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我的專欄。
我的專欄是講如何處理職場中的明槍暗箭,今天我們來聊聊被同事打小報告了怎麼辦?
我相信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有過被人打小報告的經歷,比如向老師,向父母,向領導。
總之,因為別人的一番話,我們的利益被有權利的人打了折扣。
以往你被人「打小報告」的時候,是怎麼辦的呢?
惱怒的反駁?鬱悶的辯解?罵罵咧咧發脾氣洩恨?
這些行為小時候可以理解,但一個精明的職場人是不能做這些事的。
精明人遭遇這種情況,最優策略永遠是考慮利益,這也是橫亙所有人職場的一個法則。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被打小報告的時候,該如何應對?
01 接受現狀,準備反擊
很多人在被人打小報告之後,在不知道是誰幹的時候,都是惱怒不已,一邊忙著跟領導解釋,一邊忙著找出那個人,想要「手撕」對方。
而事實上,我們應該遵循下面的方法:
第一步,接受事實。
為什麼接受事實動作這個很重要呢?
只有接受這一事實,你的負面情緒才會從源頭上得到控制,減少負能量的蓄積。
比如你接受了新的睡眠革命法則,認可最好的睡覺時長是1.5小時的倍數(每天睡6小時,4.5小時,7.5小時)不是8小時,也認可每天的睡眠可以後期補回來的話,那你對熬夜的心理負擔會小很多,即使某天只睡了4.5個小時,也不會心慌。
所以,被人打小報告之後,應該先接受這個事實,保持情緒穩定,讓自己能夠靜下心來分析情況。
第二步,調查真相。
調查事件的真相可以有三個方法。
一個是先自己想想職場中潛在的對手是誰,平時有誰是那種和自己有競爭關係的人,哪怕是覺得平時關係很好的同事,也要放在考慮範疇,然後確定出一個名單。
另一個是,可以先去找領導一對一聊聊,領導手中往往掌握大量信息,和他聊聊就算他不告訴你,也可以藉機表達你的立場,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消除他對你的疑慮。
還有一個是,去職場上消息最廣,話最多的那個同事那打聽一下,請他吃頓飯或者給他點小「禮物」,一般會得到不一樣的信息。
如果已經知道是誰,並且摸清了來龍去脈,可以跳過這一步。
第三步,分析原因。
被打小報告,最大的可能性是被競爭對手或者有仇的人抓住了漏洞,避重就輕的匯報了一番。
所以,一定要結合第二步的信息,分析一下最近做過的事,哪些地方有紕漏,或者哪些地方可能被人利用了。
是不是某個場合的話說錯?還是單純的被誣陷?或者是被誤會?
然後做好心理準備,做錯的地方要勇敢承認,沒做錯的地方仔細考慮,如何能把事情說清楚,一定要有邏輯有證據。
總之,被打小報告之後,先不要著急解釋這件事是有還是沒有,關鍵是摸清楚是什麼,以及為什麼,然後做好計劃後找機會反擊。
02「江山」是打來的,一定要勇敢反擊
反擊計劃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一個是在領導面前怎麼做?
這一部分最主要的任務是消除領導的不信任。
被同事打小報告,最大的風險不在於小報告本身,而在於領導因此對你產生的懷疑。
所以,在你分析好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要和領導聊聊,有錯的趕緊承認,沒錯的一定要把它闡述清楚,讓他相信你對他的價值。
另外對於打小報告的人,可以在這個時候還擊他,在領導面前點他一炮。
有個網友曾說,他負責公司的一個主要項目,每天加班加點的趕進度,忙得半死的時候,卻被對手捅了一刀。
有人在領導面前說他自視甚高,對下面的人態度很惡劣,破壞同事之間的團結。
而事實是,手下面的人犯了一個大錯,他批評了幾句,那人心理比較脆弱,發了一些負能量的朋友圈。
網友被打報告後,趕緊向領導說明事實,並表示項目正在推進中,結尾時給領導說了一番話:
「我和兄弟們在前面辛苦打拼,其實也沒什麼,苦累都值得,但是有人在背後捅刀子,這真的讓我們很寒心。」
所以,該還手時,不要有心理負擔,地位是打出來的。
你不能夠維護自己的利益,以後也不會有人願意跟你共事的,因為你太弱了,別人跟著你只能喝西北風。
另一個是,如何和對手直接對抗?
除了在領導面前點對手的炮以外,我們還可以直接和對方對抗。
不是指和對方罵架或者肢體衝突,而是要製造出我並不怕你的氣場。
職場也是一個輿論場,如果小報告的內容在職場中發酵,肯定會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
因為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吃瓜群眾喜歡的永遠是負面勁爆的消息,所以很少有人會去判斷小報告內容的真實性,而是默認有了這個事實。
這個時候,如果你營造了一種我並不怕你的氣場,輿論會很快壓下去,吃瓜群眾的興奮點會轉移到你與對手對抗上。
我女朋友曾在職場上,中過對手的暗箭,一時間流言四起,大家都信暗箭的內容,我女朋友大為光火。
我說你別怕,直接把事挑明了說,她說她不知道怎麼挑明。
我教她在工作全員群裡@對方,然後直接問:
「你說我說過xxx話,我何時何地說的,請你給我說清楚,不要躲在背後說假話。」
後來大家知道她們有矛盾之後,心裡就明白了怎麼回事,大部分人就不再隨便信每個人說的話。
你看,事情一說破,積蓄的負面能量反而被釋放了。
所以,該直面對抗的時候,千萬不要慫,職場上那麼多雙眼睛看著呢,大家心裡都是雪亮的,關鍵的時刻說關鍵的話,形勢一定會有所改善。
03重新認識一下「打小報告」
看了前面說的,不知道你有沒有明白,「小報告」是一種職場競爭套路,對手可以用,你也可以用。
它明明是一種競爭手段,但往往大多數人將它視為是小人行徑。
這可能是跟國人接受太多儒家思想有關係,覺得正人君子就應該坦蕩,光明正大。
而事實上,正確運用好職場規則就是一種坦蕩,自己不會用,反過來用倫理道德指責別人,不是幼稚就是傻。
所以,會打小報告的人不一定是壞人,反而極有可能是一個很有謀略,善用規則的人。
曾國藩剛進職場的時候,也愛「打小報告」。
湖南當地駐紮的正規軍(滿人為首的綠營軍)不聽他的調遣,反而公開和他作對,他一封「小報告」就把別人捅了。後來的江西巡撫也是同樣的情節,被曾國藩同樣的手段掀下了烏紗帽。
但這並不影響,曾國藩是個有謀略的人,反而成了運用職場規則,保護自己的利益的案例。
因為,當時的曾國藩不參綠營軍,他就沒法開展工作;不參江西巡撫,可能他的湘軍就餓死在戰場,背上無能的罵名。
所以,你看打「小報告」的行為,不能以道德標準來衡量,因為它是職場生存和競爭的一種策略。
當你有了這個認知後,你在遇到打你小報告的人,你心裡就不再是嫉惡如仇的道德指責,更願意相信他是因為利益而發動的進攻。
當你這麼想時,問題已經很好解決,別怕它,勇敢反擊就對了。
當然也有純屬話多,然後到處說的人,這種人別怕他,管不住嘴的人,在職場上早晚會死得很慘,他現在之所以還活蹦亂跳,是因為還沒得罪到硬茬。
總之,職場上別惹事,但來了事也別怕事。
要始終相信沒有惡意的中傷,大多是利益為驅動的競爭,對手已經出招,就要勇敢接招。
另外,要合理看待和使用職場競爭規則,把利益作為衡量是否可以行動的指標,對與錯在職場上都是贏家在定義,切不可把它當成了標準。
好了,今天就到這。
如果你有了新的啟發,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給需要的人哦,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也歡迎你在評論區提問,我會一一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