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海軍新聞」網消息稱,安全專家表示,在歐洲防禦體系陣營當中,法軍有可能繼英軍之後,成為美軍駐歐洲大陸的新「橋梁」夥伴,以應對中俄之間存在的高端軍事合作。誠然,英國已經不屬於歐盟圈中的一員,雖然還活躍於北約各項聯合防禦工事建設,卻明顯變得更注重自身防禦工事的發展,而美軍對此是樂見其成的。
倫敦方面19日宣布,未來4年中,英軍軍費將獲得自冷戰以來最大增幅。此舉將中俄軍事影響力的威脅係數再次提升了一個等級,代表著該國脫離組織之後對自身「全球影響力」的強烈訴求。據悉,英軍未來4年將發展網絡能力、太空能力、情報能力,並恢復英國海軍地位。
英國專家表示,英軍的這一發展趨勢,存在雙方面的考量,首先表明自己的發展仍將符合美國國防的優先事項,其次,這是對歐洲整體防禦力量的證明。美國代防長克里斯多福·米勒表示,這將使英軍保持世界一流的作戰水平,也使得美歐陣營中最有能力的國家,能為共同的防禦安全付出更多必要的努力。
雖然英國方面認為,在歐洲防禦體系中,英軍的影響力一直存在,但是,即使英軍能代表歐洲在全球的部分影響力,它終究不是歐洲防禦的全部。長期以來,推崇歐洲整體獨立防禦力的聲音,以德法為首,最近隱隱有變為法國獨角戲的趨勢,轉變似乎發生於這個11月。
本月初,德國防長安格列特·卡倫鮑爾在採訪中,嚴厲批評了法國倡導獨立歐洲軍隊的想法。卡倫鮑爾認為,歐洲軍事力量,無法取代美軍提供的安全保障,並長期需要美軍力量存在於歐洲防禦體系中。歐洲的軍事獨立完全是必須結束的幻想,法國領導人最好別做夢了。這一論調,一時間將歐洲置於被保護的怪圈中,法國總統馬克龍直呼難以接受。
馬克龍指出,只有在歐洲擁有軍事自主能力時,才能贏得美軍和美國的尊重。就英國軍隊的示好方式,換取美國代防長的讚揚而言,這一點並不荒謬。而這一觀點,法國堅持了很久,2018年的一戰紀念日上,馬克龍指出歐洲共同軍隊的好處;2019年再敲警鐘,指出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至今更是坦言,歐洲軍隊不應成為美軍的隨從,而是成為真正的盟軍。
然而,這種看似警醒的言論,似乎太過於超前,而只是起到了反效果,不僅行事激怒川普,更引發德防長嘲弄。因為,落在川普眼中,是在打擊其歐洲盟友的親美積極性;落在務實較真的德國人眼中,是不切實際的籠統幻想,德國防長卡倫鮑爾在18日的演講中表示,德國乃至歐洲的防禦力量,離開了北約與美國,將難以自保。這樣看來,歐洲軍隊的身份,目前還有待確認。(貓爪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