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挺身的8種常見錯誤,快來自查一下

2020-09-07 燈塔體育

伏地挺身動作

對科班出身的體育教師同仁們

可謂是駕輕就熟

絕對是最為常見的訓練動作

然而即便了解動作要領

仍有很多環節容易被忽略

下面這幾個最為常見的錯誤

你有沒有中招?

NO.1 全程伏地挺身的幅度

伏地挺身時,應該將身體下降多低、抬起多高是最常見的問題。

身體抬起過高,意味著肩胛骨過多地打開,此時前鋸肌參與過多,就降低胸部和肱三頭肌的作用。

建議:採用常規雙手的位置,下降至胸、腹輕觸地面,再將身體推起到能挺胸的位置,不要通過張開肩胛骨和肩部前移再將身體抬到最高點。

NO.2 常規雙手位置

雙肘過於外張,肘部指向身體兩側,大臂和上肢呈90度角,這樣做急劇增加肩關節的負擔,而且也讓身體沒有處在最佳位置。

建議:保證雙手的常規位置,在進行動作時,雙肘略微內收,大臂大約和上肢呈45-60度角。

這樣做有利於胸部和肱三頭肌的發力,同時避免肩關節的受傷。

NO.3 身體軀幹沒有形成直線

不是膝關節向下塌陷,就是臀部凸起或者下沉、頭部抬起過高或者過於低頭。

建議:通過收勁臀部和核心區,感覺全身從雙腳中間到頭頂,好像貫穿一根鋼條一樣,保持挺直和收勁。

NO.4 頻率太快

練習的目的是刺激目標肌群,不是訓練綜合體能,過快會縮短行程,影響肌肉收縮的長度和刺激效果。

建議:推起時快,下降時儘量控制下放速度,這樣一快一慢,是對肌肉最大化刺激非常好的手段。

NO.5 臥推不要起腰

很多人在嘗試大重量時,為了發力會把腰臀不自覺的向上抬,以勉強完成動作,這樣會把臥推變成下斜推。這樣只有下胸得到刺激,上部練不著。

雖然舉起的重量增加一些,但效果收益絕對不是最高的。

正確的姿勢,應該保持後背充分貼在凳子上,這樣能讓整個胸肌發力。胸肌參與得多,自然得到的刺激更大。

NO.6不正確的呼吸

呼吸沒有規律和章法,對於身體軀幹的穩定非常不利。

建議:自重訓練的呼吸,有別於進行硬拉和深蹲時的呼吸方法(大重量可能需要短暫憋氣),可以在動作過程中吐氣,所以通常伏地挺身動作時,下降身體之前用鼻子吸氣,然後在推起身體用嘴吐氣,保證一次動作過程中,完整吸吐氣一次就可以了。

NO.7 形式單一

剛開始進行鍛鍊的人,可以進行膝式伏地挺身,動作跟常規伏地挺身一樣,只是將雙腳著地改為雙膝著地。再進階到常規雙腳伏地挺身,然後再進行負重伏地挺身,可以在背部上方放置槓鈴片。

NO.8 多選擇自由重量

有很多固定軌跡的器械,如史密斯臥推機等,都是固定的運動軌道,在新手期可以用這個來感受刺激胸肌發力。

但訓練到一定階段,就得多用自由重量,自由重量的會讓你在整個動作過程中,除了胸肌發力推舉,還得控制整個動作的平衡,平衡,控制,協調、集中,而不是簡單的推或拉的直線動作。因此光用器械練不出槓鈴啞鈴的效果。

以上就是今天介紹的幾種伏地挺身常見的錯誤,科班出身的你有沒有中招呢!

相關焦點

  • 伏地挺身的8個常見錯誤,每個都能毀掉你的胸肌!
    好的計劃再加上以下要說的訓練技巧,就能快速練出胸肌,可以撩妹裝X了:伏地挺身動作絕對是最為常見的訓練動作然而即便了解動作要領>仍有很多環節容易被忽略下面這個6個最為愚蠢的錯誤你有沒有中招NO.1 全程伏地挺身的幅度伏地挺身時,應該將身體下降多低、抬起多高是最常見的問題。
  • 伏地挺身的好處不只練胸,常見錯誤與問題分析,避免損傷正確伏地挺身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知道,進行規律的伏地挺身訓練不但可以對整個上肢的外形帶來積極的影響,還會對身心的健康起著重要的意義。那麼,作為一個運動健身的動作來講,必然有著一個動作本該有的動作要領,只有在遵守要領的前提下才會讓訓練給自己帶來積極並有效的意義,而不是一個簡單地把自己撐起來的過程。因此,下面先分享一下伏地挺身的基本動作要領。
  • 錯誤的伏地挺身,是在毀掉我們的胸肌,這幾個錯誤非常常見
    導語:說到健身的黃金動作,那麼伏地挺身一定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我們可以在各種場合看到伏地挺身,比如說運動員們在鍛鍊的時候會使用伏地挺身這個動作,甚至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也會將伏地挺身當做一種懲罰。很多人在想做一些簡單運動時,第一想到的仍舊是伏地挺身。
  • 都做伏地挺身,但這4個最常見的錯誤,你踩坑了嗎?
    你只需要避免這4個錯誤,你的伏地挺身就基本合格了。這兩種做法統一的錯誤就是核心部位沒有收緊。伏地挺身之所以可以練到核心,是因為標準的伏地挺身都會把核心收緊。要注意你頭不要過度太高或者回收,保持正常就好。如果你的身體不是呈一條直線,那就說明你的動作可能有問題,可以檢查一下你有沒有犯剛剛說的兩個錯誤。
  • 伏地挺身做的快好還是慢好6種方法教你做正確的伏地挺身
    掌握正確的方法才可以鍛鍊腹肌,今天就介紹了八種不同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一起來看看你是否會做。伏地挺身是常見的健身運動,主要鍛鍊上肢、腰部及腹部的肌肉,尤其是胸肌。伏地挺身主要鍛鍊的肌肉群有胸大肌和肱三頭肌,同時還鍛鍊三角肌前束、前鋸肌和喙肱肌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一項研究成果中指出,做伏地挺身可以檢驗人體幾乎所有部位的運動能力,可以作為體能健康的檢測標準。
  • 擼鐵不傷肩:臥推和伏地挺身常見錯誤糾正
    肩膀疼痛在健身房是非常常見的傷病之一,而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操作者使用了不恰當的訓練方式而導致。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導致臥推和伏地挺身肩膀痛的一個常見錯誤。在上肢訓練中臥推和伏地挺身是不可或缺的經典動作、它們都屬於水平推的動作,能夠非常棒的發展我們的胸肌,三頭肌以及肩膀前測肌力。臥推能夠選擇更大的重量進行訓練,而伏地挺身則簡單容易執行,同時更能兼顧你的核心力量。但是,再好的動作操作不當都會有受傷的風險,很多人在進行臥推或伏地挺身時都會犯一個錯誤,導致肩膀不適或疼痛的狀況。
  • 伏地挺身的常見錯誤都有哪些?你錯過幾個?正確的姿勢又是怎樣的
    咱們說,正確的伏地挺身應該是核心收緊,臀部緊繃的狀態下,更容易做好。但是,這麼籠統的說法,可能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根本不可能完全的理解透徹。我們不如,把錯誤的姿勢都給解讀一下,當你糾正這些不對的姿勢的時候,自然也就學會了。
  • 伏地挺身易犯的4大錯誤,看看你有沒有踩坑,別讓這些錯誤影響你
    伏地挺身可以說是廣為人知的一個動作了,上到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下至一二十歲的年輕人,都能說出點門道。都知道伏地挺身練胸,但是很多人都沒做到正確標準的姿勢,導致對胸肌刺激不夠。標準正確的動作很重要,沒做好嚴重的甚至還可能傷身,一起來看看這些常見的錯誤吧。
  • 易犯的10大伏地挺身錯誤,看看你練對了嗎?
    伏地挺身雖然是一個基礎的自重健身動作,但訓練得當,不僅能刺激、強化胸部、上肢肌肉,更可以提升綜合力量、核心穩定性等。如果小夥伴們想通過伏地挺身,收穫顯著的提升效果,那下面這10個錯誤可一定要留心、避免!
  • 標準伏地挺身圖解大全介紹其5大正確的伏地挺身給你
    我看到網上很多伏地挺身的講解,但是都沒有對常見錯誤進行詳細講解,在這裡小編根據多年的健身經驗,來為廣大健身愛好者詳細講解一下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以及常見錯誤詳解,希望對廣大健身愛好者有幫助。4、易犯錯誤:塌腰。5、手墊高的伏地挺身,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同上。6、腳墊高的伏地挺身,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同上。7、膝手著地的伏地挺身:適合初學者與女生。注意事項脊柱要伸直,頭和脊柱在同一條直線上。身體下降時,吸氣,還原時呼氣。今天我給大家演示—怎樣在家利用多種伏地挺身鍛鍊胸部肌肉!
  • 伏地挺身可以練胸?沒錯,但是這6種錯誤做法會限制了你的訓練收益
    然而,大多數人在執行伏地挺身時會犯一個或多個錯誤。這些錯誤也限制了他們的收益,並增加了受傷的風險。讓我們看看降低伏地挺身有效性的最常見錯誤都有哪些。沒有做全程伏地挺身是一種容易作弊的運動。大多數人所做的就是"近距離"伏地挺身,使他們的身體下降到足以使肘部部分彎曲的程度。但是這樣做不會給你帶來全部的好處。
  • 標準伏地挺身怎麼做?8種不同的伏地挺身,你能做幾種?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標準的伏地挺身的要求有哪些。標準伏地挺身提示:請勿拱起背部或低頭。1.雙手平放於地面上,面向地面。2.注意保持身體呈一條直線。如果標準的伏地挺身對你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那麼不妨來試試這幾組動作:變式伏地挺身下斜伏地挺身窄距伏地挺身
  • 標準伏地挺身怎麼做?8種不同的伏地挺身,你能做幾種?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標準的伏地挺身的要求有哪些。標準伏地挺身提示:請勿拱起背部或低頭。如果標準的伏地挺身對你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那麼不妨來試試這幾組動作:變式伏地挺身下斜伏地挺身在這項需要爆發力的伏地挺身練習中,你的雙手必須迅速從地面離開,到足夠高的空間以便你可以擊掌。
  • 伏地挺身的5大錯誤動作,每個都能毀掉你的胸!
    伏地挺身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動作,因為它不需要花大錢到健身房進行,每天在家裡就可以進行有效的鍛鍊,而且好處多多。 雖然,很多人都在做伏地挺身,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伏地挺身的動作要領,但仍有許多細節在不經意間被忽略,從而造成動作不到位,效果達不到,甚至受傷。
  • 快停下來!這些錯誤的伏地挺身動作,你做過嗎?
    通過閱讀本文,你能夠得到以下內容:1、錯誤的伏地挺身動作2、為什麼會出現錯誤動作3、錯誤動作的危害4、怎樣糾正錯誤動作一、錯誤的伏地挺身動作2、肌肉力量不足首先,伏地挺身是需要足夠的手臂力量做支撐的,除此之外,還需要一定的核心力量。許多的錯誤動作,比如「塌腰」,就是因為我們的核心力量不足,多數人的小肌肉群可能不足以承受自己的體重,導致「撐起來」就很費勁,別說做到標準了。
  • 做了這麼多年伏地挺身居然沒做對?這4個錯誤一定要避免
    如果你能按照上面的標準完成伏地挺身,那麼就說明你已經掌握了伏地挺身的標準動作了,但如果完成不了,會出現塌腰、肘關節過度朝外等現象,那麼就說明你的力量還不足。下面有4類常見的錯誤動作,看看你有沒有其中一個?二、手臂過度外展很多人做伏地挺身時,手肘會習慣性的過度往外打,使肩過度外展。雖然這個錯誤同樣常見,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樣做是錯的。當我們的手肘過度往外打時,會使肩關節過度內旋,降低肩關節的穩定性,同時還容易使肱骨撞擊肩峰,導致肩痛。
  • 伏地挺身很輕鬆?你可能是在用錯誤的動作,浪費寶貴的時間
    為什麼說伏地挺身沒那麼簡單?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伏地挺身的動作模式與相關肌群。比較常見的錯誤有以下幾種:1.大臂與身體的角度太大很多人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喜歡像下圖左側一樣,將手臂與身體之間的夾角放的很大,覺得這樣更輕鬆,或者自認為這樣更能刺激胸部肌群發力。
  • 不傷手做伏地挺身需要一個優質的伏地挺身支架
    伏地挺身是一種常見的健身運動。主要鍛鍊的肌肉群肱三頭肌,同時還鍛鍊三角肌前束、前鋸肌和喙肱肌及身體的其他部位。其作用是提高上肢、胸部、腰背和腹部的肌肉力量。所以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手腕姿勢,避免因動作不到位造成對手腕的傷害。此外,也可以通過使用伏地挺身支架,來改善手腕姿勢。通過使用伏地挺身支架,讓手腕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從而避免了手腕受傷的情況。
  • 八種不同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
    伏地挺身在日常鍛鍊和體育課上是一項基本訓練。伏地挺身主要鍛鍊上肢、腰部及腹部的肌肉,尤其是胸肌。是很簡單易行卻十分有效的力量訓練手段。伏地挺身有八種不同的基本做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種不同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一般伏地挺身。
  • 深度解析伏地挺身——「簡單」的伏地挺身你真的會做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伏地挺身,文章中我們將依次討論:伏地挺身常見的錯誤、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伏地挺身輔助練習和進階練習。 伏地挺身常見錯誤 低頭 > 做伏地挺身時低頭太常見了,甚至很多達人也沒有辦法完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