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秘傳點穴功法9式動態教學》

2020-09-10 文肌啟武



武當點穴術連環練法,此拳技法非常全面,以點法為主,並融打、踢、穿、插、扣、挖、抓、拿、掐、摔、跌等為一體,切合實戰,變化多端。
點穴和擒拿
點穴術要求按時辰點穴,以周滅定時之理,合氣血循行之道,完全在於阻止人身氣血流行,使被點者失去知覺;而擒拿法則沒有時辰問題,什麼時候拿穴都可,而且所用的穴位多半都是麻穴,很少使用死穴,因而不至於有性命之憂。
點穴術以穴道為主,以指功為輔,只要點準穴位,就是本身原有力量小一點,也可致人傷殘死亡;而擒拿法則以指功為主,穴逆為輔,沒有一定的指功,是拿不住對方的綜上所述,習點穴術者,不可忽視擒拿的作用,習擒拿,也不可忘記點穴術的威力。因此,練習點穴術必須精通散打擒拿,才能達到藝成之境界。

一、陰陽開門

二、指定中原

三、拱雲託月

四、握腕掏腹

五、仙童點燈

六、頑猴搓瓜

七、錦裡藏針

八、二龍取珠

九、三插荷花

相關焦點

  • 13式易筋經動態教學!峨眉秘傳武術功法!可南山伏虎,北海降龍
    13式易筋經動態教學!峨眉秘傳武術功法!可南山伏虎,北海降龍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門派林立。
  • 《武術點穴9式動態教學》
    《武術點穴9式動態教學》武術點穴術的手法很多,雖然以指功著稱,但也離不開掌、拳、肘、膝、腿。武術點穴可分為拿穴、打穴和閉穴三種,其理其法一致,只是手法不同。武術點穴術的主要手法有:點插戳搶穿,擊切挑衝貫,掐捏抓拿打,勾踢蹬頂彈。
  • 傳統武術迷蹤拳9式動態教學
    行拳走式要求連慣、圓和、自然。不動則正,一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一氣哈成。招式變化都在行動之中。實戰時講求乘人之勢,借人之力,借力打力。行功習拳最忌勞氣拙力,講究練求剛柔之勁。藝到精純,諸法融會貫通,招法舉一反三,生化無窮,變化莫測,隨心所欲,順其自然,運用自如。
  • 練氣對傳統武術的影響!傳統易筋經秘籍動態圖示
    然而無論是在真正的武術秘籍中,還是走訪傳統武術家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發現內功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卻不會發現像小說、電視劇中的那樣,能夠飛天入地。 易筋經韋陀獻杵前三式動態展示 在傳統武術中,我們常說的內功,其實是應該叫做「內壯功」。
  • 幾個傳統武術精粹小功法
    拳諺:「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傳統武術中一般都有不少的練力強身的功法訓練,為的是讓練武者身強力壯,耐力體力增強,打拳威猛有力,重若若千均。只練拳不練功的人,只能算是花架子,不堪一擊。以下介紹的幾種功法雖然簡單,效果卻宏大,屬於傳統武術的精華內容。
  • 傳統武術實戰腿法9式動態教學!
    中華傳統武術文化傳播的內容包括武德、武術史事、武術中所包涵的中國傳統哲學、傳統武術中所包含的醫學內容、武術中所體現的兵法思想、武術中的傳統美學思想。 引導傳統武術傳播對象的動機,要傳播適合的、成熟的傳統武術項目,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創編大眾化的武術技術,其心理效應為威信、熟知和從眾效應等。
  • 霍家迷蹤拳9式動態教學
    武術技擊格鬥與套路演練中攻防的每招每式,都是中國人對格鬥的一種特殊理解,是中國人格鬥智慧的體現。而武術當中的武德思想,與武術的內家功法,又是武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體現。迷蹤拳,又名迷宗拳、迷路拳,迷蹤藝。原名燕青拳。代表人物,清末著名武術家「津門大俠」霍元甲。
  • 傳統武術外部功法訓練,主要練習身體的柔韌性
    ,重要的是要對於「功法」「理論」「套路」「拆招餵手」等有一種清醒的認識和見解,因為傳統武術訓練中,「功法」訓練乏味,「理論」學習之深奧難懂,「套路」學習單調重複和「拆招餵手」很苦。而如果傳授者在訓練中正確分析和研究,將不會失去傳統武術的精華。
  • 傳統武術的「功法」,到底是個啥?這篇文章講透徹了
    學傳統武術,有兩個繞不過去東西:「功法」和「心法」。「心法」,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談到過,這裡單把「功法」拿出來,掰開揉碎來看看功法到底是個啥。「功法」在一些傳統武術習練者那裡,被視為本門的秘密,從不輕易示人,或者語焉不詳。
  • 傳統武術實戰用法:傳統武術基本功法圖解(原貌版)
    第二章傳統武術基本功法第一節常用手型古人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起於毫末。中國武術亦然如此。無論是傳統技擊還是現代格鬥術都非常注重對基本功法的掌握。故此本章則以基本功法闡述於下。調的手型種類也分呈不一,然而在技擊實用中的常見通用手型大致可分如下七種。
  • 傳統武術基本功法,第一節常用手型,圖文詳解!
    傳統武術基本功法古人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起於毫末。中國 武術亦然如此。無論是傳統技擊還是現代格鬥術都非常注重 對基本功法的掌握。故此本章則以基本功法闡述於下第一節常用手型我國傳統武術流派繁多,技法各具特色。故各門派所強 調的手型種類也分呈不一,然而在技擊實用中的常見通用手 型大致可分如下七種 1.拳型:在傳統武術中由於技擊時的需要不同,故常用拳型有如下三種。
  • 道家武術秘籍,動態教學!揭秘武術古籍的真相!
    當你練習武術的時候,面對那些困難和糾結,不要害怕,當你發現自己自己面對困難是表現出的脆弱,你一定要向自己的那些曾經經歷過的苦難學習,最終你會發現,武術中所遇到的困苦,才是生活中最美的!練武術的過程中,你需要接受自己的墮落和脆弱。不完美的人生才叫人生,完美的那是設計。當你學會接受自己的脆弱,你就能夠擁有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 怎樣練好傳統武術
    武術難練,傳統武術更難練。怎樣練好傳統武術一直是困擾廣大武術愛好者的一大難題。現結合本人多年習練傳統武術的經歷來談一談體會。練好傳統武術定要有一個引路人 武術是是一門學問,不單是是形體動作,還有很強的技術性,有很深的文化內涵。要想深入學習研究有所成就,初學乍練者很難找到頭緒。
  • 傳統功法:武術中的點穴、內功是怎樣的?
    從武術的內功角度講,練功不光是練外功,練到肌肉的結實發達,增加擊打對方時的力量,還要壯內,壯內就是指人外部以內的東西要進行強化練習。那麼在武術當中,所謂的強化練習,無非就是利用呼吸來配合人的動作,利用呼吸來配合人的發力,比方說當對方來打你的時候你不能採用吸氣的形式,你應該採用閉氣形式,就是屏住呼吸,這種時候肌肉是痙的,是緊張的你的內臟。
  • 傳統功法:站樁與核心力量
    中國傳統武術功法中有一種理論叫「三節「理論。其中「三節」講的就是人體核心區域的劃分。三節者根、中、梢也。身體立正兩手上伸則兩臂為梢節,從頭至臂為中節,自胸至足為根節;梢節又分三節:手腕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
  • 現代武術散打與傳統武術技擊
    限於水平,我在這裡僅作拋磚式的粗略概述。傳統技擊可以而且能夠運用到現代散打中去。但是那種對傳統技擊術五體投地,一味地頂禮膜拜,鼓吹「老祖宗就是這麼打的」,無視外界風雲的千變萬化,仍抱住舊有的動作技法絲毫不肯更改,這種固步自封的態度在理論上是違反科學的,在實踐上也是吃了苦頭的。
  • 中國功夫之中國傳統實戰武術
    從建國之後,中國傳統實戰武術卻被中國人慢慢遺忘.       真正的傳統實戰武術很不具觀賞性,一般只有一個回合,伸手見高低,拳打兩不知。  在武術中武德和技擊法是相矛盾的,但又必須把它們合二為一。在技擊訓練時強調: 肯、忍、狠、謹、穩、準六字訣。招法中含有笑裡藏刀的陰險,殺人不見血的無情,聲東擊西的狡詐。
  • 1.1中國武術功法 存在致命缺陷——過分誇大內功
    作者:敏豪爸爸中國武術名家大放厥詞,叫板擂臺冠軍,結果不到十秒就被打倒,這類新聞最近層出不窮,難道這些武術大師都瘋了嗎?哪裡來的自信呢?如果一個人真的長期鍛鍊目前流傳下來的傳統武功,出現這種盲目自信應該是必然的,就因為一個致命的漏洞。多年來我收集和研究、對比和實踐了大量的目前流傳下來的傳統武術功法(非套路)後,找到了一個中國武術功法理論上普遍存在的最為致命的漏洞,就這一漏洞導致了中國武術只能淪為健身操。
  • 西安市太極拳道協會會長山新樓入選《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山新樓,出生1961年6月,中國武術七段、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悅美分校書記、陝西武術段位通段和式太極拳指導員和考評員、西安市太極拳道協會會長、西安太極拳總會副秘書長、趙堡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太極拳道無境派第二代傳人、連續七年榮獲陝西省武術協會先進個人。
  • 武術家王培生先生在活動中講解吳式太極拳推手
    北平第三民眾教育館武術培訓班任助教。  1935年曾受學友金互、徐振寬二老等人教授,學習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經典及修身之法。  1936年曾與沈心禪、吳金鏞、張道一、王月後等人研習佛道之法。  1946年曾與師兄王真一道士研習道學(龍門派)修身之法。  1947年與高瑞周等人共同創辦北平匯通武術研究社,任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