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瑞鶴仙:詞牌名,又名「一捻紅」。雙調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韻,後段十一句六仄韻。另有變體。
2、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徵雁黃昏穿雲破霧而行。韓偓《半醉》詩:「雲護雁霜籠淡月,雨連鶯曉落殘梅。」雁霜:濃霜,嚴霜。雁:候鳥。春天北翔,秋季南飛,萬裡長行,所以又稱為徵雁。霜寒透幕:祖詠《終南望餘雪》:「林表明霽色,城中增幕寒。」嫩冰:薄冰。
3、溪奩:以溪水為鏡。奩: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梅花臨水照鏡,卻學不成半點富豔妖媚之態。言徵雁臨溪照影。照:照鏡。梳掠:梳妝打扮。
4、豔妝:美麗的妝扮。
5、玉肌:謂月下寒梅如籠紗佳人依然玉潔清瘦本色。玉肌瘦弱: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此寫瘦梅。更重重:寫梅花瓣。趙佶《宴山亭》:「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
6、龍綃:即鮫綃,傳說裏海中鮫人所織的一種細潔名貴的紗。
7、倚東風:想像春風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嫣然:美麗貌。羞落:因羞慚而自落。轉盼:轉眼。言梅超凡脫俗,百花自嘆不如。萬花:同百花,萬,虛數,言其多而已。
8、寂寞:故鄉何在,雪園水閣,梅花深感寂寞。
9、家山:家鄉。言有歸隱之心。
10、瑤池舊約:李商隱《瑤池》:「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 瑤池:傳說為西王母居處。
11、鱗鴻:魚雁。古詩詞常以魚雁代指書信。魚,典出自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雁,典出與《漢書蘇武傳》。「漢昭帝時遣使匈奴,雲漢天子在上林苑得雁,足系有帛書,言武所在,匈奴王不得已,將蘇武放歸。」仗:依仗。
12、「粉蝶」:粉蝶只懂親近桃柳,哪管梅花開遍南枝,喻懷才不遇,英雄埋沒。只解:只知,只會。
13、開遍南枝:指梅。陸凱《贈範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14、但傷心,冷落黃昏:梅花於黃昏畫角中,自傷冷落,無奈發出哀嘆。冷落黃昏: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15、數聲畫角:柳永《戚氏》:「漸嗚咽,畫角數聲殘。」
【譯文】
濃霜浸透了窗間的帷幕。現在正是雲輕月冷,層冰未消的時候。梅花臨水照鏡。有人想塗抹胭脂,卻學不成半點富豔妖媚之態。在朦朧的月色籠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潔清瘦的本色。想像春風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故鄉在哪裡?雪後的園林,水邊的樓閣。雖然有瑤池以前的約定,但託誰捎去書信?粉蝶只懂得親近桃柳,梅花開滿了南枝卻沒有發現。只留下梅花在黃昏中,獨自冷落傷感。
【淺賞】
全詞從梅花未開寫到將落,使用了烘託手法,總體層次分明。
作者採用擬人手法詠溪上梅花,不僅寫出梅花美的外貌,還寫出了梅花清雅的姿態和寂寞幽怨的靈魂。這首詞不僅是為梅花寫照,在梅花形象中還投影著作者自己的心理感覺,精神興趣,是一首借梅花而抒懷的寄託詞。
上片運用想像、比擬手法,正面描寫梅花的形神。
起韻先為梅花營造出一個寒意襲人的夜的環境:嚴霜以下,層冰未消,寒意透簾,雲清月冷。
然後用一個單句,突出了野地梅花如美人以溪水為鏡在寒夜梳妝的風神。寫得空靈蘊藉,令人聯想。然後以「梳掠」一詞順勢而下,寫梅花在溪頭打扮的動人風採。
「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兩句,把梅花出場特意放在月色朦朧的背景下,極寫她的神韻,寫出月下梅花如穿著鮫綃細紗的玉美人。結韻故意把梅花放到春天和百花對比,說如果梅花能到百花盛開的季節去嫣然一笑即開放的話,那麼百花都要因為自愧不如紛紛羞慚自落。
下片除了運用想像,比擬手法外,還兼用了比興手法,來表現梅花值得痛心的不遇命運。
起句一個「寂寞」,短音促節,一語定調,揭示溪上梅花的精神狀態。以下連用兩句拽出回答。
以下更進言明那尋桃問柳的輕薄粉蝶的不足以擔當傳信重任。然而,就是這輕薄的粉蝶,對於綻放滿枝的梅花尤且不屑一顧。詞寫梅花由園林、樓閣入野地、溪頭,瑤池舊約無人傳信,且連粉蝶兒都不肯相顧,梅花的命運一降再降,顯示出詞人無比傷痛的感受。
結以「冷淡黃昏,數聲畫角」,惋惜貞姿方茂,便爾凋零,畫角吹奏著《梅花落》的悽音,傳達出一種悲苦的心境。
尤其是「傷心」一詞,是花的自憐,是人的憐惜,把花情和人情渾融一體,無法分辨。
【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附詞】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宋代:黃庭堅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裡,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
遊也。山餚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譁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瑞鶴仙·秋感》
宋代:吳文英
淚荷拋碎璧。正漏雲篩雨,斜捎窗隙。林聲怨秋色。對小山不迭,寸眉愁碧。涼欺岸幘。暮砧催、銀屏翦尺。最無聊、燕去堂空,舊幕暗塵羅額。
行客。西園有分,斷柳悽花,似曾相識。西風破屐。林下路,水邊石。念寒蛩殘夢,歸鴻心事,那聽江村夜笛。看雪飛、蘋底蘆梢,未如鬢白。
《瑞鶴仙·郊原初過雨》
宋代:袁去華
郊原初過雨。見敗葉零亂,風定猶舞。斜陽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眉嫵。來時舊路。尚巖花、嬌黃半吐。到而今,唯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
無語。郵亭深靜,下馬還尋,舊曾題處。無聊倦旅。傷離恨,最愁苦。縱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沈沈、小閣幽窗,有時夢去。
《瑞鶴仙·悄郊原帶郭》
宋代:周邦彥
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落,斂餘紅、猶戀孤城闌角。凌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約。有流鶯勸我,重解繡鞍,緩引春酌。
不記歸時早暮,上馬誰扶,醒眠朱閣。驚飆動幕,扶殘醉,繞紅藥。嘆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
- end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
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用一位作家朋友說的話,「醉裡挑燈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在在千呼萬喚中,一點一點地展現它的秀色。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蜜多時,
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用一位作家朋友說的話,「醉裡挑燈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在在千呼萬喚中,一點一點地展現它的秀色。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