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地域面積之廣大實在難以想像

2020-12-22 騰訊網

三國時代的荊州和現在的荊州可不是一個概念,三國時代的荊州很大,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兩省大部分地區還有今河南部分地區。那麼三國時代的荊州具體指的是哪些地方,而關羽鎮守的荊州又是哪裡呢?

三國時期的荊州和現如今的荊州相差很大,尤其是在地域方面,荊州迄今為止已經有至少4000年的歷史,荊州很多人都聽過,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曹操一心得荊州,可以說在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是各懷鬼胎,想要獨霸荊州,荊州作為從古至今的軍事重鎮,這也是取決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用諸葛亮的話就是「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荊州是很多地區通往的最佳通道。

荊州原是漢武帝設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如果換算成今天詳細的地理位置,向北是觸及到河南南陽市,向南可以到達廣西桂林和廣東韶關,向東是湖北和江西的交界處,向西包括全部的貴州省,地域面積之廣大實在難以想像。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荊州管理者七郡,分別就是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南郡。江夏郡、南陽郡。不過在後來朝廷將南陽郡與南郡分出一部分作為襄陽、章陵郡。所以當時便經常說荊襄九郡,這便是由來。後來襄陽與章陵郡又被融入到南陽郡中了,當時的赤壁之戰後曹操便d得了南陽郡。本來劉備應該是有荊州五郡的,但是由於劉備先是向孫權借了南郡,按照當時的協議,劉備才將長沙郡與桂陽郡交給孫權。

三國時期的荊州好比是一個行政區劃,並非特指一個地方或者一個城市,放在現在來看,覆蓋了河南南部、湖北全部、湖南全部等地區。如果特指關羽鎮守的荊州(南郡)來看,毫無疑問就是今天的荊州市、江陵縣等地區。

相關焦點

  • 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三國時代的的荊州和現在的荊州可不是一個概念,三國時代的荊州很大,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兩省大部分地區還有今河南部分地區。那麼三國時代的荊州具體指的是哪些地方,而關羽鎮守的荊州又是哪裡呢?下面我就為大家梳理一下:東漢時期,天下共劃分成十三州及司隸共十四個行政區域,荊州便是其中一州。
  • 讓關羽鎮守荊州,就註定了劉備無法統一三國,諸葛亮也很無語
    不過在歷史上有些人卻死得非常不甘,就像三國時期蜀主劉備一樣。說起劉備,或許很多小夥伴都會對他印象頗深,早期的劉備經過多方周圍,結識英雄,終於發展起來佔據荊州、在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之下,又順利佔據益州。本來是大好的前景,不過最終在漢中之戰過後,鎮守荊州的大將關羽身死,蜀漢實力大損,地盤丟失。
  • 湖北這個城市 和三國有關 關羽曾經鎮守於此 有個成語
    湖北這個城市 和三國有關 關羽曾經鎮守於此 有個成語湖北這個城市有保留完好的城牆 城裡古蹟多 有歷史有故事湖北荊州是一座地級市,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荊州曾經是楚國國都,楚國八百年歷史,最輝煌的時代是定都荊州時期
  • 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說出來你別不信
    三國時期的荊州是天下戰略中心,諸葛亮曾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魯肅甚至毫不遮掩的說:「此乃帝王之資。」以此可見荊州的重要性。
  • 為什麼劉備明知道關羽處世不夠圓滑,還讓關羽留守荊州?
    前言 失荊州,亡關羽,一直是廣大三國迷心中的痛。那麼有人奇怪當時劉備入川前,為何選擇關羽為鎮守主將?難道劉備就沒想過關羽為人傲慢,不利於團結東吳嗎?蜀漢陣營中就不能換個更穩妥的人來守荊州嗎?
  •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劉備有一半「功勞」
    從公元184年到220年(關羽兵敗身亡)整整16的年時間,兄弟三人不可能不了解彼此性格。再加上荊州是戰略要地,同時也是是非之地,吳蜀兩家為此發生過多次不愉快的摩擦。一定程度說,看護荊州不單單是猛將鎮守那麼簡單,更需要有一位能夠調停吳蜀關係的中間人。
  • 劉備為何非要關羽守荊州,如果換成趙雲,能否守得住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事件之一。由於關羽中了陸遜、呂蒙的驕兵之計,對東吳放鬆了警惕。
  • 鳳泉之謎--據說三國關羽之妻葬於金燈寺村...
    一說三國名將關羽之子關鎖尋父時為寄葬母親所建;一說建於元末至正二年(1342年)。該寺院坐北朝南,原佔地面積30畝(另據老人們講,後大寺的前面直通五陵村大佛殿。據《金燈寺村志》記載:關索(鎖)河東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人,三國名將漢壽亭侯關羽之三子,關平、關興之弟。關索(鎖)約生存在漢靈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至建興三年(公元225年)間。
  • 漫談《三國》故事之二:關羽為何大意失荊州?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關羽在三國故事中,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且不說他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追尋舊主的忠肝義膽,也不必說他酒尚溫時斬華雄、千軍萬馬中如探囊取物般斬殺名將顏良文丑,只說他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逼得曹操幾乎要遷都來避禍,足可見關羽的超凡實力。然而,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關羽鋒芒最盛之時,也是他失敗的開始,不由得讓後人為之扼腕嘆息。那麼水淹七軍的關羽為何走到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呢?
  • 生在山西運城,死在湖北宜昌,生時牛死後更牛的關羽在荊州又火了
    要說建造關公雕像,山西運城解州鎮還是最有發言權的,人家那裡有著實實在在的關羽銅像,還有著全國規模最大的關公廟。生前死後都很牛氣的關羽,至今出生年月都無從考證,是個未解之謎。我們只知道關羽是三國時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
  • 三國必爭之地,為什麼是荊州?
    但其實漢末三國時荊州的概念,要遠比現在的荊州市大得多。三國時的荊州,下轄長沙、零陵、桂陽、南陽、江夏、南郡等八郡,轄境大致上是今湖北、湖南二省及河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省部分地區。對於這次大膽的冒險行動,諸葛亮是反對的,他擔心東吳會乘機扣押劉備,以吞併劉備佔有的荊州四郡,便力諫劉備取消這次行程。但半生戎馬的劉備頗有勇氣,不顧性命之危而堅持前往。他向孫權提出的理由是,劉表的舊部大多前來投靠,現在的根據地實在太小,不足以安民,請求向孫權借點兒地盤。
  • 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其實失去的並非一座城,而是半個江山
    引言我們都聽過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典故,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結果關羽大敗,孫權得到荊州。在初聽這個故事之時,人們大多為關羽的自負疏忽而感到惋惜。但事實上關羽所丟失的卻遠遠並非只有荊州這一座城池。
  • 為什麼說荊州之戰,關羽必敗無疑?雙方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驕傲、大意、輕敵等貶義詞,均落到了關公頭上,「大意失荊州」一詞也由此而來。因為,他犯的錯誤實在是太大了,丟失荊州使蜀漢的前程被葬送,一時之間,關羽之前的好都被掩蓋了。那麼,關羽為什麼會在那麼重要的戰役,樊城之戰中失敗呢?我想,這其中,除了關羽在作戰指揮中的不當以外,還與他本人性格上的缺陷也有很大關係:驕傲、自大、輕敵。
  • 三國之謎:關羽是否大意失荊州?麋芳為何投降
    一談到關羽失荊州,史書都把原因歸結到關羽的大意以及剛而自矜的性格。關羽自有他驕傲剛愎的資本,萬軍叢中斬顏良,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樣一個萬人敵的虎將剛而自矜好理解,但是剛而自矜並不代表就無備。關羽在荊州對東吳是做了充分防備的。比如多次修繕加固江陵城;在江邊廣置屯侯;多設烽火臺。水經注就有記載,關羽對自己增築和修繕加固的江陵城非常滿意,認為呂蒙根本攻不下來。
  • 關羽大意失荊州並非偶然?他的敗亡歸根到底就一個字,就是傲
    導語:歷史上有「兩羽遺恨」,一個是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另一個是三國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關羽失荊州真的僅是大意嗎?從公司管理角度來分析,他是個不能獨當一面的總監,歸根到底就一個字:傲。 東漢末年和三國,是歷史上最為精彩的片段,關羽敗亡耐人尋味。
  • 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卻建設了一個關羽雕像,網友:這是羞辱關羽
    要說關羽當時有這麼厲害嗎?關羽在三國時候,的確是戰功赫赫,但是並不是第一。在很大程度上,後人把關羽給神話了,關羽現在在人們心中,就是正義或者忠義的化身。《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很多人都看過,大家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最後敗走麥城,被東吳大將呂蒙設計殺害,享年58歲。對於丟失荊州,這可能是關羽這輩子最大的失誤了。
  • 關羽坐鎮荊州,為何要發動襄樊之戰,全力防守不行嗎?
    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為了幫助曹仁解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援樊城,卻遭遇了因為暴雨,以致於被關羽水淹七軍。在這場戰役中,關羽趁機乘大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威震華夏,甚至一度讓曹操打算遷都,從而避其鋒芒。不過,關羽的巔峰時刻,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接著就是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
  • 魏蜀吳三國必爭之地,荊州到底有多重要?
    有人說:一部荊州史,半部三國史。圍繞著荊州,三國魏蜀吳發生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荊州在東漢十三州中,是唯一被魏蜀吳分別統治過的州。先是曹操佔據荊州,赤壁戰後劉備得之,呂蒙白衣渡江,孫權得之。荊州為何在三國歷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 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是關羽必然失荊州
    大意失荊州對大家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三國典故,講的是蜀漢名將關羽遠徵曹魏樊城攻打曹仁,卻大意中了東吳詭計,被東吳偷襲而兵敗,最後敗走麥城被俘殺並丟失荊州的故事。關羽背黑鍋首先地利分析,除曹魏外,東吳必定會全力奪取荊州荊州,這個地方是曹操、劉備和孫權唯一多次爭奪的焦點地方,在三國裡是個戰略要地。
  • 關羽大意失荊州,但卻給蜀國帶來四名人才,他們都是誰?
    在三國故事中有很多經典的戰役。這些戰役有的是以少勝多,有的是以謀略取勝,當然也有一些因為大意而失敗的。說起關羽,大家都會想到他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但是在關羽的一生當中也曾有過失敗的時候。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演義》裡一個重要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是三國徵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那之後蜀漢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大意失荊州主要講的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後,荊州被瓜分。劉備在去打劉璋的時候,讓關羽守好自己佔領的荊州五個郡,但是關羽卻要去打曹操。這樣就給了別的人機會,趁機攻佔荊州,而最終關羽也沒能守住荊州。雖然關羽大意失了荊州,但是他也給蜀國帶來了四名人才,他們都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