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封德彝對突厥很強硬,楊素、李淵、李世民都喜歡他的才能

2020-12-22 朱坤明

為官一任造福一地,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做人和做官一樣,主要看這個朝代能帶給他什麼。封德彝深處隋朝和唐朝的亂世之間,不但明哲保身,還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隋文帝、楊素、唐高祖李淵、秦王李世民都對他禮遇有加。

封德彝,本名封倫,字德彝,渤海蓨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北景縣人。

隋文帝時期,封德彝和楊素關係很鐵,楊素出兵徵戰,封德彝就在他的身邊,出謀劃策,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有一次,楊素修建的宮殿太奢華,隋文帝就想嚴懲楊素,還是封德彝智謀過人,讓楊素去找皇后,躲過一劫。

封德彝這個人很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自己出門在外落水,為了大軍的安穩,在楊素的面前,絕口不提此事。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處死隋煬帝楊廣,封德彝成功保住一條性命,後來找到機會脫身,投靠唐高祖李淵。

封德彝堅決支持秦王李世民討伐洛陽的王世充,即使到了兩軍最焦灼的時候,封德彝也是一再的勸阻唐高祖李淵,要繼續戰鬥,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王世充被消滅之後,唐高祖李淵很佩服他的才華。

突厥大軍壓境,黑雲壓城城欲摧,唐高祖李淵和文武大臣都希望和親,只有封德彝堅決主戰。我喜歡我崇拜,禦敵於國門之外,就是要騎兵對騎兵,絕不妥協讓步。

唐太宗李世民在封德彝死後,賜諡號為明,但是聽說他和太子李建成關係曖昧,改諡號為繆。

做有愛心負責任的電影劇本作家,朱坤明

相關焦點

  • 朱坤明:封德彝對突厥很強硬,楊素、李淵、李世民都很喜歡他的才能
    為官一任造福一地,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做人和做官一樣,主要看這個朝代能帶給他什麼。封德彝深處隋朝和唐朝的亂世之間,不但明哲保身,還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隋文帝、楊素、唐高祖李淵、秦王李世民都對他禮遇有加。
  • 朱坤明:裴寂勸唐高祖李淵將擊敗桑顯和、屈突通的劉文靜處死
    劉文靜酒後胡說,被人聽到,結果被昔日的好友裴寂添油加醋的誣告一通,唐高祖李淵就把他處死。即使李世民極力挽回,也打動不了父皇的心,所以這也為他日後發動玄武門之變提供了口實。 唐國公李淵和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磨刀霍霍,暗地裡準備起兵。劉文靜知道後,覺得他們可以成事,就積極謀劃,聯合突厥幫助他們。 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劉文靜與裴寂積極謀劃,準備盔甲弓箭,他和李淵事先商量好如何擒拿隋煬帝楊廣的親信王威、高君雅。等到時機成熟,李淵一聲令下,將王威、高君雅抓獲處死。
  • 他一路晉封享盡榮華,將李世民戲耍於股掌,逝世18年險被拖出棺材
    而這一切卻在公元643年有了轉變,治書侍御史唐臨上奏李世民彈劾封德彝生前的無惡不作。面對這份彈劾李世民一下子未能反應過來,特別是奏摺上表明,封德彝表面上雖是李世民的心腹,但他背地裡勾結李建成,唐高祖李淵幾次想廢太子換李世民都是因為封德彝的阻撓才未有下文。
  • 大臣:我想當一個好人;李世民:不,你不想
    所以楊素雖然和隋文帝同宗,還被封為越國公,但他的名聲還沒有家中的歌姬名氣大。他家的歌姬名叫紅拂女,老公是唐代軍神李靖,義兄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虯髯客,人送這三人外號「風塵三俠」,當然這和《隋唐演義》中的羅成、花木蘭等一樣,都是杜撰的。而楊素確實實打實的皇親國戚,而且是實權派,所以說封德彝的起點雖然不起眼,但是卻內涵豐富。
  • 雙面間諜封德彝:把李世民玩得團團轉,到死都沒被發現
    他早年間跟隨楊素,後來又依附虞世基、宇文化及,這些人後來都完蛋了,但是封德彝卻一直得以保全,並在武德二年投到了李淵的麾下。 在李淵這裡,封德彝深度參與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太子之爭,根據《舊唐書》記載,在兄弟鬩牆期間,封德彝多次給李世民貢獻良策,「太宗以為至誠,前後賞賜以萬計」。
  • 李淵曾想遷都避開突厥的騷擾,眾大臣都贊成為何李世民要反對
    頡利可汗繼位時,雖然唐王朝建立三年了,但遠未統一,到處都是割據勢力,而且包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群雄,都臣服於突厥,可見其勢力之大。 沒想到這一次捅了馬蜂窩,把李建成和李世民都「驚動」了,他們分別兵出豳州道和蒲州道迎擊,其後部又被右武衛將軍李子和掩殺,害怕碰到李世民的頡利可汗,在汾東被幹掉五百多人、損失兩千匹馬,在汾州損失了五千人馬,在弘州損失幾千頭馬匹、駱駝後,聽說李世民要來,慌忙溜之大吉。
  • 隋唐時期的「雙面間諜」,獲得李世民信任,死後發現是敵人
    而這個人最終被李世民發現是敵人,還是他死後17年,可見這個人的能力是非凡的,所以他成為了唐朝的宰相。 這個人的名字叫封德彝,最初跟著隋朝的楊素,楊素很喜歡封德彝,不僅給了封德彝一份工作,而且楊素的表妹嫁給了封德彝。 而楊素這個人一生很自負,卻經常誇封德彝。
  • 唐朝的開國功臣,死後十幾年才被發現一個秘密,李世民氣得要命
    他甚至將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都玩弄於股掌之中,蒙蔽了他數十年。直到事情敗露後,李世民也拿他沒有多少辦法。封德彝最開始是效力於隋朝權臣楊素,他對楊素盡心竭力地出謀劃策,而從來不談論自己的私事,這讓楊素非常驚異。最終,楊素將自己的堂妹嫁給了他,並在隋煬帝面前極力推薦封德彝。楊素不是一般般的人物,他大權在握,很少看得起天下英雄,更不要說地位還低於自己的人。
  • 李淵起兵太原得到突厥援助,很可能是李世民與突利在其中穿針引線
    關於李世民與突厥的關係,從史料記載可以看出李世民與當時許多突厥貴族的交情非同一般。例如,他與突利可汗稱兄道弟。武德七年八月,李世民遣騎告突利時云:「爾往與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無香火之情也!」
  • 李淵起兵反隋 為什麼要與突厥合作
    當時,李淵官拜太原留守,其子李世民知道隋朝必將滅亡,於是私下結交結豪傑,招納亡命之徒,與晉陽令劉文靜謀舉大事。李世民擔心李淵不同意,於是與裴寂密謀,裴寂選了兩位晉陽宮的宮人服侍李淵,李淵一看自己睡了楊廣的女人,死罪一條,這才同意了舉事。 當時天下群雄四起,有名字有記載的反隋勢力就有幾十個,更別說一些小勢力了,更是數不勝數。
  • 李世民略施小計勸退二十萬突厥鐵騎
    楊廣點了點頭,隨即又皺起了眉頭:如今突厥人把城池圍得水洩不通,裡三層外三層嚴嚴實實,怎麼樣才能把消息傳到外面呢?忽然楊廣靈機一動:我們可以把詔書綁在木頭上,把木頭拋到河中,讓它們順著水流迅速到達各地。接到詔書後各地都派出勤王兵馬,其中一隻主將叫雲定興,他剛要出發時,手下一名小將獻計道:「對方敢集結全部兵馬南下,糧草必然準備不足,對方打好算盤以為我們倉促之間無法立刻救援,只要我們讓旗幟連綿數十裡,夜晚鑼鼓齊鳴,自然能虛張聲勢嚇唬住對方,對方心中存疑只能退兵,不然敵眾我寡,他們全力來戰,我們不可能支撐得住。」而這名小將就是李世民。
  • 唐高祖—李淵
    李淵就以討伐劉武周為名,開始招兵。李淵因為這時還是以隋朝官員的名義行事,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裡便招到近萬人。這遭到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猜疑,他們都是隋煬帝的親信,對李淵頗有戒心。李淵則拉攏、利用他們身邊的親信掌握其動向。等李淵要正式起兵時便設計鋤掉了身邊的兩個隱患。617年(大業十二年)五月十四日的夜裡,李淵命李世民在晉陽(即太原)宮城外埋下伏兵。
  • 唐高祖李淵:我打天下全靠兒子李世民?笑話
    說的是李淵能夠取得天下,都是李世民的功勞。這種說法有待商榷。否則,隋恭帝就該禪位給李世民,而不是李淵了。 此外,李淵在擔任太原留守的時候,對李世民說:「隋歷將盡,吾家繼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為集耳。」試問,這是一個被兒子裹挾著反隋的人,能夠說出的話嗎? 因此,李淵才是反隋建唐的主要領導者。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
  • 公元619年李淵派李世民出馬,不費力氣便收復了平原
    大業十一年(615 年),隋場帝任命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奉命討捕「盜賊」。儘管都被稱為「盜賊」, 但是對於一般的盜寇如毋端兒、敬盤陀等,李淵都能手到擒來,毫不費力;但對於北方擁有精兵鐵騎的突厥,李淵卻是大傷腦筋。
  • 李世民真的那麼想當皇帝嗎?
    而李世民想不想當皇帝?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李世明有著一個皇帝夢,但是卻是被逼迫著做了皇帝,因為自古爭儲都是有進無退的道路,一旦選擇只有兩個結果,要麼成功,要麼死亡。李世民奪位李淵夫人竇氏,生有四子,除第三子霸早夭外,長子建成立為皇太子。太子輔助高祖處理政務,在穩定後方,支援前線方面,起過重要作用。次子李世民,經常領兵出徵,戰功卓著。隋末唐初,隨著關隴集團的倒戈,皇權的天平傾斜向了李家。
  • 玄武門之變後突厥逼近長安,政局不穩、兵力單薄,李世民如何退敵
    唐朝迎來了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當時李世民布置的防禦部隊,沒能阻止突厥深入,京城的防禦軍隊數量並不多,很難與突厥的大軍對抗,而第一線能阻擋突厥的李藝、張謹等人都是李建成一派的人,儘管李世民對他們多加安撫,可他們還是沒有給李世民面子,手裡有著足夠的軍隊也沒有真打,就這麼放突厥進來了。
  • 玄武門之變後,看看「太上皇」李淵的下場,就知道李世民有多狠心
    李淵聽完都懵了,這是啥情況?看著尉遲敬德手中血跡未乾的馬槊,李淵一瞬間閃過了無數念頭。「咋辦?當然是立我最棒的兒子李世民為太子啊,朕早就想把皇位交給他了。」李淵很懂事,他知道自己該退了,不然大唐當天就得換主人!外面的李世民立即衝了進來,在李淵面前大哭。史書記載「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李世民滿臉委屈「跪而吮上乳」,吸著李淵的乳頭,嚎哭不已,就是不撒嘴。
  •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目標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父親李淵
    所以,當李世民軍功日隆,李淵能做的其實很有限,只能勉強制衡。他幾次對李世民說:「我最喜歡的其實是你,想做太子嗎?千萬不要放棄,加油哦!」這是畫大餅,先穩住他再說。
  • 李世民讓他運糧救援突厥,他卻主張見死不救,死後家中僅餘糧五石
    熟悉隋唐歷史的人都了解李靖、李世績等人,但熟悉李大亮的人可能就不多了,在大唐開國將領中他也許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將軍了,李世民對他的信賴遠甚於李靖或李世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