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戰時蔣介石對衛立煌既用又疑使東北戰局糜爛

2020-12-16 騰訊網

解放戰爭之初,國軍在東北先是以熊式輝為行營主任,以杜聿明為保安司令長官,實際上是軍政分開,熊式輝名義上統管,但實際上主要管行政,杜聿明管打仗。國軍統帥部對杜聿明在東北不滿意,於是乾脆換了陳誠。當時陳誠當參謀總長,白崇禧當國防部長,兩個人爭權奪利,互相掣肘,已經鬧得不可開交了,陳誠在山東戰場又瞎指揮,連戰皆敗,於是跑去東北接了杜聿明的盤,誇口說要半年結束東北戰事,結果又是一敗再敗,也站不住腳。於是到了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初,以舊病復發需要出國醫治為名,堅決請辭,甚至不惜讓他老婆去衛立煌家裡去苦苦哀求,讓衛立煌趕緊去東北接盤。

衛立煌本來離開一線已經有幾年了,算是被打入了冷宮,沒想到這時候卻突然火起來了,國軍高層接連派人找衛立煌去遊說,要他去東北接盤。衛立煌考慮再三,最終同意去東北接盤。但這時候他和國軍統帥部對東北前景的看法卻存在比較大的分歧,他也沒有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從統帥部的角度看,東北此時已經成了一塊雞肋,因此已經有意放棄了,要把部隊收縮到關內來,讓衛立煌去,就是想讓他來背這個鍋。可衛立煌卻偏偏不肯背鍋,反而到處講,東北形勢並沒有完全崩潰,還有機會反轉。

衛立煌

這樣,衛立煌還沒到東北,就和國軍統帥部有了比較大的分歧,而且是根本性、方向性的分歧,他這個活就不好幹了。原本他在抗戰期間和八路軍來往密切,國軍高層對他就已經十分不滿,此時他又不肯配合和執行國軍統帥部的戰略意圖,自然引起很大的懷疑。於是,他剛到東北,才接下東北這個爛攤子,權力還沒集中起來,才在把他的老部下往一起籠絡,國軍統帥部就開始通過人事和機構調整來分他的權了,以免他在東北坐大,尾大不掉。尤其是蔣介石發現衛立煌和他有了意見分歧之後,更加加意防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身為君主用人最基本的原則。既然用了,就要充分相信,充分賦權,才能讓他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能。但國軍卻剛好相反,既用又疑,且用且疑。就因為國軍統帥部對衛立煌這個人選很快就感到不滿意,卻不願意馬上撕破臉,所以就開始採用各種方式牽制衛立煌,把他架空。首先是準備將在瀋陽的三十萬部隊組建為兩個兵團,但是其中主要的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基本上都編入廖耀湘的兵團。這就導致廖耀湘和衛立煌之間很快就發生了矛盾。不過,在是否放棄東北的問題上,廖耀湘與衛立煌反而態度更接近,站到了一條戰線上。

然後是在救援被包圍的長春的十萬國軍的問題上,蔣介石堅持要求瀋陽出兵接應長春守軍突圍,但衛立煌和廖耀湘都認為,解放軍是在圍點打援,只要廖耀湘兵團敢出瀋陽東進,就會被解放軍包圍殲滅。所以,廖耀湘和衛立煌都反對救援長春,而要求長春守軍獨立突圍。在長春的鄭洞國更加感到突圍沒有任何成功的機會,一直要求瀋陽不斷空投物資,要突圍就必須要瀋陽出兵接應,否則根本沒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在決定投降之前,鄭洞國在是否救援長春的問題上,則更堅持蔣介石的立場。

廖耀湘

更加錯誤的當然是把範漢傑調到東北來,讓他在錦州另搞一攤。範漢傑到了東北,不僅將錦州的國軍重新整編為第六兵團,基本上脫離了衛立煌的指揮,後面又在物資分配問題上和衛立煌鬧得不可開交,甚至範漢傑提出要辭職。最後不得已,只好疊床架屋的另外在錦州設置了一個兵站分監部,但供應東北的物資還是那些物資,大多數物資已經集中在瀋陽。範漢傑控制著錦州的部隊不聽衛立煌指揮,衛立煌就控制著瀋陽的物資,不給錦州調撥。雙方就這麼僵持著,導致錦州部隊的炮彈嚴重不足,解放軍包圍才過了四五天,炮彈就已經消耗完了,無法繼續堅持作戰。

等到救援錦州的時候,蔣介石不僅和衛立煌鬧得更僵,而且和廖耀湘也鬧得很僵,甚至質問廖耀湘,你是黃埔學生,為什麼也不肯聽我的?這話的言下之意當然是,衛立煌不是黃埔學生,不聽我的也就算了,你是黃埔學生,當然應該聽我的話。而且又是動之以情,又是曉之以理,試圖推動廖耀湘兵團全力西進,救援錦州。但這時候又搞得亂七八糟,先是讓衛立煌指揮瀋陽國軍救援,衛立煌都派了陳鐵等人到錦州設立了一個指揮所,接著將又在遼西設了一個指揮所,放在葫蘆島,讓杜聿明兼任指揮所主任,但實際上各個部隊的行動,都完全需要蔣介石本人來往奔波去調度。

蔣中正

可以說,國軍在遼瀋戰役中的全盤失敗,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事權不一,既用了衛立煌,又不信任他,於是在他之下又疊床架屋的設置了許多機構,結果這些機構之間都相互掣肘,完全無法統一指揮調度。名義上衛立煌是東北國軍最高統帥,實際上他完全是個光杆司令,沒有一個部隊肯聽他的,無論廖耀湘還是範漢傑、鄭洞國,都是只聽國軍統帥部的命令,不理會衛立煌。廖耀湘是在需要對抗蔣介石的命令的時候,才主動拉上衛立煌,向他請示。這也是在胡家窩棚之戰中廖耀湘兵團指揮所被打掉之後,四十九軍與瀋陽剿總聯繫上之後,衛立煌直接命令鄭庭笈率部隊返回瀋陽的原因。

既然如此,為什麼蔣介石不在一開始就在東北找一個更能夠貫徹自己的意圖和命令的人來全盤負責呢?其實也還是私心作祟。因為蔣介石的意圖是要放棄整個東北,只要把部隊能撤出來就行了。但放棄東北這個政治責任很大,一旦放棄,就會成為張學良第二,所以蔣介石自己不肯承擔,也不希望自己的親信去承擔,於是要找個人來背這個黑鍋。本來他找衛立煌,目的就是在這裡。沒想到衛立煌卻不肯背這個鍋,要另搞一套。從衛立煌後來的表現看,實際上他就是希望控制住東北的國軍,來和解放軍討價還價,只不過沒有能夠實現,而傅作義實現了而已。這其實是當時國軍高級將領中不少人的想法,杜聿明在被包圍之後,就有過類似的想法。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寫信,要衛立煌救鄭洞國撤出長春,衛啼笑皆非:真是開玩笑
    面對著東北的局面,蔣介石在短短的兩年期間,曾三易東北戰場的主帥。先是派熊式輝任行營主任,杜聿明為保安司令長官。繼而,又於1947年8月,派遣總參謀長陳誠來東北。蔣介石第三次換馬,選中的年逾花甲的衛立煌,是在1948年1月22日我軍冬季攻勢的隆隆炮聲中,走馬上任的。
  • 衛立煌談錦州戰敗:蔣介石不放權,派人監軍,我連老部下都調不動
    倘若這時,蔣介石從東北撤軍,那麼有可能引起人們熱議,不利於他當選。第二,如果解放軍成功佔領東北,那麼共產黨的實力會大大增強,威脅華北、中原地區。最終蔣介石決定,讓衛立煌、鄭洞國一定要竭盡全力地守好瀋陽、長春兩座城市。以此,來保證東北戰局的穩定。
  • 衛立煌逃離東北,此人氣得連開三槍,又向蔣介石告了一狀
    錦州、長春兩城一戰,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馬佔山逃往北平,他是和二十集團軍副總司令萬福麟一起坐飛機走的。他們帶了個好頭,眾多軍政要員、達官顯貴抱著「剿總副司令都逃了,咱還等啥」的想法,開始爭先恐後,一溜煙地逃,乘飛機、坐車、步行,逃逃逃,趕快逃……東北空軍中將司令官吳鬱最方便,連同他指揮的飛機一起溜之大吉了。
  • 杜聿明談遼瀋戰敗:蔣介石3年換3帥,只信浙江人,搞亂東北軍心
    國軍大將杜聿明最糾結的,卻是蔣介石狹隘的格局,和低劣的用人之術。一、蔣介石臨陣換帥杜聿明對東北戰局最有發言權,因為他投入東北戰局最早,對東北局勢理解也最為深刻。1945年10月,杜聿明就擔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奉蔣介石之命,率兵出關,接收東北。
  • 遼瀋戰役最關鍵時刻,剿匪總司令衛立煌,為何能離開東北?
    抗日戰爭結束後,不願打內戰的衛立煌藉口到歐洲國家留學,以避免內戰。然而,解放戰爭一爆發,陳誠在東北屢戰屢敗,東北的一盤好棋被他下得一塌糊塗。蔣介石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力勸衛立煌回東北任總司令。想要避免內戰的衛立煌最終捲入了這場戰爭。
  • 衛立煌:拒絕和蔣介石去臺灣,葬送國軍50多萬精銳,58歲回到大陸
    衛立煌出國考察期間,國內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黨軍隊在解放戰爭中處處潰敗,尤其是在東北地區,已經陷於困境。這時,蔣介石又想起了衛立煌,他多次發電報催衛立煌儘快回國。衛立煌與夫人韓權華1948年初回國,不久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全面負責國民黨在東北的軍政大權。一開始,衛立煌並不情願去東北任職,在他看來,東北已被陳誠搞得一團糟。
  • 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於1955年回到大陸,後來是什麼結局?
    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部成立於1948年1月,擔任司令官的是衛立煌,到了遼瀋戰役前夕,衛立煌控制的國民黨東北剿總序列下,一共有四個兵團,分別是駐守在長春的鄭洞國第一兵團、駐守在瀋陽的周福成第八兵團、廖耀湘第九兵團,以及駐守在錦州的盧浚泉第六兵團,總兵力大約在五十五萬人上下。
  • 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場上,蔣介石為什麼要三次臨陣換帥
    所以說,當時東北是由蘇軍佔領,但是蘇方同意讓蔣介石的國軍接收東北,但是又讓我軍佔領東北大片農村,讓主要大城市由國軍接任,而廣大的農村則是交給我軍接手。這樣一來,雙方避免不了一場戰爭,於是,東北戰役就在這種情形下爆發了。 在解放初期,蔣介石派到東北第一任軍事統帥是杜聿明,他是畢業於黃埔一期生,抗戰時期擔任第五軍軍長,解放初期擔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
  • 蔣介石的虎將衛立煌:美國人眼中的常勝將軍,歷經坎坷終得善終
    國民黨執政之後,蔣介石手下有很多厲害人物,最有名的就是他的五虎上將。其中被譽為虎將的衛立煌可謂家喻戶曉,一生歷盡坎坷,國民黨下野後,出走香港做生意竟賠的血本無歸,然而最終卻修得正果,演繹了一段傳奇而振奮人心的往事。
  • 抗日戰爭滇西遠徵軍,虎將衛立煌掛帥,為何卻需蔣介石親自邀請?
    衛立煌實際上衛立煌如此做法不過是想要向蔣介石表達自己的不滿,但是無論衛立煌如何表現,民國統帥部猶如將其遺忘了一般,始終對衛立煌不聞不問。一個月後,憤憤不平的衛立煌再也無法繼續待在西安城內,動身前往成都,做出了徹底隱退的姿態,但仍舊沒有得到民國統帥部的回應。兩年之後蔣介石下令組建民國遠徵軍,原本準備任命衛立煌為遠徵軍司令長官,但是衛立煌卻直接表示自己在中條山騎馬摔壞了頭部,得了嚴重的腦震蕩。
  • 蔣介石「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一人為何留在大陸?
    劉峙同樣是在蔣介石成立黃埔軍校時就投靠了他,並擔任當時的戰術教官。之後在北伐戰爭中為蔣介石立下了汗馬功勞,有人就說他的運氣非常好,因為每次都能在對蔣介石不利的戰局中幫助其轉危為安,因此他也被稱為是蔣介石的「福將」,官至戰區司令。不過在淮海戰役中他輸得一敗塗地,將蔣介石的80萬精銳軍葬送殆盡。因此後來,劉峙沒敢跟隨蔣介石一同去臺灣,而是帶著多年搜刮來的巨額財富前往印尼,當了一個富家翁。
  • 衛立煌與中共關係成謎,蔣介石4天4電大發脾氣卻拿他沒有辦法
    (從左至右)傅作義、蔣介石、衛立煌合影。一、蔣介石不信衛立煌會通共蔣介石1940年11月24日日記云:注意:陳鐵報稱,衛在忻口戰役後約陳同入共黨,於情理太不合,必有另故。衛者,衛立煌。衛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衛非蔣介石嫡系,但能聽從蔣介石調遣,努力作戰,先後在福建、河南、安徽等地迭任「剿匪」要職。1935年11月,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委員。陳鐵,名永貞,字志堅,1899年出生於貴州。1931年冬,與衛立煌一起從陸大畢業,衛被任命為第14軍軍長,陳任14軍83師副師長,自此,與衛立煌關係日深。
  • 蔣介石做了什麼動作?讓「戰神」林總慌了神!幸虧羅榮桓想出對策
    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場上,東北野戰軍的參謀長劉亞樓,正和林總、羅榮桓坐在火車上,準備秘密搬遷指揮部。此時已是深秋的10月,東北的天氣已經開始逐漸變冷了。當火車經過鄭家屯車站時,劉亞樓立即命令火車停下來,讓通信員架起電臺與中央取得聯繫。
  • 蔣介石五虎將中,此虎爭議最大,有人說他是靠女人上位的
    蔣鼎文咱們先來看看衛立煌都有哪些爭議?他既不是黃埔軍校畢業生,也不是保定生,更不是浙江人士,但卻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要知道,其他幾位虎將都是保定生,並且在黃埔軍校擔任過教官,也是屬於黃埔系骨幹人員,符合蔣介石用人標準。而衛立煌卻沒有達到蔣介石用人標準,反而成為五虎將中一員,並且後來還位居高官。這也是衛立煌的爭議之一,那麼他為何得到蔣介石重用,等一下再講。衛立煌爭議二;在八年抗戰時期,衛立煌是蔣介石五虎將中,最能打的一位將領。
  • 如果蔣介石在解放時期,把這三個戰區,交由這三位名將管理會怎樣
    蔣介石和胡宗南而在東北戰區,蔣介石也是三番兩次換主帥,使得失去最佳殲滅東北民主聯軍的機會。其實蔣介石在解放初期,最先派到東北戰區的白崇禧,杜聿明還算是比較出色的。但是後來,蔣介石把那兩位都撤了,讓心腹將領陳誠擔任東北保安司令,這樣一來,東北野戰軍死灰復燃,在軍事上取得了一系列勝利,陳誠在軍事上則是取得一系列失敗,也損失了大批精銳部隊,丟失大片土地。使得本來在東北戰場,佔有優勢的國軍,如今處於劣勢。
  • 她與衛立煌不打不相識,11年婚姻英年早逝,衛立煌思念半生
    衛立煌在國軍之中輩分很高,也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但因為並非黃埔嫡系出生,一直被蔣介石排除在心腹圈子之外,屬於雜牌軍。衛立煌和八路軍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解放戰爭時期不忍看見同胞相殘,乾脆借出國考察躲避蔣介石。
  • 1955年抗戰名將衛立煌回到大陸,其後代過得怎樣?小兒子一心為國
    所幸的是,在這個時候,有著無數的仁人志士用他們的鮮血,用他們的生命去喚醒了中國的同胞們。因為這樣,才使得中國人民在抗日的時候能夠萬眾一心。中國之所以有今日的繁榮昌盛,離不開那些抗日的英雄,若他們看到了如今的中國,是否感到甚是欣慰了呢。
  • 衛立煌是東北剿總司令,手下有8個副總司令,他們都是誰?結局如何
    衛立煌是東北剿總司令,手下有8個副總司令,他們都是誰?結局如何 衛立煌一生有太多的榮譽頭銜:他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最猛的一個虎將,又是抗日十大名將之一;他和共產黨保持著友好的關係,有人甚至說他是中共的臥底,遼瀋戰役中正是因為他的故意放水,才導致了國民黨的慘敗;美國《時代周刊》則稱他是中國的常勝將軍;他一生統率過國民黨三分之一的兵力,身經百戰,而毫髮未傷,簡直就是一個傳奇。
  • 國軍名將衛立煌,為何在解放戰爭中不出兵,後來還當了我國副主席
    ▲滇緬公路  當時蔣介石手下有五位以善戰著稱的將領,被世人稱之為「五虎將」,衛立煌就是其中之一。其餘四位是: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但他們論個人能力和戰功都遠比不上衛立煌。作為衛立煌曾經最大的對手,日軍華東派遣軍最高司令香月清司盛讚衛立煌為「中國虎將」。  而作為盟友擔任過中國戰區參謀長的美國人史迪威在《紐約時報》上稱:「衛立煌是中國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  02  衛立煌將軍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虎將,在政治上也十分清明。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誰?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對蔣介石肯定不會陌生,多年內戰的發起者,但是也不能否認蔣介石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的貢獻,作為國民黨的領袖,蔣介石麾下猛將如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第一位 幹將 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