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詞譜丨66:辛棄疾​《瑞鶴仙·賦梅》

2021-03-04 每日一首古詩詞


【注釋】

1、瑞鶴仙:詞牌名,又名「一捻紅」。雙調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韻,後段十一句六仄韻。另有變體。

2、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徵雁黃昏穿雲破霧而行。韓偓《半醉》詩:「雲護雁霜籠淡月,雨連鶯曉落殘梅。」雁霜:濃霜,嚴霜。雁:候鳥。春天北翔,秋季南飛,萬裡長行,所以又稱為徵雁。霜寒透幕:祖詠《終南望餘雪》:「林表明霽色,城中增幕寒。」嫩冰:薄冰。

3、溪奩:以溪水為鏡。奩: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梅花臨水照鏡,卻學不成半點富豔妖媚之態。言徵雁臨溪照影。照:照鏡。梳掠:梳妝打扮。

4、豔妝:美麗的妝扮。

5、玉肌:謂月下寒梅如籠紗佳人依然玉潔清瘦本色。玉肌瘦弱: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此寫瘦梅。更重重:寫梅花瓣。趙佶《宴山亭》:「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

6、龍綃:即鮫綃,傳說裏海中鮫人所織的一種細潔名貴的紗。

7、倚東風:想像春風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嫣然:美麗貌。羞落:因羞慚而自落。轉盼:轉眼。言梅超凡脫俗,百花自嘆不如。萬花:同百花,萬,虛數,言其多而已。

8、寂寞:故鄉何在,雪園水閣,梅花深感寂寞。

9、家山:家鄉。言有歸隱之心。

10、瑤池舊約:李商隱《瑤池》:「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 瑤池:傳說為西王母居處。

11、鱗鴻:魚雁。古詩詞常以魚雁代指書信。魚,典出自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雁,典出與《漢書蘇武傳》。「漢昭帝時遣使匈奴,雲漢天子在上林苑得雁,足系有帛書,言武所在,匈奴王不得已,將蘇武放歸。」仗:依仗。

12、「粉蝶」:粉蝶只懂親近桃柳,哪管梅花開遍南枝,喻懷才不遇,英雄埋沒。只解:只知,只會。

13、開遍南枝:指梅。陸凱《贈範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14、但傷心,冷落黃昏:梅花於黃昏畫角中,自傷冷落,無奈發出哀嘆。冷落黃昏: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15、數聲畫角:柳永《戚氏》:「漸嗚咽,畫角數聲殘。」

【譯文】

濃霜浸透了窗間的帷幕。現在正是雲輕月冷,層冰未消的時候。梅花臨水照鏡。有人想塗抹胭脂,卻學不成半點富豔妖媚之態。在朦朧的月色籠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潔清瘦的本色。想像春風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故鄉在哪裡?雪後的園林,水邊的樓閣。雖然有瑤池以前的約定,但託誰捎去書信?粉蝶只懂得親近桃柳,梅花開滿了南枝卻沒有發現。只留下梅花在黃昏中,獨自冷落傷感。

【淺賞

全詞從梅花未開寫到將落,使用了烘託手法,總體層次分明。

作者採用擬人手法詠溪上梅花,不僅寫出梅花美的外貌,還寫出了梅花清雅的姿態和寂寞幽怨的靈魂。這首詞不僅是為梅花寫照,在梅花形象中還投影著作者自己的心理感覺,精神興趣,是一首借梅花而抒懷的寄託詞。

上片運用想像、比擬手法,正面描寫梅花的形神。

起韻先為梅花營造出一個寒意襲人的夜的環境:嚴霜以下,層冰未消,寒意透簾,雲清月冷。

然後用一個單句,突出了野地梅花如美人以溪水為鏡在寒夜梳妝的風神。寫得空靈蘊藉,令人聯想。然後以「梳掠」一詞順勢而下,寫梅花在溪頭打扮的動人風採。

「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兩句,把梅花出場特意放在月色朦朧的背景下,極寫她的神韻,寫出月下梅花如穿著鮫綃細紗的玉美人。結韻故意把梅花放到春天和百花對比,說如果梅花能到百花盛開的季節去嫣然一笑即開放的話,那麼百花都要因為自愧不如紛紛羞慚自落。

下片除了運用想像,比擬手法外,還兼用了比興手法,來表現梅花值得痛心的不遇命運。

起句一個「寂寞」,短音促節,一語定調,揭示溪上梅花的精神狀態。以下連用兩句拽出回答。

以下更進言明那尋桃問柳的輕薄粉蝶的不足以擔當傳信重任。然而,就是這輕薄的粉蝶,對於綻放滿枝的梅花尤且不屑一顧。詞寫梅花由園林、樓閣入野地、溪頭,瑤池舊約無人傳信,且連粉蝶兒都不肯相顧,梅花的命運一降再降,顯示出詞人無比傷痛的感受。

結以「冷淡黃昏,數聲畫角」,惋惜貞姿方茂,便爾凋零,畫角吹奏著《梅花落》的悽音,傳達出一種悲苦的心境。

尤其是「傷心」一詞,是花的自憐,是人的憐惜,把花情和人情渾融一體,無法分辨。

【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附詞】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宋代:黃庭堅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裡,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 

遊也。山餚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譁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瑞鶴仙·秋感》

宋代:吳文英

淚荷拋碎璧。正漏雲篩雨,斜捎窗隙。林聲怨秋色。對小山不迭,寸眉愁碧。涼欺岸幘。暮砧催、銀屏翦尺。最無聊、燕去堂空,舊幕暗塵羅額。 

行客。西園有分,斷柳悽花,似曾相識。西風破屐。林下路,水邊石。念寒蛩殘夢,歸鴻心事,那聽江村夜笛。看雪飛、蘋底蘆梢,未如鬢白。

《瑞鶴仙·郊原初過雨》

宋代:袁去華

郊原初過雨。見敗葉零亂,風定猶舞。斜陽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眉嫵。來時舊路。尚巖花、嬌黃半吐。到而今,唯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 

無語。郵亭深靜,下馬還尋,舊曾題處。無聊倦旅。傷離恨,最愁苦。縱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沈沈、小閣幽窗,有時夢去。

《瑞鶴仙·悄郊原帶郭》

宋代:周邦彥

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落,斂餘紅、猶戀孤城闌角。凌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約。有流鶯勸我,重解繡鞍,緩引春酌。

不記歸時早暮,上馬誰扶,醒眠朱閣。驚飆動幕,扶殘醉,繞紅藥。嘆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


查看合集,請在公眾號回復「白香詞譜」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間風月如塵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國學經典

相關焦點

  • 白香詞譜丨69: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附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代: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查看合集,請在公眾號回復「白香詞譜」
  • 家山何在, 水邊樓閣(白香詞譜66)
    【注釋】1、瑞鶴仙:詞牌名,又名「一捻紅」。雙調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韻,後段十一句六仄韻。另有變體。此寫瘦梅。更重重:寫梅花瓣。趙佶《宴山亭》:「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6、龍綃:即鮫綃,傳說裏海中鮫人所織的一種細潔名貴的紗。7、倚東風:想像春風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嫣然:美麗貌。
  • 辛棄疾《瑞鶴仙》: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之前我們已經談過不少有關於梅的詩詞,今天再來欣賞一首「賦梅」詞,就是辛棄疾的《瑞鶴仙》。雁霜寒透幕。正護月雲輕,嫩冰猶薄。溪奩(lian)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豔妝難學。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約,麟鴻更仗誰託?粉蝶兒只解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但傷心冷落黃昏,數聲畫角。
  • 白香詞譜丨89:史達祖《東風第一枝·詠春雪》
    【附詞】《東風第一枝·壬戌閏臘望,雨中立癸亥春,與高賓王各賦》宋代:史達祖草腳愁蘇信下蔡、陽城俱迷,看取宋玉詞賦。《東風第一枝·癸亥元旦喜雪,邀紉蘭同作》清代:楊芸鳳蠟燒殘,鵝笙炙罷,豔雪瓏瓏催曙。畫闌玉戲爭妍,粉鏡梅妝添嫵。裁雲剪水,才幻出、滿庭花霧。怪謝家、摹擬難工,喚作因風吹絮。正百福、香奩索句。更七寶、琳華堪賦。壓枝瓊蕊齊開,按拍霓裳試舞。
  • 《白香詞譜》之一、之二、之三
    《白香詞譜》 之一一、菩薩蠻·閨情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  ⊙○⊙●○○▲  寒山一帶傷心碧。  ⊙●○△《白香詞譜》 之二  十一、虞美人·感舊 李煜 (南唐後主)⊙●⊙○○▲    《白香詞譜》 之三  二一、訴衷情·眉意 歐陽修
  • 失意英雄——辛棄疾
    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從開頭起,一路寫想像中練兵、殺敵的場景與氣氛,痛快淋漓,雄壯無比。但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之後,突然接上末句「可憐白髮生」,點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夢想,事實是白髮無情,壯志成空,猶如一瓢冰水潑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驚慄震動。在意象的使用上,辛棄疾也自有特點。
  • 白香詞譜丨05:溫庭筠《更漏子》
  • 虞美人·賦虞美人草——宋·辛棄疾
    虞美人·賦虞美人草——宋·辛棄疾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 白香詞譜丨56: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附詞】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棄疾  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
  • 怎樣解讀詞譜?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萬樹的《詞律》問世,成為詞譜的集大成之著,繼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王奕清等奉朝廷之命而編的《詞譜》完成,對《詞律》作了補訂,成為近三百年間詞體格律的法式。        現在我們談論詞譜並非唐宋時的涵義,而是以《詞律》和《詞譜》為標準。雖然近世有種種簡易詞譜流行,它們皆是從《詞律》和《詞譜》裡摘抄的。
  • 白香詞譜丨38:李清照《如夢令·知否》
  • 白香詞譜丨27:張先《天仙子·送春》
  • 詩詞丨人間最美梅盛時,與君共賞99句梅花詩
    ——辛棄疾《臨江仙·探梅》52.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蘇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餘於女王城東禪莊院》53.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高啟《詠梅九首》54.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吳錫麒《長相思·以書寄西泠諸友即題其後》55.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 詞譜 竹枝
    竹  枝【詞調介紹】《詞譜》
  • 詞譜 風光好
    風光好二體【詞調介紹】《詞譜【詞譜·例詞】陶 穀好姻緣,惡姻緣。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   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再把鸞膠續斷弦,是何年?【要點】此詞上片起句用疊韻,下片換頭間入兩仄韻。本來此調始於陶榖,應以陶詞作譜,而《詞譜》編者迂闊,認為「陶詞涉俚」,即改採歐良詞作譜。但歐詞上片不用疊韻,當為又一體。《詞譜》寧失一體,不取俚詞,殊乖序中所言「詳次調體,剖析異同」之本旨。
  • 解《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想表達什麼樣的心境
    辛棄疾·志存高遠,可惜無處施展才華由於南宋大部分時間以偏安為主,辛棄疾的主張無法切合朝廷方向,所以受到排擠,大部分時間都是賦閒在家,既不能入朝展現自己的才華安邦治國,也不能身著戎裝收復中原。在賦閒期間,辛棄疾創作了大量的類似唐邊塞詩一樣的詞,這闕《破陣子》就是其中之一,全詞看起來慷慨激昂、意境深遠、豪邁悲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高考必背64篇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白香詞譜33》
    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 辛棄疾詞作賞析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 辛棄疾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現存詞600多首,條陳戰守之策。