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說出來你別不信

2020-12-22 騰訊網

三國時期的荊州是天下戰略中心,諸葛亮曾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魯肅甚至毫不遮掩的說:「此乃帝王之資。」以此可見荊州的重要性。

三國初期荊州

東漢年間,天下共分十三州,荊州下轄七郡,分別為;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治所在漢壽縣,

公元190年,劉表單騎入荊州,將荊州的治所遷徙到了南郡的襄陽縣。到了公元206年,曹操進攻荊州,分南郡北部設立襄陽郡,從此成為荊襄八郡。

赤壁之戰後瓜分荊州

赤壁之戰時,曹操又分割南陽郡一部分為南鄉郡。等到曹操戰敗後,實力收縮,只能控制江北郡縣,所以曹操掌握了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

赤壁之後,荊州江南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孫權劉備開始在此地角逐。最終劉備奪取了荊州南部的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以及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

孫權當時派周瑜奪取了半個南郡和半個江夏郡。

劉備當時和孫權商議以半個江夏換取半個南郡,當時的南郡顯然比江夏郡更重要,所以這件事對於東吳來說是一件賠本的買賣。但是在魯肅的勸說下,孫權還是把半個南郡給了劉備,東吳得到了整個江夏郡。也因此荊州瓜分完畢,東吳僅僅得到了江夏一郡。

相關焦點

  • 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三國時代的的荊州和現在的荊州可不是一個概念,三國時代的荊州很大,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兩省大部分地區還有今河南部分地區。那麼三國時代的荊州具體指的是哪些地方,而關羽鎮守的荊州又是哪裡呢?下面我就為大家梳理一下:東漢時期,天下共劃分成十三州及司隸共十四個行政區域,荊州便是其中一州。
  • 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地域面積之廣大實在難以想像
    三國時代的荊州和現在的荊州可不是一個概念,三國時代的荊州很大,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兩省大部分地區還有今河南部分地區。那麼三國時代的荊州具體指的是哪些地方,而關羽鎮守的荊州又是哪裡呢?
  • 讓關羽鎮守荊州,就註定了劉備無法統一三國,諸葛亮也很無語
    ,文天祥這句詩說得也確實是這個道理,不管你是平民百姓,還是帝王,將相,都難逃一死。不過在歷史上有些人卻死得非常不甘,就像三國時期蜀主劉備一樣。說起劉備,或許很多小夥伴都會對他印象頗深,早期的劉備經過多方周圍,結識英雄,終於發展起來佔據荊州、在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之下,又順利佔據益州。本來是大好的前景,不過最終在漢中之戰過後,鎮守荊州的大將關羽身死,蜀漢實力大損,地盤丟失。
  • 湖北這個城市 和三國有關 關羽曾經鎮守於此 有個成語
    湖北這個城市 和三國有關 關羽曾經鎮守於此 有個成語湖北這個城市有保留完好的城牆 城裡古蹟多 有歷史有故事湖北荊州是一座地級市,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荊州曾經是楚國國都,楚國八百年歷史,最輝煌的時代是定都荊州時期
  • 關羽一年的俸祿,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說出來你別不信
    相信熟悉歷史的小夥伴們也一定非常熟悉關羽吧,他出生在山西的一戶農家,由於家境貧寒,他自幼就開始習武用以自保。後來,他遇到了劉備,便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直至劉備佔領益州,自立為王,關羽封了將軍。隨著地位的不斷提升,身價自然也不斷上漲。那麼,大家是不是和小編一樣想知道他一年有多少俸祿呢?如果折合成人民幣呢?
  • 難怪關羽去世後,諸葛亮都不傷心,你看關羽在荊州說了啥
    難怪關羽去世後,諸葛亮都不傷心,你看關羽在荊州說了啥 導語:三國時候名震天下的關羽在後市同樣享用極高的讚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千裡走單騎,水淹七軍等等,他的故事我們也耳熟能詳,同樣有好多關帝廟可以祭拜他,他就是忠義的化身,是守護神。但應為性格的問題,不經意間就招來了殺身之禍。
  • 關羽為什麼失荊州
    由於關羽的崇高地位,他事實上凌駕於由職業經理人建立的整體戰略和管理體制上,我行我素,頤指氣使,在獨自鎮守荊州後尤甚,主要表現為:背離隆中對戰略,單獨行動隆中對裡說的明白: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是基於蜀弱魏強的正確策略,關鍵是天下有變,且要在盟國加強外交聯繫的前提下的。
  •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劉備有一半「功勞」
    從公元184年到220年(關羽兵敗身亡)整整16的年時間,兄弟三人不可能不了解彼此性格。再加上荊州是戰略要地,同時也是是非之地,吳蜀兩家為此發生過多次不愉快的摩擦。一定程度說,看護荊州不單單是猛將鎮守那麼簡單,更需要有一位能夠調停吳蜀關係的中間人。
  • 為什麼劉備明知道關羽處世不夠圓滑,還讓關羽留守荊州?
    前言 失荊州,亡關羽,一直是廣大三國迷心中的痛。那麼有人奇怪當時劉備入川前,為何選擇關羽為鎮守主將?難道劉備就沒想過關羽為人傲慢,不利於團結東吳嗎?蜀漢陣營中就不能換個更穩妥的人來守荊州嗎?
  • 劉備為何非要關羽守荊州,如果換成趙雲,能否守得住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事件之一。由於關羽中了陸遜、呂蒙的驕兵之計,對東吳放鬆了警惕。
  • 三國必爭之地,為什麼是荊州?
    但其實漢末三國時荊州的概念,要遠比現在的荊州市大得多。三國時的荊州,下轄長沙、零陵、桂陽、南陽、江夏、南郡等八郡,轄境大致上是今湖北、湖南二省及河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省部分地區。自三國開始,襄陽作為軍事重鎮,成為無數攻城者的夢魘。曹操以襄陽作為中原許昌、洛陽的屏障,即便關羽得天時之利,適逢當年八月漢水暴漲,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也沒能攻下襄陽。▲關羽北伐路線。
  • 歷史過往:劉備如果派趙雲鎮守荊州,結果會如何?易中天:天下
    琒蔤堚娏鉵儦嚨罝榪鼥莣簗錞苜鵟鐔膮橩敳滄蹛鯜犳稵漻覍矏綨圪揆溮妅峜渼樂獁搳飂陫補襾壯屗鋓盫紼噝醈蚧傘三國時期,針對荊州這個地方,諸葛亮如此描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 關羽大意失荊州,但卻給蜀國帶來四名人才,他們都是誰?
    在三國故事中有很多經典的戰役。這些戰役有的是以少勝多,有的是以謀略取勝,當然也有一些因為大意而失敗的。說起關羽,大家都會想到他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但是在關羽的一生當中也曾有過失敗的時候。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演義》裡一個重要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是三國徵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那之後蜀漢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大意失荊州主要講的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後,荊州被瓜分。劉備在去打劉璋的時候,讓關羽守好自己佔領的荊州五個郡,但是關羽卻要去打曹操。這樣就給了別的人機會,趁機攻佔荊州,而最終關羽也沒能守住荊州。雖然關羽大意失了荊州,但是他也給蜀國帶來了四名人才,他們都是誰呢?
  • 三國時的六位「蕩寇將軍」:除了關羽,你還知道哪一個?
    《後漢書·孝靈帝紀》中記載:「張溫破北宮伯玉於美陽,因遣蕩寇將軍周慎追擊之,圍榆中。」其後,魏蜀吳三國皆置。《三國志·魏書·郭淮傳》中記載:「淵遇害,軍中擾擾,淮收散率,推蕩寇將軍張郃為主,諸營乃定。」再後,晉、南朝梁、陳及北魏、北周皆沿置,隋初為散號將軍,隋煬帝廢。在漢末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都設立了蕩寇將軍一職,也即大家都將對方視為賊寇,希望派遣一員大將將賊寇蕩平。
  • 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是關羽必然失荊州
    大意失荊州對大家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三國典故,講的是蜀漢名將關羽遠徵曹魏樊城攻打曹仁,卻大意中了東吳詭計,被東吳偷襲而兵敗,最後敗走麥城被俘殺並丟失荊州的故事。關羽背黑鍋首先地利分析,除曹魏外,東吳必定會全力奪取荊州荊州,這個地方是曹操、劉備和孫權唯一多次爭奪的焦點地方,在三國裡是個戰略要地。
  • 漫談《三國》故事之二:關羽為何大意失荊州?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關羽在三國故事中,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且不說他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追尋舊主的忠肝義膽,也不必說他酒尚溫時斬華雄、千軍萬馬中如探囊取物般斬殺名將顏良文丑,只說他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逼得曹操幾乎要遷都來避禍,足可見關羽的超凡實力。然而,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關羽鋒芒最盛之時,也是他失敗的開始,不由得讓後人為之扼腕嘆息。那麼水淹七軍的關羽為何走到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呢?
  • 關羽大意失荊州並非偶然?他的敗亡歸根到底就一個字,就是傲
    導語:歷史上有「兩羽遺恨」,一個是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另一個是三國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關羽失荊州真的僅是大意嗎?從公司管理角度來分析,他是個不能獨當一面的總監,歸根到底就一個字:傲。 東漢末年和三國,是歷史上最為精彩的片段,關羽敗亡耐人尋味。
  • 劉備如果派趙雲鎮守荊州,結果會如何?易中天:天下歸劉
    逿吉謀炥緓瀾矽鋑胃仙煌碟第瞌苢痍灊稧漻甬鄹嵦硦姕詋鐃錯詐諺鰒栂貗朂侏蝱撣驐蹘壝翮黚嬰墯矌厖昉襶姬鞧諷三國時期,針對荊州這個地方,諸葛亮如此描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 失荊州只是關羽一個人的大意嗎?
    入川帶走了大部分兵力,既然漢中贏了,一時曹魏不會來犯,就該給荊州增兵,孫權的為人,關二不知,他還不知嗎?何不命趙雲、陳到、張飛哪個做短暫休息後就去策應,關羽面子大肯定不會主動求援,可相比防敵偷襲,他的面子算什麼?到時真的發現吳軍有來,他還敢怪中央來策應支援嗎?
  • 大意失荊州才讓關羽身亡?三國關羽敗走麥城後喪命並非如此簡單
    關羽為何會兵敗被殺,誰該為關羽之死負責?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麼?劉備決策集團誤判形勢。劉備與孫權結盟,拿下益州,聲勢達到頂峰,進位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鎮守荊州。荊州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向北可威脅許都,向南威脅東吳,更是劉備北出中原的門戶,戰略地位及其重要。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東吳同樣對其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