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立煌:曾是蔣介石得力幹將,暗中相助共產黨,回國後官至副國級

2020-12-23 小成熟an

今天,和平生活是無數革命志士用鮮血換來的。戰時,他們踏上戰場,同敵人進行殊死搏鬥,最終解放了全中國,無數人民在苦難中迎來希望。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無比團結,國共合作後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華兒女也加入其中,打贏了戰爭,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時間的變遷,回首這段歷史,不禁讓人淚流滿面。一位名叫衛立煌的著名抗日戰爭將領,對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晚年歸國,成為國家的一員。

抗日戰爭初期,老蔣並不堅定。這一次,老蔣對抗戰的態度並不積極,西安事變發生後,在著名將領的逼迫下,老蔣決定聯合我黨共同抗日。從那以後,國共合作開始了,國民黨和我黨的戰士們共同對抗日軍。國民黨軍隊是正規部隊,主要負責正面戰場,我黨在抗戰中主要負責敵後戰場,比較典型的戰爭是遊擊戰、運動戰、地雷戰等。

在抗日戰爭正式打響後,衛立煌當時與閻錫山合作,負責在忻口與日軍作戰。衛立煌作為高級將領,軍事才能非常突出,在這場戰爭中可以看到一二。周恩來在敵後戰場上提出了作戰計劃,他決定在後方開展運動戰,打亂敵人的節奏,並與衛立煌的國民黨軍隊合作,這樣,就更有了勝利的把握。此後,我們黨同衛立煌的國民黨軍隊打贏了這場戰役,取得了不小的勝利。

這次戰爭之後,衛立煌對我黨在戰爭中的表現十分讚賞,戰爭結束後,衛立煌還向我黨的軍隊分發了許多軍用物資,如槍枝和彈藥,糧食,軍服等等。衛立煌被策反,打進了國民黨內部。衛立煌一直在暗地裡幫助共產黨,給黨的工作提供了許多「便利」。

衛立煌在國民黨中呆了很長時間,他心中的理想已經發生了變化,國民黨很腐敗,民不聊生,當時共產黨得到了無數人民的支持,和人民站在一起。衛立煌當時非常想加入共產黨,一開始只是一個想法,後來經過一些事情後,他想加入共產黨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可是衛立煌卻受到老蔣的猜忌,老蔣覺得衛立煌總是在幫共產黨說話,心裡有疑慮,後來又把衛立煌的許多權力收回來了。

受國民黨內部猜忌之苦後,衛立煌更加堅信加入共產黨。衛立煌以國民黨的身份為我黨做了許多事,比如在北平解放前,他曾暗中與傅作義「交往」。衛立煌大力策反傅作義,最後北平終於和平解放,北京城的百姓也免於戰亂,城內許多文物古蹟也未遭破壞。之後,1955年,衛立煌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國後,衛立煌被選為副國務大臣,他的功績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

衛道然是衛立煌的小兒子,自幼隨父南徵,在父親的指點下,槍法精湛,小到就是神槍手。隨後,他到英國學習,並在一所英國航空學院學習。韋德的成績很好,被評為優等生。那時如果繼續留在英國,衛道然可以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但衛道然放棄了優厚的待遇,最終還是回到了家鄉。韋德對汽車修理業很感興趣,他一生都在修車,後來成了高級工程師。現在衛道然已年過七十,健康狀況良好。

許多人覺得衛道然以前就和父親衛立煌住在一起,不想當兵嗎?作為一個修車師傅,真是個大材小用啊!但是對於生活,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或許小的時候衛道然和父親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不願捲入硝煙。戰時,人們被迫到戰場上去,對大多數人來說,能夠和家人在一起,過一種平淡的生活是最美好的。他一生都在為人民做貢獻,只是和父親的方式不同而已,所以他選擇了平淡。

抗日戰爭已經過去很久了,抗日名將衛立煌在這場戰爭中為我們黨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畢生戰功卓著,心繫人民,受到黨的高度讚揚。與人民站在一起,衛立煌自然受到人民的愛戴,回到祖國後,他擔任了國家副主席一職,繼續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貢獻。不管什麼時代,我們都不能忘記這些為祖國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們,不忘歷史,珍愛和平。

相關焦點

  • 「五虎上將」衛立煌55年回北京,官至副國級,他的家人結局如何?
    而蔣介石麾下也有著名的「五虎上將」,這五人能徵善戰,數次屢立奇功,五人皆曾任職戰區司令官及以上職位。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五虎上將中的一員虎將,那麼這位將軍又是誰呢?解放後他和他的家人又去哪裡呢?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衛立煌將軍於1897年出生於安徽合肥,其父因瘟疫早早病逝,所以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他大哥一人身上。
  • 國軍核心幹將衛立煌,1955年突然回到大陸,此後升到副國級
    這也讓他平步青雲,很快就成為國父的得力幹將,深受信任。衛立煌很清醒自己的目標,也一直為這個目標而努力,但是之後國民政府的表現讓他感到非常的失望。在抗戰爆發後,他積極主動地和紅軍將領會談。為了能夠早日將敵人趕出國門,他主動幫助共產黨戰士,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物資。衛立煌這樣的舉動很快引起了國民政府的懷疑,並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即使這樣,依舊沒有擊退衛立煌報國的熱情。
  • 蔣介石麾下五虎個個驍勇善戰,最後一虎曾被蔣介石軟禁
    在蔣介石早年的得力幹將"五虎將"中,顧祝同是唯一到臺灣後晉升一級上將的,足見其在國民黨軍界的地位。中原大戰時,任第十六路軍總指揮、洛陽行營主任。次年調任國民政府警衛軍軍長,年底任江蘇省政府主席。紅軍的第五次圍剿,任北路軍總司令。1935年任重慶行營主任兼貴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變後,兼任西安行營主任。
  • 衛立煌談錦州戰敗:蔣介石不放權,派人監軍,我連老部下都調不動
    但是從軍事而言,蔣介石認為駐守東北又是非常有利的。第一,那會國民黨正在召開大會,準備選舉國民黨總統和副總統。倘若這時,蔣介石從東北撤軍,那麼有可能引起人們熱議,不利於他當選。第二,如果解放軍成功佔領東北,那麼共產黨的實力會大大增強,威脅華北、中原地區。
  • 蔣介石「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一人為何留在大陸?
    說起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以及「虎將」衛立煌。這五人可以說是個個都驍勇善戰,英勇無比。在確立蔣介石的軍閥混戰中,他們都有過突出的戰功。
  • 這位開國上將曾是胡宗南的部下,多年後胡窮困失意,他官至副國級
    這位開國上將曾是胡宗南的部下,多年後胡窮困失意,他官至副國級 在解放戰爭時期,許多國民黨高級將領為了中華民族的興盛崛起,毅然脫離國民黨陣營,率部起義,加入到中共領導的人民解放軍隊伍中來,陶峙嶽將軍就是其中的一員。
  • 衛立煌與中共關係成謎,蔣介石4天4電大發脾氣卻拿他沒有辦法
    (從左至右)傅作義、蔣介石、衛立煌合影。一、蔣介石不信衛立煌會通共蔣介石1940年11月24日日記云:注意:陳鐵報稱,衛在忻口戰役後約陳同入共黨,於情理太不合,必有另故。衛者,衛立煌。又稱:蔣介石「對衛電令督責太嚴,反使衛不悅,嗣後對衛似須選擇另一態度為宜」。據此,陳鐵之所以向胡宗南告密,目的在於通過胡向蔣介石提出意見,對衛立煌,不宜「督責太嚴」,而要「選擇另一態度」。關於此事,陳鐵1949年後曾回憶了當時衛立煌與他的對話:衛:「有人要我們入黨(中國共產黨),你看怎樣?」
  • 1955年抗戰名將衛立煌回到大陸,其後代過得怎樣?小兒子一心為國
    其實對於衛立煌,因為他與蔣介石的關係,眾人對他的爭議也有著非常之多。抗戰時期,國共就發生了許多次大大小小的戰鬥,而當時衛立煌是隸屬於蔣介石一方的,當時與共產黨可以說是對立的。在西安事變之後,國共開始形成合作關係,共同聯手抗日,而當時衛立煌已經是蔣介石身邊的得力助手了,隨著合作抗日的展開,衛立煌與共產黨的接觸也就隨之增多。
  • 衛立煌:拒絕和蔣介石去臺灣,葬送國軍50多萬精銳,58歲回到大陸
    一九三七年七月,全面抗戰爆發後,衛立煌任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兼前敵總指揮、河南省第一戰區司令等職。衛立煌在這個時期是一個堅定的抗戰派,在國民黨的許多將領中,他曾多次明確表示,任何抗日的部隊,他都將一視同仁。
  • 蔣介石的虎將衛立煌:美國人眼中的常勝將軍,歷經坎坷終得善終
    國民黨執政之後,蔣介石手下有很多厲害人物,最有名的就是他的五虎上將。其中被譽為虎將的衛立煌可謂家喻戶曉,一生歷盡坎坷,國民黨下野後,出走香港做生意竟賠的血本無歸,然而最終卻修得正果,演繹了一段傳奇而振奮人心的往事。
  • 蔣介石的五虎將,個個忠肝義膽,可晚年的結局卻落差巨大!
    蔣介石是民國政府的最高統治者。其身邊也跟隨著很多忠實的護衛兵,其中最有名的一定當屬五虎將。五虎將是蔣介石的得力助手,他們中不少人在蔣介石一無所有時,就已經跟隨在他的身邊了,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五個人。最終,蔣介石落敗之後,這五個人下場都是怎樣的呢?
  • 蔣介石的五虎將的結局怎麼樣?4個逃到了臺灣,1個留在了內地
    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之所以能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立足,是因為他打敗了其他軍閥,令其心悅誠服。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打敗其他軍閥,這離不開他手下的五員猛將。他們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陳誠、衛立煌、顧祝同、劉峙和蔣鼎文。
  • 蔣介石五虎將中,此虎爭議最大,有人說他是靠女人上位的
    說起蔣介石的虎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們分別為福將劉峙,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這五位將領都是蔣介石早期最得力的幹將,在北伐,中原大戰,軍閥混戰中都是屢立戰功,尤其是劉峙被稱之為常勝將軍,有蔣介石早期救火隊長之稱。
  • 他是蔣介石五虎將之一的福將,淮海戰役後他的結局如何了
    蔣介石能成為國民政府實際上的首腦,除了他過人的手段之外,還在於他手下有一批得力的幹將,我們知道蔣介石起家靠的是黃埔系,但是他的黃埔學生在這幾個人面前還是要靠後,這幾個人就是蔣介石軍事集團中的五虎將,或者說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
  • 國軍名將衛立煌,為何在解放戰爭中不出兵,後來還當了我國副主席
    雖然是蔣介石的手下,但是完全不贊同國民黨當局的一系列內戰思想,因此與蔣介石之間產生了嫌隙。在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  這位為民族和人民出生入死的猛將被解除了一切職務,以考察的名義被遣往歐洲,實際上是讓衛立煌遠離權力中心。
  • 蔣介石寫信,要衛立煌救鄭洞國撤出長春,衛啼笑皆非:真是開玩笑
    長春,這座美麗的北國名城,位於北緯43°26'至44°5',東經125°至125°34'之間。長春地方設治於1800年(清嘉慶五年)。長春一詞作為今日所指地域的專有名詞,始見於1806年(清嘉慶十一年)清政府的官方文件之中。1931年9月19日,日軍侵佔長春,設長春市政府。
  • 抗日名將衛立煌,精選9幅書法真跡欣賞,網友:衛將軍乃文武雙全
    衛立煌衛立煌將軍的書法功底非常深厚,書間透露出將軍大度豁達,剛正清純的優良。衛立煌將軍的偉大在於當時並沒有選擇背叛蔣介石,雖然知道內戰蔣不得人心,還是選擇忠誠,他本來和共產黨關係就有,而沒有選擇起義,這點是很難選擇的,在今天看來這就是忠。違反軍令,不打共產黨是不想看到國人自相殘殺,這是義。衛立煌將軍最後選擇回國是因為他熱愛祖國。這樣的國民黨將軍只有一個。
  • 內戰時蔣介石對衛立煌既用又疑使東北戰局糜爛
    於是到了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初,以舊病復發需要出國醫治為名,堅決請辭,甚至不惜讓他老婆去衛立煌家裡去苦苦哀求,讓衛立煌趕緊去東北接盤。 衛立煌本來離開一線已經有幾年了,算是被打入了冷宮,沒想到這時候卻突然火起來了,國軍高層接連派人找衛立煌去遊說,要他去東北接盤。衛立煌考慮再三,最終同意去東北接盤。
  • 他們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後來各自的結局如何?
    一、幹將陳誠陳誠出生於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位居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其學習生涯從小學開始,之後中學,最後於1919年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跟隨孫中山先生出生入死,後被蔣介石看重。待黃埔軍校成立後,任職教官。之後跟隨蔣介石參加北伐戰爭,軍閥混戰,圍剿紅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撤回臺灣,任臺灣省政府主席。
  • 抗日戰爭滇西遠徵軍,虎將衛立煌掛帥,為何卻需蔣介石親自邀請?
    一個月後,憤憤不平的衛立煌再也無法繼續待在西安城內,動身前往成都,做出了徹底隱退的姿態,但仍舊沒有得到民國統帥部的回應。兩年之後蔣介石下令組建民國遠徵軍,原本準備任命衛立煌為遠徵軍司令長官,但是衛立煌卻直接表示自己在中條山騎馬摔壞了頭部,得了嚴重的腦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