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元素助力中國遊戲出海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國內開發團隊多部遊戲作品進入App Store和Google Play年度榜單 傳統文化元素助力中國遊戲出海

昨天,蘋果公司宣布,上海米哈遊網絡科技公司打造的《原神》成為App Store年度精選遊戲,這是中國的開發者首次獲此殊榮。而在前一天公布的2020年Google Play最佳排行榜上,中國內地開發團隊的作品佔據了三席,分別是《格志日記》《原神》《極簡地下城RPG》。

遊戲產業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原創作品取得的耀眼成績,代表著中國遊戲產業已經具備為全球玩家提供品質作品的能力。這之中,中國文化元素的融入功不可沒,它們不僅豐富了作品的層次,也使遊戲成為推動文化走出去的優秀載體。

以《原神》為例,這款遊戲9月28日上線,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成為全球爆款。據知名遊戲數據服務公司App Annie和Sensor Tower發布的今年10月中國出海廠商收入榜與手遊收入榜顯示,《原神》10月份收入預估達到2.39億美元,成為當月全球收入最高的手遊。其中,海外市場收入為1.6億美元,因此,它也位列10月中國出海手遊收入榜第一。

業界專家表示,能取得如此漂亮的成績,一方面是因為《原神》有著足以媲美海外優秀主機遊戲的製作水準;另一方面,在《原神》中,米哈遊還為中國旅遊景點以及國風音樂進行了海外「引流」。

比如,璃月是《原神》中的一個國度,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這裡的建築物結合了蘇式園林、徽式水鄉的特點,而不少遊戲場景取材自張家界、桂林和黃龍等真實的自然景區,只要足夠仔細,玩家就能發現五花海、象山、冠巖等旅遊景點在遊戲中對應的地區。米哈遊工作人員周宏仁告訴記者,在《原神》遊戲開發過程中,他們就側重文旅結合,用優美的自然風光為遊戲提供豐富的素材,同時也希望通過遊戲向全世界玩家宣傳中國美景。

音樂也是遊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元素。《原神》的遊戲配樂由上海交響樂團完成,錄製場地也借用了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相比大多數遊戲音樂採用電子模擬音製作,上交團長周平認為:「真人錄製讓音樂有了靈魂,給遊戲玩家的感受是與電子模擬音配樂不一樣的。」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突出音樂的東方神韻,負責《原神》璃月音樂製作的陳致逸決定在遊戲配樂中加入民族樂器,融入國風音樂,比如笛子的獨特音色、二胡極強的故事敘述性、古箏的優美和聲……作為該遊戲音樂品質的把關人,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安棟表示,民樂與管弦樂融合併不是「一加一的蛋炒飯」,關鍵還是要看音樂裡面有沒有中國精神,「我認為這次《原神》的音樂是高水準的」。

通過遊戲把中國文化元素推向海外的並非只有《原神》。據伽馬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遊戲海外市場營銷收入達75.89億美元,同比增長36.32%。眾多遊戲廠商有意識地在產品中融入中國元素,潛移默化地向全球玩家展示中國的文化風採。

《萬國覺醒》在10月份中國遊戲出海榜中位列前十。這款遊戲除了展示獨具特色的中國古代軍事風格外,還向海外玩家介紹孫武、曹操、關羽等經典小說人物。在10月中國遊戲出海榜上緊隨其後的《荒野行動》中,開發商網易遊戲與中國航天集團合作進行了直升機建模,並與蛟龍突擊隊合作推出兩套蛟龍時裝,引起了海外玩家的極大興趣。而《夢幻西遊》通過遊戲先行,隨後在義大利舉辦中國非遺文化展的方式,讓海外受眾近距離感受藍印花布、榮昌摺扇、剪紙、皮影等獨具魅力的中國傳統文化。

(記者 衛中)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文化IP打造 讓遊戲成為社會進步的正向助力
    原標題:讓遊戲成為社會進步的正向助力 過去幾年來,網易努力成為推動整個行業創新發展的一份子,在遊戲新領域、新價值的理解和探索中積極實踐,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讓遊戲成為實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生動載體,傳承與創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比如在新遊戲《繪真·妙筆千山》裡,網易遊戲就希望能保留對傳統文化的溫情與敬意,還原了《千裡江山圖》的美術風格。
  • 新文創:「大眾遊戲+傳統文化」C位出圈
    同時,《QQ飛車》與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打造的首條「貴州遊戲電競IP主題旅遊路線」上線首周銷售收入即超過100萬元。可見在數位化時代,打造文化IP賦能跨界合作,助力地區傳統文化和旅遊資源融合發展的創新發展模式已經搶佔一席之地。
  • 遊族網絡全球本地化打法成效顯著 以遊戲推動中國文化「出海」
    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深耕發展背後,遊族網絡也堅持致力於以遊戲為載體,傳播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財報顯示,遊族網絡旗下上海遊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功入選商務部公示「2019-2020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對文化產業走出去的戰略指導方針,針對不同市場的特性,提出有針對性的區域戰略,藉助遊戲中獨立的世界觀,使遊戲產品成為文化出海的載體,推動中國文化的全球化傳播。
  • 數字文化成中國文化出海新載體
    中新網上海12月10日電 (周卓傲)2020年以來,疫情出現催生數字經濟全面提速,而數字文化正成為中國文化出海新載體,這其中,遊戲產業正成為數字文化表現形式的一大主力。  飛書深諾集團遊戲事業部總經理秦曉芸告訴中新網記者,近些年越來越多中國遊戲選擇出海拓展市場,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諸多海外市場大門均被成功敲開,「事實上,中國遊戲廠家在策略類遊戲領域已經做得比很多國外廠商更好,特別是在劇情類、二次元、戀愛等題材上,中國已經成為遊戲領域的佼佼者。」
  • 一億玩家的王者榮耀,它是如何帶著中國傳統文化「出海」的?
    拿王者榮耀的國家寶藏系列舉例,它將李白的各種生平事跡應用到了遊戲中,甚至將李白唯一的傳世書法真跡——《上陽臺帖》巧妙化用到了遊戲中,以星元皮膚的方式將文化瑰寶與遊戲娛樂聯結起來。虞姬的「霸王別姬」皮膚,與敦煌合作的楊玉環「飛天」皮膚,甄姬脫胎於崑曲藝術的「遊園驚夢」皮膚,這些匠心獨韻的設計,逐漸成為了王者榮耀傳承傳統文化的獨特方式,不僅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更讓傳統文化在當代有了更為豐富的表現力。
  • 傳統文化如何在遊戲中綻放光彩?關鍵在於抓住「Z世代」
    儘管在過去近一年中,遊戲行業受益於「宅經濟」,在疫情期間逆勢上漲,但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遊戲產業也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遊戲行業如何與傳統文化嫁接,並成為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的窗口,也是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
  • 中國遊戲出海:我是誰?要去哪?
    除了用當地的IP敲開大門,中國文化元素的加入也能讓出海遊戲更具特性。專注主機遊戲的重慶公司帕斯亞科技(英文名Pathea,有「想法」之意)2018年推出了「波西亞時光」,一款畫風如「世外桃源」般美好的RPG經營遊戲。首周銷售7萬份的成績讓彼時接近崩盤的帕斯亞活了下來。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提煉元素從各層面挖掘的元素
    第二,提煉特別的元素。這裡的「特別」是指在其他地區沒有或少見的元素。既然挖掘元素可以從範疇以外的地方去獲取,那麼特別的元素也可以不一定與服飾相關,它可以是某種生活用具,也可以是一種工藝技術,或許是一種語言文字,凡是能促進服飾設計運用,或與民族文化相關的任何元素都可以被運用。
  • 上海首發「千帆計劃」助力遊戲企業出海、2020 ChinaJoy 順利舉辦...
    >國際 印度又草擬275款中國App封禁清單,或涉及多款遊戲 行業動態 國內 上海首發「千帆計劃」助力遊戲企業出海 2020 ChinaJoy
  • 文化評析:太極申遺、盲盒出海背後是立體的中國
    ,那就是傳統與現代並存的中國文化,以及一個豐富多元的「立體中國」。時至今日,在凡爾賽宮等歐洲的宮殿裡,還可以看到大量「中國元素」,一窺當年「中國風」的熱度。然而,很多歐洲民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僅僅停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層面上。關於中國文化,京劇、功夫、絲綢、瓷器、茶、龍、太極、紅燈籠,就是他們提及最多的詞彙。中國文化當然不只有傳統文化,中國形象也不應該簡化為傳統文化裡的那個「風雅中華」。
  • Mintergral朱聞欣:用互動創意撬動遊戲出海的效果槓桿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各國相繼暴發,也讓海外用戶開啟了新一輪宅家打遊戲的生活。甚至,為了阻止疫情,義大利巴裡市市長Antonio Decaro親上街頭號召:「別出來瞎溜達了,回家打你的PlayStation去!「而遊戲用戶需求爆發,也讓不少中國的遊戲出海廠商看到了獲客推廣的商機。當前疫情下,遊戲出海企業如何借力創意技術進行推廣?
  • 數字遊戲助力地方文化「出圈」,博雅互動打造棋牌文化新形態
    地方文化是一個地區的靈魂,也是一個區域有別於其他區域的重要標籤。如何比較好地推動地方文化「出圈」,從而為區域引流傳承賦能,激發其新的活力?當下,網路遊戲等大眾數字娛樂產品,或可成為助力地方數字文化融合的「生態共建者」與「傳承倍增器」。
  • 遊戲出海:將中國想像力帶給世界
    在最近幾年各行各業出海大潮中,有一個行業令人矚目,因為輸出的不是實物商品,而是虛擬世界,是中國的想像力,是中國的文化。全球文化輸出真正成功的有三種模式:美國電影、日本動漫、中國手遊。過去中國一直是遊戲進口大國,一夜之間,中國搖身一變成為出口大國。
  • 國風回潮,遊戲促進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年輕化和國際化
    這期間,國風遊戲歷經產品從單機、網遊、頁遊到手遊的演變,融合了具有高度包容性與延展性的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現代審美以及時尚和科技等元素的國風遊戲,讓國內外玩家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之餘,更持續不斷為他們帶來耳目一新、備感驚喜的體驗。 毫無疑問,國風遊戲在傳遞、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之餘,促進了傳統文化藝術年輕化和國際化傳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效應。
  • 如何打造優秀傳統文化IP之「網遊篇」
    二、傳統文化優質IP「走出去」 《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保持增長,自主研發遊戲出海再創佳績,海外市場實際營銷收入達154.50億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長33.25%,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 三季度中國遊戲海外市場銷售達38億美元,上海發起「千帆計劃」助力...
    上海國際遊戲產業交易商洽會日前舉行。2020年7月,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發起「千帆計劃」,作為「千帆計劃」的重要活動和服務內容之一,此次秋季遊交會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為目標,以主題論壇和線下展覽形式,進一步培育積極、健康、向上的網際網路數字內容和優秀的文化載體,持續助力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出海。
  • 《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助推粵菜文化破圈出海
    飲食文化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分支,承擔著促進中國和世界文化交流,民心互通,向世界展現中國文明的重要作用。粵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中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菜系,無疑承載著傳播中華美食文化的重任。 粵菜產業蓬勃發展,而承載粵菜文明的粵菜文化符號卻缺位已久。作為粵菜發源地的廣東省,粵菜系門店的保有量雖達到4.5萬多家,但在廣東餐飲門店總體量中佔比較小,僅佔12.4%。
  • 韋冬 |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雕塑藝術的交融
    >對我創作方向的影響文/韋冬「我一直嘗試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雕塑創作中,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中出發,在塑造中國風骨的同時,也把自己對生活、對藝術的真誠融入到了作品中去。但目前這樣的嘗試並不多見,而且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對於如何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雕塑藝術中,對於當代許多雕塑家來說,就成為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也是我這些年一直探索的課題。」「華夏文明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資源,我從哲學、文學、人文風貌、神話傳說中汲取營養,滋潤自己的藝術萌芽,希望它有一天會成為參天大樹,乃至一片森林。」
  • 中國華服日將在南京舉辦,國風IP助力傳承傳統文化
    琵琶的悠揚迴轉,笙的高雅柔和,古箏的雅致悠遠,二胡的悠長婉約,融入傳統韻律的《一花一劍》將迸發出國風的獨特典韻,不僅給觀眾帶來音樂上的享受,也助力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這也是國創動畫《天官賜福》一直在踐行的。《天官賜福》動畫自開播以來就熱度不斷,不僅以上線23天破億的成績成為B站國創區最快破億的動畫,更是頻頻登上海內外社交平臺熱搜榜。
  • 這部電影,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體現,也是對中國元素的弘揚
    這部電影,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體現,也是對中國元素的弘揚影片《大魚海棠》講述了居住在「神之圍樓」裡一個掌管海棠花的女孩椿,為了報答一個人類男孩為搭救自己葬身海底的恩情,歷經險阻和違背族規,將承載著此男孩靈魂的小魚養大,並助其回歸人間的奇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