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中國近代史上最艱難的抗日戰爭,也是中華民族遭受最危險的一次,而在這場戰爭中,曾湧現出無數英雄事跡也頗讓我們感動,要說起來在國民黨軍之中,一向有五大主力之稱,其中新一軍、新六軍都是經過緬甸蘭姆伽訓練的精銳美械部隊,而這兩支部隊其實都是脫胎於第五軍之中的新編第22師。
而且師長鄭洞國、廖耀湘也都是出身於第五軍之中,由此可見第五軍的輝煌,不過作為五大主力之一,第五軍本身就是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是在抗戰早期德械裝備師損失殆盡以後組建的部隊,1939年改編為第五軍以後,杜聿明任代理軍長,當時第五軍下轄3個師,分別是第200師師長戴安瀾,新編第22師,師長邱清泉,後來廖耀湘也擔任過師長,榮譽第一師師長鄭洞國。
不過第五軍之中人事關係也幾經變動,其中鄭洞國和廖耀湘後來分別擔任了新一軍和新六軍的軍長,鄭洞國在遼瀋戰役中脫離國民黨軍,建國後曾任職參與國家建設,而廖耀湘兵團更是被全殲,其本人也被俘,1968年因心臟病去世,而犧牲最壯烈的莫過於戴安瀾,在穿越野人山的過程中犧牲,讓人甚為惋惜。
不過在第五軍之中還有一位高級將領曾擔任師長職務,但是卻並不如以上幾位出名,而他就是第五軍副軍長、96師師長餘韶,事實上我們說起來第五軍之中並不太熟悉96師,要知道餘韶本身作為將領,在國民黨之中的資歷算是比較老的,這一點連杜聿明也比不上,餘韶本人出生於1891年,在清末時期就曾投身軍旅。
後來還參加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是一員功勳赫赫的戰將,不過餘韶本人任職經歷多半都是在湘軍之中,因此作為地方部隊,餘韶基本上不受老蔣重視,而且縱觀餘韶這一生的任職經歷,也基本上都是在雜牌部隊,因此96師的成分可想而知,那麼就是這樣一支部隊,為何劃入到了第五軍之中呢,原來就在1939年96師奉命參加崑崙關戰役,與第五軍一同抵抗敵軍第五師團。
也因此在戰鬥結束以後,96師被劃入到第五軍下轄中,但這樣做實際上是釜底抽薪,因為老蔣想要收走餘韶的兵權,因此提升他為第五軍副軍長,又很快被免職,失去部隊的餘韶只能以訓練新兵為生,不過因為常年軍旅作戰,所以常年在長沙老家養傷,後來跟隨程潛、陳明仁參加湖南起義,建國後擔任湖南省政協委員,1962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