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衛立煌不打不相識,11年婚姻英年早逝,衛立煌思念半生

2020-12-14 心安歷史說

衛立煌在國軍之中輩分很高,也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但因為並非黃埔嫡系出生,一直被蔣介石排除在心腹圈子之外,屬於雜牌軍。衛立煌和八路軍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解放戰爭時期不忍看見同胞相殘,乾脆借出國考察躲避蔣介石。衛立煌是個硬漢,他的出身和個性註定他要和蔣介石分道揚鑣,若不是妻子朱韻珩在其中斡旋,他很難得到蔣介石的信任。

衛立煌是安徽人,父母早亡,家境貧寒。他的原配妻子葛氏是母親在世之時為他安排的,迎娶葛氏之後,衛立煌已經是孫中山麾下愛將。葛氏命薄,沒來得及看到丈夫功成名就就撒手而去,只留下了兩個幼小的孩子。衛立煌的母親要求衛立煌再娶,衛立煌只好在廣州娶了第二任妻子田氏,田氏在給衛家生了兩個孩子之後也病故了,衛立煌從此孑然一身。

後來衛立煌在北伐戰爭之中屢建奇功,名聲越來越響,在擊敗孫傳芳之後,他已經升任為十四師師長,率軍駐紮在鎮江。一日,衛兵告訴衛立煌有一位女教師來到師部尋找師長,衛立煌一看是一名從容優雅的女性,她正是鎮江崇實女校的校長朱韻珩。朱韻珩雖然言語間彬彬有禮,卻有著不可侵犯的正義感。她質問衛立煌的部隊為何佔領了崇實女校的校舍,而且還損壞了東西。衛立煌對此並不知情,立刻下令部下從崇實女校之中撤出,務必賠償崇實女校的損失。

朱韻珩本以為此次來討個說法會是一場惡戰,沒想到衛立煌如此講理,輕鬆就將事情解決了。她更沒有想到的是,在她義憤填膺找衛立煌說理的時候,衛立煌卻看上了她這個人,想到自己喪妻之後多年未娶,是時候找一名適合的妻子了。朱韻珩走後,衛立煌派人打聽她是否已經婚配,聽聞這位女校長還沒有結婚,立刻對朱韻珩展開了追求。

朱韻珩並非是名門大小姐,她是一名孤兒,是由教會撫養長大的。她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教徒,經過自己的努力不僅學業有成,還曾經前往美國留學。衛立煌非常欣賞她,朱韻珩經過交涉一事之後對這位師長也很有好感,兩人順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1927年12月24日,衛立煌和朱韻珩在上海舉行婚禮,兩人的婚禮正好趕上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世紀婚禮,似乎是冥冥註定之中的緣分,宋美齡和朱韻珩從相識到互為知己。宋美齡和朱韻珩兩人有著相似的教育背景,見面之時都以英文交談,而且常常以英文給對方寫信。衛立煌婚後不久就因為何應欽的排擠,前往北京的陸軍大學深造,朱韻珩自然也只能辭去校長一職跟隨著丈夫。

衛立煌剛剛娶妻,卻進入了事業的低谷期。而朱韻珩和宋美齡的交好,又給衛立煌帶來了新的機會。朱韻珩利用宋美齡幫助丈夫博得蔣介石的信任,而宋美齡也希望通過這個「太太之間的友情」拉攏一位良才。1929年,蔣介石與石友三開戰,蔣介石一時找不到應對的良將,宋美齡便提議可以讓衛立煌上。蔣介石點頭之後,宋美齡首先給朱韻珩寫了一封信去探一探衛立煌的口風。

那時候朱韻珩剛剛在北京協和醫院生下了女兒,他們夫妻倆的計劃是生下女兒之後,就讓衛立煌去歐美深造,暫時不要參戰。但收到信之後,衛立煌覺得這是自己重新走上戰場建功立業的好機會,於是夫妻倆帶著女兒一同南下,衛立煌逐漸成為蔣介石手下的悍將。

相關焦點

  • 國軍名將衛立煌,為何在解放戰爭中不出兵,後來還當了我國副主席
    雖然是蔣介石的手下,但是完全不贊同國民黨當局的一系列內戰思想,因此與蔣介石之間產生了嫌隙。在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  這位為民族和人民出生入死的猛將被解除了一切職務,以考察的名義被遣往歐洲,實際上是讓衛立煌遠離權力中心。
  • 衛立煌求救八路軍,楊勇派一個連擊斃200日寇,衛立煌:太神了
    前言楊勇1913年10月出生,1930年加入紅軍的隊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楊勇戎馬一生,屢建戰功,被主席稱為「文武雙全」的好同志。1938年3月,衛立煌帶領指揮部渡汾河,此時的他們並不知道,渡橋已經被日軍炸毀,而沿途返回的路也早已被日軍堵死。衛立煌在發現這一切後,第一想到的就是繞道前往附近的八路軍115師防區。誰知日軍像一群惡狼一樣緊隨其後,將衛立煌的指揮部死死的包圍。
  • 合肥市包河區淝河鎮衛鄉村,衛立煌將軍故居
    衛立煌將軍故居1 劉玉超 攝 2020年11月04日衛立煌將軍故居2 劉玉超 攝 2020年11月04日衛立煌將軍故居3 劉玉超 攝 2020年11月04日衛立煌將軍故居4 劉玉超 攝 2020年11月04日衛立煌將軍故居5 劉玉超 攝 2020年11月04日衛立煌將軍故居6 劉玉超 攝 2020年11月
  • 衛立煌談錦州戰敗:蔣介石不放權,派人監軍,我連老部下都調不動
    蔣介石想放棄東北戰場1948夏天開始,毛澤東便提出要打幾場大的殲滅戰,至於說決戰地點,經過商談後便定位東北地區。東北作為我國的重工業基地,有很大的戰略地位,再加上東北解放軍的隊伍也得到空前的發展和壯大。
  • 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於1955年回到大陸,後來是什麼結局?
    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方面為了調集軍隊打內戰,曾經在重要戰略區域設置了剿總司令部,而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部就是其中之一。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部成立於1948年1月,擔任司令官的是衛立煌,到了遼瀋戰役前夕,衛立煌控制的國民黨東北剿總序列下,一共有四個兵團,分別是駐守在長春的鄭洞國第一兵團、駐守在瀋陽的周福成第八兵團、廖耀湘第九兵團,以及駐守在錦州的盧浚泉第六兵團,總兵力大約在五十五萬人上下。
  • 衛立煌路經延安,我軍好吃好喝招待,一些人很不理解,後重禮饋贈!
    38年,抗戰全面打響的第二年,全國的抗戰形式由最初的單打獨鬥、被動應戰,轉入到兩黨合作、共同抗戰的戰略防禦階段。 八路軍歸屬於國軍「虎將」——衛立煌所帶領的第十四集團軍。後被編入第十八集團軍。
  • 「虎將」衛立煌,娶了4個妻子留下6個孩子,後代的結局怎麼樣?
    抗日戰爭時期,衛立煌曾打過不少漂亮仗,在此期間他和八路軍也成就了一番惺惺相惜的友情,還為八路軍提供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遠徵軍成立後,衛立煌作為遠徵軍總司令奔赴緬甸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取勝作出了重大貢獻。
  • 國軍核心幹將衛立煌,1955年突然回到大陸,此後升到副國級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的氣勢和決心,讓他們充滿的堅定的信念。戰亂時代我們無法選擇,只有勇敢面對才能取得勝利。在戰亂年代都有無數的英雄為國家和人民而戰,他們寧願犧牲也要堅守到最後一刻。不僅是在古代有很多英雄人物,在近代也有很多值得我們敬佩的愛國將士。抗戰時期我們為了保護國土不被侵略與敵人展開了長達八年的戰爭。
  • 衛立煌與中共關係成謎,蔣介石4天4電大發脾氣卻拿他沒有辦法
    (從左至右)傅作義、蔣介石、衛立煌合影。一、蔣介石不信衛立煌會通共蔣介石1940年11月24日日記云:注意:陳鐵報稱,衛在忻口戰役後約陳同入共黨,於情理太不合,必有另故。衛者,衛立煌。衛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衛非蔣介石嫡系,但能聽從蔣介石調遣,努力作戰,先後在福建、河南、安徽等地迭任「剿匪」要職。1935年11月,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委員。陳鐵,名永貞,字志堅,1899年出生於貴州。1931年冬,與衛立煌一起從陸大畢業,衛被任命為第14軍軍長,陳任14軍83師副師長,自此,與衛立煌關係日深。
  • 內戰時蔣介石對衛立煌既用又疑使東北戰局糜爛
    國軍統帥部對杜聿明在東北不滿意,於是乾脆換了陳誠。當時陳誠當參謀總長,白崇禧當國防部長,兩個人爭權奪利,互相掣肘,已經鬧得不可開交了,陳誠在山東戰場又瞎指揮,連戰皆敗,於是跑去東北接了杜聿明的盤,誇口說要半年結束東北戰事,結果又是一敗再敗,也站不住腳。於是到了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初,以舊病復發需要出國醫治為名,堅決請辭,甚至不惜讓他老婆去衛立煌家裡去苦苦哀求,讓衛立煌趕緊去東北接盤。
  • 遼瀋戰役最關鍵時刻,剿匪總司令衛立煌,為何能離開東北?
    因此,蔣介石對衛立煌還是比較看重的,再加上衛妻朱蘊珩與宋美齡的關係不一般,這次衛立煌在事業上更是一帆風順,大展宏圖。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任命衛立煌為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第一戰區橫跨六省,兵員114萬人,是當時全國12個戰區中面積最大、兵員最多的。
  • 衛立煌:曾是蔣介石得力幹將,暗中相助共產黨,回國後官至副國級
    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無比團結,國共合作後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華兒女也加入其中,打贏了戰爭,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時間的變遷,回首這段歷史,不禁讓人淚流滿面。一位名叫衛立煌的著名抗日戰爭將領,對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晚年歸國,成為國家的一員。抗日戰爭初期,老蔣並不堅定。
  • 抗日名將衛立煌,63歲因病去世,他的後人過得怎麼樣?
    衛立煌的軍功可以說都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當衛立煌擔任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時,他指揮了著名的忻口會戰,雖然忻口會戰大體上是失敗的,但是衛立煌指揮的軍隊還是對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沉重的打擊,消滅了數以萬計的敵人,當衛立煌擔任遠徵軍司令時,他指揮軍隊再創輝煌,一舉殲滅盤踞緬甸的日本侵略者,並一舉打通了滇緬公路,這是一條生命線,衛立煌的軍事指揮水平如何?
  • 1955年抗戰名將衛立煌回到大陸,其後代過得怎樣?小兒子一心為國
    1927年衛立煌與朱韻珩結為夫妻,衛立煌也在妻子的幫助下,進一步的取得了蔣介石的信任,得以升遷。而衛立煌的三兒子衛道然年幼時就跟隨著父親南徵北戰,更在父親的引導下成為了一個優秀的飛行員,還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工程師。當衛立煌從香港回到大陸離世後,衛道然也受到了周總理的啟示,回到了祖國工作,一心的去報效國家。
  • 衛立煌:拒絕和蔣介石去臺灣,葬送國軍50多萬精銳,58歲回到大陸
    她的姐姐韓詠華也很有名,她就是梅貽琦的妻子。這就是說,梅貽琦把姨媽介紹給衛立煌。那時,衛立煌與韓權華的婚禮十分隆重,主婚人是何應欽,證婚人是龍雲。隨後,隨著全面抗戰的勝利,本來希望擔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的衛立煌遭到了蔣介石的排斥。在憤怒之下,衛立煌辭掉了一切職務,帶著夫人韓權華去美國考察軍事,後來又去歐洲考察。
  • 衛立煌逃離東北,此人氣得連開三槍,又向蔣介石告了一狀
    1948年10月下旬,聲勢浩大的遼瀋戰役已進入最後階段。錦州、長春相繼解放,廖耀湘「西進兵團」被全殲,各路解放大軍直逼瀋陽。錦州、長春兩城一戰,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馬佔山逃往北平,他是和二十集團軍副總司令萬福麟一起坐飛機走的。
  • 抗日名將衛立煌,精選9幅書法真跡欣賞,網友:衛將軍乃文武雙全
    衛立煌衛立煌將軍的書法功底非常深厚,書間透露出將軍大度豁達,剛正清純的優良。衛立煌將軍的偉大在於當時並沒有選擇背叛蔣介石,雖然知道內戰蔣不得人心,還是選擇忠誠,他本來和共產黨關係就有,而沒有選擇起義,這點是很難選擇的,在今天看來這就是忠。違反軍令,不打共產黨是不想看到國人自相殘殺,這是義。衛立煌將軍最後選擇回國是因為他熱愛祖國。這樣的國民黨將軍只有一個。
  • 抗日戰爭滇西遠徵軍,虎將衛立煌掛帥,為何卻需蔣介石親自邀請?
    因為中條山戰役的失利,衛立煌從萬丈高空一下便跌落谷底,不僅被革除了上將軍銜還慘遭撤職,被調任為西安行營主任,徹底離開了前線戰場。西安行營主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閒職,衛立煌就任後終日無所事事索性便將所有的工作全部推給幕僚,自己絕口不談軍事指揮,反而帶著一家老小終日遊山玩水。
  • 「衛立煌故居」5月18日起免費請你來逛 相鄰「宋世科住宅」、「吳...
    從修復到開館跨時9年  據介紹,衛立煌故居系抗日名將衛立煌出生成長的地方,和宋世科住宅和吳大樓(又稱為「吳氏炮樓」)均位於合肥市淝河鎮衛鄉村,之間相距不足500米,由不同風格的單體磚木和磚混結構建築組成了一組極具特點的建築群。
  • 衛立煌嫌棄到不行,中條山遭遇慘敗
    1939年10月,衛立煌已升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而第一戰區的主要作戰區域就是河南省,所以第15軍又被調入第14集團軍,劉茂恩還接替了集團軍總司令的職務,也就是說,衛立煌千甩萬甩也沒甩掉,到抗戰相持階段時「前度劉郎今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