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慈禧看中的武將,慈禧交給他一個任務,導致他被全國通緝10年

2021-02-18 歷史小話本

對於民國軍閥馬聯甲,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肯定知道「一門四進士,父子五登科」這個美談,說的就是他和三個弟弟先後考中進士,而他的父親也曾做過建威將軍,可謂滿門精英。

馬聯甲這個武進士絕非浪得虛名,他的身高接近兩米,少年習武,力大無比。當年考試時,他高舉一個重達300斤的石鎖,上下翻飛,憑此獲得功名,受封御前侍衛,負責帶兵駐守皇宮的後宰門。

他深知,在官場上混光有本領是不行的,要想飛黃騰達,必須接近權力中心。一次,慈禧偶然看到人高馬大的馬聯甲,便停下轎子問了幾句,馬聯甲應對自如、語調鏗鏘。慈禧非常高興,從此記住了他。

不久,馬聯甲回鄉探親,琢磨著給慈禧帶點啥。他財力有限,奇珍異寶是送不起的,想來想去,最後帶了幾壇桃林酒。這酒雖是蘇北名酒,但要送給慈禧還是拿不出手。於是,他先給李蓮英送了幾壇,還有東挪西借來的1000兩銀票,然後與李蓮英共同導演了一幕活劇。

這天,李蓮英向慈禧報告,「後宰門的新科進士端著一壇酒在那兒跪了一整天,想親自孝敬給您。」慈禧一聽,立刻說:「哦,我知道那個傻大個子,他想幹啥?」偏巧趕上她心情好,便決定過去看看。

慈禧到後宰門一看,馬聯甲果真還跪在那兒,全身都被汗溼透了,而且有點發抖,眼看快要支撐不住了。慈禧非常感動,當場嘗了一口桃林酒,連聲稱讚,並下旨命蘇北地區年年進貢桃林酒。當然,馬聯甲也沒白跪,直接官升兩級,成為慈禧的心腹侍衛。

馬聯甲為了仕途做這些事倒也無可厚非,但他後來的一系列奇葩操作,簡直讓人莫名其妙。

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西逃,臨走時特意把馬聯甲叫到身邊,囑咐他好生看護一眾無法成行的後宮女眷。馬聯甲對慈禧的信任感激涕零,表示堅決完成任務、不負重託。誰知慈禧前腳走,他的忠心就動搖了。他覺得大清氣數已盡,慈禧和光緒八成回不來了,竟將君臣之禮完全拋在腦後,出入禁宮毫無顧忌,時常調戲宮女甚或嬪妃。有些太監看不下去,說他幾句,他竟仗著手裡有兵將其打得半死。

然而他的判斷出了嚴重錯誤,慈禧回來後,他禍害後宮的事很快被告發,只得連夜逃命。朝廷怎會輕易放過他,下令全國通緝,此後約有10年的時間,他像老鼠一樣東躲西藏、擔驚受怕。直到清政府被推翻,他才總算敢到大街上透口氣了。

做過高官的他不甘心餘生就這樣過去,於是想方設法地投靠軍閥張勳,張勳安排他在故交倪嗣衝手下當營長。因為自己母家姓倪,馬聯甲便稱呼倪嗣衝為「舅舅」,很得倪嗣衝的歡心。再加上他作戰勇猛,很快得到重用,接任倪嗣衝的安徽都督一職,並被授予陸軍上將。

馬聯甲有個親侄女叫馬一鳳,聰明伶俐、才藝絕佳。馬聯甲非常疼愛她,常將她帶在身邊,盡享天倫之樂。可惜這個姑娘後來得了怪病,說不了話,走不了路,整天瘋瘋癲癲的。為了給她治病,馬聯甲遍請名醫,但都無能為力。

一天,馬聯甲手下的副官帶來一位叫張亦陵的道士,自稱來自茅山,修業66年,能呼風喚雨、包治百病。馬聯甲終於看到希望,立刻拿出6根金條和5000大洋作為酬謝。張亦陵掐指一算,說馬一鳳是玉兔轉胎,前世被一隻蒼鷹追趕,而這隻蒼鷹託生後就在安慶一帶,只要將其捉住,馬一鳳的病就好了。

馬聯甲早急得沒了主心骨,這下可算抓住了救命稻草,趕緊派人搭了九層法壇。一個月夜,張亦陵在法壇上向嫦娥祈禱後,拿著法器、法旗,帶著近百個人在安慶、九江等地巡查。一個月後,他表示探測到了「鷹」的具體位置,下一步就要捉「鷹」了。

這時,正在北京辦報的陳獨秀知道家鄉安慶出了這場鬧劇,哭笑不得,連夜寫了篇文章揭露此事,並發表在《新青年》上。一時間,全國民眾鬨笑四起,編出各種嘲諷段子,馬聯甲丟人丟到家了,自覺抬不起頭來。

陳獨秀也因此事惹了麻煩—張亦陵一口咬定他就是那隻「鷹」,要求馬聯甲立刻緝拿。馬聯甲便以「皖西軍費案」為由,向民國政府申請緝拿,陳獨秀不得不跑到上海俄國租界躲避。

後來馬一鳳不幸早亡,馬聯甲悲痛欲絕,要找張亦陵算帳。但張亦陵理直氣壯地說馬聯甲根本沒捉住那隻「鷹」,這事怪不得他,搞得馬聯甲有苦說不出,只能淪為全國民眾的笑柄,狡猾的張亦陵趁機卷錢逍遙去了。至於馬一鳳為啥得病,雖無正史記載,但民間輿論偏向於是被馬聯甲的荒唐行徑逼瘋的。

馬聯甲在安徽都督任上沒少撈錢,但常惹民憤,最後因剋扣軍餉被武裝叛亂趕下臺去。第二次直奉戰爭後,他的財產喪失殆盡,非常狼狽地死在南京。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    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還想看:

武則天的轉世

武則天的母親原來這麼厲害,怪不得能生出女皇帝,千年無人能超越

陝西有一墓,揭露了1320年前武則天的禽獸之行!史書果然是真的

相關焦點

  • 慈禧出逃時他主張借十萬給慈禧,喬致庸大讚,他後來怎麼樣了
    1900年8月15日凌晨,八國聯軍兵臨紫禁城,大清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匆忙逃跑。就算是逃跑,作為天朝上國的大清太后,慈禧也要掩耳盜鈴地給此行取個好名,叫「西狩」,因為這一年是庚子年,此行又被稱為「庚子西狩」。做戲就要做全套,既然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出行,皇帝的排場和面子是必須要有的。
  • 曾國藩看人從未走過眼,他第一次見到慈禧時,對慈禧的評價如何?
    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兩人:一為明朝的王守仁,一則清朝的曾國藩。——胡哲敷 晚清時期,內憂外患,社會動蕩,正所謂亂世出豪傑,於是乎無數英雄兒女,才子佳人應運而生,其中便包括一個名叫曾國藩的人,此人乃宗聖曾子七十世孫,6歲入塾,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5歲中秀才,27歲入朝為官,並一步一步成為晚清時期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文學家、書法家,他還是湘軍的創立者,由他帶領的湘軍,不但攻滅了太平天國,甚至實力可與清廷抗衡,慈禧太后都要敬他三分
  • 他的小說轟動全國,被慈禧當懲辦官員的黑名單,總督派人刺殺他
    有把李寶嘉稱為「鐵面無私的包青天」的,有把他比作「救世的手術師」的,還有的稱讚他是「銳眼的上帝」。整本書以兩個人寫起,一個中了舉人靠花錢捐了個官的讀書人趙溫,另一個是只有九品的錢典史。這本書串聯了三十多個沒有關聯的官場故事,沒有一個從頭到尾的完整故事。這些官吏或者為了升官而投機鑽營,互相傾軋;或者買官賣官,從中漁利;或者假借剿匪的名義禍害百姓;或者對內兇殘,對外諂媚畏懼,十足的奴才相。
  • 一個太監冒死上奏,慈禧立馬將他砍頭,刑場上他卻說:我足矣千古
    都知道,李蓮英是慈禧最喜愛的太監,更是慈禧身邊的紅人,但卻不知,在剛開始的時候,他也是費盡心機才上位的。為了給慈禧太后打造一個新式髮型,李蓮英甚至去「八大胡同」學。另外,只有伺候人的本事可不行,還要能言善道會看眼色做一個左右逢源的「不倒翁」。從太監的起點來看,寇連材的運氣並不算差。在光緒十七年,他進入皇宮,得到了與李蓮英一樣的工作——給慈禧梳頭。
  • 同治大婚選後,慈安中意阿魯特氏,慈禧相中富察氏,他該如何選擇
    兩宮太后垂簾之初,慈安邀請慈禧同居養心殿,共同撫養 6 歲幼帝同治。按宮中規定,同治雖是慈禧生的,名分上卻是慈安的兒子。作為嫡母,年幼的同治應由慈安一人親自撫育。反而是作為生母的慈禧,照規矩是沒有資格與兒子共居養心殿的。雖然同治不是慈安的親生,她卻視如己出,像親生母親一樣呵護他,對同治關懷備至,比生母慈禧還要盡心。
  • 慈禧外逃只他率兵勤王,北有袁世凱南有他,因倆字慈禧把他扳倒
    素有「官屠」之稱的岑春煊即是政壇風雲人物之一,極盛時,他與袁世凱並稱為「南岑北袁」。而岑春煊的輝煌政治生涯,發軔於一次極為重要的行動。▲岑春煊照片1900年,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城,慈禧見狀不妙,裹挾光緒帝逃出北京,美其名曰「西狩」。一路顛沛,食不果腹,還要時刻防備流寇敗兵的侵擾,一向養尊處優的大清幕後掌舵人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憂慮和狼狽。此一時,彼一時也。
  • 他是清朝「溜冰高手」,慈禧御用皇家溜冰隊長,技術堪比奧運選手
    曾經有一個北京老炮,他竟然因為精湛的滑冰技術,而登上了美國《Life》雜誌。後來大家才知道,他竟然是慈禧御用的皇家溜冰隊長吳桐軒,因酷愛滑冰終身未娶,技術堪比奧運選手,若他活著可能成為滑冰世界冠軍。第一、滑冰在宋代被稱為「冰嬉」滑冰作為一項傳統體育賽事,深受全世界觀眾的喜愛。作為一項集競技和表演於一體的體育運動,在奧運會賽事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 慈禧死後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了主子,他過得怎麼樣?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689,閱讀時間:約7分鐘歷史提問慈禧死後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了主子,他過得怎麼樣
  • 慈禧的荒唐事:因為他名字寓意好,被慈禧欽點為狀元!
    這個人就是清朝末年的狀元劉春霖,當時是光緒三十年的殿試,經過一番角逐,暫定朱汝珍為狀元。朱汝珍的書法字跡工整,文採斐然,博得人們的好評。當時劉春霖的試卷排在朱汝珍的後面,大臣們把試卷整理完畢後,呈向慈禧太后審閱。當慈禧太后看到狀元的答卷後很滿意,書法和文採實屬難得,當看到後面落款,慈禧太后生氣了。
  • 曾國藩看人那麼準,他第一次見到慈禧時,對她是什麼樣的評價?
    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曾國藩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直到現在,他所說過的話,仍舊是許多人心中的金玉良言。儘管晚清昏庸腐敗,社會混亂,人人唾罵,但是曾國藩卻始終如一股清流一般,得到許多後人、文者的讚譽。甚至,有人認為曾國藩是立功立德立言的完人。二、為人正直,忠勇有謀1811年曾國藩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耕讀家庭,他自幼勤奮好學,14歲便熟讀《周禮》《史記》文選。
  • 如果清朝末年,慈禧把實權交給光緒,那會怎麼樣?
    清朝末年,如果慈禧把實權交給光緒,清朝會滅亡得更快。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行徑會更加瘋狂和猛烈。很多人把清朝的滅亡歸結在慈禧身上,認為她的專權、頑固、腐化、守舊、自私埋葬了滿清王朝,這是不符合歷史常識的。其實,慈禧太后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頑固派。她的頑固,在於她對權力的迷戀和操控。
  • 《霸王別姬》小樓歷史原型,慈禧對他「寵幸有加」,他卻寧願出家
    楊小樓出生於1878年,是當年楊月樓的兒子,楊月樓當年也是一個比較了不起的人物,楊小樓繼承了楊月樓的優良傳統,出小時候就表現出了極好的演繹天賦,年幼的時候,父親把他放進消融椿社學藝,跟著楊萬青、楊壽隆等人學武生,經過長年累月的表演訓練,不管寒冬酷暑,終於,在17歲的時候,楊小樓出科了,在京、津兩處地方搭班表演,因為年輕,當時他還不怎麼出名。
  • 他自稱慈禧的後人,以「八阿哥」自居,還讓別人給他跪安
    近幾年卻出現了一個人,自稱是慈禧的後人。他在得知自己的祖輩有著皇族歷史後,不斷向人說起他祖先的事跡,還自稱自己是八阿哥,他究竟是誰呢?赫慶鈴饒有興致地問老人的族譜,老人說自己是葉赫那拉氏一族,在族裡面掌權的人是一個女人。聽完老人的一番話後,他也急匆匆跑回家,找來族譜開始查自己的先祖,這一查,他驚喜萬分,看到族譜上自己的先祖是慈禧太后,赫慶鈴欣喜若狂,開始琢磨自己該怎麼利用這個機會成為名人。
  • 慈禧死後,李蓮英經歷了什麼!隆裕做了一件事,讓他三年衣食無憂
    1911年3月4日,李蓮英去世。他是河北大城人,主流說法是9歲入宮,按照這個年齡計算他在紫禁城待了52年。李蓮英和慈禧這對主僕之間有很多故事,比如在《晚清宮廷見聞》中就有這樣的故事記載:每逢早晚和一日三餐,慈禧和李蓮英都會互派太監問候「進得好?吃得香?」
  • 李蓮英在慈禧死後還活了3年,沒了靠山後,他結局怎麼樣?
    由於平時做事也比較勤快,李蓮英在13歲那年便得到了一個姓劉的老太監喜歡。後來李蓮英跟著老太監學習梳洗的手藝專門伺候慈禧,在劉老太監的帶領之下李蓮英逐漸受寵,劉老太監退位之後,李蓮英便成為慈禧專職梳洗之人,這也為他後來的飛黃騰達打下了一個堅定的基礎。
  • 慈禧太后召見了這個諸暨人,褒獎他為官清廉,並委以重任
    當時清朝的皇帝雖然是愛新覺羅·載湉,但實際掌權者卻是慈禧太后。這一年的九月初一,一個名叫陳遹聲的諸暨人,突然接到詔令,前去接受慈禧太后的召見。這一年,陳遹聲61歲,他在官場已經打拼了整整二十年。在慈禧太后(陳遹聲在詩中一律稱其為孝欽皇后)召見之前,陳遹聲已先後為官翰林院編修、松江府太守、政務處(隸屬於內閣)道員。
  • 光緒哪裡沒做對,他一直試圖奪慈禧的權,為什麼始終沒成功
    但是他最終沒有成功。那麼,光緒皇帝為什麼一直被慈禧鎖得死死的,他想奪權,為什麼一直沒成功呢?一、光緒親政的脖子上有根繩子。光緒皇帝是在16歲開始親政的。慈禧太后當初之所以選光緒為同治的接班人,就是因為光緒皇帝還只是一個小孩子。一個小孩子,自然不能親政,因此所有當政的任務,只能交給慈禧。
  • 他是慈禧「首任司機」,開車前用棉花堵塞油管,聲稱車壞了!
    我們都知道,慈禧太后晚年生活是非常奢靡的。為了討好這位手握大權的太后,1901年,也就是在慈禧66歲壽辰的時候,袁世凱就花大價錢從美利堅買回了一輛名為「圖利亞」的手工小轎車,作為壽禮獻給了慈禧。儘管慈禧沒有聽懂司機所說的話,但她還是很高興的賞賜了這位司機,以及為她獻上汽車的袁世凱。由於慈禧並不信任洋人,所以就下了一紙詔書,想要在大清朝找一個能開洋車的中國人。後來一位名叫孫福齡的年輕人得到了這個機會,成為了慈禧的「首任司機」,並且他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得到官方認證的司機。可是擁有這份殊榮之後,孫福齡卻並不怎麼高興。
  • 慈禧喝這碗湯長達10年,從廚子口中得知配方後,慈禧:拖出去斬了
    慈禧是一位美食家,她喜歡吃民間的各種美食,當然也喜歡吃高檔的珍饈美味。慈禧統治了清朝近半個世紀,這漫長的歲月中,有關她吃飯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這麼一則,說的是慈禧喜歡喝一碗湯,而且一喝就是10年之久。有一天慈禧隨口問廚子湯的配方,聽到廚子的回答後勃然大怒,隨即說:「拖出去斬了」,可憐的廚子因為說了實話丟掉了生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李蓮英長得那麼醜,為什麼慈禧還那麼喜歡他?
    人和人的鑑賞水平不一樣,要俺看吧,就那樣吧,算不上醜,但也談不上俊俏,至少和現在那些個小鮮肉沒得比,您要拉現在一小鮮肉演這麼一個主,一準出戲。所以慈禧對李蓮英那不叫喜歡,那叫得寵,所以相貌和得寵壓根他就不是一組前因後果的關係,整岔氣了。那麼接下來,咱就通過說說李蓮英的一些個生平,從中吧嗒吧嗒李蓮英為嘛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