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性肌肉骨化症,目前治療方法尚不成熟,目前暫不建議手術治療

2021-01-12 隋醫生聊內科

導語:進展性肌骨化症,一般也叫做漸進肌群法。這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病。儘管為顯性遺傳,但大多數患者仍有基因突變和自然生成,家族史可能無法追查。此病有突變的可能性,但是也可能是由於自然因素導致的。根據文獻記載,這種疾病最早可追溯到16世紀末。迄今為止,全球已有不超過1000例的病例。

01什麼是進行性肌肉骨化症?主要的病因是什麼?這種病通常開始於病人身體的哪部分?

1、什麼是進行性肌肉骨化症?

進行性肌肉骨化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肌肉、韌帶、肌腱、關節軟骨逐漸轉變為骨骼,最終的結果是患者的全身完全不能動彈。其症狀為:身體各部位逐漸變形,全身肌肉等軟組織逐漸由軟變硬,四肢活動逐漸受限,最後全身靜止。如果身體的某一部分受到外力的影響,局部腫脹、硬化,並逐漸長出新的骨頭。但該病只影響運動系統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不存在心臟、腦組織等人體器官的骨化。因此,患者常年不能活動,甚至不能吃飯、呼吸,但他們的意識和精神是正常的,對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2、主要的病因是什麼?

醫療研究表明,第四對染色體長臂基因突變是導致進行性肌肉鬆弛的主要原因。病人的主要特徵是先天性骨骼異常和肌肉進展性松解。

患有進展性肌松解症的病人通常在青少年時期會因為肩部和脊柱的鈣化和變形而影響手臂的活動。臀部在二十多歲的時候也會受到影響,逐漸變得不能行走。最終他們只能在床上躺很久。腰椎側凸變形是不可避免的,並且會隨時間增加。最終導致胸腔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在肌肉骨骼疾病患者中,肺炎和尿路感染是常見病、多發病。

3、這種病通常開始於病人身體的哪部分?

這種病通常開始於病人身體的中央部分,即頸部、背部、骨盆,以及四肢的較大關節開始僵硬,並逐漸出現鈣化。醫療研究表明,第四染色體長臂基因(acvr1)的突變是導致進行性肌骨化的主要原因。病人最大特徵是先天性骨質異常,肌肉逐漸骨化。病人通常表現為軟組織和肌肉的逐漸消失和骨化,最後變成活石雕塑。

02此病比較罕見,常見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進行檢查?

1、進行性肌肉骨化症檢查方法

常用檢查:CT檢查、磁共振成像(MRI)、四肢骨關節平片、抗PM-1抗體檢查,溫度測量,骨密度測量。

腫瘤未成熟時血清鹼性磷酸酶升高。早期x線檢查,3-4周後關節周圍未見特殊骨化腫塊。後期骨化範圍減小,密度增加,界限清晰。CT和MRI可以在早期發現異常。放射性核素鎝掃描可在損傷後1周內發現放射性核素鎝濃度,具有早期診斷價值。

2、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該疾病通常開始在患者身體的中心部位出現僵硬,即頸部、背部、骨盆,四肢的較大關節開始僵硬,並在這些部位逐漸出現鈣化。根據醫學研究,進行性肌骨化的主要原因是第四染色體長臂基因(acvr1)的突變。患者最大的特點是先天性骨質異常,肌肉進行性骨化。

(1)呼吸衰竭

進行性肌肉鬆解的患者通常在十幾歲時由於肩關節和脊柱的鈣化和變形而影響手臂活動。髖關節也會在二十幾歲時受到影響,逐漸變得不善於走路。最後,他們只能在床上呆很長時間。脊柱側凸變形是不可避免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重。最後會引起胸部呼吸困難擴大,呼吸衰竭。肺炎和尿路感染是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長期臥床後常見的死亡原因。患者一般表現為軟組織和肌肉逐漸消失和骨化,最終變成活石雕塑。

(2)關節增生,韌帶肥大等

頸椎退行性病變: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退行性病變加重。病變涉及椎間盤、椎體、椎板、小關節、韌帶等部位,如椎間盤脫水退變、突出、椎間隙狹窄、椎體後緣骨贅增生、小關節增生、椎板增厚、韌帶肥大等。頸椎退行性改變與後縱韌帶骨化密切相關。一方面,雖然後縱韌帶骨化的原因尚不清楚,但退行性改變是引起後縱韌帶骨化的因素之一已被認識到。另一方面,當後縱韌帶骨化發生在頸椎的某一節段時,上下椎間隙和關節突關節的負荷活動會增加,退行性變化會逐漸出現並加速。

03如何進行治療?常見的方法有手術治療,但是療效並不明顯

1、手術治療

研究翼狀突對下頜骨完全開放融合的影響。目的了解口腔內切開術的基本方法,探討口腔內切開術在提升支前緣和喙突之間的關係。將雙側軟組織分開,顯露並切除翼狀突到下頜骨內側的骨塊。左下頜韌帶內側至硬顎後緣的翼狀內外板發生鈍化分離,顯示翼狀突起。固定在翼狀內外板上的翼端骨化肌腱和骨化腫塊轉移到翼根處。結果切口癒合良好,切口開口2指,術後4個月無復發。目的:探討下頜骨腫瘤經口內入路切除後的手術方法。

2、對症治療

進行性肌肉骨化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但有些患者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簡單地說,這種疾病是由於基因改變,導致骨組織生長、修復和形狀紊亂。它出現在它應該生長的地方,它不生長,它生長在它不應該生長的地方。因此,從全身中心到四肢的軟組織出現骨化。會出現骨化組織代替軟組織,關節也會出現骨化連接,導致關節僵硬和功能喪失。目前對這種病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這種疾病通常被稱為珊瑚人,這意味著骨骼一層一層地逐漸骨化將患者包裹起來,使患者變得僵硬。如果發生這種重要器官周圍的骨化,嚴重時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但是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只能進行對症治療才能保證生命系統的安全。但是由於手術引起的出血和損傷,手術部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骨化,也就是說手術越多,骨化部位越嚴重,所以對於這種疾病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案。

3、基因治療

目前基因治療技術尚不成熟。治療效果並不客觀。研究者發現它是一種遺傳疾病在人體內,acvr1基因控制著三種骨形成蛋白(BMP),並直接影響骨的形成與修復。但是,當acvr1變異時,如果它能複製一兩個,就會改變原始的基因信息,導致骨形成和修復的信號失調,產生大量錯誤的蛋白質,導致骨再生和無序的快速生長,使軟組織骨化和肌肉萎縮,最後變成石頭人。長時間躺在床上,身體器官衰竭最終死亡。

結語:這一疾病常常使醫生感到無助,因為對其他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往往是手術,而此病則是建議不要進行手術,因為它會導致毛細血管出血,異常血液中的蛋白質會侵蝕身體其他健康部分,導致更多更壞的結果。現在這種病只能用一些藥進行維持治療。其他的手段還不成熟。

相關焦點

  • 成熟體細胞「重造」,變身多能幹細胞治療肌肉變骨頭怪病
    △京都大學iPS研究所,來源:研究所官網利用iPS探索骨罕見病新藥物肌肉骨化病又稱進行性肌肉骨化症( 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 FOP),是世界範圍內的罕見病之一。全球病例數不超過千人,日本全國只有80個患者,至今沒有發現有效的治療藥物。該病患者的主要症狀是肌肉裡會形成多餘的骨組織。
  • 中國專家問診皇馬一億先生 建議不手術康復治療
    但是在僅僅效力了132分鐘之後,貝爾就因為腿部肌肉拉傷而掛起了免戰牌。上周六,親皇馬的西班牙媒體《馬卡報》卻爆料:貝爾的傷並非是在腿上,而是腰椎間盤突出的大毛病。如果選擇手術治療的話,貝爾的整個賽季恐怕會遭報銷!  世界足壇的首位「億元先生」是否真將遭此不幸?
  • 腰間盤突出一定要手術?這種治療方法,不吃藥不手術,值得一試
    腰間盤突出一定要手術?這種治療方法,不吃藥不手術,值得一試腰椎疾病現在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正在向年輕化趨勢發展,已經成了現代人的一大通病。其實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只要加以合理的利用,都對腰間盤突出有著良好的緩解作用。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的三大原因年齡增長。
  •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診斷與治療——劉海春
    同時,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也取決於壓迫的程度,在病情早期可僅表現為局部的頸部酸脹不適和頸神經根受壓表現,如手指麻木、酸脹、伸屈不便及手指不靈活,並可逐漸累及頸、肩、上臂。隨後出現兩下肢麻木、沉重、無力、行走不穩,腰腹部束帶感等。嚴重者可出現排尿功能障礙及進行性癱瘓。部分患者可因輕微的外傷導致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癱瘓。4、頸椎後縱韌帶骨化需要做哪些檢查?
  • 軍醫詳解脊柱側彎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雖然脊柱側凸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很多,包括理療、體療、表面電刺激、石膏及支具。但是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觀察,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目前國內外均已廣泛應用。其他的治療從學術的角度沒有明確的療效。支具治療方法是非手術治療中最主要和最可靠的。綜合國內外許多的文獻表明:支具治療可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側凸的進展,特別是對輕型特發性側凸,可以避免手術或減輕手術患者側凸的嚴重程度。
  • 世體:巴薩目前不考慮讓皮克手術,球員先接受保守治療
    直播吧11月22日訊 據《世界體育報》報導,對於巴薩中衛皮克的右膝受傷,俱樂部目前不考慮讓球員接受手術的可能性,而是先對其進行保守治療。在客場對陣馬競的比賽中,33歲的皮克在與對方球員科雷亞的一次碰撞中受傷,無法堅持,隨即被替換下場。賽後他接受了檢查,結果顯示球員內側韌帶三度扭傷以及右膝蓋前交叉韌帶受傷。
  • 頸椎病不知道這些,就別亂治療!
    對於頸椎病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推薦任何特定類型的保守治療方法,保守治療目前的建議是基於經驗證據。藥物治療是保守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頸肩部疼痛症狀。這些藥物的發明者不早都成了震驚世界的偉人了嗎?如果那些藥物真能溶解骨刺和突出的間盤,那麼為什麼不會溶解正常的骨頭呢?所以看廣告也辯證思維。總之,包括藥物治療在內的保守治療方法只能使你舒服一些,但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以往的經驗是,藥物治療滿意的患者,要儘量避免其病情進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再「犯病」。
  • 脊髓型頸椎病手術治療方法的選擇
    脊髓型頸椎病手術治療的基本原則 《頸椎病的分型、診斷及非手術治療專家共識(2018)》中頸椎病手術治療的基本原則為:手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中止頸椎病相關病理變化對神經組織造成的持續性和進行性損害;嚴格掌握手術指徵,嚴格遵循手術操作規範;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頸椎病手術治療以充分減壓、重建頸椎生理曲度和椎間高度為核心,
  • 頸椎病到底需不需要手術治療?專家:85%以上患者可以保守治療
    需不需要手術治療?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副主任醫師鄭帥表示,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85%以上的頸椎病患者均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  鄭帥表示,對於早期的頸椎病,尤其是頸椎的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的頸部脊髓和神經根壓迫不重,並且患者自身感覺頸肩部疼痛、上肢麻木、放射痛的症狀不是很重的患者,均可以考慮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頭頸部姿勢的調整,如避免長期低頭,做頸椎保健操,加強頸、肩、背部肌肉力量等。  鄭帥指出,受涼的頸椎會引發頸部肌肉痙攣,持續緊張的肌肉會導致頸肩部酸痛,從而引發頸椎病,因此要注意頸部的保暖。
  • 腰椎間盤突出症怎麼治療?開刀還是不開刀?
    總之,手術不手術,症狀說了算!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治療方式有哪些?與此相對的是腰圍的使用,腰圍保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以減輕疼痛,但切記應短期應用,個人建議使用腰圍不應超過兩周,以免發生腰部肌肉力量下降。所以該方法可作為短期應急使用,不做強力推薦!
  • 肩膀肌肉僵硬怎麼辦盤點7大治療方法
    在操作計算機的過程中所引起的肩膀酸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鍵盤太高,按鍵盤時要提起雙臂,令肩膀的肌肉太緊張,造成酸痛。改善方法:將鍵盤的位置降低,符合自己坐下時手肘的水平;如果不能降低鍵盤的位置,就要調高座位了。垂頭看屏幕脖子容易疼引致肩背酸痛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螢光屏放得太低,觀看屏幕時要垂下頭來看,時間過久便會令頸背受著過大的拉力,引致疼痛。
  • NEJM:闌尾炎選擇手術治療還是抗生素治療?
    導語:抗生素治療已被提議作為手術治療闌尾炎的替代。 然而,隨著2019年冠狀病毒病大流行(Covid-19),衛生系統和美國外科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等專業團體建議重新考慮醫療服務的許多方面,包括抗生素在闌尾炎治療中的作用。 NEJM近期發表的研究進行了抗生素治療和闌尾切除術(CODA)的結果的比較。
  • 南昌市第九醫專項特色微創手術治療腰腿疼痛
    今年59歲的趙先生,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導致完全不能站立行走已經1個多月了,在老家治療多次,但效果都不理想。 相關連結 椎間孔鏡的治療原理 椎間孔鏡通過在椎間孔安全三角區、椎間盤纖維環之外,徹底清除突出或脫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質來解除對神經根的壓力,消除由於對神經壓迫造成的疼痛,其手術方法是通過特殊設計的椎間孔鏡和相應的配套脊柱微創手術器械
  • 膝關節炎,除了手術,還能怎麼治療?
    近日,骨關節疾病診療專家團隊收到了很多患者這樣的疑問:得了膝關節炎可不可以不做手術?有沒有比較好方法能夠緩解膝關節炎帶來的各種不適症狀?專家團隊解答:其實膝關節置換術只是膝關節炎中晚期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但對於早期或早中期的患者,一般進行保守治療即可,而且如果能配合的好,最終避免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終極治療也是有可能的。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下臨床上常用的保守治療方式,不僅能夠緩解膝關節的疼痛,更能推遲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時間。
  • 老年人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老年人關節炎怎麼治療比較好?
    老年人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老年人關節炎怎麼治療比較好? 關節炎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危害性很大,它雖然不是不治之症,但是治療時會有很大的困難。所以患者要想徹底治癒關節炎,就務必要知道什麼樣的治療方法可以治好這種疾病。那麼,怎麼治關節炎更好?
  • 常見的運動創傷《一》,治療原則和肌肉損傷相關康復治療
    輔以物理治療,促進瘢痕軟化,防止瘢痕攣縮。按照損傷的部位和不同損傷人要針對的治療方式和手段,針對性原則:骨骼肌損傷的處理原則是儘可能不在局部形成大的瘢痕。如果損傷比較輕微,岀血較少,一般不需採取手術治療。
  • 先天性脊柱側彎發病原因不明,會導致脊柱偏離中線,建議支架治療
    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1、患上先天性脊柱側彎,一般如何檢查?檢查時,將嬰兒懸吊在腋下,觀察脊柱側彎的硬度和柔韌性。檢查神經系統,看是否有任何增加或減少的肌肉緊張,以及是否有其他先天性畸形。2、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1)不手術治療觀察是先天性脊柱側彎最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 腱鞘炎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那麼治療腱鞘炎方法都有哪些。按摩法早期的腱鞘炎患處會有凸起,患者可以每天不定時的按幾下,用力揉一揉,每次按半個小時就行,一天三至四次,不過這方法只對早期患者有用。氣霧劑治療法早期的腱鞘炎的患者,可以用雲南白藥氣霧劑噴在患處,一天3-5次。對患處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疼的作用。
  • 專題筆談∣結腸型克羅恩病手術治療原則
    , CD)臨床表現複雜,目前尚無根治性的治療方案。狹窄內鏡下擴張術對於結腸CD療效尚不確切,臨床應用較多的是針對結腸切除術後吻合口相關的輕中度的狹窄性病變的內鏡擴張。由於內鏡擴張存在穿孔及出血等風險,操作應在具備手術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        結腸型CD腸梗阻與CD小腸梗阻的外科處理原則相近,應儘量避免行急診手術,因為急診手術較擇期手術有更高的病死率及併發症發生率[9]。
  • 胃黏膜巨大肥厚症,病程持續時間長,一般採用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類似胃黏膜巨大肥厚症的罕見病我們幾乎是一點都不了解,但是正是因為不常見,所以才要普及這方面的知識。多數常見病治療方案成熟,日常我們在了解常見病知識的同時,罕見病的知識也要儘可能掌握。病變主要是胃黏膜的增生和肥大,通常局限於黏膜層,肌肉層和漿膜層不受影響。2、鏡下病理表現黏膜上皮完整,胃腔明顯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