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伏虎羅漢圖----繪畫作者 汪攀
降龍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後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出自南朝梁·慧皎《梁高僧傳》。
降龍羅漢
十八羅漢的第十七位,即是「迦葉尊者」。據《法住記》說,以上十六位羅漢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們常駐人間普渡眾生。另一說法是第十七位羅漢是《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尊者」。
傳說古印度有龍王用洪水淹那竭國,將佛經藏於龍宮。後來降龍尊者降服了龍王取回佛經,立了大功,故稱他為「降龍尊者」。降龍羅漢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無邊,助佛祖降龍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龍修煉1420年卻始終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觀音,得知七世塵緣未了,便下凡普渡眾生,了結未了塵緣。
降龍羅漢圖---繪畫 汪攀
在《濟公外傳》中,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法名道濟(1130年—1209年),也稱濟癲,後道濟和尚被人們尊稱為濟公,濟公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天台縣永寧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淨慈寺志》、《臺山梵響》中。懂醫術,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淨,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的形象。絕招是羅漢翻天印是18羅漢中最強的。
伏虎羅漢圖---繪畫 汪攀
伏虎羅漢
伏虎羅漢是十八羅漢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彌勒尊者),在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的。另一說法是第十八位羅漢是四大聲聞中的(君屠缽嘆)。
傳說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廟外,經常有猛虎因肚子餓長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飯食分給這隻老虎,時間一長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稱他為「伏虎羅漢」。
降龍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