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將建成中國產能最大抗癌生物藥生產基地

2020-12-23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12月17日訊(記者 張新華 通訊員 孫旭東 黃嘉慶) 12月16日,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第二工廠竣工,第三工廠建設同步啟動,基地實現產能和生產工藝的又一次重要升級,標誌著百濟神州生物藥「智造」能力邁入新階段。

據悉,隨著第二工廠落成,目前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已有24000升生物藥產能,而未來第三工廠完工後,總產能有望達到64000升,或將成為中國產能最大的本土創新藥企自有生物藥生產基地之一。同時,通過引入技術化不鏽鋼生物反應器,融合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加速滿足中國和全球患者對創新生物藥日益增長的需求。

黃埔速度:短短一年生物藥產能翻三倍

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尤其是本土創新生物藥的崛起,不僅為患者帶來豐富的治療選擇,也推動著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作為國內生物藥企業中的生力軍,百濟神州長期致力於提高我國生物製藥產業發展水平。2017年,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啟動建設,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2019年9月,廣州生產基地第一工廠竣工,從動工到通過驗收,僅用時兩年。而在短短一年後,該基地迅速實現第二工廠竣工和第三工廠建設啟動,以高效的「黃埔速度」構建生物藥大規模自主生產能力。

在活動現場,百濟神州副總裁、廣州工廠廠長高偉表示,「廣州基地第二和第三工廠的突破,再次刷新了我們在生物藥生產基地建設中的紀錄,用時一年即實現產能比第一工廠翻了三倍。」

與此同時,百濟神州對粵港澳大灣區生物裝備製造業提升發展起到輻射帶動作用。據悉,第三工廠內用於生物藥生產的不鏽鋼生物反應器由粵港澳大灣區廠家生產。此外,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正在加快自動化與人工智慧建設,包括引入增強現實智能眼鏡、數字孿生與研發人工智慧、三維建模與模塊化設計等新技術,為智慧工廠的建設賦能。

目前,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已經通過了中國、美國和歐盟多個GMP質量體系認證。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生物製藥負責人劉建表示:「廣州基地建設之初,我們的目標就是對標世界一流的品質,實現產品全球通行。我相信隨著第二和第三工廠的落地,未來能更好地滿足全球患者的需求,帶來質量過硬、價格可及的好藥。」

產業標杆:「智造」全球領先抗癌新藥

癌症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在中國,癌症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高端生物藥產量不足,藥價過高的問題尤其突出。當下,迫切需要更多質優價廉抗癌生物藥來治療癌症。

為此,百濟神州頻頻展示其創新和商業化實力:2019年11月1日,百濟神州宣布,與全球最大生物製藥企業代表安進公司以約27億美元現金達成戰略合作,受到全球矚目;2019年11月15日,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BTK抑制劑「澤布替尼」,成為第一個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本土自主研發抗癌新藥,改寫了中國抗癌藥「只進不出」的尷尬歷史;2019年12月,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PD-1抗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正式在中國獲批上市;2020年7月16日,百濟神州宣布完成價值約為20.8億美元的註冊直接發行,股權融資創全球之最。

隨著廣州生產基地第二工廠竣工、第三工廠啟動建設,百濟神州將進一步瞄準全球市場、對標全球標準,為後續生物藥的上市供應保障建好了軌道。

百濟神州創始人、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王曉東院士認為:「將科學研究的前沿成果轉化為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的創新好藥,是百濟神州成立十年來不變的目標與使命,也是我們在構建產業價值鏈的過程中,始終思考的問題。」

王曉東表示,得益於廣州市與黃埔區積極的產業政策和資源支持,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實現又一次「智造」升級,能夠更好地為患者用藥提供堅實保障。

頂尖企業開啟廣州生物產業「黃金時代」

作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重點引進的百億級產值生物醫藥企業,百濟神州生物藥項目是該區「以資引資」的招商新模式的成果。早在2016年,百濟神州全資子公司——百濟神州(香港)有限公司與廣州開發區及其下屬國有企業廣州高新區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百濟神州生物藥有限公司。這一新模式提高大大提高了項目落戶的效率。

基於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良好合作基礎,百濟神州已將整個集團的商業銷售公司落戶在該區,並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建立以生物藥和細胞藥療法為主的研發中心。通過一系列布局,百濟神州已在該區成立了集基礎科研、臨床開發、商業生產、市場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平臺。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生物製藥負責人劉建強調,未來公司將致力於降低生產成本,做到關鍵材料本土化,關鍵技術內消化,利用人工智慧打造行業領先的中國工業4.0示範基地。

目前,百濟神州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內。除百濟神州以外,園區還引進了全球最大的生物藥生產企業瑞士龍沙,以及國內製藥知名企業綠葉製藥、諾誠健華、恆瑞醫藥、康方生物等企業。

百濟神州項目建設跑出「黃埔速度」,創新抗癌生物藥實現「黃埔智造」,這與黃埔的產業環境密不可分。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州生物醫療產業核心區,聚集生物醫療企業超過1000家,產業規模約佔廣州市60%,形成了醫藥製造、醫療器械、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精準醫療、體外診斷、檢驗檢測等六大核心產業。

當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加速搶佔全球生物醫療產業發展制高點,已引進超過50家國際或國內頂尖生物醫療企業,包括思拓凡、瑞士龍沙、阿斯利康、默克、賽默飛、吉利德-瑞查森等跨國企業,以及百濟神州、百奧泰等國內領先的創新型企業。該區引進鍾南山、施一公、裴鋼、王曉東、謝曉亮、王迎軍等海內外高端生命科學人才50多名,匯聚了全國第一梯隊的人才團隊,全國第一方陣的企業和科研機構。

相關焦點

  • 廣州將建成中國產能最大抗癌生物藥生產基地
    12月16日,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第二工廠竣工,第三工廠建設同步啟動,基地實現產能和生產工藝的又一次重要升級,標誌著百濟神州生物藥「智造」能力邁入新階段。 據悉,隨著第二工廠落成,目前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已有24000升生物藥產能,而未來第三工廠完工後,總產能有望達到64000升,或將成為中國產能最大的本土創新藥企自有生物藥生產基地之一。同時,通過引入技術化不鏽鋼生物反應器,融合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加速滿足中國和全球患者對創新生物藥日益增長的需求。
  • 百濟神州廣州生產基地第三工廠動工,總產能或達6.4萬升
    南都訊 12月16日,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第二工廠竣工,第三工廠建設同步啟動,基地實現產能和生產工藝的又一次重要升級,標誌著百濟神州生物藥「智造」能力邁入新階段。
  • 中國生物藥企業為何都在建廠擴產能?
    百濟神州表示,第二工廠建成後,其廣州基地目前已建有24000升生物藥產能,而未來第三工廠完工後,總產能有望達到64000升。據悉,在未來該工廠產能將應用於包括百濟神州大分子主力產品抗PD-1單抗替雷利珠單抗在內的生物藥生產,而作為這兩年國家醫保談判的最受關注品種,產能問題對於PD-1格局乃至整個中國生物藥產業的未來影又會有什麼影響?
  • 榮昌生物-B(09995)斥資4億元採購賽多利斯生產線 產能有望進一步...
    囿於國內生物藥起步晚、人才缺乏等因素,國內生物藥產能和生物反應器產線較歐美等生物製藥大國仍存在較大差距,此前國內有上市生物藥藥品產能受限,直接限制了放量節奏。    隨著國內生物創新藥企和CDMO行業的崛起,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在研發領域的投入正逐年增多。
  • 21深度丨進醫保之後還有產能大考:國產四大PD-1誰能持續放量?
    從產能來看,據君實生物科創板招股書,截至2020年5月17日,君實擁有2個生產基地。其中蘇州吳江生產基地已獲GMP認證,擁有3,000L發酵能力,正在進行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的商業化生產和臨床試驗用藥的生產。上海臨港生產基地按照 cGMP 標準建設,其中一期項目產能30,000L,已於2019 年底投入試生產。
  • 榮昌生物斥資 4 億採購賽多利斯生產線,產能有望進一步放量
    囿於國內生物藥起步晚、人才缺乏等因素,國內生物藥產能和生物反應器產線較歐美等生物製藥大國仍存在較大差距,此前國內有上市生物藥藥品產能受限,直接限制了放量節奏。隨著國內生物創新藥企和CDMO行業的崛起,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在在研發領域的投入正逐年增多。
  • 雲南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矽光伏材料生產基地
    近年來雲南著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業集聚態勢逐步顯現,目前雲南省已形成30萬噸單晶矽拉制和41吉瓦切片生產能力,今年前10個月已生產單晶矽12萬噸,雲南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單晶矽光伏材料生產基地,並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矽材加工一體化製造基地。
  • 明治宣布翻倍擴張中國冰淇淋產能,日本最大乳企有多勇?
    來源:小食代文:番茄雖然2020年的「餘額」已經不足50天了,但是日本最大乳企明治仍在中國市場上衝刺。日前,日本明治集團(下稱:明治)宣布要向明治制果食品工業(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明治制果上海)增資6.5億元人民幣,用以設立雪糕·冰淇淋的新生產基地,擴大這一業務的在華市場份額。
  • 甘肅省生命之光抗癌俱樂部成為「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基地」
    原標題:甘肅省生命之光抗癌俱樂部成為「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基地」11月13日至15日,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花城廣州召開。本次大會是2020年我國腫瘤學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覆蓋學科最全、影響力最廣的學術會議。鍾南山院士、樊代明院士、郝希山院士、王銳院士等24位兩院院士及2800位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腫瘤前沿領域的熱點問題。在本次大會上,甘肅省抗癌協會生命之光抗癌俱樂部被命名為全國第一批「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康復科普教育基地」。
  • 巴斯夫南京基地產能擴大至8萬噸!湛江基地項目將於2030年竣工!
    9月22日,由中國石化與巴斯夫各持一半股份的合資企業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揚子石化–巴斯夫)擴大了新戊二醇產能。此外,巴斯夫湛江基地整體項目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首套裝置預計於2022年投入運營,整體項目將於2030年左右竣工。
  • 雲南成全球最大綠色單晶矽光伏材料生產基地
    12月13日,記者從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近年來雲南著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業集聚態勢逐步顯現,目前雲南省已形成30萬噸單晶矽拉制和41吉瓦切片生產能力,今年前10個月已生產單晶矽12萬噸,雲南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單晶矽光伏材料生產基地,並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矽材加工一體化製造基地。
  • 藥明生物收購拜耳位於德國伍珀塔爾的生物藥原液廠
    生物藥原液廠(MFG19)配備3條1000升灌流和6條2000升流加生產線,將用於疫苗和生物藥生產服務,預計2021年後期投入GMP生產 繼續擴大藥明生物在德國的生物藥產能 鞏固「全球雙廠生產」戰略,滿足全球客戶日益增長的生產需求
  • 巢湖最大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
    1月7日上午,從巢湖市中垾鎮傳來好消息,佔地面積230餘畝的中垾鎮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目前基地內的道路也已接近尾聲。據悉,這也是巢湖目前最大的番茄基地。    該番茄基地位於巢湖市中垾鎮小聯圩村委會埠李自然村。在剛剛投入使用的第二代番茄大棚裡,有著20多年番茄種植經驗的張克成,正和家人在忙著給番茄人工授粉。
  • 興森科技:公司廣州生產基地目前具備2萬平/月的IC封裝基板產能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興森科技提問, 邱總你好,市場一直比較關心公司IC封裝基板的情況,請問公司2019年IC封裝基板產能情況,能產多少一個月?有沒有新的擴產的計劃?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廣州生產基地目前具備2萬平/月的IC封裝基板產能,其中,在2012年投資的1萬平/月產能已經完全釋放,處於滿產狀態;2018年投資擴產的1萬平/月產能將於2020年投產釋放。
  • 擬建成中美冠科在中國規模最大基地
    隨著前沿與轉化腫瘤學模型數量的不斷增長,中山分公司在前期將注重於提高基於細胞系建立的異源移植腫瘤模型的可用率和增長率。中山分公司預計將於2021年實現全面運營。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市的優勢產業,具有紮實的產業基礎和研發實力,已經建成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中德(中山)生物醫藥產業園、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華南分院、華南現代中醫藥城等若干個國家級和省級醫藥產業平臺和發展載體,涵蓋生物製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健康服務等板塊,已經落戶諾華山德士、輝凌製藥、聯邦製藥、完美、曼秀雷敦等300多家知名企業。
  • 產能擴張或成PD-1「戰場」的下個賽點
    如果說進入醫保意味著拿到入場資格,接下來產能將是考驗幾家企業放量能力的關鍵。而就在PD-1醫保談判的當天,12月16日,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以下簡稱「廣州基地」)第二工廠正式竣工,第三工廠建設同步啟動,該生產基地主要用於像PD-1抑制劑這樣的大分子藥物規模化生產。
  • 廣州黃埔高質量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將加速打造四大高地
    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出席大會,黃埔區區長陳勇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大會由黃埔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崔世剛主持。會議聽取了黃埔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以及黃埔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黃埔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211名區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託出席會議,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
  • 廣州黃埔 啟動百億版權基金 助推遊戲IP化
    時隔16年,中國乃至亞洲地區遊戲產業的風向標再次回到廣東,這次是廣州黃埔迎接了這場盛會。12月15日至17日,中國遊戲行業高規格盛會——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在廣州黃埔舉辦,這是該年會首次落地黃埔,並將在黃埔連續舉辦三年,為黃埔遊戲產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助力廣州打造「動漫遊戲產業之都」。
  • 藥明生物原液生產基地完成巴西國家衛生監督管理局GMP檢查
    中國, 無錫  2020年12月14日  全球領先的開放式生物製藥技術平臺公司藥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今日宣布,公司已順利完成巴西國家衛生監督管理局(ANVISA)針對其無錫原液生產基地的
  • 雲南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單晶矽光伏材料生產基地 年產量超12萬噸
    12月13日,記者從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近年來雲南著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業集聚態勢逐步顯現,目前雲南省已形成30萬噸單晶矽拉制和41吉瓦切片生產能力,今年前10個月已生產單晶矽12萬噸,雲南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單晶矽光伏材料生產基地,並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矽材加工一體化製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