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家餐廳,廚師竟然是機器人,你敢吃嗎?

2020-12-17 名佐羅

如果想像一下,機器人做菜,大概是什麼樣子?

我們先來設想一下,烹飪機器人像人嗎?

很多人會想像一個像人一樣有手有腿的機器人,在普通的廚房裡運刀如飛,切絲切片都是一樣粗細薄厚,大概還能用分毫不差的手法顛勺、翻炒。

以今天的技術,如果真的投入巨資去做,這當然是能夠實現的。但最終的成本,一定會讓所有消費者和商家都望而卻步。2016年的時候,我在和我們的創始人以及其他幾位聯合創始人考慮創業方向時,的確也考慮了這個方向。但最終的結論是:且不說整個過程的研發投入,僅僅是最終產品的硬體成本,可能就要100萬人民幣之巨,而壽命與可靠性也難以保障。

也許未來有一天,機器人確實能做到這種水平,但現在或者是在近未來,實際的機器人餐廳卻可能與我們的想像有點差別。

這是因為,有很多對於人來說易如反掌的事情,卻要消耗工程師無數不眠之夜才能讓機器人做到。而有些對於機器人來說簡單易行的事情,對於人來說即便不是很危險,也是相當的麻煩。

比如,嘗一嘗味道,試一試鹹淡,對於人來說再容易不過了。但是機器人就很難。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什麼非常好用的嗅覺傳感器。如果想讓機器人系統分析出湯的味道,那恐怕要上極其昂貴的化學分析設備。

但是,想要在炸薯條的時候把油溫控制得十分準確,對於人來說就比較困難了。油溫超過180攝氏度,就會產生大量致癌物質。油溫太低,又會讓炸製得效果不好。機器人系統能夠非常精準地把油溫控制在170攝氏度上下,同時確保健康和口感。

總體來說,機器人能夠比較容易地控制調味料的用量、溫度、時間、溼度、位置、速度、力量等等非常直接的物理量。要涉及觀察顏色、形狀之類,就變得困難起來。要針對不同的形狀做對應的處理,比如給不同大小的土豆削皮,那就得要設計專用設備了。所以,機器人更擅長精確地重複同一套操作流程,而很難根據生鮮食材本身的情況,靈活調整烹飪手法。

這樣的烹飪機器人,和我們的想像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們長得完全不像一個「人」。

烹飪機器人可能是這樣的:

炒菜機器人

也可能是這樣的:

調酒機器人

烹飪機器人怎麼做菜?

那麼這樣的烹飪機器人,又是如何為我們烹製美食的呢?

這將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烹飪機器人需要配合一系列供應鏈基礎設施和其他軟硬體才能完成。

我們先從食材說起。

前面說到,烹飪機器人擅長精確測量和控制一些物理量,但並不擅長隨機應變,針對食材的形態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所以,烹飪機器人所用的食材,都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廚房進行預先處理。中央廚房使用大量的專用設備和一部分人工,可以以很高的效率進行食材的清洗、分類和切配,最終裝入標準包裝。雖然烹飪機器人處理不了形狀各異的土豆,但是中央廚房可以把土豆切成長短、粗細類似的土豆條、土豆塊,然後裝入標準包裝袋或者包裝盒。這樣一來,烹飪機器人就可以用標準的烹飪流程烹製這些土豆了。

通常是在每天的早上,物流人員會把經過預處理的食材從中央廚房送到各個訂貨的門店。經過掃碼收貨之後,先放到冰箱或冷庫中存儲,等待今天餐廳開張。

當有顧客在前廳下單時,餐廳信息系統會把菜單傳輸給後廚調度系統。後廚調度系統會決定用什麼順序來調度烹飪機器人把這些菜做出來。要做菜的時候,調度系統會通知傳送系統,把相應的食材從冰箱/冷庫中取出來,送到烹飪機器人那裡,以供烹飪之用。

烹飪工藝多種多樣:蒸、煮、烤、炸、炒……其中很多都是彼此不能兼容的,需要用不同的烹飪機器人來完成。有的餐廳採用了極簡的方案:通過約束菜品的種類,從而確保使用一種機器人就能烹製所有的菜品。另一些餐廳則希望像傳統餐廳一樣儘可能滿足食客的需要,於是就要使用多種不同的烹飪機器人相互配合。

我們這裡選了兩家現在正在運營的機器人餐廳講一講。

位於美國波士頓的Spyce餐廳是一家走極簡風格的機器人餐廳。它由四位MIT的學生創立。

櫃檯後面的那一排,就是這家餐廳的烹飪機器人。這家餐廳主打的是Rice Bowl,就是一種類似於沙拉拌飯的歐美食品。炒鍋上方的傳送系統會把各種食材和醬汁直接送到鍋裡,炒鍋會將食材和醬汁炒熱並攪拌均勻。

而碧桂園旗下子公司千璽集團的機器人餐廳,則是另一類機器人餐廳的代表。(對,碧桂園還做機器人呢。我也很驚奇。這個事情還是11月份一個投資人朋友告訴我的。)

這家餐廳也有炒鍋機器人,但除此之外,還有做煎炸、煮粉、做煲仔飯和調酒的機器人。每一種都是專門設計的,能夠高效地完成各自的任務。

如果想像一下,機器人做菜,大概是什麼樣子?

等到菜品烹飪完成,就會有傳菜機器人把菜餚送到餐桌上。

送餐機器人

雲軌送餐系統

未來,這兩種類型的機器人餐廳都會共存。前者更偏工作餐、快餐,後者更偏正餐、宴會。

所以總體來看,烹飪機器人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需要整個供應鏈和周邊的其他設備/人員配合才能發揮出實力。所以說這會是一個系統工程。像前文所說的Spyce,因為公司比較小,研發投入有限,只能暫時僱傭全職員工來給烹飪機器人打下手,前端、後端慢慢補齊。而碧桂園旗下的千璽機器人集團因為投入比較大,所以可以覆蓋整個開發、生產、運營、供應鏈,包括開設專門適配烹飪機器人的中央廚房。

所以,我們可以在哪裡用到它?

對於廚師來說,烹飪機器人的發明和改進,可以大大減少廚師的重複性勞動。他們不再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做同一道菜,從而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創造和改進工作中去。使得更多的菜餚能夠被發明出來,而現有的菜餚也能得到不斷地提升。

另一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來越多地在餐館裡吃飯。這意味著市場對於廚師——尤其是優秀的廚師——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隨著我國經濟提升,各行各業都會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所以以後很多行業可能會開始缺人,廚師行業也會如此。好在,只要食材供應鏈能夠支持,烹飪機器人就可以很容易地部署到任何地方,按照大廚創造和改進的菜譜,為我們做出各種美味佳餚。

大學、公司、大樓之類地方的食堂,以及大型宴會,也會受益於烹飪機器人。我們吃過的大部分食堂,菜餚都乏善可陳。婚宴的菜餚,也往往平淡無奇。同時做大量的菜,還要做得好吃,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有很多很強的廚師。但食堂和一般的宴會場所通常都請不起許多厲害的廚師。這恰恰是烹飪機器人擅長的領域。只要大廚師傅定下了優秀的菜譜,烹飪機器人「徒弟」們就會一絲不苟地執行。無論是一份還是一千份,它們都能保證出品質量。這使得人們能夠用較少的開銷,就能大飽口福。

中國的美食文化極度豐富,各個地方、各個時代都有獨特的美味。很多特殊的食品,因為小眾而逐漸消失。廚師也漸漸不會了。直到許多年後,可能才會有新的廚師再把它發掘出來,經過很多次的練習和失敗之後,再度把它擺上餐桌。如果廚師將菜譜「教給」機器人(當然,實際上是通過編程和調試),那麼只要食材還能買得到,烹飪機器人就能夠隨時隨地製作這些菜餚。我國浩如煙海的各式菜餚才更容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烹飪機器人的普及,會讓我們的餐飲品質產生質的飛躍。那些你現在吃煩了的食堂、你不再想光顧的街邊店,都能具有如今大牌連鎖餐廳的品質。而一些快捷酒店寡淡的早餐、旅遊景點雞肋的團餐,也會被大幅提升。這就是餐飲業工業化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德州這家餐廳有了炒菜機器人 操作簡單能做800多道菜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9日訊 在德州有一家非常「神奇」的廚房,你只要走進這家廚房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位「大廚」。聽著是不是很想體驗一下,今天閃電新聞記者來到了這家餐廳的廚房實地體驗了一把。糖醋裡脊、麻婆豆腐、小炒肉,記者經過餐廳廚師長的簡單培訓之後,幾道必點菜就上桌了,而且色香味俱全。
  • 爆米粒 機器人未來餐廳
    一、公司簡介安徽精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註冊資本人民幣500萬元,擁有員工100多人,有高中級廚師30多人,是一家專業從事高校食堂經營管理的連鎖企業,是安徽省首家將品牌連鎖經營理念注入高校食堂產業的企業,<<爆米粒
  • 博智林六軸協作機械臂驚豔機器人餐廳
    然而機器人做的菜,你吃過嗎?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旁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一開業就成了「網紅」打卡點,這家集中餐、火鍋和快餐於一體的機器人餐廳給大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去過現場的朋友們一定會被各種充滿科技元素的機器人所震驚。從門口迎客、到菜餚烹製,再到送餐服務……這一切都是由專業的機器人來完成,而且最快20秒即刻出餐。
  • 7 塊 5 吃米其林,全球首家機器人餐廳來了
    假如,現在有一家「米其林」餐廳,價格親民,不用排長隊,它還有一個超級大亮點 —— 機器人烹飪,你要試試嗎?\ 機器人給你煮飯Spyce 是一家位於美國波士頓的餐廳。匆匆一督,感覺很普通,和公司附近那家專賣快餐輕食的小餐廳沒什麼兩樣。
  • 外國高科技餐廳,全餐廳只有一個管理員,炒菜的全是機器人!
    外國高科技餐廳,全餐廳只有一個管理員,炒菜的全是機器人!美國波士頓有一家高科技快餐休閒餐廳,又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餐廳,它和普通餐廳最大的區別就是,這裡的廚師和服務員完全由機器人擔任,切配、炒菜、裝盤、洗碗全部由機器人完成。這家餐廳的創始人是4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作為痴迷於研發機器人的工程師,他們希望創造一種新的高效的烹飪方式。
  • 機器人餐廳你吃了嗎?「機器代人」還有多遠?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慧敏|北京報導碧桂園日前宣布,旗下千璽集團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正式開業,千璽集團還對外發布了機器人餐飲發展戰略。疫情之下,對機器人等智能設施的研發生產和使用進一步被催化。除碧桂園外,美的、格力等巨頭也不斷加大在機器人產業的布局投入。
  • 炒菜機器人當上廚師
    5月20日中午,位於張家口金控大廈4層的「東方一茶一飯」餐廳內約200人正享用午餐,為他們製作午餐的廚師是一個叫「味霸」的炒菜機器人。「味霸」炒菜機器人外形似冰箱,由智能操作界面、自動下料倉、鐵釜炒鍋、輔料瓶等主要部件組成,具有海量菜譜、菜譜編程、一鍵炒菜、無油煙排放、自動洗鍋等功能。使用時,將準備好的食材放入機器內2至3分鐘即可享用菜品,一個機器人可保障50至100人用餐。
  • 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開業,機器人炒菜你見過嗎?
    6月22日,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在中國開業了!它就是碧桂園旗下的「千璽集團」打造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綜合廳!還記得之前碧桂園老闆楊國強宣布的一個大消息嗎?要投1500億,培養大量AI的幹部、工人,擬建設1000家機器人餐廳,由機器人負責下單、炒菜、送菜!
  • 南寧竟然有一家體育主題餐廳你知道嗎?
    南寧那麼多餐飲店裡藏著一家體育主題餐廳你知道嗎?
  • 「用機器人炒菜的餐廳,虧光了我100萬」
    來源:地氣財經01前陣子,我跟一個投資人朋友吃飯,他說最近自己掏腰包投資了一家餐廳。我興趣來了,這疫情,你還投資餐廳?什麼邏輯呢?原來這家餐廳可不是一般的餐廳。它的所有菜品都是機器做出來的,也就是說,這個餐廳沒有廚師!「喏」,他指著我正在啃的燒雞腿說:「你正在吃的這種菜,可以說是最容易用機器做的了。」哇,我頓時驚覺一個從未發現的事實:哪怕咱們在五星級酒店吃的菜,可能都不是人手做的了!
  • 餐廳熬不下去,廚師紛紛改行,曼玲為你出招
    汪師傅也覺得餐飲行業短期內很難恢復起來,他注意到,現在很多餐廳已經復工,但客流並不好,沒有人流的餐廳就沒有盈利,那房租、人工從哪裡來?從廚10年,在後廚擔任廚師長4年,他從來沒有像疫情期間這麼焦慮過。「遲遲沒有收到餐廳的復工通知,不上班就一直沒有工資,生活壓力太大了。」
  • 蟒蛇肉你敢吃嗎? 包河區蘭師傅土灶大鍋臺秘制另類野味
    在當今這個時代,土菜不「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多數土菜館裡的美食都是選用純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物為原料,讓人們敢放心大膽的品嘗。因此,美味、營養又健康的土菜受到眾多中高端人士的追捧也不足為奇了。蘭師傅土灶大鍋臺店內環境位於合肥市包河區的蘭師傅土灶大鍋臺飯館,就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土菜館,有別於合肥其他的土菜館,這裡主打各類湖北土菜,現殺土禽、山村黑豬肉、蟒蛇肉、野生甲魚等菜品原料,都是來自於湖北的鄉村野味。
  • 曾接待過鄧小平、英國女王的「國際級廚師」來珠海開餐廳!
    丘大6福 定位於做一家可以由早茶到夜茶,中間涵蓋午餐晚餐下午茶的中(粵)菜酒樓。紫薯和慕斯兩種毫無干係的東西方輕食代表毫不尷尬地結合在一起,這味道請廚師受我一拜!在香港澳門才能吃到和薯片口感的「豬仔包」在這裡竟然可以吃到,廚師還說「我就是要聽到你咬碎切片的聲音!」,吃出了酥皮+薯片的感覺,這口感請廚師受我一拜!
  • 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下單,炒菜,上菜都由機器人負責
    早在二戰時期,機器人產業就已經開始萌芽。80年代時,工業機器人已經發展成熟,並逐漸過渡到了智慧機器人階段。現在,智能機械化已經成為了主流趨勢。從智能掃地機到機器人廚師,從醫療機器人到服務機器人,人工智慧已經融入了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 上海法式風情花園餐廳,主打惠靈頓牛排,人均1000你覺得值嗎?
    在上海這個遍地都是網紅的城市,就連餐廳也是極其講究顏值和功底的。網紅餐廳也是隨著越來越多自媒體的推廣而被遊客們所熟知。而且通常來說一家店成為網紅,那麼這家店的消費也一定不低,今天就要帶大家探秘的正是坐落在上海的浪漫法式花園餐廳,人均消費高達1000元,你覺得值得嗎?
  • 他是詹姆斯御用廚師,經營一家義大利餐廳,羅斯羨慕不已,答案出乎意料
    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廚師」?本賽季在洛杉磯湖人隊場均出場34.9分鐘,得到25.7分7.9籃板10.6助攻,其中場均10.6次助攻成為全聯盟助攻王,並且在今年得到兩次月最佳球員,很難想像這是一位35歲的老將所展現的數據,可以說詹姆斯依舊是聯盟第一人;而詹姆斯能夠具備如此出色的狀態,除了先天的條件外,後天的努力密不可分,每年詹姆斯均要花費150萬美元保養自己身體,身體個人飲食費用達到150萬美元成為詹姆斯長久不衰的原因,原來詹姆斯身邊還有一位廚師
  • 最奇特餐廳的,一年就賣一根香腸,你願意嘗試嗎?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許多國家擁有奇特餐廳,相信大家都沒有聽過世界上最摳門的餐廳,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一般來說,上天中的老闆會為了盈利賺錢,加價不加量,不管怎麼樣都要讓顧客看得過去。坐落於義大利的一家餐廳,簡直摳門到了極點,這家餐廳的香腸可以賣一年。還有一件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這樣的餐廳,客人們也源源不斷,這家餐廳的香腸非常大,一根香腸最少一米多長,根據餐廳廚師介紹,一米多的香腸重達300多斤,人們將這種特製香腸稱為莫塔德拉。莫塔德拉是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產物,義大利人非常喜歡吃,每做一個漢堡,廚師只需要切成從小薄片,現在的時。
  • 「廚師會瞧不起那些點全熟牛排的人嗎?」聽聽外國廚師怎麼說
    老外喜歡吃的牛排通常是5至6分熟,有時候還有3分到4分熟,不會講究全熟。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在一些西餐廳吃牛排一般默認的都是7至8分熟,甚至是全熟,小孩子會是全熟。顯然我們從這裡能看出來,牛排是講究幾分熟的食物,這也是牛排的一個特點。那麼烹飪牛排的廚師會瞧不起那些點全熟的人嗎?這個問題在美版知乎上也有提問。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老外廚師是怎麼說的,他們會不會瞧不起點全熟牛排的人。
  • 劉一帆個人廚師的魅力與魄力.
    平時備受尊重和風光的五星級酒店大廚,此時在鏡頭前就像犯錯的小學生,縮著脖子站在角落,接受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你給客人吃熱菜,盤子應該是熱的吧?!!」他們心知肚明,自己犯了廚師這行,最低級也是最致命的一個錯誤。不懂行規的觀眾卻不買帳,熱評裡齊刷刷都是質疑:「他以為自己是誰?」、「憑什麼對人家這麼兇」.
  • 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就在廣東,10秒自動出菜,更厲害的是……
    而美食的靈魂在於廚師,廚出鳳城,今天帶大家去見識一間與眾不同餐廳,那裡的廚師簡直非人類啊。,將美食精準地送到你桌面。目前這裡的餐飲機器人家族共有近20位的成員,它們可以出品超過200個菜色,還可以煮粉面、做雪糕、調製各式飲品,無論一盅兩件,還是打邊爐,機器人都可以通過無接觸免打擾的方式為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