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最出名的代表人物!

2021-02-19 泰山行宮碧霞元君祠

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道家為中國的智慧寶庫中增添了很多內容、價值和人文貢獻。它那與儒家截然不同的思想為中國的文化開闢出了新的探索之路,為世人尋找一種理想的自然生活提供了參考依據。

它的核心代表人物主要有三個,對於老子、莊子,因為名氣很大,所以我們一般都知道。但是道家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他究竟是誰呢?一起來看下。

\

老子,名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

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傳老子的母親懷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從腋下將他產出,老子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

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任藏室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

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位於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後世又稱《道德真經》《老子》《老子五千文》)。

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個源頭,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並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

道教出現後,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從《列仙傳》開始,老子就被尊為神仙。

《道德經》的國外版本有一千多種,是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中國書籍。

莊子,名周,字子休,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

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

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經常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莊子的文章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亦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為,經常令人瞠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於死亡,他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金聖歎的批六才子書,第一個就是《南華經》莊子。

這樣的一個人,嬉笑怒罵,可以說上窮碧落下黃泉,罵盡天下英雄,但是其實他的內心並不像外界認為的那樣。

他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寫在書裡面的東西,都是一些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之詞。

看起來漫無邊際,但其實其中蘊含有大智慧。

莊子這個人在天地之間,可以說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宇宙萬物中存在的一切。

在哲學上,莊子對老子的「道」進行了發揮和引申,將道家思想引向了個人的安身立命和境界提升。

他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

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做人要齊是非,齊貴賤,甚至是齊生死,最終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逍遙遊」的境界。

這種發揮雖然是片面的,卻成了後世道家哲學的主流,而莊子本人,也成了道家的代言人。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其學說的本源來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衝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

現今的版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今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

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不少都很富有教育意義。

莊子在其書第一篇《逍遙遊》中,就提到過列子可以「御風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練就了一身卓絕的輕功。

因為莊子書中常常虛構一些子虛烏有的人物,如「無名人」「天根」,故有人懷疑列子也是「假人」。

不過《戰國策》、《尸子》、《呂氏春秋》等諸多文獻中也都提及列子,應該實有其人。

列子的學說,劉向認為:

「其學本於黃帝老子,號曰道家。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接物,務崇不競,合於六經。」

《呂氏春秋》中說:

《戰國策》中有:「史疾為使楚,楚王問曰:『客何與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貴?』曰:『貴正。』」

張湛《列子·序》認為:

「其書大略明群有以至虛為宗,萬品以終滅為驗,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為表,生覺與化夢等情。

巨細不限一域,窮達無假智力,治身貴於肆仕,順性則所至皆適,水火可蹈。忘懷則無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一書深刻反映 了夏末周初交替與春秋戰國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

《列子》可以說是一篇恢宏的史詩,當時的哲學、 神話、、音樂、軍事、文化以及世態人情、民俗風習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現。

《列子》保存了神話傳說、音樂史、雜技史等眾多珍貴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列子》沒提倡縱慾,而是崇尚超越一切欲望和外在事物的自由。

擺脫某些有形無形的束縛、不拘泥於形式、但要知止。

故書中說:「豐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於外?有此而求外者,無厭之性。無厭之性,陰陽之蠹也。」

點亮小花花

把你的「在看」

分享給朋友圈看~

相關焦點

  • 道家最出名的三個代表人物
    它的核心代表人物主要有三個,對於老子、莊子,因為名氣很大,所以我們一般都知道,但是道家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他究竟是誰呢?一起來看下。老子,名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 除了老子和莊子,他也是道家最出名的代表人物!
    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道家為中國的智慧寶庫中增添了很多內容、價值和人文貢獻。它那與儒家截然不同的思想為中國的文化開闢出了新的探索之路,為世人尋找一種理想的自然生活提供了參考依據。它的核心代表人物主要有三個,對於老子、莊子,因為名氣很大,所以我們一般都知道。但是道家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他究竟是誰呢?
  • 道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道教與道家思想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早在戰國時代,黃老學派就已經把黃帝、老子結合成一個體系,道家的發展與傳承中主要有老子、莊子與列子等代表人物,漢代出現的道教是繼承道家思想發展起來!一、道家思想代表人物1、老子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老子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
  •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為何特別排斥孔子的仁義思想?
    儒家的重心思想是仁,仁就是樹立在人類最樸實最直接的心緒紐帶根本上的一種看法--人類是應該需要愛的,這個愛不是無邊際的愛,卻是從近到遠的愛,這就是儒家的愛有等差的仁學思想體系。這個仁的學說,在孟子看來極其準確,這就是仁者愛人。在仁者愛人思想的根本上,孔子演化出了禮、義、忠、孝、悌等倫理思想,禮就是使社會平靜的上下的等級制度,孔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禮的重心。
  • 道家三大代表人物
    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道家為中國的智慧寶庫中增添了很多內容、價值和人文貢獻,它那與儒家截然不同的思想為中國的文化開闢出了新的探索之路,為世人尋找一種理想的自然生活提供了參考依據。老子,名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相傳老子的母親懷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從腋下將他產出,老子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
  • 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的自然思想,充滿著哲學感悟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與老子同名的莊子,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而我們今天就看一下莊子的思想觀點。《莊子》所講的「自然」與老子講的「自然」含義基本一致,在《莊子》一書中,「自然」出現了8次,主要也是指本然、天然、自然而然,與「人為」相對。如由此可見,無論是老子還是莊子,所講的「自然」指大自然的本然、天然、自然而然的自然性。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本性也應該是人的本性。
  • 道家人物:黃帝、莊子、成玄英、鍾離權、呂洞賓、王重陽
    道家代表人物——黃帝 黃帝,中華民族之共同始祖。如今所說的「炎黃子孫」中的「黃」即指黃帝。《史記》稱其「以土德王,故號黃帝。」傳說他擊敗炎帝神農氏八世,遂代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涿鹿再戰,擒殺蚩尤,天下始定。大定後有很多發明創造,如紀時、數學、軍隊、音樂、衣服、醫藥、文字、鑄造、舟車、弓矢、房屋等。 黃帝生而靈異。漢代緯書中已有不少有關黃帝的內容。
  • 王詡(春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創始人)
    戰國顯赫人物,華夏族,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一說春秋戰國衛國朝歌(河南淇縣)人;一說是戰國魏國鄴地(河北臨漳)人;一說陳國鄲城(河南鄲城縣)人[1-2]。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學問,[3-4]因隱居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採藥修道,於嵩山東南學仙。[5] 「王禪老祖」是後人對鬼谷子的稱呼,為老學五派之一。
  • 道家的那些關鍵人物
    道家與道教,有區別也有聯繫。道家是一個學派,興起於春秋戰國之際,其學術思想影響中國文化垂二千多年至今;道教是一個宗教,創立於東漢末年,到南北朝時盛行,金元以後分正一、全真兩派,至清代逐漸衰落。但道家與道教都強調「道」,都以《老子》、《莊子》為其主要經典。下面根據戴敦邦的道教人物畫集,介紹一下道家和道教的主要人物。
  • 道家最經典的一句話,只有四個字,說明了最接近「道」的樣子
    道家最經典的一句話,只有四個字,說明了最接近「道」的樣子李約瑟說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於道家思想,有人說道家的哲學思想是中國科學和技術的根本,也是中華文化的基石,甚至是儒學和中國化的佛學都是來源於此,作為這份文化的傳承者,我們不得不為此感到驕傲。
  • 道家和道教的區別
    我們從兩個方面簡單地討論一下道家與道教的關係。 首先, 為什麼說道家與道教本質上並不是一回事? 可以從下列幾點來說明:第一: 道家與道教產生於不同的時代。 道家由老子在春秋末年創立, 而道教則形成於東漢末年, 這就是說, 在道教形成之前, 道家已出現相當長的時間。人才輩出, 流派紛呈, 並形成了先秦和漢初道家發展的兩個高峰。
  • 諸子百家都有哪些流派和代表人物?讀懂這些才是了解歷史的開始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楊朱、列子 道家在治國方面沒有儒家那般高的地位,但是在哲學、文學、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方面可以說影響最深遠的學派
  • 【單招文學常識五】儒家代表人物
    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元朝時,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單招模擬: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荀子,名況,又名孫卿,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作品有《荀子》,其中《勸學》是最有名的一篇。
  • 先秦諸子百家-道家,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是中華傳統哲學的起源
    大量的中外學者開始注意到與吸取道家的積極思想,故學者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氣概。」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
  • 哪吒: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三頭六臂、風火輪、乾坤圈說明了什麼
    自唐代以來,不僅老百姓喜歡哪吒,儒釋道也都非常尊崇哪吒,哪吒成為儒釋道共同傳播、敬奉的人物,成為「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 哪吒源自古代波斯和印度宗教傳說人物,經過不斷的本土化以後,哪吒形象集儒釋道的思想觀念於一身,比如說哪吒故事體現了道家、儒家、佛家的孝道等思想觀念。
  • 道家必備的八卦臺,明道宮的最厲害!
    從小到大,但凡我們看到的影視作品裡,涉及到道家,或者道家門派的都少不了這樣一個東西:八卦臺。影視劇裡的道家高人們,無論做法還是修行都離不開八卦臺,道家之太極八卦太極圖,俗稱陰陽魚,是道教的標誌性圖案。黑白二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黑白兩方的界限就是處於天地陰陽之間的人部。
  • 河南鹿邑,老子故裡,道家思想的發源地
    道家鼻祖老子,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省周口鹿邑縣)厲鄉曲仁裡人。漢族,李姓,名李耳,李姓的先祖,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詳,史料已經失載。傳說中,老子騎牛出了函谷關便不見了蹤跡,可能是飛升成仙了。老子在道家的身份形象便是眾所周知的太上老君。
  • 道家與道教的區別
    道家與道教的關係是十分複雜的,很難用涇渭分明的態度釐清它們之間的關係。所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家與道教是混稱的。有時道家被稱作道教,而有時道教又被稱作道家。 雖然道教對道家的思想多有繼承,但是二者的區別也是非常明顯的。
  • 道家高人,名傳千古
    菩提祖師御劍乘風來,除魔天地間,有酒樂逍遙,無酒我亦癲。一飲盡江河,再飲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劍仙。酒劍仙今天就和各位讀者來聊聊我心中的道家高人。1,道家始祖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主張無為而治。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 此人對道家思想的貢獻並不次於老莊,但卻遭到了時代的唾棄與批判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無數思想家在這個洪波裡閃閃發亮,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儒道墨三家。道家影響雖然較儒家較小,但其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亦是為人所稱道,被稱為一代聖人。但和老莊可歸為一類的楊朱卻鮮少為人所知,甚至遭到了一些大家的唾棄批判,這究竟是為何呢,歷史漫談君將會在下文詳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