住下。先是請了青年學人周一良幫他看中日文書籍。時隔不久,周一良得到哈佛燕京學社的獎學金,可以到美國去讀博士。誰來接替呢?周推薦了同是清華出身、畢業於經濟系的楊聯陞。


  楊聯陞與賈德納可說是一見如故。過了一年,賈德納回國,知道楊聯陞面臨失業(其實還未就業),特意留下一部百衲本《宋史》和一部《後漢書》,請楊替他用硃筆標點校對,每月仍付酬金。1940年8月,楊聯陞接到賈德納從美國發來的電報,說他自己出錢邀請楊去美國一年,一半時間繼續幫他工作,一半時間在哈佛研究院選課,讀碩士學位。楊聯陞來到美國後,賈德納供給他全部學費和生活費一年有餘,楊先得到歷史系的碩士學位,又得到哈佛燕京學社的獎學金,之後繼續就讀,於1946年2月獲得博士學位。


  楊聯陞的博士論文是什麼呢?就是一篇《晉書食貨志》的翻譯註釋。楊聯陞後來的表現甚是傑出,一直在哈佛曆史系任教,當過哈佛中國史學會的會長,這個職務,過去一直是由白人擔任。用何炳棣的說法,楊聯陞這個人可說是海外清華大學史學傳人裡,最早成名的。


  楊聯陞的著作不是很多,且多在海外出版。我國內地近年來出了《哈佛遺墨》《漢學書評》和《東漢的豪族》,均為其外孫蔣力所編,商務印書館印行。前些年有家出版社出過他與胡適的書信集《談詩論學三十年》。最近商務又要出蔣力先生寫的《楊聯陞別傳》,承蒙不棄,讓我寫了序。


  楊聯陞這個人,可謂博學風雅。他的學問不像是使了勁做出來的,而是不經意間偶有所得,輕輕鬆鬆就寫出來了。且凡有所論,必有高見。他寫過一篇小文章,叫《五、十新解》,其中舉了好多例子,說是古書裡有一種特殊的計數方法,就是將一小一大兩個數字組成一個複合數字時,通常不是我們現在說的幾十,而是幾到十。比如漢代某渡口,需要三十人守衛,這裡的三十,實則是三到十個人。據此,我在一篇文章裡說,戰國時秦國坑殺趙降卒四十萬,很有可能是四至十萬。

(刊於2018年1月02日解放日報朝花版)

點擊下面連結,可讀「朝花時文」上月熱讀文章:


巨鹿路,西邊有個月亮 | 馬尚龍

相信 | 高明昌

我的父親胡問遂 | 胡煒

有人總會讓你想起 | 肖復興

豐子愷與復旦校歌及他的「江灣朋友圈」 l 讀史老張

百草霜炒肝 | 劉誠龍

心燈 | 寧白

楓林谷的葉子掉在了時間裡 l 伍佰下


這是「朝花時文」第1434期。請直接點右下角「寫評論」發表對這篇文章的高見。投稿郵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類型:散文隨筆,尤喜有思想有觀點有乾貨不無病呻吟;當下熱點文化現象、熱門影視劇評論、熱門舞臺演出評論、熱門長篇小說評論,尤喜針對熱點、切中時弊、抓住創作傾向趨勢者;請特別注意:不接受詩歌投稿。也許你可以在這裡見到有你自己出現的一期,特優者也有可能被選入全新上線的上海觀察「朝花時文」欄目或解放日報「朝花」版。來稿請務必註明地址郵編身份證號。

「朝花時文」上可查詢曾為解放日報「朝花」寫作的從80歲到八零後的200多位作家、評論家、藝術家和媒體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們是誰,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復在首頁對話框,如果我們已建這位作者目錄,你就可靜待發送過來該作者為本副刊或微信撰寫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頁,看屏幕下方的三個子目錄,閱讀近期力作。

蘋果用戶請長按並識別二維碼,向編輯打賞

相關焦點

  • 【書評】楊聯陞,中國文化的海外使者
    據我一孔之見,楊聯陞先生有關著作在中國內地出版以後,相關書評並不多見。我推測,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則是楊聯陞先生在美國哈佛大學供職多年。中美兩國沒有外交關係的歲月,是楊聯陞先生學術業績最為輝煌的歲月,但國內學界無從深入了解,至今便也難評。二則是學術的「斷代」。
  • 楊聯陞:一個中國學界生疏多年的學匠,重新回到我們的視野
    ▲楊聯陞夫婦    家兄蔣力的這本《楊聯陞別傳》。坦率地講,我對書名是有異議的。所謂「別傳」,應該是「正傳」的補充。迄今為止,並未有過「楊聯陞正傳」。曾有人試圖寫過,並且複印了楊聯陞先生47本日記,但後來沒有結果。在沒有「正傳」的時候撰寫「別傳」,當然有作者謙虛的表現和藉此拋磚引玉的意願,不過,我也說一句大話,未來不可能有一本能夠超過這本《楊聯陞別傳》的「正傳」。因為作者與楊聯陞的親屬關係、作者所掌握的楊聯陞的書信、作者的筆力與情感,都是其他人難以超越的。  韓石山老師在《楊聯陞別傳》序言中稱「蔣先生此書,不妨稱為紀人本末體。
  • 楊聯陞:海外漢學的先驅者
    中文著作有《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楊聯陞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洪業楊聯陞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中國制度史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等。 作為海外中國研究的先驅者,楊聯陞獲得過許多學術榮譽。
  • 季劍青 | 楊聯陞《漢學書評》:作為媒介的學術書評
    1982年臺灣食貨出版社曾推出楊聯陞《漢學論評集》一冊,收入英文書評42篇,或因未經翻譯,在漢語學界流傳不廣。最近清華大學教授王存誠先生以一人之力,將楊聯陞的英文書評全部忠實而準確地翻譯成中文,同時蔣力先生又搜集楊氏的中文書評十餘篇,合為《漢學書評》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至此讀者終於有機會一覽楊聯陞學術書評的全貌了。
  • 新書坊 楊聯陞:評內藤湖南的兩部遺著
    著名漢學家楊聯陞是陳寅恪的學生、餘英時的老師,漢學界第一流學人。他將大量精力傾注於寫書評中,並以這種特殊的學術文體馳譽學界。
  • 楊聯陞與日本漢學學人
    「君兼其長」於楊聯陞雖有溢美之嫌,但「訓詁治史」則是清華出身的楊聯陞畢生堅守的治學特徵。對於這條路上的先人,無論中國的還是日本的,楊聯陞和吉川幸次郎都無比尊重,所以兩人的詩中都出現了「先輩(前輩)風流」的字樣。吉川後來寫的遊記《西洋中之東洋》,錄入了這兩首詩,傳布甚廣,亦將其收入他的《知非集》。  得到吉川的和詩後,楊聯陞立刻將唱和詩一起寄呈胡適先生閱。
  • 【廣場】蔣力 | 楊聯陞與北京
    此間,楊聯陞用華僑大廈的信箋,寫了一份7頁紙的履歷(後以《楊聯陞自傳》為題,收入我編的《哈佛遺墨》一書)。最後一頁是英文著作略目(未入書),排在第一的是楊聯陞與趙元任先生合編的《國語字典》,其次是《中國貨幣信用小史》(今譯為《中國貨幣信貸簡史》)《中國制度史論叢》(今譯為《中國制度史研究》)和《漢學散策》。
  • 楊聯陞:楊聯陞自傳
    楊聯陞,生於民國三年(1914年)甲寅舊曆六月四日,原名蓮生,聯陞是先祖厚家公(諱鴻仁,會稽人,遊幕北方——灤州等地——遂落籍)在入學
  • 楊聯陞:自嘲為「漢學的看門狗,看到人家胡說,必高叫一聲」
    楊聯陞的少年天才,大可詮釋出一段佳話。從梁啓超到張蔭麟再到楊聯陞,真箇是英才輩出,少年得志。這三代有著直接師承關係的大師級人物,幾乎都在十幾歲便脫穎而出。梁啓超十七歲寫的文章已經令人震憾,張蔭麟高中時的論文足可震憾梁啓超、陳寅恪、朱希祖,而楊聯陞十九歲那年發表的史學論文,恐怕是一些史家到了六十九歲仍然要老老實實地拜讀和借鑑的。比如這篇二十一歲寫的長文,便是區區在下四十七歲還要奉為至寶的。
  • 尋找楊聯陞——被遺忘的學長
    讀胡適文集就是在那時,其中又提及楊聯陞,我這時才知道原來胡適先生和他有二十年的交往,十分稱許。餘先生提到不久前去世的導師,說楊聯陞先生才是真正的博大精深。我從在我看來已經是十分淵博的餘先生口中聽到如此評價,自然更起了好奇與敬意。 應該也是在會上,我問起劉子健先生,聽說他在病中,只好打消了去請教的念頭,過了一兩年他就去世了。劉先生是宋史大家、尼克森訪華後最早回國的美籍華人學者之一。
  • 尋找楊聯陞——一個被遺忘的學長
    (日前與新結識的朋友說起老一代留美學人,便又想起楊聯陞先生。讀胡適文集就是在那時,其中又提及楊聯陞,我這時才知道原來胡適先生和他有二十年的交往,十分稱許。餘先生提到不久前去世的導師,說楊聯陞先生才是真正的博大精深。我從在我看來已經是十分淵博的餘先生口中聽到如此評價,自然更起了好奇與敬意。 應該也是在會上,我問起劉子健先生,聽說他在病中,只好打消了去請教的念頭,過了一兩年他就去世了。劉先生是宋史大家、尼克森訪華後最早回國的美籍華人學者之一。
  • 再談兩位史學家楊聯陞、何炳棣
    近世以來,聲名顯赫的華人漢學家裡,我最敬重的,還要數楊聯陞先生。楊聯陞楊先生是河北保定人。1914年出生,1990年去世。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他的畢業論文,名叫《東漢的豪族》,到今天仍是史學名著。近年來,商務印書館印行的《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就收有此書。本科畢業論文,成為學術經典,在中外學術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 楊聯陞致胡適:越是概論,越得大師來寫
    遂展讀楊聯陞寫給胡適的信。這些信《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都曾收錄,十多年前就讀過,今次重覽,仍覺溫暖動人。這回讀的是《蓮生書簡》(商務印書館2017年10月版,蔣力編,系「碎金文叢」之一種),沒有胡先生的復函,卻看到楊聯陞先生給其他先賢的書札。冬夜窗前捧讀,大約可抵消一點寒氣。
  • 【博雅·課程】你好!博雅少代會
    在星星火炬的指引下,在獵獵隊旗的照耀下,我們迎來了中國少年先鋒隊博雅小學第一次代表大會。12日,博雅小學第一屆大隊委候選人正在「花式拉票」。他們是各中隊公平、公正民主選舉出來的優秀少先隊員代表。你瞧!他們百花齊放,正向著隊員們介紹自己,拉票呢!「同學你好,我是三五班的李玖樾,請大家支持我,投我一票,謝謝!」
  • 博雅象棋新生代·昆明理工大學戰隊蟬聯「博雅杯」高校聯賽冠軍!
    2019年12月2日,博雅象棋新生代·2019「博雅杯」雲南九大高校象棋聯賽正式開賽。
  • 源博雅是個好漢子
    不久,嬰兒降生,與此同時,樂音也停息了.這時生下來的嬰兒,便是博雅。不論這是事實,還是後人的附會,能夠留下這樣的逸聞,足見源博雅音樂才華的卓越不凡。他的音樂,還曾數度拯救過博雅自己的身家性命。同樣根據《續教訓抄》記載,式部卿宮,也就是敦實親王,曾經對源博雅心懷怨懟,也就是說,敦實親王對源博雅懷恨在心。
  • 象棋大師孫浩宇直播博雅互動2020「博雅杯」中國象棋愛心助學賽
    2020「博雅杯」中國象棋愛心助學賽線上海選賽於2020年11月16日至21日在「博雅中國象棋」APP正式開啟。 本次「博雅杯」中國象棋愛心助學賽中,中國象棋國家大師暨虎牙人氣主播孫浩宇參與並直播線上海選盛況。賽事直播共分為兩場,預選賽期間進行一場,決賽進行一場。
  • 博雅賦
    ①博雅:博意:豐富、廣泛、全面、完整。雅意:高尚、不粗俗,合乎規範。博雅之意:淵博儒雅,學識淵博,品行端正。《後漢書·杜林傳》有:「博雅多通,稱為任職相。」《明史·李默傳》有:「默博雅有才辨,以氣自豪。」
  • 【一拼到底】2021年新會博雅幼兒園第一屆「博雅迎春杯」班級籃球賽圓滿結束!
    經過四節激烈的拼博,最終,在李建宏小隊員強勢帶領下,豪取34分,擊敗KM2班,獲得新會博雅幼兒園「博雅迎春杯」班級籃球聯賽總冠軍!  李建宏小隊員獲得新會博雅幼兒園「博雅迎春杯」班級籃球聯賽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李文峰家長和何振華家長獲得新會博雅幼兒園「博雅迎春杯」班級籃球聯賽總決賽最佳家長教練!
  • 【博雅·棋苑】弈博雅10歲小棋手張哲榮升5段
    2013年1月升1段、5月升2段、8月升3段,年僅8歲時的張哲,僅僅 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通過正規比賽升為業餘3段,取得了業餘3段圍棋證書,成為了蘭州圍棋界為數不 多,一年連升三個段位,而年齡又最小的棋手。2014年7月,在金昌舉辦的「清源杯」圍棋比賽中,張哲以 小組第一名的成績成功晉升為4段小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