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區團澤鎮:巨石移位隱患排除,卜臺地災點撤離7戶28人平安回家!

2020-12-17 天眼新聞

日前,地災監測人員第一時間發現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卜臺村興坪組磨子巖存在一重約24噸的危巖體巨石發生位移,由於連日的強降雨,不穩定斜坡大面積變形,其海拔1138米,斜坡下方海拔1104米,居住其下的7戶28人受到嚴重威脅,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獲此情況後,值班人員當即上報區政府值班室。

國開區黨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姜世甫作出「妥善處置,確保安全!」的批示要求,國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區委副書記、區長曾徵作出「做好危巖監控,做好搬離群眾住房管理,保護好人身安全,保障好受威脅群眾的基本生活」的批示要求。   團澤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出擊,鎮黨委書記黃濤,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嚴傑琳立即帶隊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災情等不起,應急慢不起。鎮黨委於21日下午第一時間成立隱患治理臨時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快速疏導受威脅群眾7戶28人,並落實鎮、村幹部包保責任,在進出口通道設置警示標牌,大範圍布置警戒線,區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鎮派出所、鎮綜合執法分局以及卜臺村等區鎮村幹部組成預警小分隊24小時輪流值守疏導,爭分奪秒消隱患、全力以赴保安全,21日14時許,應急處置工作全面完成。   6月22日9時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熊躍波受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委託,深入地質災害隱患點實地調度治理工作。

現場研判後,團澤鎮第一時間與區自然資源局、102地質隊聯合開展全面勘察,於6月22日晚制定排險治理相關措施,並籌措18萬元治理經費,迅速備齊備足物資。   6月23日,應急搶險工程正式啟動,團澤鎮明確專人跟蹤督促,倒排工期,確保隱患治理工程質量和成效。

7月1日,該地災隱患點危險源主險安全排除,緊急撤離的受威脅的7戶28人重返家園。  截止7月9日,團澤鎮黨委政府與區自然資源局、102地質隊同發力,用最快速度、最短時間,經過12天的排險、清運,卜臺村興坪組磨子巖地質災害隱患已全面消除。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黃霞

編輯 錢誠

編審 陳富強 王其倫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以黨性立決心 以真情扶真貧|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
    2018年3月,肩負著組織的殷切囑託,我背上行囊,迎著春風,懷揣著對扶貧工作的滿腔熱情,來到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卜臺村開展駐村工作,成為卜臺村駐村第一書記。 到卜臺村報到的第一晚,我在駐村工作日記本上鄭重的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沉下去、撲下去、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以黨性立決心,以真情扶真貧。」
  • 四川地災隱患點最多縣:普適型科技設備顯威力
    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副院長馬志剛介紹,在專業監測設備上預設一定的量值,當達到量值時,專業設備就會發出報警聲,這是閾值預警;再通過專業監測設備對地災隱患點變化規律實時跟蹤,依據監測模型實現預警,這是過程預警。「我省已摸清3.4萬處地災隱患點,其中茂縣達1296處,是我省地災隱患點最多縣。」
  • 【地災防治·衛士風採】 劉智賢:滑坡現場,我堅守到群眾全部撤離
    本期我們講述的是晴隆縣長流鄉國土資源所所長劉智賢的故事,他緊盯地災隱患點、嚴防地災、守護村莊。2019年7月,長流鄉雙龍村鳳吟組發生山體滑坡,劉智賢迅速組織群眾撤離,並且堅持等到最後一個群眾安全撤離,他才離開。  嚴守21個地災隱患點
  • 湖北:築牢地災防治「生命工程」
    6月28日,當地又下大暴雨,曹國成發現煤窯裡漲水了,他冒雨去屋後掏溝,試圖把水流引開,在此過程中,開始出現滑坡險情,他迅速通知鄰居撤離,並將情況報告給了村黨總支書記陸承松。當地迅速組織人撤離,當位於滑坡體上的3戶房屋,被下滑的土方掩埋時,包括3戶人家在內的20多名群眾,被撤離到安全地帶,無一傷亡。
  • 【產業革命】昔日「涼風溝」今朝「產業谷」 |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大坎村「民企抱團」產業興村
    6月3日,才開完群眾會,匯川區團澤鎮大坎村黨總支書記、貴州夢潤集團董事長張明富立馬跑到大坎村介上組後山,山坡間上月種下的500畝有機高粱是他心裡的「大牽掛」。  今年,匯川區與茅臺集團達成協議,要在團澤鎮種下7000畝有機高粱,其中800畝「落戶」大坎村。土地裡原本就種有其他的農作物,村裡想要「消化」這800畝有機高粱並不容易,大坎村人把「算盤」打到了村裡的荒山上。
  • 「地壩有裂縫了!」趕在滑坡發生前,4戶21位村民安全撤離
    九龍坡新聞消息,今天(7月21日),天剛剛放晴。這幾天,駐守在陶家鎮堅強村15社鐵路橋附近滑坡點的群測群防員稍微鬆了口氣,回憶起7月19日的經歷,仍然心有餘悸。19日上午6點,陶家鎮堅強村15社鐵路橋附近出現滑坡險情,九龍坡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地質專家會同區應急局、陶家鎮政府赴現場進行了應急處置,緊急撤離受威脅群眾4戶21人(含1戶為租賃戶,租賃人員3人),無人員傷亡。農戶地壩出現裂縫
  • 智能化「體檢」山體發現地災隱患點
    (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供圖)重慶地質環境複雜,地質災害數量多、密度大、種類全,如何快速準確地識別地質災害隱患點,成為地質防災不可迴避的「必答題」。日前,記者從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獲悉,針對重慶水庫岸坡、高山峽谷等複雜區域,研究院定製化研發了InSAR地質災害早期識別技術(以下簡稱「InSAR地災識別技術」),通過衛星雷達「把脈」大地變形,著力解決「地災隱患點在哪裡」的問題,並自主研發11款普適性智能化監測預警設備,逐步建立形成服務於自然資源的綜合遙感數位化平臺。
  • 四川地災防治的「綿陽樣本」:連續九年地災「零傷亡」
    一旦接到預警,她會迅速通知20戶村民向安全地點撤離。「一般是廣播提醒,還要敲鑼打鼓,保證把大家都叫起來。」楊大玉回憶,做監測員多年來,村民們的防災減災意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有人不願意撤離,後來一個小時內都能保證撤離。」
  • 廣西洪澇災害致百萬人受災 多地加強預警疏散隱患點群眾
    中新網南寧6月9日電 (記者 林浩)廣西應急管理廳9日通報,截至6月8日19時統計,發生在廣西的洪澇災害共造成109.10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因災失蹤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1.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2.36億元人民幣。
  • 石門發生一起地災隱患點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
    石門發生一起地災隱患點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 7月6日下午,石門縣南北鎮潘坪村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點突然發生山體滑坡,塌方約100萬餘立方,毀壞1座小型電站,衝毀省道S303道路1 公裡,坍塌5棟民房,無人員傷亡,受災群眾均已妥善安置。
  • ​成功避讓兩起地災!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全省通報表揚,學習「黔西經驗」
    2020年7月8日,受持續強降雨影響,畢節市黔西縣中坪鎮黃泥坡社區倉保田組發生山體滑坡,共毀損房屋61棟,得益於地方政府果斷避險撤離及隱患點監測員發現及時,成功避免了484人傷亡。7月11日凌晨,中坪鎮新廠村(同一鄉鎮另一個行政村)發生滑坡地質災害,房屋倒損21棟,同樣得益於地方政府果斷避險撤離,以及附近邰家坡隱患點的監測員「跨界」巡查和報告及時,成功避免了281人傷亡。
  • 人員提前撤離
    日發出橙色預警提前12天撤離群眾 當天預警提前封路記者實地了解到,早在去年12月,常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就在事發點委託安裝了北鬥高精度地災監測預警系統。6月24號,接到湖南北鬥微芯公司發來的橙色預警後,當地已將危險區域的6戶20人進行了轉移安置。7月6號事發當天,再次接到北鬥及省自然資源廳橙色預警後,執勤人員當機立斷,對S522省道做了徹底封禁,成功避免了人員傷亡。 道路中斷,還可恢復;家園毀了,還可重建,關鍵是保住了人的生命。記者了解到,當地居民如此慨嘆的背後,是北鬥高精度地災監測預警系統「立了大功」。
  • 田友祥:苦口婆心的地質災害「吹哨人」
    5至9月是貴州地質災害的高發期,為普及地災防治知識,講述一線奮戰故事。我們推出了貴州「地災防治 衛士風採」系列人物故事。  第二期我們講述「苦行僧」式巡查監測點的譚文明,本期我們講述地質災害「吹哨人」田友祥的故事,他在發現地質災害後,緊急「吹哨」,在山體滑坡前成功配合相關部門勸離400餘人,確保此次地災防治工作萬無一失。
  • 七星關區:放假不放鬆 時刻繃緊地災防災安全弦
    時下正值「五一」小長假,記者來到七星關區自然資源局,發現這裡的工作節奏和往常並沒有什麼區別,裝有監控系統的電腦前,工作人員目不轉睛地盯著每一項數據的變化,值班電話也不時會響起,既有上級部門打來的地災防治指示,也有對各鄉鎮地災監測點的工作調度。七星關區有關部門測量裂縫變化情況「任何時段都是重點時段,我們的值班值守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不分上班期間和節假日期間。」
  • 【盤州發布】緊急撤離!1351人一個都沒少......
    ,綜合判定,果斷決策,及時啟動了柏果鎮比中村地災防治和緊急應急避險工作。請市縣政府進一步做好撤離群眾臨時安置工作,確保險情區域應避險撤離群眾不漏一戶一人,險情未消除前不返回一戶一人」。對地質災害隱患要全天候監測,儘快進行鑑定,研究排險措施,必要時請省廳專家予以指導。參與處置的人員要注意自身安全。注意加強輿情管控,防止輿論炒作」。
  • 門頭溝區大臺街道:「平安戶長」成為防汛中堅力量!
    大臺街道結合地區實際,提出「五戶聯治+平安戶長」自主管理模式,在常住居民中推舉出「平安戶長」,牽頭負責編組內民情收集、宣傳引導、動態巡視、平安建設等職責任務。入汛以來,「平安戶長」在社區黨組織的帶領下,主動作為、示範引領、志願服務,在防汛工作中顯現出了過硬的戰鬥力,發揮了中堅力量。在防汛中當好宣傳員。自6月1日門頭溝區上汛以來,大臺街道各社區就開始了高密度、高頻次的防汛宣傳教育工作,「平安戶長」也開啟了入戶走訪宣傳。
  • 湖北表揚沙子壩滑坡「預警第一人」 獎勵5萬元
    此前報導——馬者村村民、地災監測員陳光明:恩施山體滑坡「預警第一人」7月21日,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壩組發生山體滑坡,導致清江幹流河道形成堰塞湖,成功預警這次滑坡的是該村的陳光明7月2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馬者村見到了沙壩組組長、58歲的陳光明。該組是全鄉8個地質災害隱患點之一,陳光明是村裡義務地災隱患監測員。「我想到會發生滑坡或泥石流,但沒想到會發生這麼大的滑坡。」陳光明既後怕又慶幸。
  • 他發出的這張照片救了全村人
    經屯堡鄉自然規劃所相關負責人現場查看和判斷,滑坡的可能性很大,隨即作出撤離群眾的決定。陳光明的及時預警,為影響區內315戶1339名群眾的安全撤離贏得了36小時的寶貴時間。此次重大地質災害,無一人傷亡。陳光明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得到群眾的稱讚。面對讚譽,他說:「不存在救了誰,這是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