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姓氏淵源

2021-02-08 客家邦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人數極大的大國,漢族佔絕大多數。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民族。故漢民族的姓氏淵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淵源。

  姓氏是代表每個人及其家族的一種符號。在今天的社會裡,它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歷史過程來看,它卻是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在遙遠的古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於人類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樣產生、發展的?這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涉及到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字學、地理學、民俗學、人口學、地名學等眾多社會科學。
  中國第一部解說方塊文字原始形體及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是《說文解字》。此書作者許慎(約公元58-147年)解釋:"姓,人所生也。.因生以為姓,從姓生。"這就是說,人是母親生的,故姓字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中國的許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這說明我們祖先曾經經歷過母系氏族社會。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內禁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親為姓。姓的出現是原始人類逐步擺脫蒙昧狀態的一個標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後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表明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姓氏含義。現在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有人統計,文獻記載和現存的共有5600多個。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出處具體。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吳兩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後裔。中國姓氏的來歷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據徐俊元等三位學者研究,大致有這十多種類別:

一、以姓為氏。以遠古部落氏族的標誌符號作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

二、以國名為氏。夏、商、周三代,有許多大小諸侯國,各國子孫後代便以國名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韋等姓。

三、以邑名為氏。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採氏。卿、大夫的後代或採邑的人,有的便將邑名作為氏。有蘇、上官等姓。

四、以鄉、亭之名為氏。有裴、陸、歐陽等姓。

五、以居住地名為氏。有東門、西門、東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周平的庶子,字林開,其子孫以林為姓。

六、以次第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為姓,老二以仲為姓。老三、老四則分別姓叔、季。

七、以官職為姓。有籍、監、庫、倉、將軍等姓。

八、以技藝為姓。從事巫術的人,後代便姓巫。從事冰凌的人,後代以凌為姓,還有卜、陶、匠等姓。

九、以諡號為姓。

十、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十一、爵位稱號及爵係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孫、公子、公孫等姓。

十二、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來歷,也在上述這十幾種範圍之內。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人數極大的大國,漢族佔絕大多數。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民族。故漢民族的姓氏淵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淵源。客家先民原住中原,因戰亂、災荒或官職遷調等原因而舉家南遷。歷次客家先民輾轉遷徙,南渡長江,篳路藍縷、歷經艱辛,定居贛、閩、粵諸省,後又蕃衍播遷海內外各地。從客家先民最早定居客家搖籃贛州到現在,已超過2000年了。


為開展客家遷徙等問題的研究,從客家姓氏由來至今等方面展現了大量的資料。2000多年來,客家先民是如何遷徙的,歷次南遷的社會背景如何,入贛後又如何轉徙播遷以及在遷徙中逐漸形成的客家語言、文化、民俗風情的許多特點等,已成為近現代中外史學家、社會學家所熱烈探討的課題。

一個姓的歷史、家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當然無法取代中國史和中國文化,但因為它具體而微,無不有自己鮮明的特色。一些在中國史中沒有必要或無法顯示的事件或內容,卻是一姓一族有決定意義的要事大事,因而需要詳細記載,讓子孫後代永誌不忘。也正因為有了這些記載,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才能那麼源遠流長、豐富多彩。

每個人都希望了解自己和家族的來源,了解本姓的歷史,而且由於這歷史與自己有密切的關係,其中一部分就產生在自己熟悉的人物和地點之間,必定會備感親切,更受教益。只要擺脫了狹隘的宗族觀念,敬祖愛家與熱愛祖國完全可以並行不悖,了解本姓本族的歷史與學習祖國的歷史就能相得益彰。本著這樣的目的,編著者廣集了姓氏、譜牒、史志、傳記等資料以編撰出本書《客家姓氏淵源》,以適應社會各界的需要。如《客家姓氏淵源》從各姓氏族譜、家譜中摘編錄了大量的與史志相印證的精華資料,可以說是客家姓氏的簡史、簡譜。中華民族自漢以來就有撰修家譜、族譜、祠譜、墓誌的傳統,客家先民也因崇敬祖先,為了尋根溯源而重修、續修了許多家譜、族譜、祠譜。這些譜牒多成書於封建時代,是有些消極的因素,但其中絕大多數是如實地記載了一姓的蕃衍、遷徙、仕宦、業績等情況,從而也包含了許多真實而具體的史料,不僅包含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資料,也包含有社會學、人口學、民族學、客家學、民俗學、地方經濟史等方面的資料,其價值遠在一家一族歷史之上。

《客家姓氏淵源》是以客家主要姓氏為對象編寫的。《客家姓氏淵源》與舊百家姓相比有不同的特色。

其一,與以往籠統地收錄中國姓氏的舊百家姓不同,《客家姓氏淵源》盡現所佔有資料同時力避了以往的一些誤傳及牽強資料,以全面介紹當今的客家主要姓氏;

其二,與舊百家姓只註明各個姓氏的郡望地不同,《客家姓氏淵源》儘可能詳盡地追根問祖,簡明扼要地說明客家姓氏的由來;

其三,與舊百家姓相比,《客家姓氏淵源》還增加了各姓氏家族蕃衍遷徙、專用楹聯、郡望堂號(有的以郡望為堂號)、姓氏分布、名人之最等內容;

其四,舊百家姓單純地介紹姓氏知識,而《客家姓氏淵源》則在更全面、系統地介紹姓氏知識的基礎上,特別注重趣味性,將知識性、趣味性融為一體,這也算是使姓氏學大眾化、通俗化的一種嘗試吧。在此,還就《客家姓氏淵源》的編寫作以下說明:本書的名人大體上是以《辭海》為選編對象。之所以以《辭海》為準,一是考慮到《辭海》的權威性,二是考慮到它所收人物從古到今,能夠有一個統一的取捨標準。每姓名人如其姓名後注有籍貫者,意為客家籍。此外,還參考了《中國革命史辭典》《華夏女名人辭典》《中國近代史辭典》《中國現代史辭典》《辭源》《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黃埔軍校三百名將傳》等。各姓氏的「名人之最」是各姓氏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的簡介。編寫時,編著者力求全面,既有男性傑出人物,也有女性名人;既寫忠臣良相,也寫奸臣賊子。本書的常用專用名稱,首次出現時使用全稱,以後則用簡稱,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簡稱解放前(後),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公元108年簡寫為108年等。

相關焦點

  • 客家族譜:一個客家姓氏的百科全書
    來源:客家新聞網、客家精英手機報族譜,又叫家譜、譜牒,是一個姓氏的百科全書(續修家譜的相隔時間大多在
  • 客家姓氏《陳》陳氏淵源,紫金百家姓排行第四!
  • 客家姓氏有哪些來自河朔燕雲地區
    中提到客家人除了中原地區的一支外,在幽燕、代北河朔也有一支客家人,而上一篇文章「你是否屬於中原地區的客家人,有哪些姓氏屬於中原地區的客家人」中說了中原地區這一支客家人,那麼今天就來說說幽燕、代北和河朔這支客家人吧,有多少客家姓氏以這三個地方作為祖源地的呢?請往下看。
  • 民樂姓氏的淵源
    邸就郤的後裔子孫入居中原,取祖上原名首音的諧音漢字「邸」為姓氏,漢化稱邸氏,後有去「邑」簡筆為氐氏者,也有改「亻」稱低氏者,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邸氏族人尊奉邸就郤為其得姓始祖,姓氏讀音依然作dǐ,分居在中國臺灣、甘肅河西等地。 克姓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姓氏,三千多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 客家姑娘的出閣宴
    她,是一個溫婉賢淑的客家姑娘,自小生活在一個家教家風優良純正的幸福之家。
  • 平和縣大溪鎮姓氏淵源
    平和縣大溪鎮姓氏淵源黃武疆        大溪,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
  • 從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祖籍看臺灣姓氏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
    臺灣姓氏的「根」都在祖國大陸,在近年風靡世界各地的姓氏尋根活動中,臺灣同胞也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他們就衝破重重阻力和幹擾,不斷組團來祖國大陸尋根謁祖,典祭先賢,表達對祖地故土的思念和嚮往之情,以及飲水思源、葉落歸根的強烈意念。
  • 帶你走進梅州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看中國,中國客家看梅州。客家人很喜歡遷徙,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以獨特的文化傳承,講述著一個個悠久的遷徙歷史。如今,想要了解客家文化只有前往客家人的聚集地—梅州,才能一探究竟。第一站:訪百年圍龍屋,品客家建築文化始建於唐朝的圍龍屋,雖然歷史久遠,但其堅固且結構精巧,依然屹立在這片大地之上,講述著客家人的勤勞與智慧。如今,保存完好的客家傳統民居,坐落於梅州市梅江區松口鎮。
  • 上猶客家門匾,穿越千年的客家文化
    客家門匾習俗最先起源於客家先民南遷後方便「同宗認祖「。客家門匾、青灰瓦房及房前客家特有的半月形水塘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民居特色,並傳承和發展成上猶獨特的民間文化習俗,因此上猶又被稱為「客家門匾第一村 」。
  • 客家姓氏之梅州蔡氏:一門三進士文脈昌盛,忠義映千秋家國情懷
    蔡蒙吉故居位於松源鎮金星村,為二堂二橫一圍的傳統客家圍龍屋。其主體建築為二進院落形式,布局簡潔,僅設上下堂及左右各一間廂房,大門兩側對稱設門房各一間,左右被橫屋和後面的半月形圍龍所包圍,是粵東客家地區初期圍龍屋的典型。2014年,該故居被列為第二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九原區蒙古族姓氏淵源
    蒙古族共同體以及強大的蒙古族,很早以前就有姓氏並有姓氏之分,即蒙古語「雅思騰」和「戚思騰」,漢語意為「骨親」和「血親」。骨親是指父系親戚,血親是指母系親戚。過去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互稱姓氏,稱名字者佔多數,一般情況下,姓氏在第一次見面互相了解,年老者詢問年青人父母親戚時使用。例如:你的故裡在哪兒?宗骨(指骨親)是哪個?血親是誰?或問:你的宗骨是孛兒只斤吧?你是血親是×××人吧?
  • 曾祥裕團隊春訪廣東龍川考察客家宗祠 號稱 「中華姓氏第一村」
    曾祥裕團隊春訪廣東龍川考察客家宗祠 號稱 「中華姓氏第一村」曾祥裕 曾海亮曾祥裕風水團隊春行廣東龍川,一路上欣賞著山水間一幅幅大寫的春意盎然的詩情畫卷,陪同我們考察的龍川吳總介紹,龍川縣佗城鎮佗城村素有「中華姓氏第一村」美譽,來了龍川考察 「姓氏宗祠一條街」,對你們研究風水者來說很有必要
  • 漫話客家信仰
    客家是源於中原漢族的一個民系。因戰亂或災荒,歷史上客家先民五次南遷,飽受顛沛流離之苦,他們輾轉千裡,在飄泊遷徏、紮根異鄉過程中形成了客家民系。        清流、寧化二縣緊相鄰,都是純客家縣。只要走進這裡的山村,你就會驚異地發現:幾乎村村都有祠堂,供奉祖宗神位。
  • 客家人的姓氏堂號、堂聯大匯總!
    我們的祖先在中原地區,祖上多為官宦人家,十分注重門第,對家族的淵源和榮譽頗為珍重,各個姓氏家族都有一個基本固定的對聯,表示自己家庭的來源和家族榮譽或者家族的文化傳承。 客家姓氏堂號 廖姓:三洲世德,萬石家聲。
  • 天下李廣東陳,廣東不同縣市的十大姓氏有哪些,你的姓氏排第幾?
    眾所周知,廣東有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不同民系進入廣東的時間不同,地點來源也不同,所以造成了廣東不同地區不同的姓氏文化,再加上改革開放之後外來人口的進入,更加為廣東的姓氏文化增加了色彩,今天我來介紹一下廣東不同縣市的十大姓氏:我用十種不同的顏色標註了廣東十大姓氏
  • 客家人和閩南人是閩越人還是漢人後裔?
    東南四省姓氏分布圖臺灣和福建相近,主要為陳林黃張等中國傳統姓氏,其十大姓與永嘉年間「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始入閩者八族」(林姓、黃姓、陳姓、鄭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八姓)半數相同。江西的姓氏與南方姓氏稍有差別,如林姓缺席,劉姓最大,顯然與其漢化歷史最早有關係。廣東大體上與福建差不多,除了部分單姓的差異。
  • 這三個姓氏最為尷尬,乍一聽誤以為源自日本,其實在古代大有淵源
    實際上,中國自古以來的姓氏的來源多種多樣,大多是以地為姓,以物為姓等。五千年流傳下來,除去一些冷僻古老的姓氏,現存的常用姓氏仍有一百多個。但是據有關資料顯示,至少有數千個姓氏並沒有能被廣為人知,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人丁稀少,因此不包括在一百個姓氏中。在這些冷僻姓氏中,就有三個姓氏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很容易被人當作日本的姓氏,而它們的特徵也相當明顯——居然全是複姓。
  • 有哪些姓氏屬於中原地區的客家人?
    在客家人群體中,大多數姓氏都將中原地區視為自己的祖源地,長久的記錄在自己的族譜裡,並且在門聯和燈籠上體現出來。那麼,你是否來自中原腹地的客家人呢?往下看看你就明白了。客家人的祖源地與客家姓氏的關係如下:以河南為堂號的客家姓氏有:方、丘、肖。以滎陽為堂號的客家姓氏有:鄭、潘。以潁川為堂號的客家姓氏有:鍾、陳、賴。
  • 世界客屬開封懇親 客家話成「官方語言」
    中新社開封10月18日電 題:世界客屬開封懇親 客家話成「官方語言」  中新社記者 李志全  來自廣西的何忠隆已經84歲了,但這毫不妨礙他跟印尼泗水的華裔三代朱玉萍交流。他們共同使用的是客家話。  在古都開封市舉行的世界客屬第27屆懇親大會上,來自廣西玉林客家海外聯誼會的何忠隆,說到動情處還唱起了客家山歌。
  • 八姓入閩,福建莆田跟河南的淵源
    曾經在百家講壇,百家姓中有提到:「八姓入閩」是中原地區人第一次大規模入閩,說的是,河南的邱姓為了躲避戰亂,聯合當地的其他7個姓氏家族:林、黃、陳、鄭、詹、何、胡,一起從河南光州固始出發遷到福建,福建哪裡呢?哎,就這麼巧,今天的福建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