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UA)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病理學上,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導致關節、軟組織、腎臟和其他器官中結晶(尿酸單鈉MSU)沉澱,進而導致各種疾病。
數據統計顯示,高尿酸血症患者,目前在我國大約有2.2億人左右,而且患者隊伍還在不斷的壯大。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多天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大於420微摩爾/升,女性大於360微摩爾/升,臨床上就可以診斷為「高尿酸血症」。
身體若有4個表現,代表你的尿酸太高了,建議及時就醫治療
表現1:關節腫脹
尿酸值持續升高,會析出尿酸結晶沉澱在關節、骨骼處,引發關節紅腫、疼痛。
最開始時大多是腳趾處疼痛,隨著病情的加重,尿酸結晶沉澱增多,會逐漸轉變為關節、手肘等多處疼痛。
表現2:經常性腰痛
夜晚睡眠時,經常性的感到腰酸與腰痛,這時候應該警惕,是否是尿酸升高造成腎臟損害所致。
在人體睡覺時,尿酸容易形成尿酸鹽結晶,堆積在腎臟,便容易導致腎結石、腎絞痛等,危害腎臟健康,進而導致腰部容易出現疼痛。如果,尿酸超標嚴重,此時,還容易導致失眠,要格外注意。
表現3:夜尿增多
正常情況下,晚上起夜不超過2次算正常。
但是夜晚血液流速較慢,尿酸結晶析出加速,會造成夜尿增多。尿酸結晶堵塞輸尿管後,還會引發排尿刺痛,要警惕。
表現4:浮腫
身體出現浮腫是早期腎衰竭的表現之一。
腎主代謝,若尿酸水平長期超標,形成結晶,會阻礙水分的正常排出,甚至引起水鈉瀦留,出現明顯的浮腫。
浮腫常見於眼瞼與腳踝等部位,假如病情嚴重,甚至會出現全身性浮腫。
控好尿酸,牢記:3多3少,遠離高尿酸
3多
1、多運動,控制體重
尿酸高者要避免肥胖,合理控制體重,預防肥胖。統計數據顯示,肥胖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限制嘌呤的排出,無助於尿酸代謝。
另外,肥胖還會誘發"三高"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重高尿酸的病情。
建議平時多進行一些散步、打太極以及跳廣場舞等和緩的有氧運動,痛風病人假如關節損傷較重,運動當量力而行了。
2、多睡覺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覺中度過的,睡眠質量的好壞可直接影響人體健康。
長時間熬夜,身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和激素,提高血脂濃度,升高血尿酸水平。
3、多喝水
水是身體最好的溶劑,每天保持2000毫升的飲水量,能夠提高身體的代謝力,促進廢棄物的排出,加快尿酸量的排出,減輕對身體的損害。
若是不想喝白水,可以喝點玉米須泡的水,這樣喝水有一定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體內尿酸量的清除,有一定的效果。也可以喝點蒲公英泡的水,也
有較好的效果,降低身體的負擔,尿酸排出量多,對於關節疼痛也有緩解的效果。
3少
1、少喝酒
尿酸高的人平時要減少酒精的攝入。
由於酒精中含有易使體內乳酸堆積的成分,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所以,經常喝酒會導致尿酸升高。
尤其是啤酒加上海鮮,更是尿酸高的人的大忌,尿酸高,就不要再貪杯了哦!
2、少吃海鮮
許多人在生活中特別喜歡海鮮,它營養價值高,味道好。然而這對於健康人來講,吃海鮮通常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提高免疫力,但海鮮含有非常高的嘌呤含量。
然而對於高尿酸患者來講,無規律的飲食會使尿酸值不穩定,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因此,高尿酸的人在吃海鮮時應該小心,儘量少吃或者不吃。
3、少拖延
尿酸的正常值:
成人男性為149~416μmol/L ;女性為89~357μmol/L;
年齡大於60歲的男性為:250~476μmol/L;年齡大於60歲的女性為:190~434μmol/L。
一般血液中,尿酸含量超過420μmol/L,就定義為高尿酸血症。
很多人覺得尿酸高一點不痛不癢,並不放在心上,殊不知,尿酸高對身體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積極治療只會加重病情。
只要尿酸值高於420μmol/L,不管有沒有出現不適,最好都要接受治療。
尿酸小貼士:尿酸多高算高?
人體尿酸正常範圍:女性為89-357μmol/L;男性為149-416μmol/L。
成年人尿酸水平:男性高於420μmol/L、女性高於360μmol/L,就能被定義為高尿酸血症。
假如患者血尿酸鹽的飽和度為420μmol/L,患者血尿酸水平高於420μmol/L,就可能有尿酸鹽結晶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