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身市場的逐漸壯大,人們逐漸地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健身變成了一種時尚,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健身的行列希望通過運動來改變身材,但健身是一個覆蓋範圍非常大的領域,健身沒有具體的定義,也沒有一個具體的運動項目,跑步是健身、跳廣場舞是健身、街頭健身和去健身房做抗阻力訓練都是健身,那麼一說到街頭健身和健身房健身就是個讓人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說街頭健身的都是瘦猴,也有人說健身房健身的都是死肌肉。這種爭論常常讓剛踏入健身圈子的小夥伴們糾結不已,他不知道該選擇街頭健身還是應該去健身房。
有的人想增加肌肉的維度但是又不想去健身房,所以就在家裡做徒手的訓練動作,有的人想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讓自己變得更快、更強所以去健身房做抗阻力訓練,那麼這兩種健身方式能不幫助你達到預期的效果呢?接下來我就對街頭健身和健身房健身做一下詳細的分析,讓我們能夠更加明朗的看待這兩種運動。
開鏈運動和閉鏈運動
街頭健身和健身房健身雖然都是做抗阻力訓練,但還是有一些細小的差別的,而這些細小的差別就決定了它們的運動本質。
首先一個差別就是在健身房健身所做的大部分都是開鏈運動,街頭健身所做的大部分都是閉鏈運動,開鏈運動指的是身體的近端固定遠端活動的訓練動作,比如臥推、高位下拉、坐姿腿屈伸等等,閉鏈運動指的是身體的遠端固定,但是近端移動的訓練動作,比如伏地挺身、引體向上、深蹲等等,由於固定點的不同,導致這兩種運動的訓練感受也是不同的,我們的主觀感受是做開鏈運動要比做閉鏈運動更加的舒服,很多人都更傾向於做開鏈運動。
比如在健身房裡有的人能推起100多公斤重的槓鈴,但是做起伏地挺身來卻氣喘籲籲,這是因為做開鏈運動時身體大部分的部位已經處一個穩定的狀態,訓練者不必過多的擔憂身體的平衡,所以在做閉鏈運動的時候,深層肌肉的參與程度就小,那麼自身所消耗的熱量就會小。
而在做閉鏈運動時身體的遠端固定,人體的支撐點和支撐面積都非常小,所以在這時我們一面要保持外周肌肉的發力來完成相應的動作,還要保持深層肌肉的發力來保持身體的平衡,那麼由於參與的肌肉變多,人體所消耗的能量也就會變多,而能量的輸出是在心肺系統的支撐下實現的,所以我們在做閉鏈運動時候常常會感覺氣喘籲籲的,這就是開鏈運動和閉鏈運動對我們主觀感受的影響。
訓練重量
健身房健身和街頭健身的另一大區別是在健身房健身能夠使用更大的重量,而街頭健身常常是以自身體重為訓練的負荷,最明顯的例子是很多人在健身房做高位下拉能夠拉起100多斤的負荷,但是引體向上卻一個都拉不起來,根據上文的分析我們知道閉鏈運動需要深層肌肉的發力,這就影響了外周肌肉的參與程度,而且在開鏈運動當中,我們的訓練負荷是形狀規則的物體,比如槓鈴、啞鈴以及固定器械,但是在做閉鏈運動的時候,訓練負荷是自己的身體,人體本身就不是一個規則的物體,在閉鏈運動中,訓練者不僅需要調動深層肌肉來維持平衡,還需要找好平衡點,不然有再大的力氣也難以完成動作。
那麼用規則的物體就便於我們舉起更大的重量,我們知道訓練的重量和肌肉的圍度是成正比的,你使用的重量越大,肌肉募集的程度也就越大,但是以自身體重為訓練負荷,不管你玩出什麼花樣來,訓練負荷還是一樣的,有可能因為爆發力訓練或者是慢速訓練能夠讓肌肉維度得到些許的改變,但改變的程度並不會太誇張。
功能性訓練
健身房健身和街頭健身的另一大區別就是訓練動作功能性的體現,功能訓練的定義是做一些人體被設計來應該完成的動作,比如看你所做的訓練動作能不能讓我們走起路來更輕鬆、更平穩,或者是在遇到危險時能不能及時地把危險因素推開,雖然健身房的深蹲、臥推的自由訓練動作也具備這樣的功能性,很多人在健身房健身常常是不重視自由訓練動作的,他們喜歡在固定器械上訓練,這其實是沒有功能性可言的。
但街頭健身是閉鏈運動,訓練者的平衡能力非常的強,他們練出來的肌肉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日常的行為動作。
人體的身體素質是根據5個方面來體現的,分別是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但是健身房健身只能讓訓練者具備力量,而街頭健身雖然力量能力不是特別強,但是完全具備另外4種項目,所以練街頭健身的人,由於他訓練動作的功能性強,所以身體素質也很強。
結語
那麼街頭健身和健身房健身應該如何選擇呢?我們可以根據上文的分析,再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決定,想要力量、維度就去健身房,想要一個更好的身體素質就練街頭健身,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和標準,也許你認為街頭健身練出來的肌肉就已經很大了,你認為大就是大,也有人認為他的身體素質還行,沒有必要學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只喜歡讓自己魁梧一點,那你認為自己身體素質好就是好,這個事情完全是看自己的喜好,因為參與鍛鍊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百裡挑一#
我是健身小瑀,一名專注於健身領域的創作者,歡迎您關注,每日我會為您分享最有價值的健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